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以降低压疮发生率。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200例患儿按照单复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针柄下垫棉球、肝素帽纱布包裹以及护士每两小时移动肝素帽固定位置的方法,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及压疮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进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大大降低了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延长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减少患儿痛苦,值得儿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改良正压封管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静脉留置针改良正压封管技术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2018年9月间收治行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患儿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注射器脉冲式正压带液进行拔针封管处理,观察组患儿予以改良正压封管技术对静脉留置针进行封管处理。对比两组患儿留置针的回血率、堵管率、患儿静脉炎的发生情况以及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回血、堵管以及静脉炎的发生方面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低,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时间为(64.3±14.2)h,明显长于对照组静脉留置时间(45.7±8.9)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静脉留置针改良正压封管技术,可有效提高儿科护士的临床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患儿回血、堵管以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更低,干预后留置针有更长的留置时间,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制引流管的皮肤保护固定贴对于降低患者管道滑脱率和压疮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在临床招募者中随机选取60例留置引流管的患者测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新型的皮肤保护贴,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固定胶布,各1周。结果实验组的脱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新型引流管道皮肤保护固定贴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性,降低管道滑脱率和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预防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头部静脉留置针患儿共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压疮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的压疮预防护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有效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致局部压疮的发生。方法以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54例浅静脉留置针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直接使用贴膜固定;观察组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取输液贴固定,同时配合一系列预防措施干预,观察两组留置针局部皮肤情况。结果对照组局部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潮红、瘙痒;而观察组静脉针留置期间无皮肤潮红或瘙痒等问题发生。结论应用预防措施后,患者皮肤无潮红、瘙痒,提高了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使患者舒适。  相似文献   

6.
肝素帽固定部位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延华  王园园  杨传玲 《吉林医学》2009,30(21):2721-2721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部位对留置针回血、堵管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4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下方或水平位置,观察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上方3-4 cm处。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回血率、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结论: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于穿刺点上方,可减少置管并发症,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水胶体辅料在预防早产儿皮肤撕脱伤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抽取西安市某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从2018年1-9月的88例住院早产儿,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4例,实验组是在留置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水胶体辅料固定留置针;对照组采用普通贴膜固定留置针,观察两组在撕贴膜后皮肤情况。结果实验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为2.2%,对照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8.1%,两组相比较,实验组方法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皮肤损伤的严重程度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无II、III、IV级损伤的发生。结论早产儿采用水胶体辅料固定留置针可明显降低皮肤损伤发生率,减轻皮肤损伤程度,预防早产儿皮肤撕脱伤。  相似文献   

8.
刘琳 《吉林医学》2012,(34):7580-7581
目的:探讨安全型留置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共76例,同时排除留置针预穿刺处有外伤及感染患者,所选患者穿刺处血管清晰,对照组采用普通型静脉留置针,观察组患者应用安全性静脉留置针,观察组应用安全性留置针时,留置针具有自动启动保护夹,当针芯从留置导管中拔出时,针尖被自动锁闭,避免意外刺伤,记录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脱管发生率、堵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脱管发生率、堵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护理过程中患者静脉炎发生率、脱管发生率及堵管发生率均低,操作简便安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式固定法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4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4例,采用3M透明敷贴加弹力绷带的改良式固定方法,对照组90例,按照常规采用3M透明敷贴加胶布的固定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滑脱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舒适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的固定方法优于对照组的固定方法,使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滑脱现象减少,患者感觉舒适,并避免患者重新穿刺的痛苦,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改进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将84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42例,待静脉穿刺成功后,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常规固定;试验组采用改进的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结果试验组留置针脱出、渗漏肿胀、静脉炎及回血堵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改进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留置针脱出、渗漏肿胀、静脉炎及回血堵管发生率明显降低,使留置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需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新生儿共185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静脉留置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输液外渗、堵管、针头脱出、静脉炎等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输液过程中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有效利用率,输液外渗、堵管、针头脱出、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留置针的有效利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堵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液体外渗、针头脱出、静脉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堵管,从而提高静脉留置针输液效果。  相似文献   

