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式及局部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的关系,为临床选择有效的注射方法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10—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接受皮下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146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住院患者,采用自身对照,以脐为中心划一垂直线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腹部为观察组,右腹部为对照组,每例患者接受两种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对照组:注射10 s,按压3 min,按压深度0.5~2 cm;观察组:注射10 s,按压0 min。于注射后12 h观察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及硬结的情况,并测量皮下出血最大直径。观察两种方法所致皮下瘀斑和硬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按压与观察组不按压所致患者皮下出血率、出血点直径大小和硬结发生率及硬结直径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是否按压对皮下出血及皮下硬结的发生无明显影响,建议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采用推注10 s,不按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孟云丽 《黑龙江医学》2012,(11):856-857
目的总结低分子肝素钙的注射方法及护理干预,提高低分子肝素钙使用的安全性及减少相关并发症。方法对2009~2011年216例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后的局部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后发生局部并发症的原因为:(1)注射方法不当,占14.3%;(2)注射位置不正确,占5.0%;(3)按压方法不正确,占1.7%。其中表现为局部明显疼痛的占18.0%,皮下瘀斑(2~3 cm2)的占3.7%,皮下血肿硬结(>3 cm2)占1.3%。出现局部并发症后的护理干预以局部制动及冷敷为主要方法。结论运用正确的注射方法,及时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可以使该药物发挥最佳的疗效,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两种注射方法在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行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对照组行斜刺法皮下注射;观察两种注射方法引起的疼痛和皮下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局部疼痛和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采用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局部疼痛和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不同注射方法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皮下注射和改良皮下注射方法,通过对照研究,观察两种不同注射方法下产生皮下出血、硬结和疼痛等不良反应。结果:传统注射组发生皮下出血、皮下瘀斑发生率、疼痛发生率、硬结发生率均高于改良注射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改良注射法具有较低的皮下瘀斑、硬结、疼痛等不良反应,改良方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136例患者给予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过程中,出现的注射部位有疼痛、硬结、淤血等问题,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3例疼痛,2例硬结,1例淤血.结论 通过全面的护理,减少了出血、硬结等不良反应,提高了护理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慈秀春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4):105-105
目的:总结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后皮下瘀血的预防体会。方法:通过对进针方法、注射部位、按压时间加以改进,从而减少患者皮下瘀血和皮下硬结等不良反应。结果:通过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6例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种不同注射方法皮下出血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预防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后皮下瘀血与进针角度、拔针方法、拔针后局部是否按压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过选用不同注射器对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80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随机分为Ⅰ组选用普通1 ml注射器,Ⅱ组选用预灌针剂,在患者腹壁脐周5~10 cm范围内,垂直进针,抽吸无回血推药,注射完毕停留5s后拔针,用棉签平行于进针方向按压穿刺点2~3 min,避免揉搓,并给予心理疏导.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皮下出血、瘀斑、硬结等不良反应.结果:与普通注射器相比,预灌针剂行腹壁皮下注射的疼痛程度及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对选用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患者,为了避免因注射造成皮下出血、瘀斑、硬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不仅注射方法要正确,合适的注射器也很重要,通过本文,加深护理工作者对这一现状的认识与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热敷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出血及疼痛反应的效果。方法 3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患者采取腹壁左右侧注射自身对照法,0.2ml:5 000U,2次/d。一次左侧、一次右侧,研究组采用注射前热敷局部皮肤,注射后按压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后按压的方法,采用马克盖尔法评估疼痛情况,然后观察24小时后受试者注射局部皮下瘀斑的直径。结果 61例患者共接受皮下注射720例次,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0例次,研究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后的注射方法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及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申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5):169-170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同方法对局部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对9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1次/12 h,共3 d.每例患者均交替采用两种不同注射方法,然后观察24 h后受试者注射局部皮下瘀斑的直径,比较改良注射法与常规注射法的止血效果。结果 98例患者共接受皮下注射588次,改良注射法和常规注射法各294次,使用改良注射法皮下出血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常规注射法。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低分子肝素钙采用改良注射法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注射法,可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低分子肝素钙不同的注射方法对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方法 比较甲、乙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注射方法,不良事件如出血、疼痛、皮下硬结的发生是否存有差异及护理.结果 甲、乙两组在护理相同、注射方法不同的情况下,皮下出血、疼痛、硬结的发生,甲组明显少于乙组,差异有显著性P<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剂在腹部注射时,应将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捏起,垂直进针,同时拔针后不需按压局部,以减少出血和疼痛.  相似文献   

11.
