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护理对策.方法 对9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穿刺、封管等方法及穿刺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为危重患儿急救、临床药物治疗、重复用药和供给营养,提供了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应用消除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不良问题,提高使用成功率,已成为儿科护理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2.
牛培霞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3):189-190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护理对策。方法:本文通过对534例患儿的留置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穿刺失败、套管针脱落、阻塞以及局部渗漏、肿胀甚至并发静脉炎等问题依然存在。结论:探讨并消除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不良问题,提高使用成功率,已成为儿科护理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3.
静脉留置针是专为静脉输液设计的一种新器械,是一种新的护理技术,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取代了传统的每日静脉穿刺,适用于长期输液或每日多次静脉注药的患儿。根据笔者在临床使用留置针的经验,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及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本文对280例患儿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穿刺失败、套管针脱落、阻塞以及局部渗漏、肿胀甚至并发静脉炎等问题依然存在. 结论探讨并消除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不良问题,已成为儿科护理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6例小儿静脉留置针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留置针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影响因素主要有穿刺部位及血管选择不当、操作因素、药物刺激、患儿自身因素、固定及封管方法不当等。本组66例患儿经精心护理后,留置时间达4.56 d,除1例堵管和1例意外拔管外,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影响因素较多,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确保留置针时间,提高留置针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存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本文对150例患儿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操作失误、套管针脱落、阻塞以及局部渗漏、肿胀依然存在。结论:探讨并消除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不良问题,已成为儿科护理实践工作中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本文对394例患儿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穿刺失败、套管针脱落、阻塞以及局部渗漏、肿胀甚至并发静脉炎等问题依然存在。结论?探讨并消除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不良问题,已成为儿科护理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中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在小儿治疗中,能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便于抢救,得到患儿家属和护理工作者的青睐,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18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现将小儿患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做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6例小儿静脉留置针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留置针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影响因素主要有穿刺部位及血管选择不当、操作因素、药物刺激、患儿自身因素、固定及封管方法不当等.本组66例患儿经精心护理后,留置时间达4.56 d,除1例堵管和1例意外拔管外,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影响因素较多,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确保留置针时间,提高留置针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近年来已应用于临床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本文对394例患儿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穿刺失败、套管针脱落、以及局部渗漏、肿胀甚至并发静脉炎等问题依然存住。结论:探讨并消除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不良问题,已成为儿科护理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惠勤 《甘肃医药》2011,(12):763-76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输液治疗中的使用方法及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266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2266例患儿均成功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其中经留置针成功采集血标本22例,留置时间为1-11天,平均5天;所有病例未发生穿刺部位感染或因管道堵塞而拔管睛况。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减轻了家长看护的压力,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冬梅 《嘉兴医学》2003,19(1):39-40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小儿留置针在重度脱水患儿抢救中的作用。方法:总结35例重度脱水患儿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进行颈外静脉穿刺快速液体疗法。结果:35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熟练掌握颈外静脉小儿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和加强护理是抢救重度脱水患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探讨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治疗的2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200例患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护理结束后,我们观察这200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成功率以及他们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经过我们悉心的护理,这200例患儿中有193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成功,使用的成功率为96.5%,有7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失败,使用的失败率为3.5%。使用静脉留置针成功的193例患儿其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平均为5.2±0.7d。结论: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成功率,延长其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本文对394例患儿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和总结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结果穿刺失败、套管针脱落、阻塞以及局部渗漏、肿胀甚至并发静脉炎等问题依然存在。结论对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小儿静脉留置针是临床护理的一项新技术,方便快捷,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留置针特性、小儿特点与护理不同性常出现穿刺失败、静脉炎、套管针脱落、阻塞以及局部渗漏、肿胀等问题。探讨并消除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不良问题,已成为儿科护理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研究发现提高护理,对症预防可以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16.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了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解决留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376例使用留置针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护理,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探索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保证留置针在儿科安全有效地使用。  相似文献   

17.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住院患儿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应重点做好: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熟练静脉穿刺操作技术、无菌操作技术、妥善的固定、压疮的预防、液体外渗、敷贴处皮肤过敏、贴膜下穿刺处出血后护理和护理安全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静脉留置针的临床使用既减轻静脉穿刺的痛苦,又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血管,对于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广泛使用既减轻了患儿及家长的痛苦和烦恼,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改善穿刺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小儿静脉留置针常用的穿刺途径有小儿头皮小儿留置针和小儿肢体留置针穿刺.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临床操作中较多选择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头皮静脉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静脉浅显易见,不易滑动,易于固定,便于保温,因此临床<3岁的小儿通常选用头皮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96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实施风险管理。结果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患儿及其家属的综合满意度得到了提高。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管理,提高穿刺技能,可以降低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应用时的风险,对减少护理纠纷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肖忠玲 《当代医学》2010,16(3):131-132
目的探讨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痛苦,维护稳定的静脉输液输血通道。方法对60例患儿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输血、采血及穿刺部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1~8d,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效果好。结论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有利于配合抢救危重患儿,既为临床抢救治疗赢得时间,又能快速顺利给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从而提高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