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射性肠炎是腹腔、盆腔、肠腔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性治疗后引起小肠或大肠的肠壁发生炎症性疾病,是腹腔肿瘤放射性治疗常见并发症.急性放射性肠炎主要表现为肠道粘膜上皮完整性破坏,及上皮细胞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出血等症状;慢性放射性肠炎表现为肠壁纤维化引起的慢性溃疡、出血、瘘管形成、肠梗阻等临床表现.本院收治1例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的患者,经精心治疗、护理后患者肠梗阻症状缓解,能进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鲜马齿苋羹防治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设计,将90例接受腹盆腔放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放疗同时服用马齿苋羹,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直至放疗结束.观察放射性肠炎症状评分、腹泻评分、放射性肠炎出现时间和接受的放射剂量、LASA生活质量评分和karnofsky...  相似文献   

3.
李夏鲁 《广西医学》2007,29(12):1943-1944
放射性肠炎(radation eteritis,RE)是指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病人接受放射治疗后,肠上皮细胞增生受抑制、肠黏膜下小动脉受损及肠壁组织受损引起的肠道并发症,是腹腔、盆腔放疗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2%~5%.出现症状并持续3个月以上的为慢性放射性肠炎,其中1/3患者需要外科处理.199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手术治疗放射性肠炎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肠炎是盆腹腔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引起的常见肠道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肛门坠痛、便血等,多见于宫颈癌及结肠癌患者。在放疗期间或其后较短时间内出现症状为急性放射性肠炎,一般以内科治疗为主。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抗生素,以及肠粘膜营养和保护药物,但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口服配合药物外用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取得较好疗效,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放射治疗是腹盆腔肿瘤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而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放疗的常见并发症。RE可发生于肠道任何节段,且RE发生率的统计结果差异较大,国外文献报道为5%-15%[1],国内为2.7%-20.1%~([2-3])。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广泛开展,RE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放射性肠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放射性肠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间断性的水样腹泻和里急后重等,慢性放射性肠炎表现为肠出血、肠穿孔、局部脓肿形成以及肠腔狭窄所致不同程度的肠梗阻等。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的程度与慢性肠炎有紧密关系,急性放射性肠炎肠道黏膜屏障的损害,对慢性放射性肠炎的继发创造了条件,其中血管的放射损伤及炎症因子的表达与慢性放射肠炎的纤维化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尚没有令人满意的有效的预测手段,而放射性肠炎一旦发生,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因此,对放射性肠炎的预测已成为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对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机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李凤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0):2554-2555
目的:探讨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致放射性肠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组81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致不同程度肠炎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肛周皮肤护理、对症护理等。结果:本组81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致放射性肠炎均痊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放疗计划顺利进行。结论: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致放射性肠炎,通过护理人员的悉心、及时、恰当的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病程,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放疗计划顺利进行,对促进综合治疗及康复至关重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治疗宫颈癌患者放疗后远期肠道并发症的有效方法,采用保留灌肠。结果 56例肿瘤患者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放射性肠炎症状得到控制和治愈,总有效率(91.07%~96.43%。结果提示,保留灌肠治疗子宫癌患者放疗后远期肠道并发症效果好,无毒副作用,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放疗技术的广泛开展和不断完善,放疗已成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临床统计发现,约50%的盆腔癌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但放疗常导致正常肠道组织发生物理性损伤,并可引发许多并发症,其中以放射性肠炎(RE)最为典型。近年来,RE发病率呈增加趋势。临床统计表明,接受过盆腔肿瘤放疗的患者,其RE的发病率可高达20%。目前,针对RE中医主要应用中药内服、针灸、中药灌肠等疗法治疗,西医主要应用营养支持、谷胱甘肽、内镜及手术、保留灌肠、高压氧等疗法进行治疗,两者皆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预防宫颈癌放疗引起放射性肠炎的疗效。方法:60例宫颈癌盆腔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放疗),综合治疗组30例(放疗+康复新)。对两组患者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程度进行临床观察对比。结果: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放射性肠炎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能明显推迟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时间,降低发生率,并降低其严重程度,有利于盆腔放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正>0引言放射疗法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放射性肠炎是腹部及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表现为肠道损伤和炎症细胞增加,临床表现主要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临床上目前没有针对放射性肠炎的特殊治疗方法,仅仅是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其副作用影响治疗效果。中医药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郭维教授常年从事中西结合治疗脾  相似文献   

