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RTCA法是否适用于医疗器械体外细胞毒性的评价。方法采用L929细胞,对RTCA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和重复性进行考察,并与MTT比色法进行结果比较。结果接种14个浓度的细胞后,2 h时细胞数量和细胞指数的相关性最好。线性范围为98~2.5×10~4个/ml;高、中、低3个质控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5%,日内、日间变异均15%,符合样品分析要求;连续接种中浓度的细胞悬液测定的RSD值15%,重复性良好;同时采用常规细胞毒性检测法MTT比色法,对8种医疗器械产品进行检测,两种方法结果的相关较高(R=0.994)。结论 RTCA法方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医疗器械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RTCA法是否适用于医疗器械体外细胞毒性的评价。方法采用L929细胞,对RTCA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和重复性进行考察,并与MTT比色法进行结果比较。结果接种14个浓度的细胞后,2 h时细胞数量和细胞指数的相关性最好。线性范围为98~2.5×10~4个/ml;高、中、低3个质控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5%,日内、日间变异均〈15%,符合样品分析要求;连续接种中浓度的细胞悬液测定的RSD值〈15%,重复性良好;同时采用常规细胞毒性检测法MTT比色法,对8种医疗器械产品进行检测,两种方法结果的相关较高(R=0.994)。结论 RTCA法方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医疗器械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用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检测百日咳毒素(PT)毒性的方法,并对其适用性进行初步验证。方法  根据PT能特异地使CHO细胞簇集的特性,以国家PT标准品为参考品,取多批脱毒后PT进行检测,摸索适宜的孵育时间、细胞悬液浓度等实验条件,建立PT毒性的体外检测方法。对PT参考品进行倍比系列稀释,确定本法的检测限。对5批脱毒后PT进行重复检测,验证本法的重复性。结果  利用不同浓度CHO细胞对脱毒PT进行测定,确定最佳细胞浓度为5×104/ml,并通过最佳浓度细胞确定簇集结果的最佳判定时间为PT接种后48 h。本法对PT标准品的检测限定为125~500 pg/ml。用本法重复测定5批脱毒PT的残余毒性,变异系数为0.0%~34.6%,说明该法重复性良好。结论  建立的CHO细胞检测法快捷、简便,能灵敏、准确地检测脱毒PT的残余毒性,可用于相关疫苗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吡柔比星在骨肉瘤细胞MG-63的放射增敏中的作用。方法用MTF法检测不同浓度吡柔比星对对数生长期的MG-63细胞的抑制作用,确定IC10的数值,作为实验的药物浓度。用克隆形成分析法测定MG-63细胞在IC10浓度吡柔比星作用24h后给予不同剂量(0、2、4、6、8Gy)照射以及IC10浓度紫杉醇作用不同时间(12、24、36h)后给予一定剂量射线照射的存活分数(SF),拟合细胞生存曲线并计算放射增敏比,分析吡柔比星作用于MG.63细胞不同时间(12、24、36h)后细胞生存率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吡柔比星作用24h后,MG-63细胞抑制率逐渐增高(P〈0.01),其药物毒性呈浓度依赖性,IC10为0.004μg/ml。ICIO浓度吡柔比星增敏比分别1.49(DO比)、1.06(Dq比)和1.04(SF2比),MG石3细胞a/13值为2.23,IC10浓度吡柔比星作用后为0.27。ICIO浓度吡柔比星作用于MG-63细胞不同时间后再进行照射,细胞存活分数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1)。结论吡柔比星对MG-63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在一定时间内与药物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卷烟烟气总粒相物(TPM)的中性红细胞毒性测试方法。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细胞的中性红摄取试验,优化影响卷烟烟气TPM细胞毒性测试的几个因素(稀释培养液血清浓度、卷烟烟气TPM染毒时间和测试细胞)。结果高浓度的血清含量将导致卷烟烟气TPM的毒性效应被低估;染毒24 h能更好地区分不同卷烟样品TPM的细胞毒性;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较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对卷烟烟气TPM的细胞毒性作用敏感。结论通过比较不同因素,选择CHO细胞作为测试细胞,使用5%胎牛血清浓度的稀释培养液对卷烟烟气TPM母液进行稀释,染毒24 h,进行中性红摄取试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补骨脂酚对体外HepG2细胞的毒性和对胆汁酸转运体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补骨脂酚作用于HepG2细胞2、6和24 h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相应IC50值,并检测细胞培养基中AST和ALP活性。用实时定量PCR检测BSEP、NTCP、FXR和CYP7A1的mRNA。