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6年,期待国家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真正实现医疗资源的双向流动,助推患者有序就医。《关于开展分级诊疗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城市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既然难重症转给大医院,扎堆大医院看病的现象理应魔法般消失,但是医疗供需错配积重难返,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大型公立医院依然人满为患,导致分级诊疗体系难以建立。  相似文献   

2.
重症监护临床监护系统在ICU的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娜 《医疗装备》2010,23(1):91-92
作为特殊的医疗现场,ICU收治患者多为急危重症,其工作状态是紧急及严密监护的,在监护过程中,对各种临床数据的采集以及对患者的信息管理要求更高。通过应用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对监护过程进行数字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ICU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是实现精准医疗的重要难点和关键技术,标准化是规范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重要手段,但我国还未建立面向精准医疗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标准体系。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精准医疗数据融合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结合精准医疗数据融合特点,从层次维、时间维和种类维三个角度构建了精准医疗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标准体系框架,基于多维集成视角构建精准医疗数据融合标准体系,为精准医疗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规范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助推精准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医疗设备信息》2014,(9):170-170
2014年8月30日,GE医疗中国在上海隆重发布了一系列创新的超声产品及其应用解决方案。GE医疗此次的重大发布包含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模式创新三方面重要举措:技术创新方面推出8款行业领先的超声产品,满足中国超声领域对精准诊断、临床应用、基层发展的特定需求;持续深化与政府、相关医疗机构的合作,开展超声技能、基层和全科医师等多种培训,提高医师精准诊断能力;联合行业专家及权威医疗机构共同开展超声在远程医疗、临床应用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及应用支持服务的探索和合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卫生》2011,(4):82-83
临床专科是医院的基本元素,是构成医院综合实力的基础。它的能力和发展也直接反映和决定医院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我们的体会是:临床专科建设的关键是关注可持续发展,选好学科带头人;坚持临床科研的系统攻关,不断提高诊治疑难重症水平;抓好人才培养,这是学科发展建设的根本;传承发扬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协和传统,是夯实专科能力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重症监护病房主要是对急危重患者进行集中病情观察、治疗、护理和管理的医疗场所,是抢救濒死患者生命,使急危重症患者转危为安的重要单位.由于神经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变化复杂,所以应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和具体情况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本研究选取128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患病后临床特点及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探索精准推进医联体建设的方向。 方法以上海市某医联体内部A、B、C 三家医院为例,分析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反馈的2018年相关数据。结果A医院需关注与单病种相关的费用及病死率,提高门诊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满意度;B医院需进一步加强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相关疾病的单病种管理,提高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医疗信息化建设水平,以及门诊患者满意度;C医院需进一步提升开展疑难手术的能力和医务人员科研能力。结论通过建立医联体医院信息互联互通,以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可以精准推进医联体建设。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5,(7):123-125
介绍广州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目标、技术架构及主要功能,并结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及花山医院试点建设成效,探讨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模式。通过建设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教育、双向转诊和远程预约等多元化的远程医疗应用,促进大型医院优质资源共享共用,缓解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促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从而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及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精准医疗示范应用标准体系为精准医疗示范应用的建设、服务、管理等各项活动提供指南,可促进精准医疗示范应用的规范化、体系化,是促进精准医疗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和保障。但是,目前国内尚缺乏一套科学、完整、能够适应精准医疗快速发展的科学示范应用标准体系。鉴于此,文章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依据魏尔曼三维理论,构建了精准医疗示范应用标准体系三维结构模型,并进一步对三维体系框架进行细化分类,以期为精准医疗示范应用标准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长期以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积极引导上海市三级公立医院立足诊治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功能定位,持续提升临床技能、医疗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在国家2018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上海取得了西医类医院省份排名全国第二、中医类医院省份排名全国第一的成绩,三级医院实现诊疗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双提升。  相似文献   

11.
借助远程/移动医疗平台建设精准医疗信息系统,面向基层患者开展多级协同的精准医疗服务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目标。目前国内外针对精准医疗服务的信息标准、规范体系尚未建立。文章通过分析精准医疗信息标准体系框架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原则,提出精准医疗信息标准体系框架,并就标准制定与应用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精准医疗信息标准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的内容、特点、流程及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集成,通过该系统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应用,实现了重症监护过程的规范化和数字化管理,使医疗信息、重症监护信息充分共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大型公立医院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准定位,从深化医疗联盟建设推进分级诊疗,从信息化升级加快远程诊断水平提升、从精细化管理推进内部资源重组与构建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和实践。在分级诊疗中,大型公立医院主要承担着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任务。比如,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推进医疗联盟建设为依托,通过各项创新举措在联盟内的有效实施,推动三级联动的医疗卫生服务链条高效运转。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  相似文献   

14.
我院位于南京市城南城郊结合部,年急诊量近12万人次,急危重症患者5 000人次左右,其中重症创伤占25%以上,心肺复苏患者每年150例以上,年接诊批量伤员抢救10~15次.为建设现代化急诊急救中心,提高急危重症及重症创伤紧急救治水平,医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技术不断发展,急诊急救中心已初具规模,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急危重症发病率显著升高。基于对大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考虑,必须进一步做好对急危重症的识别,确保能够在早期做好对患者急危重症的处理,从而让患者能够尽快恢复。此外,我国医疗改革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多项改革内容都在逐步落实,在实际的工作中,例如分级诊疗制度、强基层、提升区域医疗服务等级等,各级医院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数量也会因此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需要高度重视早期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相关技巧,  相似文献   

16.
正7月11日上午,安徽省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正式开建,预计两年后面世,该中心将实现国家级优质儿科医疗资源平移到安徽,缩小与发达地区儿科医疗资源差距。疑难重症患儿不出省,就能享受来自上海的优质医疗资源。2019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通过3~5年的努力,在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地区建成一批高水平的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  相似文献   

17.
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精神,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加强学科间协作,规范诊疗行为,节约医疗资源,使涉及多系统疾病的复杂、疑难病例得到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的诊治,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2年开始建立多学科联合会诊机制,开展多学科联合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符合医改要求的标准化康复医疗服务四级网络体系?利用“院府合作”平台,实行康复分级诊疗,基层医院发现新发重症病人后,立即转至上级医院救治;患者进入稳定期?恢复期转入下级医院治疗?康复?通过三年时间探索建设,四级康复治疗体系在我区基本建立,栖霞医院康复医学科从无到有,并向市重点专科努力,患者享受到同质化医疗服务及精准医疗,实现了人民满意?政府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 ?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特约记者刘百元)日前,由总参谋部总医院(解放军第309医院)急救部举办的第四届全国重症医疗暨护理规范化建设培训班在京召开。大会邀请了国内、军内重症医学界知名专家,围绕重症医学救治技术、临床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和临床护理操作规范为基本内容,为全国近500名军地医学从业人员进行了授课。据悉,总参总医院连续四年举办了该形式培训班,对于反映该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规范重症医疗暨护理建设,提升重症医学学术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此次培训特点鲜明,授课专家对专业基础知识作了深入的讲解,对一些复杂问题提出明确可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院》2019,(10):1420-1423
建立医疗机构联合体(医联体)和医疗服务共同体(医共体),是建立新型有序的分级诊疗体系的关键所在。基于分级诊疗的医联(共)体建设及同质化管理,是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急危重症救护关口前移、医疗康复服务有效延续的重要举措。实施医联(共)体建设及同质化管理,发挥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及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作用,是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