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坤  王苏贵  王利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4):544-546, 550
目的观察自制动静脉内瘘保护套联合远红外照射在超高压球囊扩张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内瘘)狭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内瘘狭窄行超高压球囊扩张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握拳与放松、内瘘局部热敷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动静脉内瘘保护套保护术侧肢体,同时予以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护理。比较2组病人术后6个月内瘘自然流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内瘘再狭窄的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52例病人术后1~3 d均能首次使用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内瘘自然流量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内瘘再狭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高压球囊扩张术可有效解除内瘘狭窄,自制动静脉内瘘保护套联合远红外照射可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早期使用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1年后动静脉内瘘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流不足、内瘘狭窄、内瘘闭塞、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使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背景 动静脉内瘘的功能维护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至关重要。远红外线照射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不良状况,但HITH-4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保护作用的有效性评价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HITH-4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 选取2020-01-01至2020-06-01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局部涂抹;干预组:应用HITH-4远红外线治疗仪进行内瘘侧肢体照射并局部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干预半年,比较两组患者针眼愈合时间、血痂消失时间、透析血流量、透析动脉压、肱动脉血流量以及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针眼愈合时间与血痂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透析血流量和动脉压高于对照组,肱动脉血流量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ITH-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照射对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疗效。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不进行远红外线照射治疗,2组患者于第0、6、12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测定出血管内径、壁厚、血流量,并比较2组并发症(内瘘血流不畅、血栓栓塞及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内径、壁厚、血流量情况均逐好转,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程卫  叶丽萍  李钟声  高路  顾菁 《安徽医学》2013,34(5):584-585
目的充分利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以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率。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首次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其中前臂内瘘128例,上臂内瘘37例)的慢性血液透析患者16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臂内瘘术后1个月内闭塞5例;上臂内瘘无一例闭塞,但上臂内瘘血流量较大,压迫止血不充分易造成局部血肿,上臂内瘘可穿刺范围小,静脉易形成动脉瘤。结论前臂血管无法建立内瘘时,上臂内瘘是较好的选择。采取绳梯式穿刺,透明胶带结合指压法止血,可避免动脉瘤及皮下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评价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5例前臂无法行常规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建立高位动静脉内瘘,观察内瘘的使用情况及效果.结果 15例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手术均一次成功,成功率100%.内瘘在术后4-6周成熟后开始穿刺,血流量均可达(250-300)mL/min.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例如正确选择穿刺方法、压迫止血方式及做好卫生宣教等有效的健康护理,使得高位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好,为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封蕾  王云燕  李云姝  毛静 《重庆医学》2015,(32):4524-4526
目的:探讨壳聚糖联合远红外线治疗在改善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管通路流量的作用。方法选择该中心2012~2013年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172例,分为对照组、壳聚糖组、远红外线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3例。联合治疗组于每次透析开始后对内瘘穿刺处喷用壳聚糖,并用非热康普治疗仪照射40 min;壳聚糖组仅喷用壳聚糖;远红外线组仅使用非热康普治疗仪照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使用多普勒检测动静脉内瘘口的血流量,并记录最大血流量Q a0(纳入研究时),Qa1(纳入研究后1个月)、Qa2(纳入研究后3个月)、Qa3(纳入研究后6个月)。结果对照组、壳聚糖组在不同时期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红外线组患者Qa2和Qa3均显著高于Qa0(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Qa1、Qa2、Qa3均显著高于Qa0(P<0.05)。远红外线组Qa2/Qa0和Qa3/Qa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壳聚糖组(P<0.05)。与其他3组相比,联合治疗组Qa1/Qa0、Qa2/Qa0和Qa3/Qa0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壳聚糖联合远红外线治疗能够有效保护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是自体动静脉内瘘较佳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外涂喜疗妥软膏对血液透析患者新建动静脉内瘘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血液透析新建动静脉内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外,采取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外涂喜疗妥软膏护理,观察两组在吻合口愈合、血流量充足、血管杂音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在吻合口愈合、血流量充足、血管杂音等方面,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喜疗妥对血液透析患者新建内瘘的成熟、修复及血管的扩张、血管壁的弹性,减轻瘘体局部水肿等均有良好的效果,促进了新建内瘘的成熟,减少了内瘘早期及远期使用的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安全、经济、便捷。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非热康谱红外线理疗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促进作用。方法:将32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术后应用红外线理疗,对照组未应用红外线理疗。比较两组术后头静脉血管内径、壁厚、血流量、首次使用内瘘时间、透析血流量及首次透析血肿率。