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1):140-144
目的观察安神足浴方配合舒眠中药枕治疗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且伴有失眠症状的患者60例,将60例有失眠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安神足浴方配合舒眠中药枕治疗,共治疗4周,对比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临床疗效及血清磷、血清钙、血清甲状旁腺素、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维度得分和PSQI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比对照组下降情况更显著(P0.05),两组催眠药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神足浴方配合舒眠中药枕能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失眠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在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浴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4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1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足浴方治疗。结果 2组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腓总神经的MNCV、SNCV在治疗后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有效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足浴方治疗DPN可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研究脑康Ⅱ号对老年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6例老年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分为安定治疗组、脑康Ⅱ号治疗组和安定+脑康Ⅱ号治疗组,治疗4周.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睡眠质量、治疗副反应量表评价相关副反应.结果 安定组患者生理职能(RP)[(67.28±11.52)分]、精力(VT)[(62.27±9.03)分]、睡眠质量[(1.79±0.75)分]、入睡时间[(0.98±0.54)分]、睡眠时间[(1.21±0.69)分]、睡眠效率[(1.55±1.08)分]及总分[(8.68±1.32)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脑康Ⅱ号组患者VT[(66.50±7.03)分]、社会功能(SF)[(63.58±12.56)分]、情感职能(RE)[(85.43±10.51)分]、精神健康(MH)[(79.03±10.33)分]得分及PSQI除安眠药物外各方面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RP、VT、SF、RE、MH得分及PSQI除安眠药物外各方面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脑康Ⅱ号组在VT、SF、RE、MH、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紊乱、日间功能及总分方面显著优于安定组.中西医结合组在RP、VT、SF、RE、MH、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紊乱、日间功能及总分方面显著优于安定组,并在RP、VT、SF、入睡时间方面显著优于脑康Ⅱ组.结论 中药脑康Ⅱ号在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142-145
目的探讨消渴足浴方与足部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主要针对使用药物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血糖监测的干预,运用饮食干预、情志调节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针对使用消渴足浴方熏洗联合足部穴位按摩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所有患者入组前及出院时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干预后两组神经缺陷评分(NDS)变化情况,比较正中神经、腓神经传导速度,统计干预前后两组诺丁汉生存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踝反射、大拇指振动感觉、针刺感觉、温度感觉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腓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诺丁汉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观察组与干预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行消渴足浴方联合足部穴位按摩治疗同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状况,增强局部神经传导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足浴对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吴茱萸米醋足浴对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70例失眠患者于治疗前1天进行睡眠评估,治疗前5天停用催眠药,经特效穴位按摩联合吴茱萸米醋水足浴治疗7天后,再次进行睡眠评估.结果 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夜间醒来时间、日间残留效应等方面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吴茱萸米醋水足浴对改善患者的睡眠,提高其睡眠质量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天麻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确诊为DPN患者30例,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40 mg、天麻素600 mg,静脉滴注,1次/d,疗程4周,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天麻素联合治疗后明显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是治疗DPN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改良保肾方Ⅱ号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予基础治疗即:控制饮食、血糖、血压、血脂。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改良保肾方Ⅱ号中药汤剂,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保肾方Ⅱ号能够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改善临床症状,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制中药足浴对子宫肌瘤手术前患者安神助眠的作用.方法 选择子宫肌瘤手术前患者20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中药足浴后应用SAS、SDS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焦虑抑郁症状明显缓解,睡眠质量提高(P<0.01).结论 应用中药足浴对子宫肌瘤术前患者安神助眠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FN-α)联合乙肝Ⅱ号对慢性乙肝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乙肝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基础药物治疗,包括保肝类药物及维生素等药物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IFN-α,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乙肝Ⅱ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及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LT、AST及TBIL水平也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4)根据诺丁汉健康量表,两组患者治疗后量表各维度(精力、疼痛、情感、睡眠、社会生活与躯体活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维度评分也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IFN-α联合乙肝Ⅱ号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症状及体征、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肝功能也得以明显改善,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联合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DPN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以降血糖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辨证基础上予以中药汤剂口服,同时加用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予以甲钴胺肌肉注射.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联合足浴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股动脉灌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DPN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动脉灌注前列地尔和甲钴胺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自制问卷量表评分及振动感觉阈值(vibrating perception threshold,VPT)。