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经口染毒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环磷酰胺(CTX)以确定脾脏免疫相关指标在大鼠免疫抑制模型中的变化,为毒性评价免疫抑制模型提供科学的检测指标。方法选用40只28日龄Wistar雌性大鼠称重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环磷酰胺染毒组(剂量分别为5、10和20 mg/kg·BW)。经口连续染毒环磷酰胺28 d后,取脾脏、胸腺、淋巴结、肝、肾、心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进行形态学观察;FACS法检测脾脏中免疫细胞类型及比例的变化;IHC染色观察免疫细胞形态,FACS法检测脾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经口给予环磷酰胺28 d后,CTX染毒组大鼠体重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5 mg/kg·BW组大鼠脾脏、胸腺指数降低,20 mg/kg·BW组大鼠脾脏指数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脾、胸腺、淋巴结发生不同程度的坏死、凋亡,随着给药剂量的不同,在免疫组织中发生不同程度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肾、心脏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坏死、心肌断裂。脾脏B细胞百分含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5 mg/kg·BW组脾脏T细胞百分含量升高,10和20 mg/kg·BW组脾脏T细胞百分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脏NK细胞百分含量随染毒剂量升高而升高,10和20 mg/kg·BW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5 mg/kg·BW组脾脏Th细胞百分含量略有升高,10和20 mg/kg·BW组Th细胞百分含量降低;染毒组脾脏Tc细胞百分含量升高;脾脏细胞凋亡数量随染毒剂量升高而升高,早期凋亡细胞数量与染毒剂量呈正相关性,各染毒组细胞凋亡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CTX 10 mg/kg·BW经口染毒可作为脾细胞免疫抑制模型。CTX通过调节CD8+细胞分化、上调细胞凋亡造成中枢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土木香水煎液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为土木香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评价土木香水煎液的急性毒性,观察小鼠体重变化,心、肝、脾和肾的脏器指数变化;采用精子畸形实验,微核实验和彗星实验评价土木香水煎液的遗传毒性。将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土木香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蒸馏水,40 mg/kg·bw环磷酰胺,40、20、10 g/kg·bw土木香水煎液)。用药后取附睾制成精细胞悬液观察畸形精子数量。取骨髓细胞观察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取肝、胸腺和脾细胞观察土木香水煎液对小鼠DNA的损伤。结果土木香水煎液经口给药小鼠最大耐受剂量为80 g/kg·bw,该剂量对小鼠的体重及各脏器指数无明显影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和中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的微核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和低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肝细胞、胸腺及脾细胞头尾DNA百分比、尾长、尾矩及Olive尾矩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土木香的最大耐受计量为80 g/kg,属于无毒级。高和中剂量的土木香水煎液对生殖细胞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且高剂量有潜在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初生雄性小鼠氯化锂染毒对其步入成年期后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本研究实验动物使用雄性SPF级C57BL/6 N小鼠。将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低剂量染毒组(4 mg/kg·bw)和高剂量染毒组(40 mg/kg·bw)。染毒组小鼠通过氯化锂水溶液经口染毒构造实验模型。造模后在小鼠2个月大小时进行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行为变化,然后使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心脏、肝、脾、肺、肾和大脑等各个器官是否发生损伤,通过BrdU和DCX染色,观察神经再生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小鼠肾、心脏、肝、脾和肺均无明显损伤,仅脑部海马发现细胞缺失、间质水肿等组织损伤。旷场实验结果显示,氯化锂染毒小鼠总行进距离无明显改变,但高浓度染毒组小鼠停留在中央区时间明显减少;高架十字迷宫结果同旷场实验结果一致,表明高浓度染毒组小鼠出现焦虑相关行为。BrdU和DCX染色结果显示高浓度氯化锂染毒组小鼠海马神经再生受损。结论初生雄性小鼠经40 mg/kg·bw氯化锂染毒,进入成年期后有明显的海马组织损伤,神经元再生受到抑制,并表现出焦虑样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长期暴露吡虫啉对正常小鼠免疫系统的损伤作用和机制。方法在体实验:将近交系雄性C_(57)小鼠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低剂量组(10 mg/kg·bw)和高剂量组(25 mg/kg·bw),分别按照25 ml/kg·bw连续灌胃生理盐水、5%羧甲基纤维素钠悬液和吡虫啉羧甲基纤维素钠悬液21 d。称重后,断头采血,检测小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同时提取各小鼠脾和胸腺并称重记录。离体实验:用近交系C_(57)雄性小鼠分别制备密度为1×10~6~1×10~7个/L腹腔巨噬细胞(Pm?)、脾细胞和胸腺细胞悬液,每种细胞悬液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0.125 mg/L)和高剂量组(0.250 mg/L)。24 h后,检测Pm?培养上清中的IL-1β和TNF-α;48 h后,检测脾细胞和胸腺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较,在体实验10和25 mg/kg·bw吡虫啉组小鼠体重、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增高(P0.05);离体实验0.125和0.250 mg/L吡虫啉组Pm?