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清中IL-8和TNFa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8(IL-8)、肿瘤坏死因子 -a (TNF a)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法 )测定 2 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2 5例稳定型心绞痛及 1 8例正常健康者血清中IL-8、 TNF a的水平。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中 IL-8、TNF 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P<0 .0 0 1 )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 ,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IL-8、TNF a参与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7表达变化对机体免疫应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另取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表面黏蛋白结构域的分子(Tim)3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7水平。体外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重组IL-7刺激12 h后检测T细胞表面Tim3水平;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IL-7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外周血Tim3阳性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外周血Tim3阳性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外周血Tim3阳性细胞占CD8+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外周血Tim3阳性细胞占CD8+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IL-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IL-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7浓度与Tim3+CD4^+T、CD8+T细胞比例均无相关性。急性心肌梗死组重组IL-7刺激12 h的CD4^+T细胞表面Tim3表达水平较未刺激者明显升高(P<0.05)。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重组IL-7刺激12 h的CD8^+T细胞表面Tim3表达水平较未刺激者明显升高(P<0.05)。重组IL-7刺激后p-STAT-5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刺激的细胞(P<0.01);重组IL-7刺激后SOCS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刺激的细胞(P<0.05)。结论IL-7可上调Tim3表达,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发挥抑制炎症应答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与不同性质斑块的关系。方法 146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7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68例;另取健康志愿者6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冠脉内超声检查患者冠脉斑块情况。结果 SAP组和UAP组血清hs-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UAP组血清hs-CRP、IL-6水平均高于SAP组(P均<0.05);UAP组发生易损斑块比例高于SAP组(P<0.01);IL-6与脂质斑块呈正相关(r=0.238,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IL-6水平与脂质斑块密切相关,可作为脂质斑块的临床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妊娠相关性血浆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alpha plasma proteins,PAPP-A)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水平.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病人5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病人45例;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并根据其冠状动脉积分将冠心病病人分为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分别比较3组之间血清IL-1β、IL-6、PAPP-A的水平.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病人血清IL-1β、IL-6和PAPP-A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P<0.01);冠心病病人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组间血清IL-1β、IL-6、PAP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β、IL-6、PAPP-A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病人升高,其血清水平对判断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组)及29例胸痛、胸闷等症状予以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对照组)外周血MCP-1和IL-18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结果①急性冠脉综合征组MCP-1水平[(151.84±29.66)pg/ml]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128.49±16.97)pg/ml,P<0.001]和对照组[(112.11±10.36)pg/ml,P<0.01],并且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010.05)。④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外周血MCP-1和IL-18呈明显正相关(r=0.519,P<0.01)。结论外周血MCP-1和IL-18水平可以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能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危险性,但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无明显关系,MCP-1和IL-18的正相关提示因子间相互作用可能共同促进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32例)、健康者(对照组,33例)血清APN与TNF-α、IL-6、hsCRP的水平并分别比较其相关性。结果SAP和UAP组血清AP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AP组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SAP组(P<0.05);SAP和UAP组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AP组血清TNF-α、IL-6、hs-CPR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P<0.05);心绞痛患者血清APN与TNF-α、IL-6、hsCRP之间均呈负相关(r=-0.47,r=-0.39,r=-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绞痛患者血清APN水平降低,TNF-α、IL-6、hsCRP水平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APN与TNF-α、IL-6、hsCRP的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炎症反应和冠状动脉综合征 (CAS)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42例 CAS患者和 2 0例可疑冠心病 (KP)患者的血脂、C-反应蛋白 (CRP)、纤维蛋白原 (FIB)含量和白细胞 (WBC)总数 ,CAS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有异常性改变 ,KP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其冠状动脉正常。 CAS组患者又分为 3组 ,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 17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 AP)组 12例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13例。比较 CAS和 KP组之间 ,AMI、UAP、SAP与 KP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CAS和 KP组之间的血脂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CAS组的 CRP、FIB和 WBC水平明显高于 KP组 (P <0 .0 5 ) ;AMI、UAP组的 CRP、FIB和 WBC水平明显高于 KP组 (P值分别为 P <0 .0 1,P <0 .0 5 ) ;但 SAP和 KP组之间的 CRP、FIB和 WBC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AS的发生与炎症反应有关 ,CRP、FIB和 WBC水平的增高与 CAS的发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 ( throm bom odulin,TM)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三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 ,抽取血浆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量其血浆 TM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 TM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 P<0 .0 5 ) ;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间患者血浆 TM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但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血浆可溶性 TM水平是反映冠心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和范围的良好标志 ,对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的鉴别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老年人 (≥ 60岁 )不稳定型心绞痛 ( U A)和稳定型心绞痛 ( SA)患者体内组织因子 ( T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 PAI-1)的变化。方法 采用 ELISA双夹心法。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 TF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 ,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对比 ,血浆 t PA活性、t PA/PAI-1明显降低 ,PAI-1活性明显增高 (均为 P<0 .0 5 )。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失平衡 ,可能对老年人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C反应蛋白(CRP)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67例UA患者和40名对照组的IL-18和CRP浓度,并观察自入院起至30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UA组IL18、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UA中IL18升高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IL18正常组(57.14%vs20.60%,P<0.05);CRP升高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CRP正常组(44.82%vs21.05%,P<0.05)。