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肾康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服用卡托普利的基础上加用肾康饮,对照组只用卡托普利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FPG)、尿微量白蛋白(UMA)、MMP-9的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效率为27%,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UMA下降,MMP-9水平升高,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UMA下降,MMP-9水平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P<0.01).治疗组FPG水平下降,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卡托普利加用肾康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其疗效优于单用卡托普利,肾康饮可显著升高MMP-9,可能是通过抑制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ECM)增殖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尿毒清颗粒剂治疗118例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18  
目的:探讨中药尿毒清颗粒剂与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对改善肾功能和延缓CRF进展的疗效.方法:将236例CR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18例仅予西医治疗,治疗组118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尿毒清颗粒剂25~40g/d,疗程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对CRF进展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0.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88%(P<0.01);各种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改善率70%以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肌酐(Scr)和BUN均显著降低(P<0.05),RBC明显升高(P<0.01).而且治疗组中,Scr≤442μmol/L者疗效明显优于Scr≥451μmol/L者(P<0.01),在18例Scr≥707μmol/L患者中,仅2例有效,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年内治疗组中有5/18的患者进入终末期(ESR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20(P<0.05).治疗过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中药尿毒清颗粒剂与西医结合治疗CRF,能改善肾功能和延缓CRF进展.  相似文献   

3.
中药敷脐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辅助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将103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口服硝苯啶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制中药药膏外敷脐部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月经周期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38%,对照组43.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敷脐治疗原发性痛经方法简便易行,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温肾泄浊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脂质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温肾泄浊汤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脂质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CRF脾肾阳虚、湿浊瘀阻证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及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温肾泄浊汤.观察治疗2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G、ApoB水平明显下降(P<0.01),HDL-C、ApoA1、ApoA1/ApoB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在显效率、总有效率和改善肾功能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温肾泄浊汤能够调节CRF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和改善肾功能,该方对脂质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治疗CRF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清氮灌肠液对慢性肾衰竭病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清氮灌肠液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长期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共观察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一段时间后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中药口服辨证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清氮灌肠液治疗.以血肌酐倒数(1/Scr)为纵坐标,以病程时间(月)为横坐标,观察各组斜率和回归系数(b)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常规治疗时的b值为-0.007 26±0.002 92、A组-0.003 85±0.001 43、B组-0.002 12±0.001 81,三者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伴有大量蛋白尿和高血压病人的进展速度快于尿蛋白少者(P<0.01)和血压正常者(P<0.05),用中药治疗后差别不显著.结论:中药治疗能明显延缓CRF的病程,中药口服和灌肠合用更具疗效.大量蛋白尿和高血压对CRF病程有明显影响,中药治疗有助于减少蛋白尿、降低血压,并延缓病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辛桂散敷脐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 将80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37例).对熙组按照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桂散敷脐.结果 两组治疗后哮喘病情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辛桂散敷脐可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减轻和控制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联合特拉唑嗪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仅口服特托唑嗪2mg,1次/d,治疗14d:治疗组在口服特拉唑嗪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1次/d,治疗14d.结果 对照组病例全部完成临床观察,治疗组有4例病例未完成临床观察,全部病例无不良事件发生.两组NIH-CPSI评分治疗后每个变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NIH-CPS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NIH-CPS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d)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 中药灌肠联合特拉唑嗪可显著提高ⅢB型前列腺炎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药敷脐加腹部按摩防治下肢骨折患者便秘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张小红 《护理学杂志》2008,23(12):46-47
