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产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进贤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6):524-526
目的 观察国产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辖区居民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服用国产非诺贝特的治疗组和服用进口非诺贝特的对照组,均以200mg/d口服,治疗观察8周.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的TC、TG、HDL-C、LDL-C等项血脂系列指标以及FPG、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结果 经过8周治疗后,治疗组中高甘油三酯血症病例TG、apoB100水平明显下降,HDL-C水平有所升高;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例TC、TG、LDL-C、ApoB100水平明显下降,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和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相关指标水平基本相同.结论 国产非诺贝特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张颂军 《当代医学》2011,17(2):137-137
目的本文针对高脂血症中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应用非诺贝特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非诺贝特和另一现行降血脂药物进行对照。结果非诺贝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有着显著疗效。结论非诺贝特可以有效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且副作用较小,价格便宜易被广大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高甘油三酯为主的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以高甘油三酯为主的高脂血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饮食+运动治疗,试验组(120例)采用饮食+运动+非诺贝特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2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有改善,试验组治疗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非诺贝特对于治疗以高甘油三酯为主的高脂血症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4.
赵耀东  徐文东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475-3477
目的研究四妙丸联合非诺贝特胶囊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治疗的46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给予对照组高尿酸血症非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四妙丸联合非诺贝特胶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血尿酸(S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8.26%)高于对照组(39.13%)(P<0.05)。治疗后,两组SUA、TG、T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SUA、TG、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四妙丸联合非诺贝特胶囊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SUA、TG、TC水平,可作为常用降尿酸药物非适应证患者的替代治疗,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以及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找出性价比高的治疗方案。方法将30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A组)、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胶囊组(B组)和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胶囊组(C组),各100例。然后将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B组与C组治疗后6周及12周的血脂水平指标均优于A组(均P〈0.05),但B组与C组的上述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他汀类联合非诺贝特在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患者中效果优于单用他汀类药物,且安全性也较高,但是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胶囊的性价比更高。  相似文献   

6.
王振青  张淑芬  白春然 《河北医学》2012,18(10):1453-1454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20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变化情况.将12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非诺贝特组(对照组)60例,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组(治疗组)60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用药前后血脂测量值,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非诺贝特,可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较安全,可作为治疗高脂血症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7.
张长春  周爱新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2):103-103,117
目的评价非诺贝特治疗肥胖患者糖耐量异常的疗效。方法对初诊为肥胖伴糖耐量异常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经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治疗组38例在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基础上给予非诺贝特0.2g/d,均疗程2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BMI、FPG、2hPG、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胰岛素水平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甘油三酯,总胆固醇,BMI均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各个指标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非诺贝特可用于肥胖伴糖耐量异常的干预治疗,疗效优于单独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且安全性能好。  相似文献   

8.
刘萍 《中外医疗》2011,30(18):113-1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方法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150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所有入选者治疗前均停用原降脂药物,并服用2周安慰剂作为洗脱期,然后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观察组晨口非诺贝特100mg,晚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结果 2组血脂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8周后对照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下降明显(P〈0.05),但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变化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下降明显比较无差异,同时高密度脂蛋白增加、甘油三酯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80.00%,高于对照组66.67%(χ2=6.89;P〈0.05);无肌病发生,或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辛伐他汀组)32例和观察组(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组)32例,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观察组的血糖、血脂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粒化非诺贝特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和血压影响。方法:随机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并高甘油三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波依定应用基础上加用微粒化非诺贝特,对照组仅给予波依定降压治疗,治疗期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超声、血压、血脂、肾功、肝功变化。结果:治疗组12个月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变薄,IMT/内径(D)比率与治疗前相比降低(P<0.05),同时患者舒张压水平进一步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呈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并高甘油三脂患者在降压治疗同时加用非诺贝特可逆转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增长,并且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可能对患者舒张压有额外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1.
