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中医急症学发展相对迟缓,究其原因,一是自身处于封闭僵化的模式中,走肯定到肯定的 道路;二是受“西欧中心论”的冲击。当务之急的对策是加强中医急症研究,加速中医急症队伍建设,完善中医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改革中药剂型以促进中医急症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急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受中药剂型的限制,使得中医急症的发展相当缓慢,而没有形成完整的中医急症治疗学。可见,中药剂型的改革直接决定着中医急症的发展进程。本文通过回顾近二十年中医急症的中药剂型改革概况,提出了改革中特别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一、中医急症的中药剂型改革概况近二十年来,急症的中药剂型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公开发表的各级卫生部门批准生产的中药急症制剂约350种左右,其中部分品种疗效显著,具备完整的药理、临床和质检的全部基础资料。经改革后的中药急症剂型包括注射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疗内科急症近况梁启东(广西省壮族自治区茅桥医院530023)关键词内科,急症,中医药治疗,综述中医诊治急症,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近年来速效、高效的中药急救新剂型问世,使中医内科急症的治疗有新的进展。现仅就其近况简要综述如下:1...  相似文献   

4.
浅谈急症用中药剂型的改进解希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关键词:中药/剂型/改进随着医药科技进步和全国中医治疗急症研究的广泛开展,急救用药制剂的研制工作也不断深入。近年来,已初步研制出一些速效、高效的新制剂并用于临床,在医疗实践中起着重要...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医急症学发展相对迟缓 ,究其原因 ,一是自身处于封闭僵化的模式中 ,走肯定到肯定的发展道路 ;二是受“西欧中心论”的冲击。当务之急的对策是加强中医急症理论研究 ,加速中医急症队伍建设 ,完善中医医院急诊科 (室 )建设 ,改革中药剂型以促进中医急症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何建成  符德玉等 《中医药学刊》2002,20(2):151-152,221
中医内科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和脊梁,中医内科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医学的发展水平,时钟已进入21世纪,回首中医内科走过的历程,可谓路途艰辛,但硕果累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间学术的交流与合作,中医内科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回顾与总结历史,可以为今后的学科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从(1)学术团体的组成与学术刊物的创建;(2)中医内科文献资料的整理;(3)中医内科理论研究;(4)中医内科诊疗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中医内科科研成果,(6)中医内科中新药研制与剂型改变;(7)中医内科急症研究;(8)中医内科专业队伍结构建立;(9)应努力发挥学术优势,不断提高临床疗效等九个方面,就中医内科研究的现状作了总结,并就21世纪中医内科的发展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7.
<正> 急症,是指突然发生或急剧恶化的,足以产生严重后果甚至迅速威胁患者生命的一类疾病。内科急症在整个急症中所占比例很大,范围甚广。凡由内伤七情、外感疫疠及六淫之邪所致的病情紧急的病症均属此类。诸如高热、血症、暴痛、厥脱、中风等等,初步统计不下三十余种。总结研究中医治疗内科急症的经验,发展提高中医诊治内科急症的水平,是发展中医学术,振兴中医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中医内科急症学发展简史历史上,中医不仅善于治疗各种慢性病,而且更擅长于治疗各种急症。早在春秋战国时  相似文献   

8.
中医急症的发展应当“扬长避短”,注重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中应中西医优势互补,改变剂型和给药途径,辨证运用西药以提高疗效,将循证医学与中医急症相结合,促进中医急症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中医内科急症是应用中医理论和内科专业知识阐述常见急症病因病机、辨证救治规律的一门学科。两千年来,中医学在内科急症的救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取得了辉煌的临床成果,同时也带动了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六经辨证、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为外感病急症的辨证论治建立了圭臬;火热论、攻邪论为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救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医内科急症治疗主要特点是辨证治疗、宏观监控、复方治疗。发展瓶颈是药方缺乏突破、对临床实践重要性重视不足、未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未来期待充分展示中医科学价值,与时俱进发展,摒弃传统意识中存在的弊端,重视临床实践与经验总结,将中医发展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加强对中医急症治疗人员素质和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 解放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中医内科急症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特别是中药新剂型的研制和改进,有力推进了中医急症的治疗。全国范围内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急症研究协作组的出现,开拓和发展了内科急症的治疗,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本文拟就近10年来运用中药针剂治疗内科危急重症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中医急症》2009,(12):2104-2120
&#183;专论&#183;中医学发展的思考……李金梁 姜兴权 刘海波等(1)中西医学体系的弊端与发展对策……胡平 魏睦新(165)中医内科急症学发展思路探讨……乔之龙(329)浅谈中医急诊医学……姜树民(1933)  相似文献   

