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喻露杨 《当代医学》2016,(16):99-100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品管圈活动的资料,就风险管理效果与2014年1月~2014年12月常规护理资料展开对比。结果活动前,护患沟通合格率为86.25%,常规操作合格率为85.00%,知晓病情合格率为87.50%,知识掌握优良率为86.25%,活动后分别为98.75%,98.75%,97.50%,97.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前,500例患者共有护理不良事件25例,占5.0%;管理后500例患者共有护理不良事件3例,占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增强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维护患者权益,增强医院和社会效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精神科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较高,护理质量较好。结论对老年精神科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孕产妇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在常规管理模式下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品管圈活动下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孕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的护理缺陷程度及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和管理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中采取品管圈活动模式,不仅有利于产科护理质量的显著提高,还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进一步加强产科护理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精神科病房实施品管圈活动,观察品管圈活动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精神科基础护理合格率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比实施前有所提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科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价值。方法:我院产科于2015年6月开始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选择300名产妇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观察品管圈应用前后产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缺陷的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产妇的知识掌握程度、护理缺陷的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明显提高产妇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满意度,显著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有助于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开展品管圈活动进前后收治的两组产妇做为研究组(112例)与对照组(108例)。对比产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产科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开展品管圈前;研究组产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护理效率,最大程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常海霞  张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943-2944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的和潜在医疗风险识别、评价与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由于疾病的特殊性,精神科患者缺乏自知力、主诉不明确等因素决定了它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据有关报道,病房工作中有70%都是护理人员完成的。如何在护理工作中找出存在的风险并及时解决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在医学实践中是指对现有的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精神科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对精神科护理文书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护理文书书写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精神科出院病历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92%提高至活动后的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精神科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还提高了护士护理管理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在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管理方式,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药物治疗依从性、院内胰岛素保管合格率、末梢血糖测定操作合格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率、药物治疗依从率显著优于实施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胰岛素保管合格率、末梢血糖测定操作合格率显著优于实施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对护理操作进行有效规范,让患者的疾病认知和药物治疗依从性提高,最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讨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期间产科产妇80例纳入讨论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区分两组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对照组接受常规风险管理,研究组接受品管圈活动管理,观察两组产科护理状况,如新生儿手圈丢失率,产妇护理满意度、知识掌握率,并比较结果。结果:研究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2 2,P=0.005 2)。研究组新生儿手圈丢失率、病历书写合格率(0,2.50%)均低于对照组(10.00%,17.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掌握新生儿喂养、自我照顾、基本症状处理方式状况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分析后建议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其效果较为理想,可将护理风险降低、护理满意度提升,确保产科护理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医院临床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应用的效果和价值,为临床医院实行品管圈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2月在医院产科中实行品管圈活动,建立了4个品管圈,在活动结束后,对品管圈活动实行前后护理人员对孕产妇知识的掌握率、孕产妇的满意度以及护理缺陷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行品管圈之后比之前的护理满意度和相关知识掌握率都要高;婴儿手圈和胸牌丢失率较医院实行品管圈护理活动前,大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医院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能够提高孕产妇知识掌握率、提高孕产妇护理满意度,并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值得医院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9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初产妇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风险管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胸牌丢失发生率以及手圈丢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妊娠期在风险管理基础上联合品管圈活动效果理想,能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参与到护理管理中,对所收治的具有自理能力缺陷的100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护理状况评价,对改善前后各50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前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为66.00%,显著低于实施后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8.00%,显著优于实施前患者的90.0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参与人员各项分值平均分均显著优于实施前参与人员,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实施前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神经科室患者,在其治疗过程中,参与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在护理管理中参与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康复质量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品管圈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精神科病房开展以"促进精神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收集分析不安全事件发生数据、护理满意度以及护士腕带识别依从比例。结果:应用品管圈后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的护士腕带识别依从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应用品管圈可提高精神科护理的质量,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成效。方法:在武汉市优抚医院所有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精神科病房,开展8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患者满意率、护理人员满意率及不同环节护理质量合格率的差异与成效。结果:患者满意度由91.5%上升至97.5%、护理人员满意率由83.5%上升94.5%,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由90.5%上升至96%、健康教育合格率由87.5%上升至95.5%、基础护理合格率由90%上升至95.5%,专科护理合格率由91.5%上升至96.5%,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护士群体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创造性普遍提高。结论:将品管圈应用到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持续改进中,不仅可以提高护理的管理与服务质量,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医生的满意,也能充分发挥护理队伍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团队力量,提升医院综合服务与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门诊护理人员自愿组成品管圈小组,选定活动主题并拟定活动计划,对陪诊家属需求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头脑风暴法讨论分析目前科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圈员共同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确认效果等步骤,比较活动前后陪诊家属满意度及门诊护士工作质量.结果:陪诊家属满意和门诊护士工作质量均提高,效果显著(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升精神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提高门诊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72例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精神科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结果风险干预组家属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风险干预组护理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安全防护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比对照组高,P0.05。风险干预组仅有1例摔倒,发生率2.77%;对照组1例摔倒、1例坠床、2例伤人和1例出走,发生率13.89%,P0.05。干预前不良心理状态相似,P0.05。干预后风险干预组不良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加强安全防护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减轻患者心理障碍,提升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知识的普及,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医院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尤其是精神科病房,患者受症状的影响,随时会出现自杀、伤人毀物、外逃等意外情况,一旦发生意外,给患者及家属、医院和社会都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和影响。因此,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优质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护理风险的分析、识别,查找不安全隐患,有效地规避了护理风险,减少了精神科护理管理中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精神科风险管理的安全性和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