结果 HepG2细胞的存活率与补骨脂酚终浓度和作用时间呈负相关,在62.5~187.5μmol/L之间有良好的量效关系。补骨脂酚作用HepG2细胞6 h的IC50=177.9μmol/L,24 h的IC50=41.6μmol/L。补骨脂酚作用24 h的细胞毒性明显,细胞培养基中的AST和ALP活性显著升高,而60μmol/L的环孢菌素A(CsA)几乎可以完全对抗补骨脂酚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表明,补骨脂酚作用于HepG2细胞2 h时BSEP被抑制,而24 h时BSEP、NTCP、FXR和CYP7A1的mRNA增加。结论 补骨脂酚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性可能需要通过线粒体,并可能与其影响肝细胞胆汁酸转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胆碱能M受体(主要为M1受体)参与SH-SY5Y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调控及其在敌敌畏(DDVP)诱导SH-SY5Y细胞毒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①应用免疫荧光结合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胆碱能M1受体及Cdk5在SH-SY5Y细胞中的分布和表达。②细胞对照组、氧化震颤素(Oxo-M)组(1×10~(-4)mol·L~(-1)作用48 h)、罗考唯亭(Rosc)组(培养结束前1 h加入Rosc 1×10~(-4)mol·L~(-1))、Rosc+Oxo-M组(Rosc 1×10~(-4)mol·L~(-1)预处理1 h后,再加入Oxo-M 1×10~(-4)mol·L~(-1)作用至48 h),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Cdk5表达。③细胞对照组、DDVP组(1×10~(-5)mol·L~(-1)作用48 h)、Rosc组(培养结束前1 h加入1×10~(-4)mol·L~(-1))、Rosc+DDVP组(Rosc 1×10~(-4)mol·L~(-1)预处理1 h后,再加入DDVP1×10~(-5)mol·L~(-1)作用至48 h),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Cdk5表达,流式细胞术膜联蛋白Ⅴ-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表明,SH-SY5Y细胞中M1受体与Cdk5均有分布和表达。②Oxo-M 1×10~(-4)mol·L~(-1)处理SH-SYSY细胞48 h,细胞存活率为(59.1±7.3)%,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Cdk5表达显著升高(P<0.05);Rosc 1×10~(-4)mol·L~(-1)处理SH-SYSY细胞1 h,Cdk5表达显著降低(P<0.05);Rosc+Oxo-M组细胞存活率为(84.5±20.9)%,与Oxo-M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Cdk5表达明显降低(P<0.05)。③DDVP1×10~(-5)mol·L~(-1)处理SH-SYSY细胞48 h,细胞存活率为(68.6±4.1)%,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Cdk5表达显著升高(P<0.05);Rosc+DDVP细胞存活率为(84.4±8.8)%,与DDVP组相比显著升高,Cdk5表达显著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结合TUNEL染色结果显示,DDVP处理SH-SYSY细胞48 h,细胞凋亡率为(64.1±8.4)%,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TUNEL阳性细胞增多;而Rosc+DDVP组细胞凋亡率为(34.4±9.5)%,与DDVP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TUNEL阳性细胞减少。结论 Oxo-M和DDVP可通过增强Cdk5活性引起SH-SY5Y细胞损伤,提示抑制Cdk5活性可显著降低由Oxo-M和DDVP引发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流加(Fed-batch)培养中补料及接种密度对狂犬病毒糖蛋白G(RABV-G)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初步建立RABV-G蛋白在重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Fed-batch培养的较优工艺方案。方法 复苏培养1支能够稳定表达狂犬病毒RABV-G蛋白的重组CHO细胞,传代扩增后进行6种方案Fed-batch培养,从Fed-batch培养的第3天开始监测培养上清中目的蛋白表达量和细胞生长参数,第14天结束培养,分析比较不同策略所产生的目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本研究方案6中5%的Feed1补料及0.5×106cells/ml的起始接种密度在Fed-batch培养第14天,糖蛋白表达量达150 mg/L,显著高于其余5种方案,确立为优选方案。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RABV-G蛋白在重组CHO细胞中流加(Fed-batch)培养的较优工艺方案,为重组狂犬病毒疫苗生产工艺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实时细胞分析仪,并以表皮生长因子(EGF)为促进细胞生长的工具药,观察EGF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为建立IEC-6细胞生长(增殖)药理实验模型提供参考。