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Judkins经皮股动脉穿刺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40例,病例选择主要为冠心病心绞痛和陈旧性心肌梗塞。受损冠脉64支,其中完全阻塞者5支,阻塞70%~80%者20支,左前降支受损者22支,其次为右冠脉受损者17支,再次为左回旋支受损者12支。造影阳性者26例,40岁以上者占96.2%。造影显示心绞痛及心肌梗塞多由冠脉阻塞性病变引起。心肌梗塞部位与冠脉受损部位相一致,14例心肌梗塞患者9例形成左室室壁痛,左冠脉病变严重且广泛者,右冠脉造影时易发生心律及心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0月至2010年6月资料完整、发生了心脏骤停并成功实施了心肺复苏的19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冠脉造影结果、介入治疗情况以及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冠脉造影结果显示,19例患者罪犯血管为左主干1例,左前降支14例,左回旋支1例,右冠脉3例。本组患者无出现颅内出血、严重血肿等出血并发症。患者住院期间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亚急性血栓形成,另1例因心源性休克无法纠正而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急诊介入治疗为心肺复苏术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前导联心电图变化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03例,并依据胸前导联ST段压低幅度和持续时间分为四组,统计各组患者不同血管病变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 胸前导联ST段压低持续时间不足48小时与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患者造影结果对比、胸前导联ST段压低小于2mm与大于等于2mm患者造影结果对比:仅右冠脉病变及仅左回旋支病变例数差异无显著性,右冠脉或左回旋支合并左前降支病变例数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下壁心梗患者若胸前导联ST段压低幅度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则右冠脉或左回旋支合并左前降支病变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5岁,主因活动后间断胸闷胸痛20d入院。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通过桡动脉途径以Temmo TIG 5F造影导管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回旋支(LCX)中段99%次全闭塞,远端左前降支(LAD)形成侧支循环;右冠状动脉(RCA)异常开口于左冠窦(LASV)(图1),近中段弥漫长病变,最严重处达95%狭窄。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双支病变。遂行经皮介入治疗(PCI):考虑RCA开口异常,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冠脉)多支病变,特别是左冠脉主干及其前降支近段,回旋支近段一旦发生病变,将导致严重的心脏事件,病情重,危险程度高。此类病变药物治疗预后差,而外科冠脉旁路移植术创伤大,不易被患者接受。随着心脏介入技术的发展和日臻完善,冠脉多支病变介入治疗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但对此类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在改善其预后的同时,PCI术中、术后的危险性也较大。现就我科2003—08—2007—12对154例冠脉多支病变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100例选择性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全部采用Judkins法,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根据Ellis标准判断,结果 经造影证实冠心病67例,累及冠状动脉132支,其中在主干3支,左前降支58支,左回旋34支,右冠脉37支。结论冠状动脉造影能准确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在急诊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急诊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行64层MSCT冠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脉病变进行诊断。结果52例行64层MSCT冠脉造影均成功显示冠脉各主支(左冠脉主支、左冠脉回旋支、左冠脉前降支及右冠脉主支)及其分支(包括右冠脉的后降支、左室后支、圆锥支、窦房结动脉及左冠脉的对角支、钝缘支等),46例患者的108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硬斑块和软斑块,其中28例的68支冠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28例病员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的患者显示65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64层MSCT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在急诊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 MSCT)冠状动脉造影在急诊2型糖尿病伴胸闷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急诊胸闷伴2型糖尿病患者行64层MSCT冠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脉病变进行诊断。结果:40例行64层MSCT冠脉造影均成功显示冠脉各主支(左冠脉主支、左冠脉回旋支、左冠脉前降支及右冠脉主支)及其分支(包括右冠脉的后降支、左室后支、圆锥支、窦房结动脉及左冠脉的对角支、钝缘支等),30例患者的52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硬斑块和软斑块,其中26例的40支冠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26例病员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的患者显示38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64层MSCT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在急诊2型糖尿病伴胸闷患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蒋建玲  王伟  侯春风  王华 《当代医学》2009,15(31):76-7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在急诊2型糖尿病伴胸痛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急诊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行64层MSCT冠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脉病变进行诊断。