韩国Gachon医科大学 Kwang Kon Koh教授等的一项研究2月份发表在Diabetes Care 杂志上,指出联合应用非诺贝特和坎地沙坦可使有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高血压患者获得更大的收益。研究证实,在减少心血管事件方面,联合用药优于单药治疗,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研究入选了44 例有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高血压患者,调查了非诺贝特和坎地沙坦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粒化非诺贝特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和血压影响。方法:随机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并高甘油三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波依定应用基础上加用微粒化非诺贝特,对照组仅给予波依定降压治疗,治疗期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超声、血压、血脂、肾功、肝功变化。结果:治疗组12个月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变薄,IMT/内径(D)比率与治疗前相比降低(P〈0.05),同时患者舒张压水平进一步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呈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并高甘油三脂患者在降压治疗同时加用非诺贝特可逆转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增长,并且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可能对患者舒张压有额外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非诺贝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0例给予调脂饮食+非诺贝特,对照组90例给予调脂饮食+安慰剂。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升高,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后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非诺贝特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IR)状态,降低肝纤维化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甘油三酯血症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sICAM - 1)在高甘油三酯血症 (HTG)致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病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4 1例单纯HTG患者 ,2 8例健康者血清sICAM - 1水平 ,同时观察非诺贝特治疗 12周后sICAM - 1水平的变化。结果 :HTG患者sICAM - 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予非诺贝特治疗 12周后 ,sICAM - 1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1) ,且sICAM - 1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sICAM - 1表达增加可能是HTG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非诺贝特降低HTG患者sICAM - 1水平 ,可能主要是通过调节血脂而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他汀类和贝特类药联合治疗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性别、年龄、血脂各指标水平匹配的2组:治疗组46例,每晚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每日加服非诺贝特0.25 g;对照组52例,每晚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服药期间患者需改变饮食习惯,进行低脂饮食。观察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TC、LDL-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不明显(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对照组TG水平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升高者1例,升高幅度达正常值2倍,停用降脂药后恢复正常;肌酸激酶轻度升高者1例,未做特殊处理,2周后复查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未见肌痛。结论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用治疗安全有效,密切监测肝酶和肌酸激酶对保障两药联合安全应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于晗 《中外医疗》2012,31(13):119-119
目的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ACS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取常规治疗并加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在实验组的基础上加用非诺贝特,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其TG、TC、LDL-C、HDL-C等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实验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其治疗后胸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变化比较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治疗不同类型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 分析耒阳市中医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间血清胆固醇(TC)升高或以TC升高为主者92例,其中46例服用辛伐他汀,46例服用非诺贝特;血清甘油三酯(TG)升高或以TG升高为主者70例,其中35例用辛伐他汀,35例服用非诺贝特.比较服药前后及服用两种不同药物血清TC、TG浓度的变化.结果 TC组服用辛伐他汀30 d后测得血清平均TC浓度较服药前有统计学差异(t=2.38,P<0.05);服用非诺贝特30 d后测得血清TC浓度较服药前无统计学差异(t=0.57,P>0.05),服用两种药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5.70,P<0.01).TG组服用辛伐他汀10 d后测得血清TG浓度较服药前无统计学差异(t=0.86,P>0.05);服用非诺贝特10 d后测得血清TG浓度较服药前有统计学差异(t=11.62,P<0.01).服用两种药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7.91,P<0.01).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效果较好,非诺贝特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效果好而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他汀类降血脂药物辛伐他汀和贝特类降血脂药物非诺贝特的降脂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92例原发性高脂血征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辛伐他汀128例,非诺贝特组64例.辛组: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日一次,晚餐后顿服.非组:非诺贝特0.2每晚一次,晚餐时服.共观察12周,并于治疗前、治疗4W、8W、12W均监测血脂及肝、肾功能.肌酸、磷酸、激酶等生化指标. 结果辛伐他汀降低总胆固醇(TC)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平均百分比明显优于非诺贝特;而非诺贝特在降低血浆甘油三脂(TG)方面较为有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HDL-C)方面无显著性(P>0.05)两者不良反应均较少. 结论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在降血脂治疗方面都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86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NO、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诺贝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脂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辛伐他汀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盐酸二甲双胍片(metformin HCL商品名格华止GLUCOPHAGE上海施贵宝药厂)对高甘油三酯(TG)血症伴胰岛素抵抗(IR)的患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甘油三酯血症伴IR的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格华止组,前给予微粒化非诺贝特(micronised fenofibrate商品名力平之(微粒化)LIPANTHYL(MICRONISED)法国利博福尼药厂),后给予微粒化非诺贝特加格华止片。治疗前、后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及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血糖、血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及血脂的变化。结果:用药后对照组及格华止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2h胰岛素均无显下降。格华止组2h血糖下降显,与对照组对比有显差异(P<0.05)。格华止组用药后胰岛素敏感指数显升高,与对照组对比有显差异(P<0.01)。两组用药后血甘油三酯明显下降,格华止组疗效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甘油三酯血症伴胰岛素抵抗的患中应用格华止,可明显改善IR,与微粒化非诺贝特联合应用时,可提高降脂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