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动态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内分泌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住院4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动态血糖监测、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Care Link糖尿病管理软件联合治疗即3C治疗和CSⅡ治疗,每组22例.比较两组血糖波动控制的效果.结果 3C治疗组24 h平均血糖(MBG)、血糖波动系数(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均优于CSⅡ治疗组(P<0.05),而两组间平均血糖波动次数(NGE) 、血糖<3.9 mmol/L的曲线下面积(AUC3.9)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3C治疗可以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的情况下使血糖快速、平稳达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动态监测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状况. 方法 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42例HbA1c<6.5%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 d血糖监测. 结果 42例患者中,12例(28.6%)发生低血糖(血糖≤3.0 mmol/L),其中8例低血糖发生于凌晨0:00~3:59,4例为无症状低血糖;18例(42.9%)发现高血糖(血糖>11.1 mmol/L),17例发生于三餐后. 结论 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发现有高血糖和无症状性低血糖存在,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lc)〈7%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的特征,探讨其血糖波动凋控目标。方法将68例HbAlc〈7%的T2DM患者分为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止常组(31例)与MAGE升高组(3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72h动态血糖监测,用MAGE、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MBG)、日间血糖绝对差(MODD)对血糖波动进行评价。比较两组低血糖时间、低血糖时间百分率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基于避免低血糖的发十,以ROC曲线对血糖波动控制目标进行探讨。结果①血糖波动特征:68例MAGE(4.54±2.87)mmol/L,MBG(7.14±1.73)mmol/L,SDBG(1.80±0.95)mmol/L,MODD(1.92±1.25)mmol/L。低血糖发生率63.24%(43/68),共发生低血糖59次,其中夜间低血糖发生次数占81.36%(48/59),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89.58%(43/48)。②MAGE止常组与MAGE升高组比较。低血糖发生次数构成比、低血糖时间、低血糖时间百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MAGE、MBG、SDBG与低血糖时间、低血糖时间百分率相关(P〈0.01)。⑧基于避免低血糖的发生,MAGE控制目标为〈3.6mmol/L,SDBG控制目标为〈1.73mmol/L。结论血糖控制达标的。F2DM患者中仍有较多患者存在血糖波动大的现象,较易发生低血糖。临床治疗应选择可降低血糖波动、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3例,根据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DCI组,71例)及2型糖尿病无脑梗组(对照组,92例),所有患者均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分析血糖波动相关指标(平均血糖水平、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波动系数和平均空腹血糖)与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CI组日内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波动系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的平均空腹血糖、平均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DCI组较对照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 血糖波动较持续性高血糖更易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5,(24):3322-3323
目的:为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控制血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天津市3个社区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情况分为两组,A组86例为了解糖尿病知识患者,B组74例为不了解糖尿病知识患者,进行基本情况、用药及血糖控制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6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A组高学历(大专及以上)受访患者比例显著高于B组,低学历(初中及以下)受访患者比例显著低于B组(P<0.05);具有医药背景受访患者比例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受访患者各类糖尿病治疗药物使用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受访患者自购保健食品使用率为0,B组使用率(60.8%)显著高于A组(P<0.05)。A组受访患者的最近自测平均血糖值、调查日检测平均血糖值、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亦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及血糖控制情况与其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密切相关,故需要对患者加强糖尿病治疗药物和相关保健食品的知识宣教,促使其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章容  戴武  叶军  曹永红  刘燕  汪运生  张苏皖  匡蕾  邹玲玲 《安徽医药》2018,39(12):1462-1465
目的 动态血糖监测(CGM)评估血糖波动,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8年1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68例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R病变程度,将108例无DR的患者纳为NDR组,60例DR患者纳为DR组。对受试者进行连续72 h的CGM,计算平均血糖(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有效波动平均幅度(MAGE),同时检测HbAlc、血压、体质指数,评估HbA1c控制理想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R组患者病程(8.33±0.82)年、收缩压(138.20±11.84)mmHg、舒张压(86.53±8.57)mmHg、SDBG(2.73±0.54)、MAGE(3.98±0.70)mmol/L,均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MAGE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bAl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DR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波动及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小剂量果糖注射液及葡萄糖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稳定期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用前瞻随机自身对照的方法,选择稳定期2型糖尿病患者22人,随机在第1,2,3天分别匀速静脉滴注3种药液:5%葡萄糖注射液200mL(加入胰岛素3u)、0.9%生理盐水200mL、5%果糖氯化钠溶液200mL;同时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患者血糖的动态变化,比较血糖波动情况。结果3种液体间血糖差异比较无显著性。结论小剂量果糖注射液及等剂量的葡萄糖注射液均未对稳定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连续监测3d,计算平均空腹血糖(MFBG)、平均餐后2h血糖(MPBG)、平均血糖水平(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低血糖时间比(血糖<3.9mmol/L),并测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采用彩色多普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及内中膜厚度,根据病变程度分为A组(无病变)、B组(有病变组)。结果 B组的年龄、病程、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A1c均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性别、舒张压(DBP)、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之间无差异。B组MAGE、SD大于A组(P<0.05),LAGE、MPBG、低血糖时间比明显大于A组(P<0.01),两组间MBG、MFBG无差异。结论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除积极降压、调脂,控制空腹、HbA1c达标外,还应积极控制餐后血糖、降低血糖波动幅度,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波动特点。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148例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36例糖耐量正常的老年人进行(72±10)h血糖监测。结果新诊断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水平高、波动幅度大,可同时有餐前和凌晨低血糖。结论新诊断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凌晨血糖接近正常、空腹血糖降低,进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达高峰,个别患者同时有低血糖存在,血糖波动幅度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血糖波动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以2012年3月-2013年6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且行72h动态血糖监测的57例T2DM为研究对象,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T2DM合并重度下肢血管病变组10例(A组)、T2DM合并轻中度下肢血管病变组15例(B组)、单纯T2DM组32例(c组)。对3组的临床资料及动态血糖参数进行比较。结果A、B组病程、收缩压、LDL均显著高于c组(P〈0.05)。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平均餐后血糖漂移幅度(MPPGE)均比c组明显增加(P〈0.05),A组血糖标准差(SDBG)比c组明显增加(P〈0.05)。A组病程、MAGE、SDBG、MODD均比B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血糖波动与T2DM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关系密切,制定临床方案时除降压、降脂,控制糖化血红蛋白之外,更应重视平稳降糖。  相似文献   

11.
