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80-83+87
目的探讨听觉统合训练系统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7月期间我院与商丘市睢阳区脑瘫智障康复训练中心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训练和感觉统合训练,实验组儿童进行常规教育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和听觉统合训练系统训练。两组儿童在听觉统合训练的检测模块后、治疗中期和全部治疗结束后进行自闭症行为测试量表(ABC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儿童年龄、ABC总分、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实验组儿童ABC总分[(37.05±5.69)分]、语言能力[(4.85±2.11)分]、交往能力[(5.50±2.23)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9.85±12.73)分、(14.60±4.65)分、(15.55±5.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听觉统合训练系统在自闭症谱系儿童的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症状方面明显改善,自我照顾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吕会芬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7):2189-2190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疗效。方法:对19例孤独症患儿进行感觉统合训练,采用感觉统合能力发展量表及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比较治疗前后孤独症临床行为及感知觉状况的改变。结果: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后感觉统合能力有明显改善;孤独症临床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症状有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吉安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5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ASD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听觉统合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rTM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自闭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及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量表(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ASD患儿中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其社交能力、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进而促进病症恢复,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李娟 《中国乡村医生》2023,(30):161-163
目的:分析家庭康复训练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孤独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听觉统合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C-PEPY)病理行为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C-PEPY功能发展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康复训练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患儿功能发展能力,改善病理行为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认知和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学习障碍的疗效。方法对215例有学习障碍的患儿采用认知训练和感觉统合训练进行干预。2个疗程后比较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和儿童感觉统合检测量表评分情况及语文数学两项学习成绩。结果治疗后,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中“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4个项目评分,儿童感觉统合检测量表各项及总分,数学语文成绩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认知和感觉统合训练干预儿童学习障碍在改善行为和情绪障碍、提高感觉统合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成绩方面,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期间陕西省康复医院(陕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收治的82例AS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观察组患儿基于对照组的干预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的核心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表(ABC)、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及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和睡眠质量[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核心症状总改善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ARS评分、ABC评分及ATEC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感觉统合评定量表中关于前庭失衡、解决防御、本体感觉及学习能力共4项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听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孤独症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AIT)对儿童孤独症的近期疗效,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88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综合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进一步行AIT治疗,疗效评估主要采用韦氏幼儿(或儿童)智力测验(WPPSI或WISC-R)或Gesell量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等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ABC分值及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分值变化的比较。结果:有7例患儿失访。实验组经过AIT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患儿在语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某些行为特征方面有明显的改善(P<0.05);但在异常行为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IQ明显提高、ABC分值明显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分值下降的程度和IQ分值升高程度与患儿年龄呈负相关;ABC分值下降的程度与患儿基础智商呈正相关。结论:AIT可以改善孤独症患儿的语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某些行为特征和发育水平,其对儿童孤独症的近期疗效比较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治疗配合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2例孤独症患儿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进行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测定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的病情严重程度[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孤独症症状[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及心智发育水平[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以发育商(DQ)表示]变化。结果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儿的CARS评分及AB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试验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儿的DQ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05),且试验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配合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相比单用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在改善孤独症患儿相关症状、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及提高患儿心智水平方面效果更为显著,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ADHD儿童行为与智力问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行为及智力问题的疗效。方法对96例ADHD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在治疗前后进行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ASQ)、Rutter儿童行为量表(Rutter′s)、瑞文推理测验联合型(CRT)评定并将两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ADHD患儿在ASQ、Rutter′s、CRT中多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感觉统合训练是提高ADHD儿童感觉统合能力、改善其行为和智力的一项有意义的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听觉统合训练对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孤独症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比较两组患儿的ABC量表评分和IQ年龄>4岁评分,并将两组患儿语言交流障碍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ABC量表评分和IQ评分数据均有好转,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ABC量表评分和IQ评分分别为(64.37±9.25)分和(69.43±11.65)分,语言障碍、词汇量少、自言自语、缺乏主动语言、不爱讲话等语言交流障碍改善比例分别为84.44%、86.67%、77.78%、80.00、88.89、91.11%,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听觉统合训练可减轻患儿的孤独症状,改善语言交流障碍,促进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治疗儿童孤独症效果.方法 对7例孤独症儿童采用感觉统合训练.训练前后的感觉动作能力评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持续训练3个月以上的2例孤独症儿童动作能力评定,效果显著.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对治疗儿童孤独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AIT)及心理护理对儿童孤独症低功能患者的疗效及其持续性。方法将48例低功能孤独症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AIT治疗及心理护理,对照组在实验期间不作治疗,实验结束后给予同等治疗。疗效评估主要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比较治疗前,治疗结束当天,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ABC分值的变化。结果 5例患儿失访。实验组经过AIT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ABC分值明显下降(P<0.05);治疗结束当天,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ABC分值持续下降。结论 AIT对低功能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症状有疗效,且在3个月内持续作用。  相似文献   

13.
