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与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住院分娩产妇共21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母婴同室护理,观察组在母婴同室护理基础上使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角色适应能力,对婴儿护理能力,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角色适应能力及对婴儿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母婴同室护理中,可增强产妇对婴儿的护理能力,有助于产妇转变角色,同时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100例产妇因接受的护理模式不同被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产妇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对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产科护理模式,对两组剖宫产率、产妇对产科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等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实施护理新模式,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对产科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实施分娩全程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2月-2012年2月期间产科收治的分娩产妇1244例分为观察组(n=622)与对照组(n=622),观察组采用分娩全程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妇护理满意率及新生儿出生1min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min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护理过程中应用分娩全程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有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家庭模式下产科护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病房护理,实验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家庭模式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不用护理方式下母婴健康的影响,以及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总产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率为97.33%,对照组为81.3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模式下的产科护理模式较单一的常规病房护理效果明显,对母婴健康各方面均具有积极影响,且能够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5.
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在临床上的应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维护、促进母婴健康。方法正常产妇分别给予传统的产科护理模式或产妇一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两组在母亲角色适应、母乳喂养技能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护理服务满意度、自然分娩率的差异。结果给予产妇-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实验组在上述指标中都明显好于实施传统护理方式的对照组(P〈0.05)。结论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明显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满足母婴及其家庭的切身需求,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共158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n=79)和对照组(n=79),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模式,实验组产妇则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结果护理后实验组产妇的产后抑郁评分和抑郁症发生率分别为(7.4±1.8)分和3.8%,均远低于对照组的(9.9±2.3)分和18.9%,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初产妇的产后抑郁情绪,防止出现抑郁症现象。  相似文献   

7.
林梅宁 《中外医疗》2015,(2):136-137,140
目的探讨以人文关怀为中心在产科病房实施整体护理分娩措施后产妇对产科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56名将要分娩的初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名产妇,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对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产科健康宣教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对产科健康知识教育落实情况、护士服务态度、母乳喂养满意率、产后护理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对产科健康宣教知识,如分娩须知、孕期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等方面的掌握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产妇实行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对改善产科病房护理服务质量和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家庭化产科护理服务模式,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以入住产科温馨病房220例产妇为实验组,贯穿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开展产前、产时、产后的护理与目标健康教育。以入住普通产科病房的2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产科护理与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自然分娩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家庭化的产科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满足母婴照顾需求的高质量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于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2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体化护理服务。结果研究组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开展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满足产妇的身心需求,缓解围生期的不适感及不良情绪状态,减轻分娩痛苦,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及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0例产妇为此次实验对象,按照护理模式差异将13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分析,每组各65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则接受全新产科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产妇焦虑程度、分娩方式、分娩出血量等情况。结果分娩焦虑程度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分娩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能有效降低产妇的分娩焦虑程度,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分娩出血量,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生产的80位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40人。对比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产妇的焦虑评分、自然分娩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焦虑评分比对比组低;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都明显比对比组高,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中施行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能够减轻产妇的焦虑情况,帮助其自然分娩,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分娩护理中的具体方法 ,并对分娩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研究资料为本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集的60例分娩产妇,按照平均分的原则将全部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有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护理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产妇的顺产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庭共同参与护理计划对产妇角色适应、主观能动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由护士实施护理计划,观察组实施家庭共同参与护理计划。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前后焦虑和抑郁情绪、角色适应能力、自理能力以及分娩疼痛程度情况,并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分娩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9.932、6.499,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角色适应能力、自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χ2=36.090、30.923,P<0.05),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29.917、24.338,P<0.05)。护理后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6,P<0.05)。结论家庭共同参与护理计划能够缓解产妇紧张、焦虑情绪,提高产妇角色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还能显著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导乐分娩模式对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搜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进行分娩产妇1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实施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导乐分娩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结果实验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阴道分娩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产钳助产及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母婴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导乐分娩模式应用于产妇分娩中,能够缩短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率,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118例在本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产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初产妇专业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24 h、48 h泌乳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结果实验组产妇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缩短,产后24 h、48 h泌乳量评分显著提高,实验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满意率高达98.31%,实验组产妇GCQ(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环境、总分)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初产妇分娩质量、泌乳功能、满意度及舒适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以及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产妇72例进行分组.常规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整体组采用产科整体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对产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产妇疼痛评分、分娩出血量、产后抑郁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整体组产妇对产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整体组产妇疼痛评分、分娩出血量、产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产程时间显著比常规组短(P<0.05);整体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 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有提高作用,可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减少分娩出血,降低剖宫产率,预防新生儿窒息和产后抑郁的发生,对母婴健康效果确切,可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产科新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不良情绪(焦虑、抑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分娩的12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产科新护理模式,对两组产妇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变化、分娩方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新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缓解产妇抑郁及焦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产科护理模式的临床作用,以提高产科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对比分析我院产科按传统护理模式护理的50例产妇(对照组),与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50例产妇(实验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家庭化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同时让产妇、家属掌握母婴保健知识与护理技能,提高了母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温馨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94例产妇,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温馨组,常规组给予传统助产护理,温馨组给予温馨护理模式.比较2组产妇各个产程时间以及分娩方式、产后2 h出血量、护理满意率等.结果 温馨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温馨组产后2 h出血量、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而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馨助产护理模式有利于缩短产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4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67)和观察组(n=67),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情况及产后48h吸吮母乳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情况和产后48h吸吮母乳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能更好地满足母婴及家庭的需求,能显著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