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住院精神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对受精神症状影响而出现冲动、伤人、毁物、外走、自杀、自伤、治疗不合作等患者采取保护性约束,从而保障患者本身及他人安全,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措施。从保护性约束的概念、原因分析、保护性约束用具的进展、约束常见问题和对策以及保护性约束的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杜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3,(12):1626-1627
约束带保护是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护理之一,其目的是限制患者的各种紊乱行为,如冲动毁物、自伤、自杀、伤人、治疗不合作或逃跑等,确保患者及他人的安全,保障治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近年来国外研究显示,约束带使用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负面结果,不恰当的约束甚至还会引起死亡[1,2]。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精神科患者进行约束保护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共9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9月~2016年8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研究组实施约束保护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出现伤人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伤人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科患者实施约束保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伤人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约束在精神病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科的特殊性,使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采取了特殊的护理措施——保护性约束,本人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多年,在日常护理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实施保护性约束的住院患者。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和实施,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在临床实践中因保护性约束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再加上患者及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反感和不理解,影响了护理满意度。为了在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本文通过对以往住院精神病患者施行保护性约束的方法以及如何科学地实施保护性约束这一护理手段来探讨更好地促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5.
孙晓明 《大家健康》2013,(3):135-136
目的讨论在精神科护理中使用保护性约束措施的应用和效果。方法把本院160名患有精神疾病,而且需要保护性约束的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名患者。对观察组中的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措施进行护理,不仅重视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同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避免使用激烈语言刺激患者,保证其心理处于稳定状态。在对照组中,所有患者仅采取保护性措施。结果观察组中的80名患者虽然有保护性约束措施,但多数患者心理反应良好,对患者的身体影响不大,这种治疗方法也得到了患者家属的认同。结论对患者采取保护性约束的同时进行人性化护理,不仅满足了患者的要求,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而且使医院获得了很好的声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约束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实施保护后对患者周围人群和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起到了保护作用,可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对123名精神科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时,对应用科学方法与应用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保护性约束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通过科学实施保护性约束及制定人性化护理模式,减少了自伤与他伤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护性约束是精神科的一种非常必要的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评估方法在精神科住院患者当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0月—2019年10月精神科收治的60例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号统一编号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护理风险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患者使用保护具的护理措施,目的在于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为有效回避护理风险提供依据,同时为住院精神病患者提供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保证患者安全。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对使用保护具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两组患在自伤、他伤、心理反应及满意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发生自伤1例,他伤1例,心理反应3例,满意60例;普通组患者发生自伤6例,他伤8例,心理反应11例,满意46例,实验组患者在自伤、他伤、心理反应和满意几个方面均好于普通组患者,p0.05;实验组的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普通组的护理人员,实验组护理人员患者满意度高,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病人实施保护性约束可以起到保护患者安全的作用,本研究探讨对实施约束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保护性约束在精神科患者中的使用特征和临床护理措施,探讨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和保护性约束的120例精神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接受保护性约束患者的年龄、诊断情况、接受保护性约束的原因、持续时段、部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等信息。结果:120例患者中,114例(95.0%)使用保护性约束,其中102例(89.47%)为首次住院约束;46例(40.35%)为入院当天约束;42例(36.84%)为入院前7 d约束;26例(22.81%)入院7 d后约束。保护性约束持续时间段平均为6.2 h,其中日间约束持续时间段平均为3.69 h,夜间约束持续时间段平均为9.83 h。33例患者夜间约束持续时间10 h,占约束总例数28.95%。约束原因包括:损物、伤人43例,治疗不配合21例,行为乱38例,意识障碍12例。约束工具为约束带,约束方式主要为床上肢体功能位的约束。结论:保护性约束的使用率仍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保护性约束的管理重点在于规范其使用流程,进一步控制使用率。护理人员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明确掌握使用指征,提高使用技能,通过对流程和使用工具的改善来保证患者的安全,并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风险评估对精神障碍患者保护性约束的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918例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9例)和对照组(449例)。观察组患者被保护的患者71例,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进行保护性约束;对照组患者被保护的患者92例,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保护性约束。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被保护率、总保护时长、白班和夜班保护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被保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白班保护时间和夜班保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评估在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保护性约束护理中应用效果优于传统保护性约束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应用风险评估在对患有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保护性约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的858名住院精神障碍患者通过随机表数字法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429名。甲组患者选择常规方法对其实施保护性约束;乙组患者选择风险评估的方法对其实施保护性约束。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住院期间的风险行为发生率以及保护总时长、白天保护时长、夜晚保护时长。结果甲组患者的住院期间的风险行为发生率8%,乙组患者的住院期间的风险行为发生率3%(P0.05)。同时甲组患者的保护总时长、白天保护时长、夜晚保护时长都要大大长于乙组患者所需要的时间(P0.05)。结论应用风险评估手段在对患有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保护性约束护理中的具有良好的护理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存在的护理缺陷,提出防范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患者保护性约束护理质量调查表,对我院2010年10~12月住院精神病患者约束保护159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存在护理问题43例,占27%,分别为无医嘱约束、约束带松紧不适宜、保护观察登记不齐全或漏登记、皮肤及血液循环不良、被服未保持清洁干燥、护理记录不完整等。结论: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专业技能培训、责任心教育及"慎独"精神培养,可有效减少护理缺陷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保护性手臂式约束带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抽取296例精神病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保护性手臂式约束带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舒适度,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率,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精神病患者采取保护性手臂式约束带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舒适度,改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率,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阐述了保护性约束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可带来不同程度的身心及社会影响。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伦理和法律方面的争论、对约束保护的不同态度,激发着精神科医护人员应积极地采取减少保护性约束影响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郭岩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3):127-128
精神科护理工作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情变化的复杂性及意外情况发生的不可预见性,给繁杂的护理工作增加了风险。患者常常在精神症状支配下,无自知力、不适应住院环境、情绪不能控制、易激惹、好冲动,而出现严重的兴奋、躁动、毁物或自杀、自伤等伤害行为。为确保患者自身及其周围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采用保护性约束保护患者安全,以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由于保护性约束是违背患者本人意愿而实施的强制性约束,往往被家属认为不够人性化,特别是在以人为本的今天。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在临床实践中因保护性约束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周围患者及家属对保护性约束产生较深的情感反应。他们对保护性约束不理解,不满情绪高涨,从而指控护理人员,由此致使护患之间产生较大的误解,影响了护理满意度,甚至导致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8.
吴敏玉  梁在益  李香兰 《中外医疗》2011,30(29):125-12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纽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住院8周后,2组积极、消极因素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因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精神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精神疾病是人脑功能的障碍,其功能的完整性和个人对外界环境的统一性遭到破坏,因此,患者的整个心理过程发生紊乱,往往拒绝住院,否认有病,不接受治疗,难以护理;又由于受幻觉妄想支配,常表现为突然冲动,必须使用保护带,给予短时间约束,防范意外事件发生,使治疗和护理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及干预。方法选取2016年3—12月驻马店市精神病院精神科住院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接受风险管理护理干预方案。参考KP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过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科住院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针对风险因素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