结果50例行64层MSCT冠脉造影均成功,显示冠脉各主支(左冠脉主支、左冠脉回旋支、左冠脉前降支及右冠脉主支)及其分支(包括右冠脉的后降支、左室后支、圆锥支、窦房结动脉及左冠脉的对角支、钝缘支等),98例患者的208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硬斑块和软斑块,其中88例的128支冠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88例病员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的患者显示125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64层MSCT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在急诊2型糖尿病伴胸痛患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56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状动脉进行重建,以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其分支,并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诊断。其中66例患者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256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有249例成功地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左冠脉主支、左冠脉回旋支、左冠脉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主支)及其分支(包括右冠脉的后降支、左室后支、圆锥支、窦房结动脉及左冠脉的对角支、钝缘支等),另外7例由于扫描过程出现心率过快(>90次)或出现严重心律不齐,重建图像质量欠佳或出现锯齿状伪影,部分冠状动脉显影欠佳。138例64-MSCT诊断201支冠状动脉有斑块形成并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66例患者的64-MSCT诊断冠脉狭窄的患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诊断 62例的78支冠状动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64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为93.94%。结论:64层螺旋CT对冠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接近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0岁,1988年7月患急性高侧壁、正后壁心肌梗死,1998年3月因不稳定性心绞痛行右冠状动脉和回旋支PTCA和支架植入术(右冠一个、回旋支两个支架),2000年8月因再次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冠脉造影见前降支中段狭窄90%,行左前降支(LAD)PTCA和支架植入术(两个支架),3月后(2000年11月)再发心绞痛,冠脉造影见LAD支架内再狭窄98%,右冠中段支架内再狭窄60%,于2001年2月行左前降支PT-CA(切割球囊),2月后(2001年4月)再次出现心绞痛,冠脉造影见LAD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82例潘生丁99Tc-MIBI心肌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阳性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比较,了解SPECT对具体病变血管检出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方法:对1995年6月~1998年5月疑诊冠心病患者行SPECT后,作CAG82例进行对比分析,按照SPECT分区与CAG所显示血管的关系进行同组自身对照。结果:CAG显示冠脉病变:左前降支50支,回旋支32支,右冠脉48支。SPECT缺血分区所代表的冠脉病变:左前降支:59支,回旋支:41支,右冠脉:53支。分析显示左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脉(RCA)被检出的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分别为:78%、85%、8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78%、91%。结论:潘生丁99Tc-MIBI心肌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具体病变血管的定位诊断也能提供可靠的信息。可作为进行介入治疗和判断介入治疗后心肌血运情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3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CT诊断及冠脉造影检查,对其影像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分析,观察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132例患者4个主要冠脉共检出544支病变,其中左冠脉主支150支、左回旋支124支、左前降支201支及右冠状动脉69支。其中冠脉CT共检出194支病变,350支无病变;冠脉造影共检出病变202支,无病变342支;136例患者经冠脉CT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97.7%、93.1%。结论冠脉CT成像具有无创性、特异性高、敏感度高等优势,在冠心病的诊断中有着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血管内超声观察冠脉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过程中的病变特征及不同治疗方案对病变特征的影响,探讨左主干分叉病变的处理策略.方法 18例患者经定量冠脉造影确定需治疗的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术前术后均行血管内超声检查,观察不同介入治疗方式中主支和分支血管的血管内超声变化.结果 采用的冠脉介入治疗术式83.3%为Cr...  相似文献   

15.