13.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内科急症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本文拟就其在中医急症学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略论如下。奠定中医内科急症证治体系《伤寒杂病论》急症证治体系的特点,主要有:1、源于内、难,高于内、难。以外感热病为例,《素问·热论》有“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及“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说法,仲景就直接把这类疾病叫做“伤寒”。在辨证上,仍用“热论”三阴三阳的名称为纲,但已结合临床实践,有所取弃,有所提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对中医内科急症的研究工作非常活跃,除继续采用传统的辨证论治的内服、外治方法之外,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有效的中药剂型和投药途径进行了大力改革,研制出一大批疗效迅速而稳定,经得起重复验证的中药新剂型,并发展到“辨证施注”的新阶段,提高了中医治疗急性病的疗效。现就中医治疗高热、休克的近况简介如下: 高热的治疗近况高热在《诸病源候论》中称为壮热。现代医学以体温超过39℃称为高热。多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和急性发热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正> 由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副教授和乔富渠医师编著,最近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内科急症学简编》(以下简称《简编》)问世了。该书内容较新,辨证简要,方药实用,又以“总论”和“各论”结合的形式分篇介绍,中西医结合的形式分系归纳病证,因而易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生,以及初学者学习和掌握,所以是一本比较实用的中医内科急症手册。粗读之后,觉得该书还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1.对中医内科急症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勾划。《简编》的总论,分别对中医内科急症的贡献、范围、特点、辨证应用、治法简介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而使人读后觉得,中医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加强中药剂型研制工作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中药杂志》1987,12(6):2-4
<正> 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中药制剂及其剂型的多寡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中医临床疗效。加强中药剂型研制工作,对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振兴中医药事业、保护人民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中药剂型研制工作。尤其是最近几年来,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和中医急症工作的加强,各地在继承发掘传统中药剂型的同  相似文献   

17.
本科生中医内科学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中医临床内科所属疾病诊疗基本能力,强化中医思维和方法论训练。结合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学科特点,开展本科生中医内科学教学队伍建设及教学模式、内容改革,通过加强教学改革,突出临床教学重要地位,进一步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提高安徽中医药大学本科生中医内科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医对内科急症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医学中重要的瑰宝,本文探讨了中医内科急诊的起源及发展历史,介绍了现今中医内科急诊的定义,及强调了发展中医内科急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如何开展中医内科急症的治疗研究开展内科急症的治疗研究,必须发挥中医药的优势,重点解决抢救剂型单调、治疗手段落后、临床疗效起伏不稳等问题,并提出有效措施,这样才有可能把中医内科急症的治疗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关于开展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研究的具体作法,重庆市中医研究所从近几年来选用柴芩汤治疗急性肾盂肾炎、蚤休汤治疗急性肺炎、五味消毒三黄汤治疗败血症、参麦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等的临床所见,不论选用定型方剂,还是对中药剂型和投药途径的改进,都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临床疗效。因此认为,对内科急症的某一临床病程阶段,抓住其主要矛盾,根据中医理  相似文献   

20.
中医内科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和脊梁 ,中医内科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医学的发展水平。时钟已进入 2 1世纪 ,回首中医内科走过的历程 ,可谓路途艰辛 ,但硕果累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国际间学术的交流与合作 ,中医内科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回顾与总结历史 ,可以为今后的学科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从①学术团体的组成与学术刊物的创建 ;②中医内科文献资料的整理 ;③中医内科理论研究 ;④中医内科诊疗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 ;⑤中医内科科研成果 ;⑥中医内科中新药研制与剂型改革 ;⑦中医内科急症研究 ;⑧中医内科专业队伍结构的建立 ;⑨应努力发挥学术优势 ,不断提高临床疗效等九个方面 ,就中医内科研究的现状作了总结 ,并就 2 1世纪中医内科的发展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