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3岁。因头晕,右侧肢体麻木1周,门诊检查发现血压24.0/13.3kPa(180/100mmHg),头颅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检查诊断腔隙性脑梗塞,购硝苯地平(nifedipine)治疗。服用时因看到药瓶说明书写每次5~10m...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和心电图分析陈某,男,18岁,毕业体检有心律不齐于1983年4月30日首次描记,至7月23日共描八次。除失眠、头昏外,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74岁。以。反复胸闷、气促7年”为主诉入院。7年前起患者自觉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及心脏停跳感,不伴有黑矇,晕厥及胸痛。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入院体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45岁。因间断头昏、黑3年,再发伴晕厥10min于1997年11月15日就诊。每次发病均与情绪激动有关,持续5~10min可自行缓解。入院体检、常规生化及特殊检查均无阳性发现,血压110/70mmHg。为了排除血管迷走性晕厥而进行了直立倾...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21岁,因受凉后鼻塞、流涕、胸背部疼痛半天于1994年1月21日就诊.心电图见部分导联为交界性心动过速,P~--RO.11s,部分导联为窦性心律,P-RO.14s,两种心律频率相近,约94次/min,符合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图略),即予收住院观察.既往无心脏病史,能胜任各种体力活动,入院后查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血沉等均未发现异常,3  相似文献   

6.
本文统计了1977—1990年非阵发性心动过速17例。男7例,女10例。16—20岁1例;21—30岁4例;31—40岁4例;41—50岁1例;51—60岁4例;61—70岁3例。平均年龄46岁。器质性心脏病10例,非器质性心脏病5例,风湿热1例,胃溃疡1例、植物神经功能失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78岁,因心悸、胸闷二周,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接受不规则洋地黄治疗一周(口服地戈辛共1.25mg,静注西地兰共1.6mg),二天前出现恶心、呕吐而来就诊。体检:血压124/80,心界不扩大,心律不齐,未闻及器质性杂音,余无特殊。  相似文献   

8.
9.
10.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19岁。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 (图 1) 导联为非连续记录。 、a VL、 导联上行中 3个 R波成组出现 ,均未见窦性 P波 ,QRS时限 0 .0 8  作者单位 :2 76 80 0 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顾法霖、顾方方 ) ;日照市五莲县人民医院 (林光田 )s,每组第 3个 R波前均有 1个倒置 P′波 ,P′R间期 0 .2 0 s,RR间期分别为 0 .6 6 s,0 .6 2 s,1.0 2 s,求出它的最大公约数为 0 .5 75 s,亦即交界性自律性心律的周期为 0 .5 75 s,频率为 10 5次 / m in,梯形图示 ,每组 4个搏动 ,前 2个只下传心室 ,第 3个既下传…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33岁,以反复胸闷8年,胸痛、气促3个月住院。体检;T、P、R正常,BP110/70,颈静脉充盈,心尖搏动弥漫,心界明显向左扩大,心率100次/分,心律不齐,P_2=A_2,心尖区闻及舒张早期奔马律,双肺(一),肝肋下2.5cm,脾未及,下肢凹陷性浮肿。胸片示心脏普遍性增大。二维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左室扩大伴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1976~1984年收治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NPJT)13例,现仅对其发病原因与心电图表现加以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8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3.
14.
患者男性,54岁,因劳累后心悸、气短24年加重伴少尿、浮肿2个月.于1993年2月3日入院.体检:BP120/75mmHg(16/10kPa),半卧位,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心尖搏动弥散,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80次/min,房颤节律,心尖部闻及双期杂音,主动脉瓣区、三尖瓣区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肝肿大,右助下3cm,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超声心动图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重度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入院后给强心、利尿及扩血管药物等治疗,心衰  相似文献   

15.
59岁男患,因心悸、腹胀、尿少,下肢浮肿7天于1985年8月12口入院。心电图诊煌:窦性心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左心室肥大。入院后,因症状未见好转,血压仍为160/120mmHg,加用硝苯呲啶治疗,  相似文献   

16.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4岁,因“活动后气促、乏力1个月”入院。入院体检:T36.5℃,P17次/min,HR78次/min,BP130/80mmHg,心脏向左下扩大,心尖区可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两肺可闻及湿啰音。入院心电图(见图1)示:P波在Ⅱ、Ⅲ、aVF深倒,aVR直立,P-R间期0.11″,V1QRS波呈rSR?,QRS时间0.10″,Rv5=2.8mV,心电图诊断:(1)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2)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左心房扩大;(4)左室高电压。  相似文献   

17.
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伴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较少见,现报告1例.患者男性,20岁.反复发作心悸3年,于1983年12月12日急诊入院.三年来每月均有发作性心悸1~2次,每次持续10多分钟至10多小时不等,1年来发作次数增多,持续时间亦延长.既往无心血管病史.体检:发育良好,BPll0/70,甲状腺无肿  相似文献   

18.
室上性折返性心动过速,多由交界区内存在着不同特性的两条或多条径路所致。双径路传导在体表心电图上表现为P或P‘-R间期不等的两种传导现象。经双径路的房室绪源性折返性心动过速P~-在QRS波群之前者只占4%。现将非阵发性与阵发性心动过速并存、双径路传导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 ,32岁。因头晕、胸闷 2d就诊。查体 :神志清 ,心率 47/min ,节律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47/min。心脏彩超未见异常。临床拟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为明确诊断 ,行阿托品试验。静脉注射阿托品 2mg。注射后病人即感心悸 ,立即描记心电图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心率 92 /min ,频发交界性早搏。 5min后病人心悸加重 ,心电图示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心率 16 7/min。立即给予心律平 5 0mg加生理盐水 2 0mL静注。注后 2min恢复窦性心律 ,心率 84/min。讨论 :阿托品是M型受体阻滞剂 ,临床应用颇广。可…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26岁,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入院时ECG:各导联无P波,做食道ECG无P波,也未发现隐P′,Ⅱ导联是静推阿托品0.5mg前的连续描记图形。ECG诊断;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伴Ⅲ°窦房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