培养上清中IL-1β和TNF-α免疫活性明显增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125和0.250 mg/kg·bw吡虫啉剂量组的脾淋巴细胞和胸腺淋巴细胞ConA增殖反应明显受到抑制。结论长期暴露吡虫啉对正常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损害作用,其损伤机制与Pm?分泌IL-1β和TNF-α水平升高和直接损伤免疫器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i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是否通过影响脂肪分解过程促进肥胖发生。方法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0.05 mg/kg·bw DEHP组、500 mg/kg·bw DEHP组、高脂饲料喂养组(high fat diet, HFD)组、0.05 mg/kg·bw DEHP+HFD、500 mg/kg·bw DEHP+HFD组,每组12只,其中0.05 mg/kg·bw为人体日常暴露剂量,500 mg/kg·bw为能够明显引起肝和肾毒性的剂量。经口灌胃13周,观察不同膳食情况下DEHP对动物体重、体内脂肪含量、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肪代谢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喂饲普通饲料情况下,与对照组相比,0.05 mg/kg·bw DEHP能明显增加动物体重(P0.05),增加肝和脾重量(P0.05),升高体内白色脂肪、降低棕色脂肪(P0.05);500 mg/kg·bw DEHP暴露能够明显增加小鼠肝重量,损伤肝功,表现为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明显升高(P0.01),同时增加肾重量(P0.05)、降低睾丸重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HFD喂养明显增加动物增重、体内脂肪,升高血脂水平(P0.05、P0.01),但与常规饲料喂养相比,HFD喂养联合DEHP染毒,对以上各指标的影响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普通饲料喂养情况下,DEHP暴露明显降低脂肪组织解偶联蛋白1(UCP1)、蛋白激酶A(PKA)、激素敏感脂肪酶(HSL)的表达,以及HSL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DEHP长期暴露导致雄性小鼠体重及体内白色脂肪增加、升高血脂、抑制脂肪分解,造成体内脂肪沉积,DEHP对HFD诱导雄性小鼠肥胖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土木香水煎液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为土木香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评价土木香水煎液的急性毒性,观察小鼠体重变化,心、肝、脾和肾的脏器指数变化;采用精子畸形实验,微核实验和彗星实验评价土木香水煎液的遗传毒性。将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土木香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蒸馏水,40 mg/kg·bw环磷酰胺,40、20、10 g/kg·bw土木香水煎液)。用药后取附睾制成精细胞悬液观察畸形精子数量。取骨髓细胞观察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取肝、胸腺和脾细胞观察土木香水煎液对小鼠DNA的损伤。结果土木香水煎液经口给药小鼠最大耐受剂量为80 g/kg·bw,该剂量对小鼠的体重及各脏器指数无明显影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和中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的微核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和低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肝细胞、胸腺及脾细胞头尾DNA百分比、尾长、尾矩及Olive尾矩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土木香的最大耐受计量为80 g/kg,属于无毒级。高和中剂量的土木香水煎液对生殖细胞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且高剂量有潜在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已酯(DEHP)暴露对脂肪和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C57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每组10只。3个实验组分别经灌胃给予0.05、5和500 mg/kg·bw的DEHP,连续4周。期间定期记录体重和饲料消耗情况,实验结束前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实验结束,摘眼球取血,检测血糖及血脂;分离肝、棕色脂肪、腹壁脂肪和附睾脂肪,计算脏体比;肝油红O染色检测脂肪蓄积情况。结果实验期间,各组小鼠体重均呈增长趋势,其中500 mg/kg·bw DEHP组小鼠增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小鼠肝重量增加,肝脏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其他2个剂量组(P0.05)。3个DEHP染毒组小鼠腹壁脂肪重量增加,脏体比分别比对照组增加50.8%、36.3%和31.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0.05 mg/kg·bw组小鼠腹壁脂肪增加最为明显,但3个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附睾脂肪及棕色脂肪的脏体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糖耐量试验显示,500 mg/kg·bw组小鼠葡萄糖耐量受损,血糖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个DEHP染毒组小鼠血脂水平均表现为升高趋势,5和500 mg/kg·bw DEHP组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个DEHP染毒组小鼠血清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和5 mg/kg·bw DEHP组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病理组织切片的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DEHP染毒组肝脂肪蓄积,以500 mg/kg·bw组最为明显。