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4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24)与对照组(n=23)。治疗组给予骨化三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以及血液相关指标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中钙、磷、钾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替米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奇偶数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片+骨化三醇胶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钾、血钙、血磷、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钾、血钙、血磷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1.53±0.40)g、尿微量白蛋白(73.47±8.69)mg/dl均低于对照组的(1.92±0.54)g、(110.40±9.20)mg/d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选择替米沙坦与骨化三醇联合治疗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有助于改善机体24 h尿蛋白定量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促进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3.
王洪涛  黄远丽 《安徽医药》2016,20(4):790-792
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胶丸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采用骨化三醇胶丸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替米沙坦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指标[空腹血糖(FPG)、24 h尿蛋白量(24 h pro)、血清肌酐(Scr)、尿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86.05%)显著高于对照组(63.42%),差异有显著性(Z=5.790,P<0.05);两组治疗后24h pro、UAER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t=5.048、16.598、2.746、6.550,P<0.05);联合组治疗后24 h pro、UAER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813、9.983,P<0.05);两组治疗后hs-CRP、TNF-α、IL-6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6.127、19.693、7.464、2.952、9.420、4.427,P<0.05);联合组治疗后hs-CRP、TNF-α、IL-6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727、13.676、2.816,P<0.05)。结论 骨化三醇胶丸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蛋白尿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入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数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在常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均给予口服替米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骨化三醇胶丸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血肌酐(SCr)、血清Ca2+、尿微量白蛋白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肌酐(SCr)及血清Ca2+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变化,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功能损害症状,对照组患者2例发生上腹部不适,经停药后自行缓解,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替米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尿微量蛋白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且临床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5,(18):2470-2472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胶丸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替米沙坦片,初始剂量40 mg,qd,最大剂量为80mg,q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骨化三醇胶丸0.25μg,q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Scr、UAER和CRP、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骨化三醇胶丸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DN相比单用替米沙坦片疗效更显著,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有助于延缓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周芳 《安徽医药》2018,22(1):159-162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治疗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8例CHD合并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均保持一致,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80 mg·d-1,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10 mg·d-1,疗程3个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检测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T-1、IL-6、MMP-9检测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NO检测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值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LVEF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24 h尿蛋白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米沙坦治疗CHD合并DN患者的效果优于依那普利,能够更显著的改善内皮功能、心功能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片联合黄芪注射液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微循环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76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微循环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口服替米沙坦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微循环障碍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O及6-Keto-PGF-la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TXB2及ET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片联合黄芪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临床疗效显著,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微循环障碍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替米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替米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5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n=28)和联合治疗组(n=28)。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饮食、降糖、控制血压及调脂治疗。两组均服用替米沙坦80mg,1次/d。联合治疗组予静脉注射前列地尔10μg,1次/d。总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尿素氮。结果替米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明显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P<0.01)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前列地尔能够有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替米沙坦联合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及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 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76例,随机分成替米沙坦联用硫辛酸组36例和替米沙坦组40例.替米沙坦组应用80 mg/d治疗,联合组应用缬沙坦80 mg/d,同时联用α-硫辛酸,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疗程2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尿β2微球蛋白及UAER均有下降,联合治疗组较替米沙坦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应用替米沙坦联合α-硫辛酸明显优于单用替米沙坦药物,二者有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肾炎康复片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3),研究组采用肾炎康复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化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与厄贝沙坦比较,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效果更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对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的作用。方法:以随机数字表将87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以胺碘酮治疗,研究组(44例)应用胺碘酮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和左心房内径,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左心房内径均下降(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可更好的控制血压,改善心房内径,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单用或联合替米沙坦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在原有生活方式、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沙格列汀组加用沙格列汀片5 mg,po,qd;替米沙坦组加用替米沙坦片40 mg,po,qd;联合用药组加用沙格列汀和替米沙坦片,用法剂量同前;三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Cr)、血尿素(UA)、血清CysC和IL-1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UAER、Cr、UA及血清Cys C和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下降幅度大于其他两组(P<0.05),沙格列汀组与替米沙坦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沙格列汀组、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Hb A1c降低(P<0.05),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替米沙坦组患者Hb A1c无明显变化(P>0.05)。沙格列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替米沙坦组5%,联合用药组10%,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单用或联合替米沙坦均可改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与肾功能,联合应用效果更佳,降低此类患者的血清CysC和IL-18水平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滴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D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降糖治疗,n=43)、研究组(复方丹参滴丸辅助降糖治疗,n=44),疗程8周.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氧化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EGF、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GSH-PX、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DR患者,予以复方丹参滴丸口服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并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替米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8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一、二组给予正常剂量替米沙坦80 mg治疗,第三组给予大剂量替米沙坦160 mg治疗;第二、三组同时联合前列地尔10 μg/d静脉注射;各组均接受糖尿病饮食、降糖、调脂治疗,总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24 h尿白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钾和平均动脉压.结果 替米沙坦联合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的降低蛋白尿作用,大剂量替米沙坦组的治疗效果更明显(P<0.01).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前列地尔能够有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且大剂量组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降糖、抗凝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口服,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24周后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4hUMA、Scr、SBP、DBP、TC、T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24hUMA、Scr、TC、TG、HDL-C等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辛伐他汀能明显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中白蛋白的含量,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能起到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6.
辛伐他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门诊和住院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替米沙坦分散片40mg/d,口服,同时给辛伐他汀胶囊20mg/d,口服;对照组予替米沙坦分散片40mg/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MAu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MAu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辛伐他汀和替米沙坦可以减轻糖尿病肾病炎性反应,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小球硬化及向终末肾发展,且具有协同保护作用,不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患者.前列地尔组给予前列地尔;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血压、微量白蛋白水平的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微量白蛋白均下降(P<0.01),血糖水平控制也较好.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前列地尔组和替米沙坦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替米沙坦和前列地尔联合应用,可以更好的延缓病情发展,保护肾脏,作为一种临床上有效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替米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和替米沙坦,对照组仅给予瑞舒伐他汀,连续治疗3个月后检测治疗前后UAE、SCr、BUN、CysC,统计DN分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UAE、SCr、BUN、CysC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替米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优于单纯应用替米沙坦。  相似文献   

19.
杨慧玲  李军 《中国药师》2012,(11):1635-1637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8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n=43)给以替米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对照组(n=43)单用非洛地平治疗。2组均给药30周后,观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治疗30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的IVST、LVPWT、LVDd及LVM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0.01);治疗后,治疗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IVST、LVPWT、LVDd及LVMI也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或0.01)。结论:替米沙坦联合非洛地平不仅能有效控制高血压,而且能够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及常规降糖药物和(或)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予替米沙坦80mg/d,口服,观察组同时联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疗程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TC、BUN、UAER、Scr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G、TC、BUN、UAER、Scr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能够显著改善血脂水平及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