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失眠从肝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于2013年4月—2013年8月门诊就诊的失眠患者68例进行中医辨证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血瘀,心虚肝旺和肝郁化火、痰热上扰4个证型,并分型论治,疗程20 d。结果:临床痊愈36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7%。结论:失眠从肝论治临床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从肝论治失眠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中医称之为不寐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失眠病位在心,又与肝、胆、脾、胃、肾相关。我们从肝论治,依据病机特点,将失眠分4型:肝气郁结、肝郁血虚、肝郁化火、  相似文献   

3.
睡眠健康作为深刻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医学及社会问题,目前仍缺乏疗效稳定、长效、安全、副作用小的干预手段。导师贾跃进结合40余年的临证经验,针对失眠提出了"从肝论治"的诊疗思路。同时,结合现代人体质,情志因素,以疏肝清热、养血益气角度立法,自拟疏肝安神汤治疗此类"肝郁化热"型失眠,临床收获了良好效验。本文将简要介绍贾老师运用本法拟方治疗失眠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裴瑞霞教授从肝论治亚临床甲减的辨治思想和选方用药经验。[方法]通过跟随裴瑞霞教授门诊,收集裴教授治疗亚临床甲减的典型医案,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从病因病机、选方用药等方面论述裴教授从肝论治亚临床甲减的学术思想及临床诊疗思路,并附典型验案两则加以佐证。[结果]裴教授常以肝为着眼点辨证论治亚临床甲减,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亚临床甲减的发生多受情志因素影响,其病机与肝郁密切相关,气机郁滞、气血津液运行失常、痰瘀互结为本病病理基础,并将其分为肝郁气结、痰气阻滞证,肝郁脾虚、痰湿蕴结证,肝郁血瘀、痰瘀互结证,肝郁日久、气阴亏虚证等4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常常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所举验案一为肝郁脾虚型,治疗当以疏肝解郁、健脾和中为基本原则,方选逍遥散加减;验案二为气阴两虚型,治疗当以益气养阴为基本原则,方选小柴胡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后均获得显著疗效。[结论]裴瑞霞教授从肝论治亚临床甲减,紧扣病机,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整体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失眠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拟定《失眠中医证型调查表》,对失眠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频数描述、非参数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对应分析等多种统计学方法研究温州地区失眠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517例失眠患者,其中医证型按比例由多到少依次是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心胆气虚型和"其他证型",其中以心脾两虚和阴虚火旺2个证型最为常见。失眠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P<0.01);各个证型中除痰热内扰和"其他证型"外,其余证型均是女性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其他证型"外,其余证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1岁以下年龄段的失眠患者以痰热内扰型为主,21~30岁年龄段的失眠患者以心胆气虚型为主,31~40岁、41~50岁和51~60岁年龄段的失眠患者均以心脾两虚型为主,61~70岁年龄段的失眠患者以阴虚火旺型为主。研究生以上文化程度的失眠患者以心脾两虚型为主,大学本科、大专和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者均以肝郁化火型为主,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以阴虚火旺型为主。未婚和丧偶者的失眠证型以肝郁化火型为主,已婚者的失眠证型以心脾两虚型为主,离异者的失眠证型以"其他证型"为主。结论:温州地区失眠患者的证型以心脾两虚和阴虚火旺为主,证型分布受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失眠是现代临床的常见病,属于中医学"不寐"的范畴。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现代人常因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压力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且临床证型多为肝郁化火型。其虽然不属于危重病症,但长期、持续的失眠会出现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及全身无力等一系列症状,从而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目前,西医针对失眠的治疗主要采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但西药往往会产生嗜睡、疲乏、头昏和头痛等不良反应。而中医注重整体观念,治疗失眠时往往审症求因从整体调节下手,故在治疗上有明显的优势。未来,对失眠的治疗将偏向于中西医结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学生失眠症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根据文献拟定《失眠症中医证型调查表》,对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因失眠就诊于浙大校医院的浙江大学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判断中医证型。