12.
林文风 《吉林医学》2013,(30):6404-6404
目的:探讨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固定方法。方法:选择100例住院需长期输液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穿刺方法、封管方法,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观察留置针的卷边、脱出、堵管情况。结果:两组留置针固定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的留置针固定方法可显著延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并减少回血发生。  相似文献   

13.
静脉留置针改良封管方法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改良对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方法,探讨静脉留置针减少封管次数、回血次数,避免发生堵管并拔针最有效的方法。方法:将2007年以来在我科住院的患儿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100例,传统组采用常规封管,由BD公司提供的封管方法;改良组采用脉冲式缓慢推注和调节夹子位置进行的正压封管。比较两组封管总次数、回血次数,有无发生堵管并拔针及留置针留置的天数。结果:改良组封管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脉冲式缓慢推注和调节夹子位置进行的正压封管可以减少封管总次数、回血次数,避免发生堵管并拔针,且可增加留置针留置的天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透析套管针在免疫吸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需行免疫吸附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Clampcath套管针作为临时血管通路进行免疫吸附,对照组采用可采血16G的留置针作为临时血管通路进行免疫吸附,比较两组免疫吸附时血流量、堵管率、打折率,留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堵管率、打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流量、留管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析套管针作为临时血管通路进行免疫吸附,其操作简单,材料经济实惠,具有堵管率低、打折率低、留管时间长、血流量充足,减轻患者痛苦,减少资源浪费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改良式留置导尿管固定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的120例留置导尿管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通过高举平台法固定导尿管,观察组采用改良式留置导尿管固定方法固定导尿管。对比两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患者舒适度、操作时间、固定装置维持时间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操作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固定装置维持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式留置导尿管固定法能有效的降低导尿管留置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和提高舒适度,并有助于护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U形固定技巧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静脉留置针补液治疗的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固定,观察组行U形固定,比较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渗液回血、凝血堵塞及留置针脱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U形固定技巧的应用可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固定法降低桡动脉置管临床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桡动脉置管有创动脉压监测病人210例,随机分为3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固定法,对照1组采用常规固定法,对照2组采用弹力绷带固定法,比较3组病人动脉导管脱管率、穿刺点感染率及局部皮肤压疮发生率。结果对照1组动脉导管脱管率高于对照2组,局部皮肤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7.990、7.599,P<0.05)。观察组病人动脉导管脱管率低于对照1组,局部皮肤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2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103、4.783,P<0.05)。结论与传统方法及弹力绷带固定方法比较,改良固定法能明显降低桡动脉置管临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儿科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现状,为提升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对我科867例住院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分析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堵管率、留置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90%)但留置天数较短(2.35±1.3)d,外渗、导管堵塞、留置针滑脱及静脉炎达26.45%.婴儿组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留置针滑脱及静脉炎发生率较高;幼儿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以堵管及外渗多见;学龄前患儿堵管发生率相对较高;学龄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其他组患儿,较少发生输液并发症.结论 应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穿刺部位及血管,规范使用和维护留置针,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改良式Braden评分表在预防心血管患者压疮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7月—10月收治的心血管患者4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Braden评分表来进行预防压疮的评估;2016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心血管患者45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改良式Braden评分表来进行预防压疮的评估.比较2组患者的压疮危险程度及压疮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压疮危险的比例(40.00%)明显高于对照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1.11%)明显低于对照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Braden评分表对于压疮的预防效果良好,可以更有效地评估出具有压疮危险的患者,提高护士预防压疮的警惕性,以便更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把事后治疗压疮的重点移到事前预防上,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节约了医疗资源,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兰琳  荣秀华 《西部医学》2013,25(1):142-143
目的观察两种冲管封管方式对浅静脉留置针留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1次/12h静脉输液的患者用抛币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实验组采用10ml生理盐水,先8ml脉冲式冲管,剩余2ml正压封管;对照组采用5m1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2ml生理盐水肝素钠稀释液正压封管。两组平均观察72~96h,观察两组患者留置针堵管情况、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静脉留置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堵管率、静脉留置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静脉炎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理盐水封管具有和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同样的效果,而采用一管式生理盐水冲封管降低了静脉炎发生率,降低成本,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