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睡眠综合护理对哮喘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哮喘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n=50),观察组给予睡眠综合护理,参考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睡眠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觉醒次数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7.32±1.39)h,每天睡眠觉醒次数为(1.36±0.55)次,参考组患者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6.07±1.22)h,每天睡眠觉醒次数为(2.33±0.78)次,2组两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总分为(6.68±5.08)分,参考组干预后PSQI总分为(9.61±6.22)分,2组对比差异显著(t=4.009,P=0.028)。结论在哮喘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睡眠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住院肿瘤患者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睡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出院时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明显比对照组轻,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肿瘤科患者住院期间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其焦虑抑郁程度,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周口市人民医院内一科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及负面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其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0):156-16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模式在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老年失眠伴焦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PSQI)、生活质量(SF-36)、焦虑评分(HAMA)。结果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力障碍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用于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能够显著改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缓解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心内科患者实施睡眠护理措施,分析这种护理措施所产生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心内科住院病例共计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患者的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140例患者纳入到对照组中且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另140例患者纳入到观察组中且实施睡眠护理干预,统计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结果通过实施护理措施之后,和实施护理干预前比较,观察组患者的PSQI总分有了显著的下降,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心内科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睡眠护理干预是非常有效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而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值得在各科室的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年5月~2013年12月我院内科住院患者8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患者睡眠状况的干预措施,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同时记录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住院治疗和护理,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在改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存在睡眠障碍的老年住院患者,经随机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提供认知行为联合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8周,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老年住院患者提供认知行为联合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其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给予干预组综合优质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SAS、SDS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神经衰弱患者综合优质护理干预,不仅可缓解其负面情绪,而且可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2):157-16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阻肺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睡眠质量、生存质量以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睡眠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在生理、心理、环境以及社会关系维度均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睡眠质量以及焦虑抑郁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情志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焦虑及失眠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9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48),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增加情志护理等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失眠、焦虑、疼痛症状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2周后和出院前的VA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并且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PSQI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干预后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和PSQI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以情志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其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神经衰弱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40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20)与对照组(n=20),两组均予以对症治疗,在此基础生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SAS)评分与睡眠质量(PSQI)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但是研究组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的总满意率(P0.05)。结论针对神经衰弱患者,在对症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及睡眠状况,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张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2):1734-1736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在老年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 Roy适应模式引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在入院时、住院1个月后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和帕金森病生存质量问卷(PDQL)对2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PSQI和PDQ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患者住院1个月后,观察组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SQI 7项因子评分亦均低于对照组(P< 0.05~P< 0.01).观察组PDQL 4项因子评分和总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P< 0.01).结论: 运用Roy适应模式能显著改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状况,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3):157-160,164
目的探讨睡眠心理行为护理在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失眠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睡眠心理行为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医院应激量表、焦虑抑郁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结果、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入睡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住院应激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社会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心理行为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舒缓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人睡眠质量改善中应用穴位按摩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室收治的100例睡眠质量下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穴位按摩和穴位知识讲解;对照组患者给予睡眠质量知识讲解。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PSQI评分干预前和干预后1 w、干预后2 w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和干预后2个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能够降低PSQI评分,有效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来杭州市中医院住院的内科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质量及睡眠客观指标.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困难、入睡时间、催眠药物的应用、日间的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2、2.530、3.676、3.108、2.074、2.509、2.074、2.171,P<0.05或P< 0.01).干预组护理后的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及觉醒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4、12.296、15.606,P< 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障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分析内科患者睡眠障碍原因,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生存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心理护理对提升ICU重症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进行接收的52例ICU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与护理前相比,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且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来看,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均有明显提升(P0.05);但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评分提高程度上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给予患者多方面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睡眠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及分析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状况,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对改善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病毒性肝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测评。结果:人文关怀护理干预1周、2周时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积分、评分〉7分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对其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改善其睡眠质量,降低PSQI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于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78例心内科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9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模式对于睡眠质量影响。结果:经过本院分组护理,采用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的PSQI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PSQI积分均显著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心内科患者开展睡眠质量影响研究,干预护理模式使得患者的睡眠情况均有所改善,对于患者疾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82例放疗后出现睡眠障碍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PSQI各指标评分明显改善,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放疗后肿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小组责任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病房管理、病历书写和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责任制护理可有效改善ICU患者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睡眠质量,降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