结果:大学生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型由多到少依次是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郁化火、阴虚火旺、痰热内扰、其他证型和心胆气虚型,其中以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和肝郁化火3个证型最为常见,三者累计70.1%。结论:除了常见的心脾两虚和肝郁化火型,大学生失眠患者也常见肝郁脾虚这个以往关注较少的证型,本研究提出的分型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血瘀既是长期失眠的结果,又是造成失眠顽固不愈的重要原因。瘀血阻滞心、脑、肝之脉络,气血运行失畅,卫气出入异常,阴阳失调,故失眠反复不愈。从瘀论治失眠的经典配方为血府逐瘀汤。久坐、少动是目前普遍的生活方式,常造成气滞血瘀等病理因素的形成,失眠的证型中兼有血瘀证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临床用药上,加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失眠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血瘀既是长期失眠的结果,又是造成失眠顽固不愈的重要原因。瘀血阻滞心、脑、肝之脉络,气血运行失畅,卫气出入异常,阴阳失调,故失眠反复不愈。从瘀论治失眠的经典配方为血府逐瘀汤。久坐、少动是目前普遍的生活方式,常造成气滞血瘀等病理因素的形成,失眠的证型中兼有血瘀证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临床用药上,加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失眠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大数据角度阐释失眠中医证候的分布及其与性别、年龄、各种症状的关系,为失眠的中医证候、证素分布研究提供大样本数据参考。[方法]回顾性检查电子病历,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10日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失眠患者,必要时电话回访。纳入后使用R软件进行大数据分析,统计患者基本信息,提取病历中的症状、体征信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证候患者证型、证素的影响因素,并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9 439名失眠患者,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1.52倍,30~60岁的失眠就诊人数占比为71.95%。证型分布以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郁脾虚为主,证素以脾虚、肝郁、血瘀、湿热、气虚为主,部分证型证素分布存在年龄、性别差异。聚类分析表明,失眠人群主要可分为以肝郁、脾虚类症候群为主和以湿热类症候群为主的两个群体。关联规则分析表明,头晕、乏力、口苦等为肝郁脾虚型失眠的核心症状体征,入睡困难、心烦、多梦等是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核心症状体征,多梦、舌红等是心肾不交型失眠的核心症状体征。[结论]龙岗地区失眠患者中,女性患者显著多于男性,年龄分布以中年群体为主。证型、证素分布以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郁脾虚、脾虚、肝郁、血瘀、湿热、气虚为主。失眠的中医证素可能比证型有着更加精确、更加规范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从肝肾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或其他原因造成卵巢功能衰退、神经内分泌失调,所出现的生殖系统变化和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证候群.主要表现为潮热汗出,头晕耳鸣,心悸失眠,腰酸神疲,烦躁易怒,或抑郁寡欢,月经失调等.归属于祖国医学"脏躁"、"郁证"、"绝经前后诸证"等范畴.对于此病,世医多从肾论治,然"女子以肝为先天",笔者认为,在从肾论治的同时,强调从肝论治,会取得更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连建伟教授辨治失眠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以期指导失眠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连教授治疗的不同证型失眠验案4则,结合平素跟师随诊的心得体会,详加按评,从病因病机、辨证重点、组方化裁、用药特色等方面探索连教授治疗失眠的特色和经验。[结果]连教授认为临床上失眠多见痰热扰心、肝郁脾虚、气滞血瘀、心脾亏虚4种证型,其辨证重点在于两手关脉之表现和舌质、舌苔之变化。临证治疗,连教授善于以经论为指导,应用历代名方,加减化裁,合而成方,熔数方于一炉,疗效显著。所选4则医案,分别代表上述4种证型。痰热扰心者治以化痰清热以安神,肝郁脾虚者治以疏肝健脾以安神,气滞血瘀者治以行气活血以安神,心脾亏虚者治以健脾养心以安神,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连建伟教授辨治失眠,突出舌脉的辨证意义,并根据虚实之不同,随证论治,临床疗效颇佳,其学术观点和临床遣方用药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病理及证候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病理和证候规律.方法:选择61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9例健康同龄妇女为对照.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各证型中,以肾阴虚证和肝郁气滞证所占比例最大,差异非常显著(P<0.01);②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肝郁积分及肝郁分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③各证型肝郁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肝郁气滞组积分最高,显著高于肾阴虚组、阴阳两虚组(P<0.01).结论:肝郁气滞证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最常见的证型之一,各证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郁病理变化,肝郁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14.