病例1,患者男,55岁。因突发心前区疼痛6小时不缓解到我院急诊室,心电图胸前V1-2导联呈QS波,V3-5导联呈rS波,V1-5导联ST段明显抬高0.2~0.6mV。II、III、aVF导联呈qR波伴ST段抬高0.1mV。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穿刺右股动脉,插入6F动脉鞘管,先用6FJL4.0造影导管行左冠脉造影,结果示前降支近段次全闭塞。在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中前降支近中段完全闭塞,回旋支远端粗大(图1)。用6FJR4.0造影导管在行右冠状动脉造影时未能找到右冠开口及右冠状动脉,然后仔细观察左冠状动脉,发现回旋支远端粗大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闭塞导致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62例,根据冠状冠脉造影分为右冠状动脉闭塞39例,左回旋支闭塞23例,观察分析右冠状动脉闭塞组与左回旋支闭塞组临床、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脏指标及并发症。结果右冠状动脉闭塞组的下壁及右心室、Ⅲ导联ST段抬高程度大于Ⅱ导联ST段抬高、a VL导联ST段抬高程度大于Ⅰ导联ST段抬高及侧支循环发生率均多于左回旋支闭塞组(P<0.05);而下壁及侧壁少于左回旋支闭塞组(P<0.05);右冠状动脉闭塞组射血分数低于左回旋支闭塞组,而心肌梗死面积、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大于左回旋支闭塞组(P<0.05)。结论右冠状动脉闭塞及左回旋支闭塞导致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特征不同,对于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医师应该密切关注患者心功能及临床并发症情况。  相似文献   

17.
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与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时各罪犯血管对临床表现的影响。方法总结72例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冠脉造影结果及临床表现。结果以左前降支为罪犯血管最多,右冠脉次之,回旋支最少。以前降支及右冠脉为罪犯血管所致胸闷、胸痛、左束支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并无差别(P>0.05);但左前降支更容易引起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而胃肠道反应、房室阻滞、右束支阻滞少于右冠脉。回旋支为罪犯血管时临床症状相对较少。结论左前降支为罪犯血管更容易引起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P<0.05),而胃肠道反应、房室阻滞、右束支阻滞少于右冠脉(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病例的临床特点,并对造影结果进行详细的总结.方法:对225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本组男性197人,女性28人.合并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者,分别为74.67%、44.44%和24.0%.典型胸痛、不典型胸痛及无胸痛者分别为60.0%、18.22%和21.18%.胸片、心脏超声、心电图及肾功能异常者分别为77.78%、100%、100%和23.56%.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为右优势分布者144例,占64.0%,左优势分布者27例,占12.0%.均衡型分布者54例,占24.0%.病变累及冠脉446支共651处,单支病变36.89%、二支病变32.89%、多支病变30.22%,受累的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回旋支(LCX)及左主干(LM)分别为70.67%、52.0%、39.1%和10.67%.A型病变累及冠脉163支213处(29.74%)、B型病变累及冠脉207支229处(37.78%)、C型病变累及冠脉178支184处(32.48%),重度以上狭窄占80.44%.78例(34.67%)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结论: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病人,多合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复杂,临床检查多有异常,冠脉分靠以右优势型居多,多支病变占30.0%以上,B型及C型病变占大多数、冠脉狭窄程度较严重,部分病例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对梗塞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表心电图对梗塞相关动脉预测的价值。方法:对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前间壁、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其左前降支病变阳性率96.6%;下壁心肌梗死其右冠脉病变阳性率83%,左回旋支病变阳性率60%;下后壁心肌梗死其右冠脉病变阳性率89%,左回旋支病变阳性率67%;右室梗死其右冠脉病变阳性率100%;下壁合并右室梗死其右冠脉病变阳性率88%;正后壁梗死3例均显示为三支病变。结论: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与其相关冠脉病变关系密切,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仍不失为一项重要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0.
0 引言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程度与左室功能受损程度是否存在平行关系尚有争议 .有研究提示冠脉病变程度影响左室功能 ,有人却认为冠脉病变程度对左室功能无直接影响 .近年研究证实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损害出现于左室收缩功能损害之前 .为此 ,我们探讨冠脉病变程度及侧支循环的建立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7- 0 1/ 1998- 0 6我院心血管内科作选择性冠脉造影和左室造影 ,符合以下条件者 :1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脉至少有一支管腔狭窄直经≥ 75 %或左主干狭窄≥5 0 % ;2原发病为冠心病 ;3排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