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50例采用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干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SPI、PANSS以及RBANS评分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接受心理行为干预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吴静 《大家健康》2017,(10):275-276
目的:探究心理行为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该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的病人68位,并将这68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人,然后随机选择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则另一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进行以往最常用的护理治疗方法,观察组则采用心理行为护理方式,观察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是否发生认知功能的变化,以及病人的病情是否得以缓解.结果:观察组的简明精神量表、评定社会功能的量表以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的认知能力改善效果、治疗效果也要明显比对照组好很多,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行为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病情缓解具有积极作用,改善病人的认知能力,有助于病人病情的康复,是一种值得使用并将其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慢性精神分裂住院患者80例,在入院后随机分类两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对照组常规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予以治疗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辅助治疗后,在精神病症状、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三个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更有助于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恢复其心理及社会认知能力,对于精神类疾病的康复可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精神科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住院治疗的8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各41例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行为护理)。对比两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量表、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以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量表、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利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促进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5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掷骰子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3例患者,对照组4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基础的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认知程度评分在护理后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于精神分裂患者护理时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一体化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郑州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66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一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和抑郁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实行一体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对照组,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接受动机性访谈干预的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饮食管理、药物管理、症状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和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活态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动机性访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进行研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对治疗后的PANSS评分、WCST评分、连线测验A和B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PANSS评分、WCST评分、连线测验A和B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认知行为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认知、 心理和行为护理干预对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腔穿刺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膝关节腔穿刺治疗的骨关节炎患者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关节腔穿刺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心理和行为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腔穿刺时疼痛程度,并比较2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膝关节腔穿刺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膝关节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3.88%,89.80%,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认知、心理和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腔穿刺的疼痛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持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进行PCI手术的80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持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及遵医行为。结果治疗前,两组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饮食、服药、运动、生活方式、随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持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遵医行为及整体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1.
《右江医学》2019,(9):676-679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对恐惧症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恐惧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恐惧症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控制情况;慢性心力衰竭知晓度、遵医行为评分、护理满意问卷评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知晓度、遵医行为评分、护理满意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生活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知晓度、遵医行为评分,改善心理状态,有效控制病情,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住院号奇偶性情况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6),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控制态度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控制态度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应用效果极佳,可作为临床干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于河南圣德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7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透析、液体摄入、用药、饮食方面的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可有效缓解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接受基于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行为和心肺功能。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中自我护理管理、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信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护能力量表(ESCA)中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最大摄氧量(VO_(2max))高于对照组(P<0.05),最快心率、每分钟最大通气量与运动最大通气量比值(VE_(max)/MVV)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开展基于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促进患者心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王利平 《中外医疗》2014,(30):168-16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2月—2013年10月老年神经内科病区120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老年痴呆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患者另采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MMSM认知能力、家庭功能,同时以ADL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认知能力评分(22.61±4.67)vs对照组(19.11±4.03),家庭功能(6.13±1.06)vs对照组(5.24±1.60),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认知功能,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的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1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程度、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能够改善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抑郁、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18.
马向花 《吉林医学》2011,(29):6101-610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理状况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干预,通过SAS和SD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SAS和SDS分值改变显著,且6 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其心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在青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60例青年抑郁症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GL-90)评估2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HAMD和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SG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青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改善心理状况和应对方式的效果。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常规精神科药物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认知行为护理疗法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AS和SDS得分明显不如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疗法的观察组。结论对抑郁症患者采取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治疗,可使得患者的抑郁、负性、焦虑等情绪得到缓解,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