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自制问卷量表评分和V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自制问卷量表评分和VP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动脉灌注治疗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近期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中药足浴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情况和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存在睡眠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晚睡前给予中药足浴治疗(观察组).每个疗程为15天,连续干预3个疗程后,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标准,评估患者睡眠质量以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即应用中药足浴组,其对睡眠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疗效也比较显著(P<0.01).结论 :中药足浴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朱琏抑制Ⅱ型针法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组给予朱琏抑制Ⅱ型针法针刺治疗,两组均以1周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医证候积分表评价患者睡眠质量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各项评分均降低,治疗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多梦易醒、口渴喜饮、五心烦热、倦怠乏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9.19%)高于对照组(68.42%)(P<0.05)。结论 朱琏抑制Ⅱ型针法可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143-146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内科就诊治疗的DPN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适当体育锻炼及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治疗控制血糖。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穴位按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耳穴压豆治疗。两组均连用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神经电生理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生命质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FBG、2 h PG和HbA1C水平控制达标率分别为94.29%、88.57%和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68.57%和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CV和SCV较前明显加快(P0.05或P0.01),观察组加快幅度更显著(P0.05);同时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生命质量A-DQOL评分较前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用于DPN患者不仅能增加降糖疗效,有利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而且能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加快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4):131-134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超声药物导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年至2019年8月内科住院治疗DPN患者78例,随机分为联用组和单用组,每组各39例。两组予饮食调整、适当运动锻炼、药物降血糖、改善微循环和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单用组在此基础治疗上予穴位按摩治疗,联用组在单用组基础上加超声药物导入治疗,两组均连用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踝肱指数(ABI)和足部单项检查及综合评分(CFS)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TCSS评分及CF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ABI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联用组变化幅度较单用组更显著(P0.05);同时联用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单用组的79.49%(χ2=4.131,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超声药物导入治疗DPN患者的效果确切,能促进运动和感觉神经的恢复,缓解临床症状,对DPN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药足浴按摩对手术前患者睡眠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卫 《右江医学》2008,36(6):676-677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按摩对手术前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睡眠障碍的手术前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中药足浴按摩组(下称足疗组)46例和口服艾司唑仑组(下称药物组)40例。足疗组术前3 d每晚睡前采用自制中药药液浸泡双足15~20 min并结合足部穴位按摩5~10 min;药物组每晚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 mg。连续干预3 d后采用SAS、SDS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手术前患者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结果足疗组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缓解,其疗效及睡眠质量(除外睡眠期间醒来时间)显著优于药物组(P<0.05或0.01)。结论中药足浴按摩可显著改善手术前患者睡眠质量,其效果优于口服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对社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震动感觉阈值(VPT的影响,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2月本院周边的4个社区中确诊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糖尿病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胰激肽原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的多伦多临床症状评分(TCSS)、足部VPT、下肢缺血改善情况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干预前,两组TCS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左侧和右侧下肢V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TCS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左侧和右侧下肢VPT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TCS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左侧和右侧下肢VPT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缺血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胰激肽原酶治疗比较,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可更加有效地降低社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VPT,改善下肢缺血及下肢感觉神经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草药足浴、灌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10月间收治的52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相等均为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中草药足浴以及灌肠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肾功能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肾功能相关指标数据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肾功能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使用中草药足浴、灌肠辅助治疗方式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肾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定晕1号方对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自拟定晕1号方治疗颈性眩晕患者,3个疗程后评定其疗效,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疗效有明显改善(P0.05),患者全血黏度低、高切变率,血浆比黏度,血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及血沉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晕1号方可以通过改善椎-基底动脉的微循环,从而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胸痹足浴方联合耳穴压豆护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胸痹足浴方联合耳穴压豆护理疗法,对比2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76.1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闷胸痛,夜间加重,面色紫暗,劳则诱发,瘀点瘀斑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痹足浴方联合耳穴压豆护理疗法具有补益心肾,活血止痛之功效,能够降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