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白介素-11治疗,观察外周血小板的变化。结果:白血病患者实施化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下降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实施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恢复的最高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低于50×109/L延续时间,恢复到75×109/L或100×109/L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参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在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对象均为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共40例,均于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在本院接受治疗。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白介素-11治疗,实验组实施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预后显示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明显,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小板情况差异明显,实验组的血小板恢复最大值、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血小板恢复至75×109/L、100×109/L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理想,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实验组的安全性理想,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其安全性和疗效比白介素-11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白血病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症(≤20×109/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15例急性白血病经化疗达完全缓解(CR)后巩固化疗中患者作为治疗组。化疗前血小板计数均≥100×109/L。化疗前1天即开始给予皮下注射rhTPO15000IU,每天一次至骨髓抑制期后血小板恢复。选20例急性白血病巩固化疗中未予rhTPO预防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时间推迟至化疗后12天,持续时间减少至4~5天,恢复时间提前6天,减少了血小板输注的次数,且仅有不影响治疗的轻微不良反应。结论:rhTPO应用于白血病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述分析急性白血病化疗中导致血小板减少后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的治疗作用。方法 2016年和2017年间12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我院实施化疗治疗,均出现血小板减少或者出血症状,对照组(n=63)给予血小板输注治疗,而应用组(n=64)给予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互比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应用rh IL-11治疗有血小板最低值互比差异微小(P 0.05),但是应用组血小板输注量却远远低于对照组,互比(P 0.05),应用组血小板恢复用时远远短于对照组,互比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采用rh IL-11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对减少因输入血小板后发生的异体免疫反应和相关风险有积极重要的意义,故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各类急性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016年确诊的经化疗初次缓解后巩固化疗的各类急性白血病86例次,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化疗结束后72 h开始皮下注射rhTPO 300 U/kg.d。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措施处理血小板减少。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化疗后的血小板最低值无明显差异。如血小板检测≤20×10~9/L,可选择输注单采血小板。动态监测血小板恢复情况,分析比较两组病例血小板恢复时间、血小板30×10~9/L及≤50×109/L的持续天数及血小板输注次数。结果治疗组化疗后血小板计数≥50×10~9/L早于对照组;减轻了化疗后血小板的下降程度;缩短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输注次数。结论 rhTPO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常规化疗的已达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21例,化疗后加用rhIL-11作为治疗组,应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照组化疗后不加rhIL-11,分析比较两组病例血小板下降程度,尤其是化疗后七至十四天骨髓抑制期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输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加用rhIL-11能够明显缩短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减少严重的出血症状的发生及血小板悬液的输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rhIL-11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结论 rhIL-11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采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40例,按单盲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连续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小板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65.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小板计数(PLT)水平(126.35±15.74)×109/L,较对照组的(80.98±20.98)×109/L高,PLT开始上升时间(5.06±1.68)d、PLT≥50×109/L所需时间(9.65±1.57)d,均较对照组[(7.24±2.11)d、(13.14±1.25) d]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与对照组(15.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采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血小板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TPO)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化疗后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效果,分析评价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 12-2019. 10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PLT/L)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41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接受rh TPO(15 000 U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白介素-11治疗骨肉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6例化疗期间血小板减少达Ⅲ度以上(Plt≤50×10~9/L)的骨肉瘤患者36例,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18例。A组化疗结束后12-24h内给予皮下注射rhIL-11单用,0.75mg/次,1次/d; B组化疗结束后12-24h内给予皮下注射rhIL-11,0.75mg/次,1次/d,第3天后加用rhTPO, 15000U/次,1次/d,A、B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当血小板≥100×10~9/L或至血小板较用药前升高50×10~9/L时,即可停药。结果 B组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较A组平均升高9×10~9/L,B组血小板减少达Ⅲ度以上时间较A组平均减少2.5d,B组持续用药天数比A组平均缩短了2.6d,且不良反应及输血率明显降低。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白介素-11治疗骨肉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效果明显,值得骨肿瘤治疗中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地塞米松联合疗法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3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地塞米松疗法,同时观察组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6.7%(10/1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6.7%(13/1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CD4~+水平及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CD8~+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观察组治疗后的CD4~+水平及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水平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地塞米松联合疗法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提高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忠强 《中外医疗》2013,32(14):17-17,19