目的 探讨中药敷脐加腹部按摩防治下肢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按住院先后顺序将154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鼓励患者多饮水并进行饮食调理,每日饮水1 500~3 000 ml,其中空腹饮淡盐水300 ml;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敷脐(1次/d)加腹部按摩(2次/d,10 min/次),连续3个疗程(4周).结果 两组便秘发生率、便秘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中药敷脐加腹部按摩可有效防治下肢骨折卧床患者便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灸加电热药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18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9例,采用温灸及电热药袋治疗;对照组109例,口服月月舒痛经宝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痛经各项症状指标变化,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轻、中、重不同痛经程度患者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后及随访第3个月痛经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第3疗程腹痛开始减轻时间较第1疗程均有明显缩短(P<0.01),两组间各相应疗程腹痛开始减轻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温灸加电热药袋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优于口服月月舒痛经宝颗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中药脐疗镇痛效果及对产妇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6年2月至2007年12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的足月初产妇200例,术毕按手术顺序随机等分2组:实验组100例,术后采用中药脐疗镇痛;对照组100例,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观察2组镇痛效果及产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12、24、48 h 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4、48 h宫底高度分别为(-0.78±0.38)cm、(-1.37±0.41)cm,对照组24、48 h宫底高度分别为(-1.15±0.22)cm、(-1.80±0.6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 h副作用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患者术后72 h出血量实验组为(151.96±32.33)ml、对照组为(194.94±44.0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始床上活动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3±3.6)h、(15.6±2.1)h;下床活动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2.7±4.4)h、(31.4±4.0)h;肛门排气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6.1±3.8)h、(47.8±7.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主排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使用中药敷脐与采用PCEA相比较,可取得同样满意的镇痛效果,而中药敷脐可使产妇提早起床活动,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生血肾灵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生血肾灵对肾性贫血的疗效和机制。方法:收集31例慢性肾衰竭(CRF)处于失代偿期和肾功能衰竭期的患,给予生血肾灵治疗2个月,观察患的一般症状和体征,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病人的血色素(Hb)、红细胞压积(Hct)、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中分子物质(MMS)、血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并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结果:经生血肾灵治疗后患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治疗后的Hb、Hct及SOD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Scr、BUN、MMS及LPO较治疗前显降低(P<0.01)。结论:生血肾灵能够明显改善CRF患的症状和体征,延缓肾衰进程,纠正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12.
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6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益肾方与氯沙坦联用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蛋白尿、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健脾益肾方每日1剂,氯沙坦100 mg,每日1次;对照组仅予氯沙坦100 mg,每日1次,疗程12周,治疗前后检查慢性肾衰竭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结果:健脾益肾方与氯沙坦联用能更显著地降低蛋白尿及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升高血浆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P<0.05或P<0.01).结论:健脾益肾方与氯沙坦联用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血复肾胶囊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过程中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采用腺嘌呤制作大鼠CRF模型,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活血复肾胶囊组及川芎嗪组,治疗4周后分别观察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的变化.结果:在模型对照组中Hb、Hct、EP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采用活血复肾胶囊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活血复肾胶囊对CRF肾性贫血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SD大鼠建立慢性牙周炎(CP)和慢性肾衰竭(CRF)动物模型,探讨两种疾病是否相关。 方法 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CP组、CRF组和CP+CRF组。于8周末处死动物,检查记录牙周指标,检测血清中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观察牙周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成功建立了CP和CRF动物模型。CP+CRF组Scr(120.54±21.29) μmol/L, BUN(34.20±14.44) mmol/L;CRF组Scr(93.63±18.82) μmol/L,BUN(17.77±4.15) mmol/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肾脏病理显示,CP组肾组织出现炎性改变,CP+CRF组肾脏炎细胞浸润,PAS、Masson染色评分与CR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牙周病理显示,CP组、CP+CRF组出现明显牙周炎,CP+CRF组附着丧失(AL)(173.60±16.75)μm,CP组AL(124.00±23.87) μ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P组、CRF组、CP+CRF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 0.05),CP+CRF组IL-1β显著高于CP组、CRF组(P < 0.05),CP+CRF组TNF-α水平高于CP组、CRF组,且与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2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CP与CRF对Scr、BUN、AL的数值具有交互作用(P < 0.05),且两因素各自对上述指标的主效应显著(P < 0.05);CP与CRF对IL-1β、TNF-α的数值不具有交互作用(P > 0.05),但两因素各自对IL-1β、TNF-α的主效应显著(P < 0.05)。 