方法以1×10~4/孔的密度将细胞接种于E-Plate 16板,并以含10%血清DMEM培养24 h,换成无血清DMEM培养(即血清饥饿)20 h后,观察不同培养条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及EGF的药效。结果 (1)10%血清时,EGF组(1、10、100μg·L-1)给药24、48、72 h后,细胞生长指数与空白组比较均P>0.05,提示含10%血清培养不能反映EGF的药效;(2)0%血清时,EGF(1、10μg·L-1)对无血清培养所致的细胞生长抑制有改善作用,但不能使其恢复正常水平(给药24、48、72 h后,EGF组与5%血清空白组比较均P<0.01),提示无血清培养不能反映EGF的药效;(3)0%、0.5%、1%血清可对细胞生长产生不同影响,其中0.5%血清既不会对细胞生长产生明显抑制,也不会由于促进细胞生长时间较长而不利于反映EGF药效;(4)0.5%血清时,EGF各剂量组给药24、48、72 h后,均能促进细胞生长(细胞指数与空白组比较均P<0.01),提示0.5%血清培养条件下可较好反映EGF药效;(5)重复验证了0.5%血清时EGF(10μg·L-1)促进细胞生长的药效。结论在实时细胞分析仪建立IEC-6细胞生长(增殖)药理实验模型的参考方案:细胞以含10%血清DMEM培养24 h,再以无血清DMEM培养(即血清饥饿)20 h,然后加受试药,并以含0.5%血清培养48~72 h,可观察其对细胞生长(增殖)影响的药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杨黄总黄酮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杨黄总黄酮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5-氟尿嘧啶(50μg/ml)与不同质量浓度杨黄总黄酮(10、20、40、80、100μg/ml)作用于Hep G2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以计算抑制率与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不同质量浓度杨黄总黄酮(40、80、100μg/ml)作用于Hep G2细胞72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情况与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杨黄总黄酮含量为464.5 mg/g。10、20、40、80、100μg/ml杨黄总黄酮对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6.46±1.74)%、(8.19±1.08)%、(23.19±2.77)%、(42.09±1.46)%和(58.18±1.89)%,抑制率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IC50为93.9μg/ml。40、80、100μg/ml杨黄总黄酮作用于细胞72 h后细胞凋亡率增加,并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随着杨黄总黄酮质量浓度增加,S+G2期细胞比例增加。结论:杨黄总黄酮可诱导Hep G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将细胞阻滞于S+G2期有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开发高表达量、高效率重组人源化靶向Tim3的单克隆抗体细胞培养工艺,来显著降低Tim3抗体生产成本,提升药品市场可及性。本研究对CHO细胞N-1种子灌流培养工艺和生产抗Tim3单抗CHO细胞高密度培养工艺进行小试工艺开发,实现了高效细胞培养抗体生产。结论:基于交替切向流动过滤(ATF)的灌注过程,N-1种子细胞密度可达53×106 cells/mL;接种至终反应器后进行超高接种密度(uHSD)的补料分批生产,细胞跳过适应期直接进行对数增殖,2 d后细胞便进入稳定期进行蛋白高效表达。对比常规补料分批式生产,细胞周期由14 d缩短为8 d,产品表达量由3.51 g/L提升至5.68 g/L,产品关键质量参数与原始工艺高度类似,生产效率提升3倍左右。研究初步表明,采用对CHO细胞N-1种子灌流培养工艺对抗Tim3单抗CHO细胞高密度培养工艺进行小试工艺开发,实现了高效细胞培养抗体生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及人正常肝细胞(L-02)在药物毒性器官选择中的应用。方法以肾毒性药物庆大霉素、顺铂、环孢素A及肝毒性药物硫唑嘌呤作用于HK-2及L-02细胞24 h,考察并比较药物对2种细胞的形态、存活、凋亡及酶学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肾毒性药物在较低浓度下即可引起HK-2细胞的形态、存活、凋亡及酶学指标的显著性变化,肝毒性药物则在较低浓度下即可引起L-02细胞相关指标的显著性变化;比较4种药物的IC10值发现:3种肾毒性药物对HK-2的IC10值均小于对L-02的IC10值;而肝毒性药物硫唑嘌呤的IC10值则HK-2大于L-02。结论基于HK-2及L-02细胞评价药物的毒性器官选择性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不同数量U87-MG细胞接种裸鼠脑内,建立裸鼠脑胶质瘤模型,观察其生长特性。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分别将3.0×10~(10)·L~(-1)、4.0×10~(10)·L~(-1)、5.0×10~(10)·L~(-1)浓度的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G单细胞悬液,接种于18只♂裸鼠的右侧尾状核区,每只接种体积为5μL,另取6只裸鼠作为对照,接种同体积Hanks液。