蒋珊琼  姚伟芳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2):105-105,73
目的 评价游戏式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纠正效果。 方法  80例感觉统合失调儿童 (男5 4例 ,女 2 6例 ,年龄 6~ 13岁 )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4 0例 ,分别行心理、药物治疗 (对照组 )和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的游戏训练 (实验组 ) ,每次训练 90~ 12 0min ,每周 2次 ,共 6 0次。 结果 实验组在注意力、学习效果、协调性、坚持性和情绪反应上的纠正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游戏式训练有助于改善儿童的运动协调能力、听觉语言功能 ,提高儿童控制精细运动能力、视觉辨别能力和反应起始速度 ,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分析家庭综合性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行为矫正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确诊并康复的3~6岁ASD儿童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干预组(40例)进行对比研究,两组均开展常规性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家庭综合性感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组患儿在感觉统合、行为等方面的结果差异。结果 治疗后,在前庭平衡、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和触觉防御等感觉方面,干预组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中的语言、社交、感知觉、行为和自理等方面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总分均低于基线总分(P<0.05),且干预组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综合性感觉统合训练能够增强对孤独症患儿的常规康复训练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儿童孤独症是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中的一种症状表现最显著、损害最广泛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与人的交往、交流沟通、兴趣行为方面的异常.目前对儿童孤独症的干预手段主要包括行为矫正和特殊教育训练等,本中心孤独症康复训练科对近年来收入本科进行康复训练的孤独症儿童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包括ABA训练、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和听觉统合训练,训练结果表明,对孤独症儿童各功能领域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言语训练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伴智力低下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150例ASD伴智力低下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言语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训练前后感觉失调状况(感觉统合失调量表)评分、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评分、认知(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评分和智力[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3%(67/75),高于对照组的65.33%(4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触觉防御、前庭平衡、本体感失调等感觉失调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BC评分均低于训练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综合注意力商数、综合反应控制商数等认知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等WISC-R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低频经颅磁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孤独症合并睡眠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低频经颅磁刺激,2组均治疗4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核心症状改善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孤独症严重程度及感觉统合失调情况.结果 治疗4个月后,研究组总改善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82.50%,33/4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个月后,2组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行为、语言、社交、知觉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前庭失衡、触觉防御、本体感觉、学习能力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频经颅磁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合并睡眠障碍可促进患儿核心症状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患儿睡眠质量,可改善患儿孤独症严重程度及感觉统合失调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联合游戏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疗效。方法 80例ASD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训练,观察组实行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联合游戏疗法,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表(ABC)、儿童神经心理行为量表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TEC、CARS、ABC评分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而神经心理行为量表得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或0.01)。结论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联合游戏疗法可有效改善ASD患儿社交能力、适应能力、运动及言语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对孤独症儿童采取多感官训练系统培养其交往能力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在该中心孤独症与智障康复科接受治疗的孤独症儿童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CARS)检测后按轻、中、重度再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对照组患儿采取一般训练模式,对实验组患儿在一般训练模式基础上采取多感官训练系统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的交往能力改善效果.结果 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CARS)人际关系指标评估结果 显示,经治疗后实验组人际关系指标测试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87±0.47)分与(2.14±0.43)分(P<0.05),表明实验组孤独症儿童人际关系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表(ABC表)交往指标评估结果 显示治疗后,实验组分数降低较对照组相比,分别为(13.94±6.54)分与(16.33±9.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的训练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患儿家属的训练满意度为77.50%,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孤独症儿童而言,采取多感官刺激训练系统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儿童的日常交往能力,使得患儿能够尽快投入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中,干预满意度较高,值得实践推广.  相似文献   

20.
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孤独征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孤独征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将42例孤独症患儿通过SPSS软件的随机分配程序按1∶2的比例进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4例,治疗组28例。对照组不接受任何治疗,治疗组接受感觉统合训练,观察6个月后疗效。同时,对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孤独征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改变患儿临床症状。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后ATEC总分减低值仅与治疗前ATEC社交项分值相关。结论感觉统合训练是儿童孤独征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还需要利用行为矫正、音乐治疗等其他方法的广泛介入,才是比较科学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