结论一定剂量DEHP能够导致小鼠脂肪和葡萄糖代谢紊乱,增加肝和皮下脂肪蓄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双酚A(bisphenolA,BPA)对雄性小鼠睾丸组织氧化损伤及其对生殖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2只健康成年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玉米油)和低(75 mg/kg·bw)、中(150 mg/kg·bw)、高(300 mg/kg·bw)剂量组,每组13只,连续经口染毒8周。处死小鼠后,解剖取材,称量睾丸的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取附睾,制成精子混悬液于镜下观察精子活动率、统计精子畸形率;采用酶标仪检测睾丸组织匀浆中超氧化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qPCR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ytC、Caspase-3及Bcl-2 mRNA表达量。结果各染毒剂量组较对照组睾丸脏器系数升高,精子活力随剂量升高明显降低(P0.05);精子畸形数及精子畸形率均随剂量升高明显升高(P0.05);各染毒剂量组睾丸组织SOD、LDH酶活力及MDA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剂量组睾丸组织中CytC及Caspase-3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均升高,Bcl-2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A引起雄性小鼠睾丸组织的氧化损伤及生殖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SPIONs)致小鼠肾毒性作用。方法 64只雌雄各半的健康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PIONs(4.5、9.0和45.0) mg/kg·bw染毒组,以尾静脉注射的方式连续染毒30 d,染毒结束后计算小鼠肾脏系数,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学切片,测定肾匀浆中肌酐(CRE)含量、尿素氮(BUN)含量、尿酸(U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各组小鼠肾脏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各SPIONs染毒组肾组织均可见不同程度组织损伤;肾功能指标中,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CRE含量逐渐升高(P0.05),U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P0.01),BUN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化应激指标中,与对照组相比,GSH-PX活性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P0.01),SOD活性和MDA含量逐渐升高(P0.01)。结论静脉注射亚急性染毒条件下,SPIONs可引起小鼠肾功能破坏及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比较了PM_(2.5)单次染毒和3次染毒后对小鼠血液学、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并对炎性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用气管滴注法对BALB/c雄性小鼠染毒,PM_(2.5)剂量分别为对照组、0.5、2.0和5.0 mg/kg·bw。染毒结束后进行血细胞计数,用Elisa法测定肺组织匀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4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含量,用RT-q PCR检测肺组织NLRP3(NACHT、LRR and PYD domains-containing protein 3)炎性小体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HE染色法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PM_(2.5)染毒1次后,各剂量对小鼠血液中白细胞计数无显著影响,5.0 mg/kg·bw剂量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M_(2.5)3次染毒后,3个剂量组均可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而淋巴和单核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或P0.01)。PM_(2.5)单次染毒和3次染毒后,2.0和5.0 mg/kg·bw剂量组均可引起小鼠肺组织IL-1β表达量的升高,5.0 mg/kg·bw剂量组可使IL-4和IFN-γ表达量下降(P0.05或P0.01)。此外,染毒3次后,2 mg/kg·bw剂量组比染毒1次同等剂量组白细胞计数和IL-1β表达量均降低(P0.05)。PM_(2.5)染毒3次的肺样本5.0 mg/kg·bw组与对照组比较,Nlrp3的表达量则明显升高(P0.05),但胱天蛋白酶1(Caspase-1)表达量未显著升高。组织病理学可见5.0 mg/kg·bw组与对照组比较,气管周边淋巴滤泡增大,肺泡内可见巨噬细胞。结论 PM_(2.5)能引起小鼠的炎症反应,反映在血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而淋巴细胞比例下降,且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同时PM_(2.5)染毒可使IL-1β升高,但IL-4及IFN-γ在染毒1次和染毒3次均降低。PM_(2.5)可能通过活化NLRP3炎性小体和IL-1β受体途径参加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琐琐葡萄多糖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模型组、VVP低剂量组(125 mg/kg·bw)、VVP中剂量组(250 mg/kg·bw)和VVP高剂量组(500 mg/kg·bw),10只/组;空白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模型组和VVP各剂量组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CCl4)首次0.8 ml/100 g·bw,以后0.5 ml/100 g·bw,溶剂对照组皮下注射等剂量花生油,每周2次;VVP干预组每天按照设定剂量灌胃给予VVP溶液,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bw,试验周期为8周;实验结束时,所有动物隔夜禁食,腹主动脉采血,取肝、肾、脾和胸腺,分别测定脏器系数、生化指标,并对肝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检查。