观察不同接种量实验鼠的生存状态、成瘤情况及脏器转移灶、带瘤生存期,测量肿瘤的最大径,计算肿瘤体积,将获取的全脑标本制作病理切片,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各接种量的实验组成瘤率均为100%,未见颅外转移病灶,3组裸鼠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6.50±3.27)d、(38.50±3.28)d、(30.67±3.51)d;病理学检查符合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免疫组化GFAP和S-100蛋白呈阳性表达。结论立体定向脑内定量注射U87-MG细胞制备的人脑胶质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成瘤率高、颅内生长稳定、颅外远隔部位转移率低,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学及形态学特征相似,能为研究胶质瘤的发生、发病机制、生物学特性以及探寻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5,(28):3941-3943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的体内外抗肝癌作用。方法:取5、10、20、30、50、70、90μmol/L的吉西他滨水溶液作用于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人肝癌Hep G2细胞,采用MTT法(450 nm)测定作用24、48、72 h后细胞的吸光度,计算细胞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在小鼠右前腋皮下接种0.2 ml肝癌H22细胞株(2×1010个/L)建立荷瘤小鼠,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与吉西他滨组(40 mg/kg),每组5只,每隔2 d尾iv药物1次,共给药3次,记录体质量变化和计算抑瘤率。结果:吉西他滨对MCF-7细胞和Hep G2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24 h的IC50分别为30、>90μmol/L;48、72 h的IC50均<5μmol/L。两组荷瘤小鼠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吉西他滨对小鼠H22瘤的抑制率为75.76%。结论:吉西他滨体内外均有较好的抗肝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鱼藤酮对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存活率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方法 BV-2细胞以5×10^7/L密度接种到细胞培养板中,分别加入鱼藤酮0、1×10^-11、1×10^-10、1×10^-9、1×10^-8、1×10^-7、1×10^-6、1×10^-5 mol/L后0、6、12、24、48、72 h等测定细胞存活率。另以1×10^-8 mol/L鱼藤酮干预BV-2细胞48 h,测定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总巯基、超氧阴离子和NO含量并与未给予鱼藤酮干预的对照组比较。结果5×10^7/L BV-2细胞于0、6、12、24、48、72 h细胞增殖活力分别为0.035±0.001、0.132±0.006、0.334±0.017、1.073±0.044、2.272±0.172、0.776±0.032,可见48 h达到细胞生长曲线的峰值。鱼藤酮(1×10^-6 mol/L )干预 BV-2细胞24、48、72 h 细胞存活率分别降低至(63.4±10.1)%、(51.7±12.2)%、(33.9±11.2)%;鱼藤酮(1×10^-7 mol/L)干预BV-2细胞72 h细胞存活率降低至(50.8±2.9)%。1×10^-8 mol/L 鱼藤酮干预48 h 后 BV-2细胞上清液一氧化氮水平达(27.6±6.2)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2.5)μmol/L (t=-2.135, P=0.044)。结论鱼藤酮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激活小胶质细胞,但是超出此浓度范围时则可能导致小胶质细胞存活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吗啡对体外培养人体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吗啡对体外培养正常人体子宫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吗啡及其拈抗剂纳络酮,作用于培养的子宫平滑肌细胞上,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r法)检测吗啡对其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吗啡组与对照组测定的490nm吸光值(OD490值)相比,P〈0.05;1×10^-7 %、1×10^-6%、1×10^-5%和1×10^-4%啡组的细胞增殖速度依次降低;而吗啡(1×10^5%)+纳络酮(1×10^-5%)组与对照组OD490值相比差异不明显。结论:外源性阿片类药物吗啡可直接抑制人体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40层细胞工厂(40-layer cell factory, CF40)工艺培养原代地鼠肾(primary hamster kidney, PHK)细胞,优化乙脑减毒活疫苗的生产工艺。 