结论 本模型可在SD大鼠同时显现牙周炎和慢性肾衰竭,CP可加重肾衰竭,两者间有相关性,CP可能通过炎性机制加重肾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内皮素受体桔杭剂阿魏酸钠对慢性肾衰竭患血浆内皮素(KT)、D—二聚体(DDi)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常规治疗加注射用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45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KT—1、DDi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改变,并与21例常规治疗组、35例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加阿魏酸钠组治疗前血浆KT—1及血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o.01),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加阿魏酸钠组治疗前血浆KT—1及DDi无明显差异(P>o.05)。常规治疗加阿魏酸钠组治疗后,其血浆KT—1、DDi及Scr、BUN均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显(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其血浆KT—1、DDi及Scr、BUN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阿魏酸钠能够降低慢性肾衰竭患KT及DDi水平,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生血合剂联合rHu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采用生血合剂(主要由熟地、何首乌、黄芪、当归、鸡血藤、川芎、丹参等制成颗粒剂)配合rHu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30例,并设立对照组30例,观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Hb,Hct)、肾功能(Scr、BUN)、血清白蛋白、中医临床证候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ct、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H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Hb、Hct、白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BU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合剂联合rHuEPO优于单纯使用rHu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临床实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肾毒宁冲剂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TGF-β1和CTGF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肾毒宁冲剂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通过Platt法5/6肾切除制作CRF模型,术后2周行大鼠断尾采血,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值,根据Scr随机分为模型组、尿毒清组及肾毒宁组,并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饲养或治疗8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Scr、BUN、Hb、RBC,用Real-time PCR法测定肾组织内TGF-β1及CTGF的表达。结果:肾毒宁组血Scr、BUN、Hb、RBC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肾毒宁冲剂对肾组织内TGF-β1、CTGF表达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5和P〈0.01),尿毒清冲剂作用次之,肾毒宁组与尿毒清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肾毒宁冲剂通过抑制肾组织TGF-β1、CTGF的表达,降低血清Scr、BUN含量,从而起到延缓CRF肾功能的恶化,改善肾脏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组织归巢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阶段5/6肾切除制备大鼠CRF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CRF模型组和EPO治疗组.从第3周开始,治疗组大鼠每次皮下注射重组人EPO 50 IU/kg,每周3次,共6周.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蛋白、血红蛋白(Hb);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残肾组织EPO及其受体(EPOR)、归巢因子及其受体(SDF-1、CXCR4、Ang-1、Tie2、SCF、c-Kit)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EPO治疗可上调残肾组织归巢因子及其受体(SDF-1、CXCR4、Ang-1、Tie2、SCF、c-Kit)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5);同时,EPO治疗还可上调残肾组织EPO及EPOR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 0.05).此外,EPO治疗还能下调大鼠Scr、BUN和尿蛋白水平(均P<0.05),上调Hb水平(P<0.05).结论 EPO能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肾功能,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激活残肾组织归巢因子而参与损伤肾脏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9.
利多卡因与中药联合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对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的影响。方法 :病例随机分为利多卡因中药组40例 ,纯中药组 (对照组 ) 5 2例 ,均灌肠治疗 1个月。记录患者灌肠保留时间 ,测定灌肠前后患者尿素氮、肌酐等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 :利多卡因中药灌肠组的保留时间 (30 2 .2± 12 4.4)min比纯中药组 (4 0 .11± 90 .8)min明显延长 (P<0 .0 5 )。单纯中药组治疗一个疗程后 ,血液生化指标中只有BUN明显降低 (P <0 .0 1)。而其它指标没有明显改变。而利多卡因中药组能明显改善BUN、Cr、CO2 CP、Hb等各项指标 (P <0 .0 5或P <0 .0 1)。两组治疗后各生化指标比较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利多卡因中药联合灌肠能明显延长灌肠保留时间 ,同时明显提高中药灌肠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分阶段5/6肾切除术制备大鼠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实验动物按数字随机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对照组)、慢性肾衰竭组(模型组)及EPO干预的两个剂量组(小剂量组EPO用量30 U/kg,大剂量组EPO用量50 U/kg)。慢性肾衰竭大鼠皮下注射EPO 6周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蛋白、血红蛋白(Hb)和血压的变化,并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CD34、CD31表达;RT-PCR检测肾组织内皮素1(ET-1)、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mRNA的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EPO治疗能显著增加大鼠肾小球CD34、CD31的表达(均P < 0.05);下调肾组织ET-1 mRNA的表达(P < 0.05);上调肾组织eNOS和 VEGF mRNA的表达(均P < 0.05)。此外,EPO治疗还能使大鼠Scr、BUN、尿蛋白和血压水平显著降低(均P < 0.05),Hb水平显著增高(P < 0.05),肾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 结论 EPO能减轻慢性肾衰竭大鼠肾脏的病理损害,改善肾功能。这种作用可能与其促进肾小球内皮细胞的修复和改善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