结果琐琐葡萄多糖明显增强肝纤维化大鼠体重,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和脾脏指数,提高胸腺指数;并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透明质酸(HA)水平;与模型组比较,VVP有效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结论琐琐葡萄多糖可有效抑制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长期低剂量摄入氟磺唑草胺原药对大鼠的毒性作用,确定其最大无作用剂量,为安全生产及慢性毒性实验提供剂量参考。方法依据氟磺唑草胺原药急性经口LD50的1/125、1/25和1/5将80只SD大鼠,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氟磺唑草胺原药11.76 mg/kg·bw·d组、58.80 mg/kg·bw·d组、294.00 mg/kg·bw·d和正常对照组。在90 d喂养结束后隔夜禁食并处死实验大鼠,同时检测血液学、血清生化、体重和脏器系数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氟磺唑草胺原药引起雄性大鼠高剂量组的ALT、ALP、TBIL和BUN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的CHOL及中、高剂量组的TG明显低于对照组,雌性大鼠高剂量组的TP、ALB、CHE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雄、雌性大鼠WBC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雄、雌性大鼠RBC明显低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雄性大鼠和高剂量组雌性大鼠HGB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雌性大鼠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雄性大鼠高剂量组脑、心、肺、肝、睾丸及中、高剂量组脾、肾的脏体比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雌性大鼠高剂量组心、脾及中、高剂量组脑、肺的脏体比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氟磺唑草胺原药对雄、雌性大鼠经口亚慢性染毒剂量为58.80 mg/kg·bw·d及以上时,对大鼠有毒性效应;90 d喂养氟磺唑草胺原药对大鼠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1.76 mg/kg·bw·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型复配蛋白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只SPF级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批次,每批次分为4组,即高(3 333 mg/kg·bw·d)、中(1 667 mg/kg·bw·d)、低(833 mg/kg·bw·d)剂量组(分别相当于成人每日每千克体重推荐摄入量的20、10和5倍)和溶剂对照组。连续灌胃30 d,参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的方法,第一和二批次小鼠进行细胞免疫试验和NK细胞活性测定,第三和四批次小鼠进行单核—巨噬细胞功能试验,第五批次小鼠进行体液免疫功能试验。结果 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复配蛋白粉30 d,对各剂量小鼠增重、胸腺/体重比值和脾/体重比值无明显影响;可明显提高小鼠细胞、体液免疫功能以及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NK细胞活性。结论 该复配蛋白粉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葡多酚(GPC)乙醇溶液对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脾淋巴细胞增殖活的影响。方法将每天经口灌胃给予4 g/kg·bw乙醇的小鼠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GPC,30 d后处死小鼠,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水平,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以及测定小鼠体重并计算各组小鼠的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结果 GPC高剂量组血清TNF-α浓度为(9.641±0.791)pg/ml,较乙醇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GPC高剂量组和乙醇对照组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437±0.014和0.181±0.020,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PC各组的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均较乙醇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 GPC可抑制乙醇诱发的TNF-α水平升高及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降低,可提高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对乙醇引起的小鼠免疫功能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苯肽胺酸28 d经口染毒对小鼠主要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方法选用40只成年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30、100和300 mg/kg苯肽胺酸剂量组,每天灌胃染毒,连续28 d。末次染毒24 h后,检测主要器官脏器系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脾脏和胸腺组织病理学变化,分别测定脾脏和胸腺的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结果连续染毒28 d,苯肽胺酸300 mg/kg剂量组小鼠脾脏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大(P0.01),且发生了病理改变。100和300 mg/kg剂量组小鼠脾脏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300 mg/kg剂量组小鼠胸腺GSH-Px活力明显降低(P0.05),脾脏和胸腺中T-SOD活力的改变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染毒28 d,300 mg/kg苯肽胺酸对小鼠主要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丙烯腈(ACN)亚急性染毒致大鼠肝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 60只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玉米油)、低ACN组(11. 