12.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立民  王利群  马博清  叶蔚  陈树春 《河北医药》2010,32(24):3489-349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5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经眼底检查或荧光造影,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眼底正常组(25例)、眼底渗出组(18例)及眼底增值组(15例);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患者血糖连续监测72h,计算平均血糖水平(MBG)、标准差(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并同时检测一般生化指标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视网膜病变组患者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bA1C均明显增高(P〈0.05);MBG、SD及MAGE随眼底病变程度逐渐增高(P〈0.05)。结论血糖波动是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感染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问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感染患者4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4例,采用中效胰岛素联合三餐前注射诺和灵R治疗;观察组24例,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波动程度、HbA1c、血糖控制达标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标准差(SD)、极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波动幅度较小;观察组血糖这标率明显较对照组高,低血糖发生率、病死率低护〈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波动幅度较小,血糖水平控制较好,低血糖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3例,根据超声检测结果按照Fontaine法将Ⅰ期和Ⅱ期患者划分为轻中度组(25例),将Ⅲ期和Ⅳ期患者划分为重度组(18例)。两组患者进行末梢血糖监测,通过计算全天最高血糖最低血糖差值(△MMBG)来评估血糖波动;以及血清生化检测,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重度组患者血糖波动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轻中度组(P<0.05),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静脉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血糖波动相关,血糖波动促进了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435-436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糖化血红蛋白这标(HbAIC≤7%)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方法采用CGMS对50例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分析血糖动态变化信息。结果50例患者中,有11例(占22%)发生了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值为3.0~3.8mmol/L;6例(占12%)发生有症状性低血糖,血糖值为2.1~3.8mmol/L。在17例无症状和有症状性低血糖患者中,有10例(占20%)患者低血糖发生于凌晨1:00~4:00。25例(占50%)餐后2h血糖〉11.1mmol/L,其中8例发生早餐后高血糖,血糖值11.2~14.6mmol/L;6例发生午餐后高血糖,血糖值11.8~15.6mmol/L;11例发生晚餐后高血糖,血糖值12-3~16.0mmol/L。结论对于应用空腹血糖、餐后2h、糖化血红蛋白来判定血糖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全天多点血糖监测,了解任意时间的血糖情况,作为临床治疗方案调整的基础,达到精细化降糖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治疗中的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CGMS进行血糖连续动态监测,观察患者三餐前后血糖、夜间和凌晨血糖,每日血糖峰值、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本组36例患者经CGMS监测72h后共收到有效数据(522±14)个,平均监测时间(71.5±2.1)h。治疗患者血糖均有所下降,FBG为(5.8±1.1)mmol/L,2hBG为(7.4±2.0)mmol/L。低血糖(血糖≤3.6mmol/L)发生率47.2%(17/36),均发生于20:00至次日凌晨6:00,其中76.5%(13/17)发生于凌晨24:00~4:00。发生低血糖的17例患者中,82.3%(14/17)发生低血糖期间无任何症状,17.7%(3/20)同时伴有心悸、乏力、出汗和饥饿感等症状。探头监测到低血糖的个体最短为8min,最长达7.0h。高血糖(血糖≥11.1mmol/L)发生率41.7%(15/36),均发生于餐后1.5~3.0h,其中8例(53.3%,8/15)发生于晚餐后1.5~3h。结论CGMS可反映血糖的全天波动趋势,能有效发现低血糖,对用药的及时调整和疗效评估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间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老年人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三天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两组连续三天检测的空腹血糖值与餐后2h血糖值对比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昴大于对照组俨〈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是导致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动态血糖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动态血糖变化规律,有较高的准确度,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病变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T2DM65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及内中膜厚度(IMT),根据病变程度分为无病变组(A组)30例、有病变组(B组)35例。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72h动态血糖监测,记录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血糖标准差(SDBG),并测定IMT,检测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反应蛋白(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①B组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HbAIc、SDBG、MAGE、LAGE、MPPGE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B组C反应蛋白(CRP)、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IMT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2DM合并颈动脉病变患者血糖波动明显增强,血糖波动与T2DM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该院60例初发T2DM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比较2组血糖水平、胰岛素敏感性、血糖波动指标、临床治疗参数、低血糖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CGMS了解血糖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波动。方法: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90例空腹血糖〈7.0 mmol.L-1、餐后2 h血糖〈10.0 mmol.L-1、糖化血红蛋白(HbA1 c)〈7.0%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 d血糖监测。结果:①本组患者中,36例(40.00%)发生低血糖(血糖≤2.8 mmol.L-1),其中29例(80.56%)低血糖发生于凌晨0~4时;44例(48.89%)餐后血糖〉11.1 mmol.L-1。②CGMS血糖值与自我血糖监测(SGMS)血糖值相关性良好。③根据CGMS检查结果,针对性调整治疗方案,并且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于以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 c判断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方法可及时发现血糖波动,便于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