李锦 《安徽医学》2009,30(8):964-965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拔针按压与否与皮下出血的关系,从而探讨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减少出血的适宜注射方法。方法选择肾病综合征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推注完毕后停留5s后拔针,局部不按压;对照组拔针后用棉签按压2min。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后局部压迫与不压迫的皮下瘀斑发生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推注完毕停留5s后拔针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较大面积出血率。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钙作为一种抗血栓剂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可抑制体内外血栓和动静脉血栓的形成[1],其腹部皮下注射药物作用时间长,但注射局部易出现皮下出血,淤血甚至皮下血肿,引起局部疼痛,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方法,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360例行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18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方法:左手拇指、食指绷紧并错开皮肤,注射针头与皮肤呈30°~40°角,针头斜面向上,刺入深度为针梗1/2或2/3,推药注射;改良组采用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左手拇指、食指捏起以5~6 cm范围腹壁皮肤形成皱褶,右手握笔式持注射器,在皱褶最高点垂直进针,深度以针头全部进入皮皱下为宜,回抽无回血后缓慢注射药液,注射完毕后,顺进针角度垂直拔针。两种方法均以无菌干棉签压迫穿刺点3~5 min,力度为皮肤下陷1 cm为准。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皮下出血、皮下瘀斑等不良反应。结果与常规注射法比较,改良组的疼痛程度及皮下出血、皮下瘀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及实践,针对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引起疼痛及皮下出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注射方法的改进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即:腹壁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皮下出血、皮下瘀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两种皮下注射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冠心病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即一次采用传统法注射,另一次采用改进法注射,观察两组疼痛、局部肿胀及皮下淤血情况。结果:采用改进注射法可有效地减少了皮下淤血,淤血面积明显缩小。结论:改进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肿胀及皮下淤血程度。  相似文献   

15.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两种不同进针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方法,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40例行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教科书传统皮下注射方法(即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使之与皮肤成30~40°刺入);观察组采用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即注射时左手拇指、食指捏起腹壁皮肤形成皱褶,右手持针在皮褶最高点垂直进针),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皮下出血、瘀血、皮下硬结、心理紧张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种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壁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皮下出血、瘀血、皮下硬结以及心理紧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最佳局部按压方法。方法选择78例冠心病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即单日期采用传统棉签按压方法为对照组,双日期采用棉球按压法为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皮下淤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皮下淤血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棉球按压法优于传统棉签按压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优化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流程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需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250例,按住院号尾数分组,单数为观察组,由经过培训的护士采用优化过的流程规范注射;双数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注射,比较2组患者皮下出血、硬结、疼痛及DVT的发生率.结果2组均无DVT发生,观察组皮下出血、硬结、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优化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流程能够减少皮下出血、硬结、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应用的正确注射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加强用药前后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90例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患者,3例出现注射部位皮下淤血.结论 正确的注射和护理方法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疼痛,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情况探讨皮下出血与压迫时间的关系,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方法:随机选择30例心肌梗死及脑血栓形成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常规注射按压时间,分为6min、8min、10min、12min、14min进行观察,对注射后不同时间按压情况下的皮下出血情况作出记录和分析。结果:本实验中,压迫时间≥10min皮下出血15例次,<10min皮下出血26例次,二者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P<0.01)。结论:局部压迫时间≥10min即可有效降低由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而导致的皮下出血率,也就是按压时间≥10min为减少皮下出血及淤血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流程改良对低分子肝素钙患者抗血栓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30例低分子肝素钙抗血栓治疗的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的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对照组患者常规方法注射。治疗7 d后,比较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聚集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注射前后PT、APTT及AD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出血程度和硬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皮下注射流程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保障低分子肝素钙抗血栓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