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骨科收治的患者11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阶段性的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门诊输液大厅实施开放式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0名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名.对照组采取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由巡视护士提供咨询教育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则由专家老师讲解相关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知识,并进行现场提问解答.结果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开放式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丰富了健康教育形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表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使健康教育更具系统性、规范性、时效性,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其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8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观察组实施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依从性, 同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2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开展前后心理状态,使用健康教育护理满意度评估表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前2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依从率(97.56%,40/41)高于对照组(80.49%, 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53±3.62)分,高于对照组的(80.46±4.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骨科患者实行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依从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急诊清创缝合患者中实施的效果.方法:将急诊科120例清创缝合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口头宣教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口头教育结合健康教育处方即健康教育路径的形式进行,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有利于急诊清创缝合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急诊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处方在混合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99例住院择期混合痔手术患者,对照组48例采用传统随机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5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处方。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术后肛门缘水肿恢复效果、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处方能提高混合痔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俊茹  孙红艳  于祎睿 《吉林医学》2014,(20):4545-4546
目的:评价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6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沿用传统的宣教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康复知识的掌握、满意度调查及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康复知识的掌握、满意度调查及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的宣教方式是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健康教育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静华 《吉林医学》2011,32(26):5563-556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教育处方对胆石症患者实施围术期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32例胆道疾病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处方组与对照组。处方组采用健康教育处方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处方组在患者对护士服务满意度、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患者平均住院日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处方为胆石症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围术期指导,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缩短了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对健康知识掌握、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型健康教育的实施内容,以及在骨科病房实施新型健康教育对患者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间我院骨科收治的152例患者,根据住院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6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新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对服务满意度以及临床护理质量。结果通过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实施新型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健康教育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从住院第一天起到出院期间分阶段、针对性实施的健康教育,该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能有效提升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以及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莫春兰  陈红萍 《吉林医学》2013,(33):7043-7043
目的: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住院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结果:观察组在患者用药依从性、住院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消除或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和用药的依从性,使患者有效地配合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掌握程度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加强了患者的躯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2例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后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可使患者全面、系统、有效掌握健康知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黄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0):1246-124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 200例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传统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在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优于对照组(P<0.001),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提高医院窗口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研究在妇科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患者43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经分析,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妇科护理中工作中,对患者和医院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郑桂莲 《当代医学》2014,(24):113-114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骨科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骨科2个病区患者分为研究组(n=253)与对照组(n=245),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健康路径表进行护理,对比分析2组术后遵医行为、心理焦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专业技能、护理态度、护理质量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科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焦虑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60例中青年冠心病病例,随机将1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施,对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行为影响这三项观察指标。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健康行为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个性化健康教育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盆底组织重建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系统、动态、连续、规范化的健康知识传授和技能指导.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增强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助于提升护士健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全程跟踪式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2例,按照护理程序实施全程跟踪式健康教育;对照组39例,进行常规入院时与出院前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知识掌握度、满意度、遵医嘱情况等均好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全程跟踪式健康教育,能够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这对降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再次入院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并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