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荣福  陈宪  刘萌 《当代医学》2009,15(14):6-10
淋巴瘤是一种全身性恶性肿瘤病变,多部位均可受累,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诊断淋巴瘤的"金标准"是病理论断,但是近年来随着各种影像技术,包括X射线诊断、CT、MRT、核医学检查(SPECE、SPECI/CT、PET、PET/CT等)的迅速发展,其在淋巴瘤诊断、分期、再分期、治疗以及预后评价等方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肠道恶性淋巴瘤缺少特异的敏感的检查方法,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腹部手术综合诊断,并依肿瘤部位行相应的手术治疗。肠道恶性肿瘤中以B细胞淋巴瘤最常见,占肠道恶性肿瘤的1%~4%,恶性淋巴瘤一经诊断,应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现将本人在华西医院进修期间所遇到的2例T细胞淋巴瘤误诊患者的诊治过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淋巴瘤是免疫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结外淋巴瘤患者常缺乏典型症状及阳性的辅助检查结果,部分病例仅以发热为主
要表现。对于表现为长期发热(病程>3周)的淋巴瘤患者,其发热症状的特点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线索,如起热时间、热型、药
物反应等特异性表现对于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早期、罕见病例。应用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思维,可以提高此类淋巴瘤
患者的诊断效率,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COPP方案治疗小儿早期恶性淋巴瘤郑光海,林,张祥福,魏孝钰关键词:恶性淋巴瘤,治疗恶性淋巴瘤仅次于肾母细胞瘤居小儿恶性肿瘤第二位。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我院小儿外科对21例早期恶性淋巴瘤患儿采用手术和选用COPP方案治疗,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黄干荣  黄许森 《华夏医学》2000,13(4):552-553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较常见的原发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Disease,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二大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恶性淋巴瘤在恶性肿瘤中居第11位[1]。对恶性淋巴瘤的探索和研究已有160余年的历史,近二十年来对它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步。1 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进展近20余年来,随着化疗以及治疗策略的进步,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尤其是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时至今日,大多数早期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都可获得治愈。自60年代开始用MOPP(盐酸氮芥6mg/m2,静脉滴注,第1、8…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及疗效。结果:13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其中11例经手术治疗,全部患者经放射治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影像学检查病灶缩小或消失,7例已死亡,平均生存期20.1月,其他病例随访中。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较罕见的恶性肿瘤,尽管CT和MRI对诊断有一定价值,但确诊需靠病理检查。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朱军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4):95-100
近40年来,由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 H L)相对于其它恶性肿瘤对现有的化疗、放疗较为敏感,近期疗效较好,所以在诊断治疗方面逐渐形成一些相对成熟的“规范”和“常规”。如视C H O P方案为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金标准”一线治疗方案等。而这些“规范”和“常规”在恶性淋巴瘤诊断  相似文献   

8.
小儿恶性实体肿瘤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我国每年新增恶性肿瘤患者约160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健康水平提高,传染病疾病、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及大城市,恶性肿瘤已成为儿童疾病死亡首位原因.根据上海1990年统计资料,小儿恶性肿瘤发病率为98.8/100万人口,同期北美和欧州小儿恶性肿瘤发病率分别为122/100万人口及120/100万人口.儿童恶性肿瘤中白血病发病率最高约占总数32%,小儿恶性实体瘤以颅内肿瘤、恶性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软组织肉瘤、骨肉瘤、肝母细胞瘤等较为常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综合治疗是儿童肿瘤诊治的基本原则.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基因治疗等.  相似文献   

9.
结肠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低,病理组织类型多样。目前关于结肠淋巴瘤研究非常有限,尚未制定公认的临床指南。笔者结合国内外现有文献,从结肠淋巴瘤的诊断标准、分期、病理类型、临床特点、CT影像学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结肠淋巴瘤的认识,为术前诊断提供线索与思路。  相似文献   

10.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器官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1.4/10万,且有逐年增多趋势,死亡率约为1.5/10万。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美国20~39岁男性和80岁以上的女性,NHL的死亡率都排在第五位[1]。随着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的实施,部分淋巴瘤已可治愈,而早期诊断和准确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胃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lymphoma,PGL)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胃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恶性肿瘤的1%~5%。组织学类型主要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霍奇金淋巴瘤(HD)很少见。长期以来对其治疗问题一直存在很多争议。传统观点认为手术是治愈PGL的最主要手段,但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这一观念受到了不断冲击。本文对PGL的治疗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1例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例患者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DLBCL,NOS,GCB)。目前症状达到部分缓解。结论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与其他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表现相似,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上多采用手术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约占胃恶性肿瘤的5%左右,消化系统的恶性淋巴瘤中胃的发病率占首位,且经过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后的五年生存率在50%以上,因此X线检查是明确诊断及选择适当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阻力指数(RI)在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腮腺良性多形性腺瘤、14例腺淋巴瘤和17例恶性肿瘤术前超声的血流信号特点,并测量其初级供血动脉的R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腮腺恶性肿瘤的RI阈值,并计算其对腮腺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结果:①良性多形性腺瘤中90%(20/22)肿瘤血流信号在Ⅰ-Ⅱ级之间,腺淋巴瘤中79%(11/14)肿瘤血流信号在Ⅱ-Ⅲ级之间,恶性肿瘤中76%(13/17)肿瘤血流信号在Ⅲ-Ⅳ级之间,且3组之间的血流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以RI≥0.69作为诊断标准,对腮腺恶性肿瘤诊断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70%。结论:腮腺良恶性肿瘤之间血流信号的特征与其病理学基础相关,通过确定的RI阈值,有利于腮腺良恶性肿瘤之间的鉴别,尤其有利于血供均较丰富的腺淋巴瘤与高度恶性肿瘤之间,低度恶性肿瘤与良性多形性腺瘤之间的鉴别。  相似文献   

15.
李其焕  李年丰   《中国医学工程》2009,(1):43-44,47
目的探讨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5例,女2例。恶性淋巴瘤6例,血管肉瘤1例。诊断主要依据为B超和CT。手术方式采用根治性脾切除,或加联合器官切除。术后辅以化疗。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是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征是持续性发热、肝脾大、血细胞减少及在骨髓、肝脾和淋巴结的组织细胞噬血现象。HPS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恶性肿瘤特别是恶性淋巴瘤是引起成人继发性HPS的主要原因。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相关性HPS(NK/T-LAHS)临床上少见且致死率高,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差,预后不佳,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64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理类型以恶性间质瘤、腺癌、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块、出血、贫血、呕吐、肠梗阻等。术前诊断符合率46.9%,误诊率53.1%。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以恶性间质瘤、腺癌、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为多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相对不足,容易延误诊断,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早期诊断是关键,手术治疗是首选。  相似文献   

18.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常见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度异质性,也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随着基因组学、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的发展,淋巴瘤的诊断分型不再局限于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逐渐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出现的各种生物标志物也为深入了解淋巴瘤的发生与发展机制、优化治疗及评估预后奠定了基础。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分型一起构成了淋巴瘤诊疗的MICM分型。现就MICM分型在DLBCL诊断、分型、分期、治疗及预后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胃原发恶性淋巴瘤(PGL)原发于黏膜下淋巴组织,是结外恶性淋巴瘤,在西方约占恶性肿瘤的5%~8%,因其发病率低,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困难,误诊率极高。本文旨在总结治疗PGL的经验,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腹部淋巴瘤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病情严重者甚至蔓延至患者全身,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及早发现并确诊对腹部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CT扫描以及MRI扫描都是当前临床常见的诊断方法,本文将针对腹部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I诊断方法的进展进行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