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靖 《基层医学论坛》2022,(21):136-138
目的 评价优化门诊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120例研究者,均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门诊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其中6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优化门诊护理(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晕血晕针发生率、采血依从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晕针晕血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观察组采血依从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观察组的各项满意度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实施优化门诊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降低晕血晕针的风险,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采血依从率,利于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静脉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以及采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受静脉采血的12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理问卷调查,并对其心理反应进行分析.然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采血前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晕针(血)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在进行静脉采血时的心理反应类型可以分为潜在紧张型、焦虑型、高度紧张型、恐惧型;经过相应的心理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反应均得到明显改善,晕针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血的配合程度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患者静脉采血时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心理反应类型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显著增加配合程度,对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达到理想的采血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预防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晕针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静脉采血患者9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晕针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78%(422/4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360/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中度晕针和总晕针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22%(442/4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2%(388/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发生晕针,且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诊静脉采血晕针晕血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急诊收治248例需要进行采血操作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各12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采血操作,观察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采血,比较2组患者晕针晕血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察组出现晕针晕血的患者仅有2例,而对照组有13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静脉采血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晕针晕血的概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对于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体检静脉采血对象共计10000例为研究样本,随机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血对象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的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当中出现晕针、晕血者共计38例,晕针、晕血的发生率为0.76%;而对照组中出现晕针、晕血者共计122例,晕针、晕血的发生率为2.44%。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静脉采血者给予全面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晕血、晕针率,有助于确保采取过程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服务在降低静脉血采集中晕针反应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采血室进行抽血的患者8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含心理护理的综合化护理服务,通过采血过程中晕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于服务的满意程度来评价两组效果。结果采取心理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采取普通护理方式的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同时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有一个明显提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服务可以提升门诊采血室中的服务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检验科静脉采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来我院检验科进行静脉采取的108名体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4名在采血的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4名则另给予心理护理。结果采血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焦虑评分分别为(5.2±1.6)分和(2.8±0.8)分,两组晕针发生率分别为14.8%和3.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采血前给予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焦虑情绪,降低晕针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用于体检静脉血采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对象1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在体检静脉血采集中不实施任何护理,观察组在体检静脉血采集中开展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晕针发生率为4%,对照组晕针率为18%;观察组采血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0%。结论:心理护理用于体检静脉血采集中能够减少晕针反应,提升体检对象对体检采血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坐位头伏在采血台上采血代替平卧位采血在门诊晕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5月有晕针倾向的患者120例,坐位头伏在台上采血者作为研究组,平卧位采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晕针发生率、采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晕针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研究组采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门诊采血时,对有晕针倾向的患者采用坐位头伏在采血台上代替平卧位采血,可减少晕针现象的发生,提高采血速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晕针的缘由分析和心理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在本院进行静脉采血的1286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以往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用并发症护理干预以后的满意程度比对照组好,晕针出现次数降低。结论对门诊采血患者进行指定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晕针出现次数以及一些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期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及总结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方法:将300例静脉采血患者按照单日、双日采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8例,对照组142例,观察组采用分期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紧张、皮下淤血、晕针的发病率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静脉采血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体检中心静脉采血常见的风险隐患,并探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到我体检中心检查的392例体检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n=196)和观察组(n=196),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分析常见的风险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其中观察组晕针、晕血、低血糖、漏检错检、穿刺部位皮下淤血等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53%、1.02%、1.02%、0.51%、1.02%,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从采血室环境、人文关怀、护士采血技术、护士服务态度、采血相关知识宣教等方面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4.3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检中心静脉采血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而采取针对性防范对策,可以有效减少静脉采血的风险隐患,充分保障体检人员的安全,还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静脉采血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行静脉采血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采血方法,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分析两组体检者静脉采血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7.14%VS 37.14%),两组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272,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71%VS 80.00%),两组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01,P=0.004)。结论实施品管圈可以降低静脉采血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于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晕针的原因及心理护理的应用展开讨论。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2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将体验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体检者的采血前的焦虑评分比较,实验组要明显降低,两组体检者的重、中、轻度的晕针情况,实验组也要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法在消除体检者的采血前的焦虑与实际的消除晕针情况要明显优于常规的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10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晕针几率与满意度.结果:对照组50例,6例患者发生晕针事件,晕针几率为12.0%;观察组50例,2例患者发生晕针事件,晕针几率为4.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45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满意40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80.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预防门诊静脉采血晕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门诊采血的6岁~40岁的22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日期将其分为2组,单日就诊采血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采血护理指导,共1172例;双日就诊采血的为观察组,进行多方面护理干预,共1112例。对比2组患者晕针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晕针率为9.7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0.54%,差别显著(P<0.01)。结论从心理到生理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包括放松疗法、针对性体位、舒适的环境及良好的服务、熟练的操作技术、有效的沟通等)能有效降低门诊采血患者的晕针率,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方法预防静脉采血中发生晕针反应。方法在静脉采血的全过程中使用针对性心理疏导,播放轻松的音乐、环境干预、疼痛的护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对2007年1月~2007年12月5042名体检者实施护理干预,晕针发生率为0.22%,与2006年晕针发生率为0.91%对比,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穿刺过程中的晕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谢丽璋  刘妮娜 《当代医学》2008,(17):122-123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方法预防静脉采血中发生晕针反应.方法 在静脉采血的全过程中使用针对性心理疏导.播放轻松的音乐、环境干预、疼痛的护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对2007年1月~2D07年12月5042名体检者实施护理干预,晕针发生率为0.22%,与2006年晕针发生率为0.91%对比,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穿刺过程中的晕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方法预防静脉采血中发生晕针反应.方法 在静脉采血的全过程中使用针对性心理疏导.播放轻松的音乐、环境干预、疼痛的护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对2007年1月~2D07年12月5042名体检者实施护理干预,晕针发生率为0.22%,与2006年晕针发生率为0.91%对比,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穿刺过程中的晕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探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晕针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从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到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中选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平行研究,给予对照组接种儿童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接种儿童针对性晕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接种儿童的晕针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接种儿童晕针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接种儿童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接种儿童及其家长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和满意例数分别为64例和33例,总护理满意度为97.0%;对照组接种儿童及其家长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和满意例数分别为52例和30例,总护理满意度为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预防接种中针对晕针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晕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接种儿童的晕针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