目的探讨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采用rhTPO治疗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46例作为治疗组,选取同期采用rhIL-11治疗的血小板减少症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7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小板值以及用药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开始恢复时间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Ⅰ)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强化治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Ⅰ)治疗,25μg/kg·d皮下注射,直至血小板连续2 d>50×109/L或>100×109/L.对照组不使用任何升血小板药物.结果 治疗组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缩短,血小板输注量减少,血小板绝对值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头痛、肌痛和浮肿.结论 重组人白介素-11(Ⅰ)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输注血小板剂量、血小板计数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最低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P=0.131);治疗组血小板最高值为(161.81±30.21)×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t=6.88,P=0.025);治疗组血小板恢复时间为(11.89±5.13)d,明显短于对照组(t=7.84,P=0.021);治疗组血小板输注量为(7.12±3.11)U,明显少于对照组(t=7.73,P=0.028)。治疗组出血率28.00%,对照组出血率76.00%,治疗组在总出血人次及口腔出血、皮肤出血、泌尿道出血、消化道出血例次中均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促进血小板生成并且减少输注血小板量,有效降低了血小板低下带来的潜在危险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60例,诱导化疗结束后用rhIL-1150μg(/kg.d)皮下注射,连用4~14d;对照组59例,为同期住院治疗的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不给予rhIL-11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血小板恢复时间短,输注单采血小板数量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水肿、乏力、恶心和肌肉关节酸痛等,治疗组程度较轻,而且在停药后自行消失.结论rhIL-11治疗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有效、安全,可加速血小板数量的恢复,减少患者对血小板输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在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将80例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输注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实施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手段,观察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处于<50×10~9/L、达到70×10~9/L及100×10~9/L阶段的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手段能够获取较好结果,缩短血小板恢复时间,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8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为新诊断组,持续、慢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诊断组完全反应14例(82.35%),有效2例(11.76%),无效1例(5.89%),总有效率94.11%;持续、慢性组完全反应12例(57.14%),有效7例(33.33%),无效2例(9.53%),总有效率90.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5.26%)出现轻度乏力、疲劳,均未给予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无论对新诊断ITP还是持续性及慢性ITP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能提高血小板水平,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疗法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共23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使用流式细胞分析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在此类疾病患者治疗及预后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数量无显著差异(P=0.2607),治疗后血小板均有大幅上升,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但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除T淋巴细胞数量外其余细胞亚群占比均无显著变化,而研究组患者各项统计参数均有显著变化,除CD~(8+)亚群占比外其余统计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疗法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理论上能够有效的从根源上治疗此类疾病,抑制患者的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比较特比奥(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巨和粒(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恶性实体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的76例恶性实体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38例患者在化疗后采用特比奥皮下注射治疗.另外一组38例患者在化疗后采用巨和粒皮下注射治疗,动态监测注射特比奥或巨和粒后患者血小板增长情况,c2检测比较二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注射特比澳与巨和粒后血小板计数均显著升高,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以上所需时间明显缩短,其中特比澳组血小板计数普遍高于巨和粒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缓解率特比澳组高于巨和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患者在巨和粒治疗后需要输注血小板,而特比澳组只4例需要输注血小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组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毒副反应,其中特比奥组(13.2%)低于巨和粒组(1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毒副反应均比较轻微,患者可以耐受.结论 特比澳与巨和粒治疗恶性实体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安全有效,可以减轻化疗引起的血小板降低程度和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的输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不同给药频率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PLT)减少症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化疗后PLT减少症病人4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连续给药,给予rhTPO 15000 U,每日1次,用药14次;B组为隔天给药,给予rhTPO 15000 U,隔日1次,用药7次.比较2组病人的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病人PLT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A组病人PLT<50×109/L的持续时间及恢复至75×109/L、100×109/L所需的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P<0.01);所有纳入最后疗效评估的病人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rhTPO连续给药比隔日给药对白血病化疗后病人PLT水平有更好的提升作用;在降低出血风险和用药安全性方面,rhTPO 2种给药方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