从"肝"论治疑难杂症往获疗效。文章记录了一则从"肝"论治失眠合并血精症的临床验案,以"异病同治"和"形神兼治"为治疗原则,将共同病机归纳为肝郁血瘀,治以疏肝养血,活血化瘀,收效显著。文章结合古今各家医论探讨了"肝"之理论与失眠合并血精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证候与证型的分布规律,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419例PCOC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6.0及模糊聚类法对其证候证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癌状以肾虚与肝郁的表现为主,单证分型从高到低依次为肝郁型、肾虚型、脾虚型、痰湿型及血瘀型.结论:PCOS发病以肾虚为本,肝郁为标,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痰瘀阻滞胞脉所致.临床当以补肾为根本,佐以疏肝健脾,或活血、化痰.  相似文献   

16.
脂溢性脱发中医名"发蛀脱发",是皮肤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以毛发进行性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机制复杂,中医认为本病发病以"湿"、"瘀"为关键,本虚标实;我师陈明岭教授从肝脾论治本病,辩证论治,将本病分为湿热瘀阻证、脾虚肝郁证、脾虚血瘀证三型;湿热瘀阻则以健脾除湿、活血化瘀为治法,选方楂曲平胃散合桃红四物汤;脾虚肝郁则以疏肝益脾为治法,选方逍遥散;脾虚血瘀则以益气健脾、养血活血为治法,选方五味异功散合桃红四物汤。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给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很大困扰,也会导致进一步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发生.中医药治疗失眠有独特的优势,探讨失眠的中医证治具很大的临床价值.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中称为"不寐".历代医家对于失眠论治颇详,大多认为失眠主要病位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神不守舍而失眠,主要与肝、脾、胆、胃、肾的阴阳气血失调相关,发病病因为肝郁、胆怯、脾肾亏虚、胃失和降等.如<素问·逆调论>曰:"胃不和则卧不安." <古今医统大全·不寐候>说:"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阳独亢,亦不得眠.有脾倦火郁,夜卧遂不疏散,每至五更随气上升而发躁,便不成寐,此宜快脾发郁、清痰抑火之法也."现行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将失眠归纳为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黄燕教授运用"情志—气机—肝轴"辨治失眠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经黄燕教授诊断为失眠并治疗有效的初诊患者127例203诊次的病例资料。运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对失眠患者证候、立法、处方、用药等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127例患者出现的证候多为脾虚肝郁证、肝郁化火证、肾阴虚证等。脾虚肝郁证以四君子汤加逍遥散为主方加减,肝火扰心证以丹栀逍遥散为主方加减,肝肾阴虚证以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用药频次最多的依次是酸枣仁、茯苓、白芍、何首乌藤等,药物配伍以柴胡—郁金、女贞子—旱莲草、牡丹皮—栀子、白芍—酸枣仁—合欢皮—何首乌藤、法半夏—白术、枳壳—当归为主。【结论】数据挖掘技术的分析结果可客观反映黄燕教授辨治失眠以"情志—气机—肝轴"为指导的学术思想,揭示其疏肝解郁、养心安神为核心治则的用药规律,这可为深入学习和领悟黄燕教授学术思想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桥本氏甲状腺炎,属中医"瘿病"范畴,病机复杂,西医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病在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证候表现,历代医家及现代中医名家多认为本病病位多在肝、脾、肾,结合分期论治,疾病早期多为肝郁化火或肝气郁滞证,中期肝木犯土则可见肝郁脾虚证,后期多为脾肾阳虚证,临床治疗也多以疏肝、健脾、补肾为治疗原则,用药多入肝、脾、肾三经,疗效显著。本文主要从脏腑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经脉的循行路线、脏腑之间相互关系、中医治未病思想几方面入手,对从肝、脾、肾论治桥本氏甲状腺炎进行理论探讨,并结合目前临床的组方用药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最后进行总结分析,旨在能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20.
不寐,即失眠.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原因,致使心、肝、胆、证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心神不安而成本病.不寐在传统医学中称为"不得眠","目不瞑",亦有称为"不得卧"者.笔者从1982年至今辩证论治不寐患者60例.临床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