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髓抑制性细胞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 是一群异质性细胞群体,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活性,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MDSC在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移植中呈现募集增多,同时参与免疫逃逸、免疫耐受、炎性反应等病理过程。最近研究发现MDSC参与肿瘤生长、免疫耐受、免疫逃逸和肿瘤转移过程。现对MDSC在肿瘤调节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更是对肿瘤的进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树突细胞与肿瘤免疫逃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CD4+ CD25+ Treg细胞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经Ficoll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同时取手术切除的新鲜肿瘤组织进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和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制备.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 CD25+ Treg细胞的分布比例,并与25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为对照,并用ELISA方法检测同标本血中Treg细胞分泌的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及趋化因子受体CCR4水平.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CD4+CD25+ Treg细胞比例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对照组(P <0.05);IL-10、TGF-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Treg通过分泌IL-10和TGF-β等抑制性细胞因子及细胞接触依赖的抑制途径,抑制免疫效应细胞,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CD4+ CD25+ Treg细胞明显上调,且在肿瘤组织局部表现更为明显,这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免疫逃逸,促进肿瘤生长和演进,机制可能与IL-10、TGF-β及CCR4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CD40-CD40L配基化是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此第二信号在滤泡生发中心中的暗区形成,在B细胞克隆性扩增、B细胞分化成生发中心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生成中起重要作用。CD40的持续表达和CD40L的表达缺失可能与B细胞肿瘤的发生以及肿瘤的免疫逃逸相关。  相似文献   

5.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即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随着免疫学的发展,肿瘤免疫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人们发现HLA与肿瘤发生免疫逃逸的关系密切.目前认为肿瘤免疫逃逸的产生有许多机制,如:(1)肿瘤细胞表面MHC Ⅰ类分子表达缺失,使得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CTL)无法识别肿瘤细胞.(2)肿瘤细胞表面Fas的表达量减少,而FasL的表达量增加,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宿主的效应细胞发生凋亡.(3)某些免疫抑制因子,如IL-1O、TGF-β、PGE2等的产生增加,使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1].笔者就HLA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调节性T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T细胞亚群,在控制自身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LAP+CD4+T细胞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调节性T细胞亚型,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炎性疾病的动物模型中发挥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并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影响着免疫相关疾病及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肿瘤微环境指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内环境,由肿瘤细胞、间质细胞、微血管、组织液、少量浸润细胞及大量细胞因子等共同构成[1],长期以来,人们对肿瘤的治疗仅针对于肿瘤细胞本身,因而导致肿瘤治疗的局限性.近年来,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及其他间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并产生多种免疫抑制性因子,共同营造形成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2],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促使肿瘤细胞逃逸机体的免疫监视,最终导致肿瘤生长和转移.树突状细胞(DC)作为目前公认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在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然而,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能影响DC的募集、分化、成熟和生存,导致DC的功能缺陷,从而下调或抑制DC的抗原提呈功能和免疫起始功能.因此,肿瘤微环境对DC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成为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肿瘤免疫逃逸与宫颈癌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0例子宫平滑肌瘤、32例CIN III级和35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的分布变化。结果:(1)与子宫肌瘤组比较,宫颈癌组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CD4+T细胞百分比在宫颈癌组和CIN III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CD8+T细胞百分比在子宫肌瘤与宫颈癌组之间、宫颈癌组与CIN III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各亚群比例重新分布,通过使CD4+T细胞百分比升高,影响了体内的抗肿瘤的免疫应答、参与了肿瘤免疫逃逸。而在宫颈原位癌进展至浸润癌的过程中,体内免疫功能的无显著变化,推测还有其他因素综合作用参与宫颈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机体免疫机能状态的异常及肿瘤免疫逃逸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肿瘤细胞及其产生的肿瘤性免疫抑制因子往往导致荷瘤机体免疫机能低下,由于肿瘤细胞抗原性较弱或抗原调变等因素导致肿瘤特异性免疫往往难以奏效,因此机体的免疫状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故非特异性免疫在机体抗肿瘤免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朱强 《山东卫生》2006,(10):61-62
