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2011年人社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以来,各地根据"探索总额预付办法"的要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总额预付方式试点。按照《意见》要求,门诊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为主的付费方式,住院及门诊大病实行按病种付费为主的方式,暂不具备实行按人头或按病种付费的地方,作为过渡方式,可以结合基金预算管理,将现行的按项目付费方式改为总额控制下的按平均定额付费方式。  相似文献   

2.
2月20日,财政部、人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发挥医疗保险基金控费作用的意见》公布.该《意见》明确,建立健全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励医疗机构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实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的地区,医疗机构实际发生费用低于约定支付标准的,结余部分由医疗机构留用;实际费用超过约定支付标准的,超出部分由医疗机构承担,对于合理超支部分,可在协商谈判基础上,由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基金分担.  相似文献   

3.
2011年6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改革意见》中提出的推进付费方式改革的任务目标是:逐步形成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相适应,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支付制度,探索总额预付,结合门诊统筹的开展探索按人头付费,结合住院门诊大病的保障探索按病种付费。  相似文献   

4.
<正>在全民医保时代,医保支付作为医疗机构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影响已从医疗机构层面上升到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层面。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自2017年起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适应不同疾病、不同服务特点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按项目付费占比明显下降。不难看出,全面和系统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2月,人社部发布《关于发布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病种推荐目录的通知》,同时公布了《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病种推荐目录》,包括130种疾病,并要求各地确定不少于100个病种开展按病种付费。对一个病种诊疗全过程打包付费的按病种付费,是近些年来我国支付方式改革的"明星"举措,按病种付费是不是简易版的"DRGs",能不能够实现病种的全覆盖,如何合理地测算病种费用,又该如何规避医疗机构"避重就轻",这些问题的解答都考验着按病种付费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医保基金作为医院医疗保障的资金来源,是解决医改三大难题的切入点,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作为抓手必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医院如何对有限的医保基金进行合理使用成为改革成功的关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自2017年起,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各地要选择一定数量的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国家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三种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省3种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探索作出分析。分别介绍了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上.淮安市实行的“病种分值结算办法”、镇江市实行的“总额预算、弹性结算、部分疾病按病种付费”: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上,南京市实行的部分病种定额指标结算,住院医疗费用控制指标结算、连云港实行的问题控制结算办法: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上,积极探索单病种定额付费等,并对支付方式改革取得的效果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不同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利弊分析、借鉴国外典型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结合国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成功经验,探究不同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选择模式。建议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采用总额预付制或按人头付费为主的方式;针对二级、三级综合医院,采用总额预付制为基础的,按病种付费为主,结合按人头付费、按服务项目付费和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的医保支付模式;专科医院,采用总额控制下按病种付费和按床日付费相结合的支付模式。  相似文献   

9.
DRG政策速览     
正2011年,卫生部发布《关于推广应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开展医院评价工作的通知(2011)》。同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探索按病种分组(DRG)付费办法。  相似文献   

10.
正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目录的推荐,是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重要步骤,要把这项工作落实到位,需要处理好按病种付费与按服务质量付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包括医保支付标准在内的各项配套改革。单病种定额付费和病种分值付费按病种付费,就是将诊疗方案和出入院标准比较明确、诊疗技术比较成熟、临床路径稳定、综合服务成本差异不大的疾病,制定相应病种支付标准,由医保基金按病种(病例)向医疗服务机构支付费用的一种付费方式。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提出当前推进医保付费方式改革的任务目标是:结合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加强总额控制,探索总额预付;在此基础上,结合开展门诊统筹探索按人头付费,结合住院门诊大病保障探索按病种付费。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提出当前推进医保付费方式改革的任务目标是:结合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加强总额控制,探索总额预付;在此基础上,结合开展门诊统筹探索按人头付费,结合住院门诊大病保障探索按病种付费。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医疗保险供方支付方式的优缺点,阐述了上海医疗保险供方支付方式的3个阶段及监管策略,并提出选取适宜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针对不同支付方式采取相应监管措施,探索住院按病种付费、门诊按人头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合理确定病种费用标准回应支付方式改革刍议(2011年第7期P38专栏)要对不同的医疗服务实行不同的支付方式。对住院患者实行按病种付费的方式,对门诊患者实行总额预付或按人头付费(也可二者结合使用)相结合的支付方式。这两种支付方式实际上都是针对每种疾病支付固定的治疗费用的支付办法。科学合理地确定病种费用标准是能否顺利推开病种付费的关键。目前不少地方也在推行单病种付费改革,但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按病种编码付费方式在全国的应用情况,及其对天津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方法以全国医疗保险制度从统筹支付过渡到DRGs按病种支付改革为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全面梳理DRGs付费制度支付方式在天津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的前景和预期成效,同时对天津市医疗保险机构推进DRGs付费制度改革提出针对性建议,借鉴国内外DRGs付费制度改革的相关经验,推动天津市DRGs按病种付费改革试点工作的健康开展。结果 DRGs付费制度可以有效规范医疗卫生机构行为,节省医疗保险基金,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同时,该制度可以帮助医疗保险资金监督机构监控医院行为。结论 DRGs付费制度可以有效帮助医疗保险监督机构规范医院诊疗行为,在今后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试行按病种付费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在我国医疗保险支付体系中开展按病种付费方式的可行性,2004年、2005年,在联合国儿基会的支持下,在全国4个试点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开展了按病种付费的试点研究。通过透视试点县运行情况,探讨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建立按病种付费方式所需的运行环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在多数地区医疗保险部门实行按医疗项目付费,但总额预付制也已经在一些先行地区试行,医疗保险部门依据确定的费用总额,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付病人的医疗费用,不再按医疗项目收费标准进行结算。另外,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在一些地区都有试行。付费方式的改变,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的会计核算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现根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将过去的按服务项目付费转变为按病种付费。通过建立两种医疗支付方式下医患、医院与医保局双方的博弈模型,分析了2种支付方式下博弈各方的行为特点。分析表明,按病种付费在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上相较于按服务项目付费更优。不论在哪种支付方式下,优化医保监督管理方式使得监管难度降低的同时,增大处罚力度也是遏制医院不合理医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实施按病种付费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病种付费是国内外医疗保险费用支付制度改革的一个趋势。我们简要对按病种付费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我国按病种付费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完善医疗保障监管。加强对医疗保险经办、基金管理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建立医疗保险基金有效使用和风险防范机制。强化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完善支付制度,积极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建立激励与惩戒并重的有效约束机制。加强商业健康保险监管,促进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