11.
放射性肠炎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荣富 《医学综述》2011,17(2):257-259
放射性肠炎(RE)是腹盆腔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放疗的一种常见严重并发症。在对腹盆腔恶性肿瘤进行放疗过程中,有60%~70%的患者出现急性胃肠道不适症状。RE的发生与放射剂量、分割剂量、放疗间隔时间、放射范围及部位密切相关,主要通过放射线作用于肠道后引起肠道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及生物屏障功能受损,但目前对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现就RE的定义、病理改变、发生机制及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重点综述放疗导致肠道各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放疗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已成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放射性肠炎是指因盆腔或腹部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引起的小肠和结肠、直肠的放射损伤。放射性肠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在放疗期间,多能自行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盆腔肿瘤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76例盆腔恶性肿瘤需行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实验组采用调强放疗配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放疗前、放疗5次后、放疗10次后、放疗15次后、放疗20次后、放疗25次后的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治疗结束后发生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等级和人数。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放射治疗前的C反应蛋白水平和对照组相近,但是放疗5次后、放疗10次后、放疗15次后、放疗20次后、放疗25次后实验组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发生0级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人数为10例,对照组2例,二者差异显著(P=0.001);实验组发生Ⅱ级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为1例,对照组为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实验组发生Ⅰ级和Ⅲ级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人数分别为27例和0例,对照组为23例和4例,两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平均放射剂量也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配合调强放疗对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并发急性放射性直肠炎防治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疗后远期肠道并发症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治疗宫颈癌患者放疗后远期肠道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采用保留灌肠。结果 56例肿 瘤患者经过 1~ 2个疗程的治疗 ,放射性肠炎症状得到控制和治愈 ,总有效率 91 . 0 7%~ 96 . 43 %。结果 提示 ,保留灌肠治疗子宫癌患者放疗后远期肠道并发症效果好 ,无毒副作用 ,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盆腔野体外放疗是Ⅰb~Ⅱb期宫颈癌术后重要的治疗手段,此类患者因腹盆腔手术史,常有广泛的肠粘连及肠活动性差,因而发生放射性肠炎的几率大,范围广。谷胺酰胺(glutamihe,Gln)可改善肠道黏膜屏障,促进肠黏膜修复,维持肠黏膜完整性,防止肠道细菌易位。我们应用谷胺酰胺观察对有腹盆腔手术史而行盆腔野体外放疗的宫颈癌患者肠道保护  相似文献   

16.
放射性膀胱炎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须霆  汪仪俊  杨尔炘 《现代医学》2004,32(5):330-332
目的 总结 17例接受放射性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膀胱炎患者接受不同外科治疗的体会 ,为今后处理放射性膀胱炎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17例病例均因盆腔肿瘤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膀胱炎 ,8例予以 5 %甲醛溶液膀胱灌注 ,有 6例予以尿路引流 ,6例行尿路分流手术。结果  5例予以 5 %甲醛溶液膀胱灌注者症状消失 ,肉眼血尿消失时间2~ 45d(平均 3 1.2d) ;6例尿路引流中 4例经治疗后肉眼血尿症状消失 ,时间为 5~ 2 1d(平均 16.7d) ;6例手术者均获成功 ,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 放射性膀胱炎是一种少见而较难处理的放疗后晚期并发症 ,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出血情况选择治疗手段 ,在病情比较轻、出血量较少、发病相对缓慢时选择内科治疗和甲醛膀胱灌注及持续膀胱冲洗 ,以控制症状 ,如果不能控制 ,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7.
卢晟 《中外医疗》2011,30(14):37+39-37,39
目的探讨加味痛泻要方预防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7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60例行放射治疗盆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在放射治疗的同时口服加味痛泻要方,对照组不给予预防措施,比较2组患者发生放射性肠炎的严重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出现Ⅰ、Ⅱ级放射性肠炎明显多于治疗组患者,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对于急性放射性肠炎,有预防作用,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慢性放射性肠炎是腹部恶性肿瘤经放疗后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常发生在治疗后半年至2年之间,诊断较困难,易误诊为原发、复发肿瘤及良性炎性病变,从而造成患者治疗和恢复的延误。文中基于影像学的角度,分析总结了慢性放射性肠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保留灌肠应用在妇科肿瘤放疗中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妇科肿瘤放疗患者共计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灌肠,对照组患者不进行灌肠,比较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放射性肠炎的一共为10例,对照组患者发生放射性肠炎的一共为30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妇科肿瘤放疗中应用保留灌肠,能够显著地使放射性肠炎的发生几率减低,效果是很好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肠炎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32例放射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急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结果 32例放射性肠炎患者中,23例为急性放射性肠炎,9例为慢性放射性肠炎,均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均给予金双歧、思密达、黄连素口服及其他辅助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疗程在7 d~1个月,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疗程在3周~2个月.治疗后急性放射性肠炎治愈20例,有效2例,无效1例;慢性放射性肠炎仅3例有效.结论 急性放射性肠炎疗程短、疗效好;慢性放射性肠炎肠黏膜损伤较重、疗程长、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