结论IL-18和CRP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近期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炎性因子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67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测定2组患者术后1 h、2周、1和6个月白细胞介素6(IL-6)、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随访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与术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1 h CRP、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术后2周CRP、TNF-α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患者术后1 h、2周CRP、IL-6、TNF-α水平升高,术后6个月CRP、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2周CRP、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术后1个月IL-6水平明显降低,术后6个月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可减轻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炎性反应,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伴代谢综合征(MS)的冠心病(CH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积分(CAS)的关系。方法:共入选73例CHD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并计算CAS,同时根据患者是否伴发MS分为2组:CHD伴MS组(实验组)患者37例,单纯CHD组(对照组)患者36例,测定各组患者血清IL-6及TNF-α的水平并分析其与CAS的关系。结果:①实验组IL-6与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实验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腰围、空腹血糖、IL-6及TNF-α与CAS呈显著正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187(P=0.01)和0.119(P<0.01)。结论:CHD伴MS患者炎症反应更显著;IL-6和TNF-α与CAS呈正相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SDP)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96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AS组、SDP组以及SDP合并CAS组,每组各24只;CAS组和SDP合并CAS组喂高胆固醇饲料,建立CAS动物模型;通过小平台水环境法,对SDP组和SDP合并CAS组大鼠进行睡眠剥夺。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IL-1β浓度;并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于4组间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血清IL-1β浓度比较,SDP组、CAS组和SDP合并CAS组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13.33±3.20)ng/L vs.(14.40±4.41)ng/L vs.(22.21±5.94)ng/L vs.(30.17±7.45)ng/L](P0.05~0.01);与正常对照组和SDP组比较,CAS组及SDP合并CAS组的TC、TG、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HD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SDP合并CAS组的上述血脂指标均显著高于或低于CAS组(P均0.05).结论:睡眠剥夺可以显著升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睡眠剥夺大鼠的血清白介素-1β,TC、TG、LDL-C水平,和降低其HDL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炎症标志物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入选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6例,根据收缩压(SBP)昼夜节律分为杓型组(44例)、非杓型组(56例)和反杓型组(36例),收集相关指标值,分析BPV与炎症标志物及颈动脉粥样...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 (IHS), with a morbidity of 1/2500 in live-born infants[1], comprises a series of symptoms, including jaundice, splenohepatomegalia, changes of texture of the liver, hepatic dysfunction in onset mainly in the neonatal period and infancy.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 bio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cytokines in blood alter when the disorder attacks[2]. However, what changes of those bio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cytokines in bile can be, and what rel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选择素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1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TIA患者67例,根据病变、手术复杂程度将患者分为A组(38例)和B组(29例),所有患者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前,术后1、6、24 h,2周测静脉血浆P选择素、vWF、内皮素1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比较,TIA患者术后1、6、24 h,2周P选择素、内皮素1明显升高,术后1、6、24 h vWF明显升高;A组患者术后1、6 h P选择素和vWF明显升高,术后1、6、24 h内皮素1明显升高;B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P选择素、内皮素1明显升高,术后1、6、24 h vWF明显升高。与A组比较,B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内皮素1明显升高,术后1、6、24 h vWF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P选择素、vWF、内皮素1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有一定程度的激活,并与病变程度、手术复杂程度有关;术后监测对患者危险分层、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可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mptom,ACS)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C 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ACS组ACS病人60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病人40例,对照组为40名健康人,检测血清IL-6、hs-CRP水平.结果 ACS组血清IL-6、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ACS组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又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P<0.05);SAP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942,P<0.01).结论 ACS病人血清IL-6和hs-CRP升高,其水平变化反映ACS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血清C1q/TNF相关蛋白3(CTRP3)的变化水平并探讨其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开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PCI患者55例为研究组,5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TRP3的水平。 结果治疗前研究组血清TNF-α、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TRP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TRP3与TNF-α、IL-6水平呈负相关(r=-0.351,P=0.009;r=-0.465,P=0.003)。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CTRP3水平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RP3与TNF-α、IL-6水平也呈负相关(r=-0.326,P=0.015;r=-0.569,P=0.001)。 结论PCI患者血清CTRP3含量显著降低,治疗后水平增高,且与TNF-α、IL-6水平负相关,提示CTRP3可能参与PCI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CTRP3的表达可能作为辅助判断PCI病情进展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认知障碍不同亚型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性认知障碍(VCI)不同亚型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TNF-α浓度变化特征。方法选择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型(VCI-ND)患者44例(VCI-ND组)、血管性痴呆(VaD)患者50例(VaD组)、混合型血管性痴呆(VCI-Mixed)患者47例(VCT-Mixed组),另选同期社区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IL-1β、IL-6和TNF-α,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CI-ND组、VaD组和VCI-Mixed组IL-1β和TNF-α浓度明显增高(P<0.05)。与VCI-Mixed组比较,VCI-ND组和VaD组IL-6浓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炎性反应在VCI病理过程中广泛存在,以IL-1β和TNF-α增高为主要特征,而IL-6可能在缺乏阿尔茨海默病背景的VCI亚型中增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冠状动脉CT影像特征的老年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方法 纳入我院老年体检人群224例,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据斑块成分及CT值大小将受试者分为钙化斑块组(斑块CT值>300 Hu,n=31)、非钙化斑块组(斑块CT值<150 Hu,n=53例)、混合斑块组(含有脂质和纤维的斑块,n=62),对CTA结果核查确定无粥样斑块形成者作为对照组(n=78).流式荧光技术联检各组人群血清IL-6、IL-8、IL-10、GM-CSF、IFN-γ、TNF-α因子水平,并比较各组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四组人群IL-6、IFN-γ水平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8、GM-CSF、IL-10、TNF-α水平,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钙化斑块组与混合斑块组患者IL-6与IFN-γ水平较对照组及钙化斑块组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 混合板块与非钙化板块的斑块成分与血清IL-6、IFN-γ等细胞因子存在一定关联,通过了解细胞因子成分变化辅助冠脉CTA检查结果,判断斑块的稳定性,对于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