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卫生》2012,(1):36-36
2011年,山西省启动实施县域一体化综合改革,统筹考虑、同步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实施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主要内容是“六个一体化”:县域卫生资源一体化配置,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药品供应一体化保障,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开展,县乡村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经历了波折的2014年,山西省政局已从"乱"到"治",山西省发展已经由"疲"转"兴"。自去年起,山西省大力推动全省深化改革工作,在全省推行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重启基层医改新模式,从医疗卫生供给侧入手,通过组建医疗集团,盘活存量资源,下沉县域内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将山西医改推上了"快车道"。有机整合管理体制寻破题2016年,山西省高平市率先开展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拉  相似文献   

3.
各地     
<正>山西县域一体化改革全覆盖截至10月30日,山西省11个市119个县(市、区)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实现全覆盖,119个县医疗集团全部挂牌运行,提前两个月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改革目标。近日,山西省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现场推进会在吕梁市柳林县召开。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强调,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部署,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4.
<正>构建县乡一体、以乡带村、三级联动新体系,县域综合医改走出"山西模式"。2018年,山西省卫生健康事业在多个领域取得新发展、新成效。在县域综合医改方面,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在"六统一"管理和"六个机制"创新上取得重大进展,收到了基层服务量、基层服务能力、群众健康素养"三提升",次均费用、自付费用、看病成本"三下降"的良好效果,国家卫生健康  相似文献   

5.
针对山西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县域各医疗卫生机构独立设置各自为政、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强等短板。山西省开展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尤其是2019年,启动《山西省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促进条例》立法,固化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6.
正山西省把全面推行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作为一项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惠民工程,和缓解本省医疗资源整体不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解决基层群众缺医少药问题的治本之策。山西省的核心做法在于,以医疗资源一体化之"通",化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之"痛",打造县域综合医改"融合板",形成医联体建设的山西模式。一体化改革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7.
正自2017年2月开展首批试点以来,山西省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用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就在全省119个县全部推开。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改革的全覆盖,是因为山西致力于疏通体制梗阻,初步实现了医疗、医保和医药的联动和融合,并用一体化改革激发了县域医疗机构综合改革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8.
正为解决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内生动力问题,山西省从2015年提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思路。截至2017年10月底,全省119个县医疗集团全部挂牌运行。具体方法为,从体制改革入手,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组建一个独立法人的医疗集团,实行行政、人员、财务、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管理。并将县域内医保实施总额打包付费。  相似文献   

9.
正"抓住‘人’‘环节’‘事’这‘三个关键’,让‘一体化改革’为山西人民的健康保障持续发力。"2017年,山西省全面推行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全省119个县(市、区)医疗集团全部挂牌运行,前两批试点县改革成效初显,基层医疗服务量、基层服务能力、群众满意率实现"三提升",县级医院门急诊患者次均费用、自付费用、群众看病的间接成本实现"三下降"的良好势头。新的一年里,山西省力争实现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度建设"、"建立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县域内人口占省总人口的72%左右,可见,解决好县域内人口,尤其是广大农村人群看病就医问题,是医改成功的关键.为解决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相对 乏、基层医疗技术人员短缺、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山西省委、省政府在高平市2016年先行先试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取得经验的基础上,2017年做出全省推行一体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列入了省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1.
各地     
正山西推进县乡一体化改革近日,山西省医改领导小组召开全省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示范县建设推进会。山西省副省长曲孝丽要求,参会的24个示范县县委书记、县长要切实履行一体化改革"施工队长"职责,做到质量、速度双提高,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此前,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在山西省委常委会上要求,书记、县长要当好"施工队长"。县乡医疗卫生  相似文献   

12.
2016年以来,山西省积极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组建了117个县级医疗集团,整合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管理,推动构建“县乡一体、以乡带村、上下联动、信息互通”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本次疫情防控期间,该省县级医疗集团发挥制度集成优势,迅速实现县乡村三级队伍统一指挥、高效协同。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卫生厅5月19日召开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推进会宣布,山西省已在11个市确定了28个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医改试点,实现了县域卫生资源一体化配置、县乡村三级医卫机构一体化整合、药品供应一体化、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县乡村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一体化等试点。  相似文献   

14.
正山西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490万,辖11个地级市,117个县(市、区)。全省县域人口占到70%,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直接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服务能力,2017年以来,山西省率先实施了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山西确定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省。  相似文献   

15.
盐湖区是山西省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全区下辖21个乡镇办, 314个行政村,总人口69万.共有区级公立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1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9个,村卫生室300个,民营医院68家. 四步走,探索运行模式 今年以来,盐湖区根据省政府关于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稳妥推进,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具体做法是"四步走".  相似文献   

16.
正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作为全省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首批试点县,走出了一条"上下联动激活力、下沉资源强基层"的盐湖医改之路。2018年9月27日,全国县域综合医改现场会在运城市召开,与会代表专程赴盐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场观摩。建立管办分离新体制盐湖区医疗集团管委会履行政府办医职能,将卫生计生、财政、发改、人社、编办等部门办医职责收归,负责医疗集团发展规划、章程制定、重大项目实施、财政投入、医  相似文献   

17.
正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施以来,各地实践形式虽各有不同,但都是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通过整合而实施的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并发挥最大作用。县域医共体不是县和乡的"简单拼盘",也不是县级卫生健康部门权力的"简单让渡",而是事关医疗卫生体制全局的一项综合性改革。即改变原来医疗卫生领域各类制度的县乡两级管理,通过建立新的制度供给,打通融合,形成叠加效应,高位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山西省总人口3700万,70%的人口生活在县域,解决好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山西省委、省政府从解决基层医疗资源匮乏和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出发,在全省全面推行县乡一体化的改革。山西的改革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016年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总结经验,全面推广。第二步,2017年在试点基础上,全省119个县全覆盖,到2020年实现县域65%的患者在基层  相似文献   

19.
今年,山西省将实施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并制定了“六个一体化”重点推进目标,全省每个市要选择1至3个县作为试点。逐渐建立新农合管理系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系统)、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和应急救援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5月,刘志宏履新山西省运城市委书记。上任以来,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方面,他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基本出发点,加强改革的领导和统筹,运城市县域综合医改的水平和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为建设"健康运城"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刘志宏主动扛起医改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作为市委十大重点改革事项之一,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自上而下建立起各级"一把手"从决策部署到组织施工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