方法  用不同浓度新生牛血清培养不同接种密度PHK细胞,比较各组PHK细胞数量,确定CF40工艺的PHK细胞接种密度和新生牛血清浓度。通过对比CF40和15 L转瓶采用不同新生牛血清的PHK细胞培养情况,比较两种工艺对新生牛血清的选择性。对4个厂家CF40培养的PHK细胞数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定对CF40的选择性。结果  CF40工艺的最有条件为PHK细胞接种密度为6.1×10ml-1、新生牛血清浓度6%。CF40工艺对新生牛血清的选择性较低,能比转瓶工艺更稳定地培养更多的PHK细胞。4个厂家CF40培养的PHK细胞数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P>0.05),对CF40选择性低。 结论  采用CF40可以制备出满足乙脑减毒活疫苗生产要求的PHK细胞。  相似文献   

18.
基于MDCKⅡ细胞的中药成分体外肾毒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用狗肾近端小管上皮(MDCKⅡ)细胞系研究中药成分的肾毒性,探讨其作为评价中药成分肾毒性体内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可能性。方法以氯化汞(HgCl2)为阳性对照,研究已知有肾毒性的马兜铃酸Ⅰ(AAⅠ)和马兜铃酸Ⅱ(AAⅡ),以及未见肾毒性报道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肉豆蔻醚对MDCKⅡ细胞的毒性作用。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细胞膜损伤;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变化。结果AAⅠ和AAⅡ分别与MDCKⅡ细胞作用24,48和72h细胞存活均被明显抑制,AAⅠ的IC50值分别为(63.4±6.6),(44.8±6.0)和(37.3±4.6)μmol·L-1,AAⅡ的IC50值分别为(125.7±6.2),(106.7±20.4)和(94.2±9.7)μmo·lL-1;在5~300μmol·L-1时AAⅠ和AAⅡ分别与MDCKⅡ细胞作用24h,LDH的释放率明显增高;AAⅠ(75μmol·L-1)和AAⅡ(150μmol·L-1)分别与MDCKⅡ细胞作用24h,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收缩变圆,部分细胞破裂脱落;用流式细胞仪和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亦发现,AAⅠ和AAⅡ均可使细胞周期S期阻滞,诱导MDCKⅡ细胞发生凋亡。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肉豆蔻醚在2~10mmol·L-1浓度范围内分别与MDCKⅡ细胞作用24h,对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MDCKⅡ细胞系对有肾毒性的AAⅠ和AAⅡ和未见肾毒性报道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肉豆蔻醚的反应不同,可用于中药成分体外肾毒性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40层细胞工厂(40-layer cell factory, CF40)工艺培养原代地鼠肾(primary hamster kidney, PHK)细胞,优化乙脑减毒活疫苗的生产工艺。 方法  用不同浓度新生牛血清培养不同接种密度PHK细胞,比较各组PHK细胞数量,确定CF40工艺的PHK细胞接种密度和新生牛血清浓度。通过对比CF40和15 L转瓶采用不同新生牛血清的PHK细胞培养情况,比较两种工艺对新生牛血清的选择性。对4个厂家CF40培养的PHK细胞数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定对CF40的选择性。结果  CF40工艺的最有条件为PHK细胞接种密度为6.1×10ml-1、新生牛血清浓度6%。CF40工艺对新生牛血清的选择性较低,能比转瓶工艺更稳定地培养更多的PHK细胞。4个厂家CF40培养的PHK细胞数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P>0.05),对CF40选择性低。 结论  采用CF40可以制备出满足乙脑减毒活疫苗生产要求的PHK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氨茶碱(抗哮喘药)对哮喘豚鼠体外不同密度嗜酸细胞 (Eos)凋亡及白介素5受体α(IL-5R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卵蛋白激发哮喘豚鼠动物模型,48 h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分离低密度及正常密度Eos(HEos,NEos),HEos及NEos分别与(1×10-6-1×10-3mol· L-1)氨茶碱共培养24 h;以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不同Eos的IL-5Rα mRNA表达,在3’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氨茶碱干预24 h后,可见Eos细胞凋亡增加,不同密度 Eos IL-5Rα mRNA表达也增加,且与氨茶碱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IL-5Rα表达与Eos凋亡呈正相关(P<0.05)。结论氨茶碱可促进不同密度Eos表达IL-5Rα,抑制其细胞因子活动,促进Eos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