机体有一系列的免疫监视机制,但肿瘤仍能发生且能持续发展,原因是肿瘤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逃脱机体免疫系统。主动机制有:①Fas配体;②日列腺素(PGE2等);③抑制性神经肽(血管活性肠肽、降钙素基因血管肽等)。被动机制有:①缺少Fas表达或Fas信号传导缺陷;②位于免疫耐受区;③MHC低表达;④表达抗原有缺陷(缺乏T细胞识别区);⑤肽突变;⑥共刺激分子表达缺陷(如B7);⑦黏附分子缺陷;⑧免疫偏差;⑨免疫控制因子(TGF-B2,IL-10等)。近年,在组织切片及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中,发现肿瘤细胞可以下调Fas表达,上调Fas配体表达,其结果是肿瘤细胞在逃逸免疫细胞杀伤的同时,可以诱导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凋亡,对机体免疫系统进行反击。这一理论的提出为肿瘤的免疫逃逸及反击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摘要: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肺癌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癌细胞通过表面抗原的改变、MHC—1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树突状细胞功能缺陷以及肺癌细胞高表达FasL等机制实现了免疫逃逸。肺癌疫苗是针对肺癌免疫逃逸机制而设计的生物制剂。目前正在研制的肺癌疫苗主要有合成肽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转基因疫苗和核酸疫苗等几类。临床试验表明,这些疫苗能激发针对肺癌特异性抗原的主动免疫反应,但临床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1],在肿瘤形成过程中除了细胞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活化和失活,机体免疫监视系统的逃逸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肿瘤细胞可以通过某些途径逃逸或者抑制机体免疫反应而确保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而Treg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负调控细胞,它们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预防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现代医学认为,机体的免疫耐受及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是临床肿瘤形成的关键因素。近年发展起来的肿瘤免疫治疗,就是通过打破机体免疫耐受、逆转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从而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的方法。经过多年肿瘤形成机制研究,通过与现代生物高科技技术结合,目前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医疗工作人员及科学家研究的深入,使得免疫疗法发展越发突飞猛进,在癌症治疗中取得显著功效,但有医者指出单一免疫疗法疗效有限,临床使用时多选择两种或多种免疫疗法以杀死肿瘤细胞。免疫检查点作为免疫系统中抑制受体和信号的通路,正常情况下可抑制T细胞功能,在肿瘤组织中常被肿瘤细胞利用形成免疫逃逸,加速病情恶化及癌细胞转移。为激发抑制T细胞功能,保证刺激分子与免疫检测点分子保持平衡状态,减少癌细胞对周边正常组织的损伤,减少免疫反应,医者加大对肿瘤免疫检查点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抗癌治疗,本文就肿瘤免疫检查点疗法进行如下综述,以便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Fas及其配体(Fasligand,FasL)系统的异常表达,不仅参与了肿瘤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异常的调节,而且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形成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Fas、FasL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材料与方法胃癌组织74例及相应的癌旁不典  相似文献   

16.
志贺菌是细菌性痢疾的重要病原体.其致病机制复杂,包括细胞机制和免疫机制等多方面.此文就志贺菌M细胞转位与上皮细胞感染抑制炎症反应、逃逸宿主细胞的吞噬作用及诱导巨噬细胞凋亡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志贺菌是细菌性痢疾的重要病原体.其致病机制复杂,包括细胞机制和免疫机制等多方面.此文就志贺菌M细胞转位与上皮细胞感染抑制炎症反应、逃逸宿主细胞的吞噬作用及诱导巨噬细胞凋亡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不同功能的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骨髓、脐带和部分成年人体中。干细胞由于免疫原性较弱,具有不易被排斥、能在体内长期存活的特征,被称之为“免疫逃逸”现象。下细胞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对妊娠等生殖牛删研究和肿瘤、器官移植免疫反应等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科等于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问采用细胞杀伤、克隆增殖和流式细胞分析等实验技术,对脐血造血干细胞表面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Ⅰ类、Ⅱ类和免疫耐受分子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髓系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作为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异质性细胞,与肿瘤免疫逃逸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当前研究提示MDSCs还在抗肿瘤治疗中发挥负性调控作用,降低临床治疗措施的效能并可能协助肿瘤细胞产生耐药,但具体机制尚不很明确。本文就MDSCs的一般生物学特征,以及MDSCs在肿瘤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与化疗中所发挥作用及相应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打破肿瘤内科治疗的局限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患者TLR7、TLR9表达的差异,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抽取新鲜外周血3~5ml,分离白血病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肿瘤细胞TLR7和TLR9mRNA表达水平。[结果]TLR7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中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TLR9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中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比较无差异。[结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患者可表达TLR7、TLR9,但只有TLR7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有所差异,提示TLR7在肿瘤的免疫逃逸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