5 mg/kg·bw ACN)、中ACN组(23. 0 mg/kg·bw ACN)、高ACN组(46. 0 mg/kg·bw ACN)、N-乙酰半胱氮酸(NAC)干预组(300. 0 mg/kg·bw NAC+46. 0 mg/kg·bw ACN),每组12只,灌胃染毒,1次/d,6 d/周,共28 d。末次染毒结束24 h后,心脏采血,摘取肝,计算肝脏器系数,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力,肝组织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低ACN组、高ACN组、NAC干预组大鼠肝脏系数高于对照组(P0. 05);低ACN组、高ACN组大鼠血清ALT活力,中ACN组、高ACN组大鼠血清AST活力高于对照组(P0. 05);高ACN组大鼠血清ALT活力高于NAC干预组(P0. 05); ACN各剂量染毒组、NAC干预组大鼠肝CAT活力低于对照组(P0. 05),高ACN组、NAC干预组大鼠肝GSH含量低于对照组(P0. 05),中ACN组、高ACN组、NAC干预组大鼠肝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 05);高ACN组大鼠肝MDA含量高于NAC干预组(P0. 05);光学显微镜下,对照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清晰,肝索排列整齐,肝细胞形态正常;低ACN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异常变化;中ACN组肝细胞轻度疏松,结构清晰;高ACN组肝细胞肿胀,胞浆疏松,核空泡变; NAC干预组较高ACN组大鼠肝组织损伤减轻。结论 ACN亚急性染毒可通过诱导氧化应激使大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发生改变,产生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番灵胶囊对CKF1(BALB/c×KM)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经口灌胃分别给予80、160和480 mg/kg·bw的番灵胶囊30 d后,观察其体重,测定其免疫器官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抗体生成细胞水平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结果 480 mg/kg·bw组可增强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提高抗体生成细胞水平、提高小鼠NK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活性;160和480 mg/kg·bw组可增加小鼠血清半数溶血值。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番灵胶囊在480 mg/kg·bw剂量下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紫茎泽兰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小鼠分别以75、150和300 mg/kg的剂量连续7 d经口给予紫茎泽兰提取物,7 d后无菌取其胸腺和脾脏并称重,观察紫茎泽兰提取物对胸腺及脾脏指数的影响,并取胸腺和部分脾脏甲醛固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胸腺及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将剩余部分脾脏制成脾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脾细胞凋亡率,MTT法检测脾细胞增值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法测定NK细胞活性。结果 紫茎泽兰提取物各组与对照组相比胸腺指数明显降低(P<0.05),胸腺及脾脏组织均有明显的病理学改变。脾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脾细胞增值活性明显降低(P<0.05),紫茎泽兰提取物300 mg/kg组,效-靶细胞为50∶1及25∶1浓度组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 紫茎泽兰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番灵胶囊对CKF1(BALB/c×KM)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经口灌胃分别给予80、160和480 mg/kg·bw的番灵胶囊30 d后,观察其体重,测定其免疫器官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抗体生成细胞水平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结果 480 mg/kg·bw组可增强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提高抗体生成细胞水平、提高小鼠NK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活性;160和480 mg/kg·bw组可增加小鼠血清半数溶血值。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番灵胶囊在480 mg/kg·bw剂量下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杜鹃素下调Cx43保护尼古丁致C57BL/6J小鼠大脑中动脉损伤的机制。方法 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尼古丁干预组(0.3 mg/kg·bw·d尼古丁,腹腔注射)、杜鹃素低剂量组(0.3 mg/kg·bw·d尼古丁,腹腔注射+12.5 mg/kg·bw·d杜鹃素,灌胃)、杜鹃素中剂量组(0.3 mg/kg·bw·d尼古丁,腹腔注射+25 mg/kg·bw·d杜鹃素,灌胃)和杜鹃素高剂量组(0.3 mg/kg·bw·d尼古丁,腹腔注射+50 mg/kg·bw·d杜鹃素,灌胃),造模24周;利用DMT急性离体肌张力测定法,检测并比较血管收缩剂TXA2类似物(9,11-dideoxy-9α,11α-methanoepoxy prostaglandin F2α,U46619)和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 PE)对各组小鼠离体大脑中动脉的收缩反应;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比较各组小鼠大脑中动脉形态学变化;急性分离各组小鼠大脑中动脉平滑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大脑中动脉平滑肌细胞的L-型电压依赖性钙电流(L-type volt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