结果:两组术后头静脉血管内径、壁厚、血流量均逐步好转,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首次使用内瘘时间长于观察组,两组透析4周后血流量均大于首次透析,观察组血流量大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血肿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31.25%。结论:应用非热康谱红外线理疗对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有积极意义,且局部血肿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喜辽妥在促进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0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对照组给予内瘘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沿内瘘血管走行外涂喜辽妥软膏,观察2组在吻合口愈合情况、血管杂音强弱、内瘘闭塞发生率以及内瘘血流方面的差异,比较2组术后30 d血管内径、血管壁厚度的变化以及首次使用内瘘时间。结果研究组在吻合口愈合、血管杂音方面优于对照组,内瘘闭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研究组血管内径、血管壁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内瘘首次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45 d、3个月、6个月内瘘血流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喜辽妥能有效改善内瘘血流量,缩短内瘘成熟时间,显著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19-122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在血液透析患者新建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培养动静脉内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单数)与对照组(双数),各30例,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均由同一组护士进行穿刺,首次使用内瘘时间均为50 d,使用内瘘2个月为观察期,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同时在2周拆线后采用握力器锻炼手臂肌肉功能,研究组患者于术后3 d采用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内瘘侧手臂。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第1天内瘘成熟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40 d、术后110 d内瘘成熟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肿、渗血及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第1针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内瘘内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能促进血液透析患者新建动静脉内瘘的成熟,以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瘘的护理,减少并发症,以提高动-静脉内瘘的成功率和使用率。方法对56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瘘术进行观察护理,分析引起血管内瘘闭塞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各种并发症,促进内瘘尽快成熟。要求护士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穿刺的方法和技巧、血液透析后压迫止血以及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等。结果 56例患者内瘘手术均获成功,穿刺血流量在200~25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结论术后精心护理和功能锻炼能促进内瘘尽快成熟,提高血液透析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采取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动静脉内瘘使用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对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术前以及术后、血液透析期间给予良好的护理干预,并积极预防感染以及内瘘闭塞,探讨这些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延长内瘘使用时间的效果。结果 16例患者中2例因血透并发症死亡,1例因血管硬化无法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转上级医院接受人造血管术进行透析治疗,13例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良好。结论对患者做好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指导,并指导患者及早开展功能锻炼,对动静脉内瘘的启用时机进行准确把握,并将引发血栓的各种不利因素及时消除,积极防治并发症,通过这些措施可使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延长,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远红外线治疗仪在上肢动静脉内瘘术后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纳入我院肾内科于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78例行上肢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联合远红外线治疗仪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评价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内瘘使用时间、透析时血流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内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例(5.13%),低于常规组10例(25.6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内瘘使用时间短于常规组,透析时血流量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远红外线治疗仪在上肢动静脉内瘘术后透析患者中应用可预防并发症发生,增加透析时血流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通过护理干预减少透析患者因低血压而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率,探讨低血压患者内瘘的正确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血透室3年中72例进行血液透析时发生低血压的病例,分成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透析患者相关健康教育及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针对透析低血压给予各项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内瘘闭塞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中有5例发生内瘘闭塞,观察组中有2例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结论:护理干预是一项针对性强的个体化科学护理,能有效减少血透患者低血压的发生,降低动静脉内瘘闭塞率。  相似文献   

16.
董凤玲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508-150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实施动静脉内瘘综合护理干预,加强健康指导,对照组给予动静脉内瘘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内瘘闭塞、感染肿胀手综合征等并发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对内瘘的护理进行强化措施,对于保证血液透析的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最常使用的血管通路,也是患者的生命线。提供充足血流量的内瘘是保证透析的充分性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先决条件。随着透析龄的增长和内瘘的多次反复穿刺,引起内膜增生,继而出现狭窄及血栓形成,最后导致内瘘功能障碍。大量的研究表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长期的炎症反应和内瘘局部的钙化是导致内瘘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远红外线照射能提高内瘘血流量和功能,且能促进新内瘘的成熟,已应用于临床[1,2],但确切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拟观察远红外线照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最常使用的血管通路,也是患者的生命线。提供充足血流量的内瘘是保证透析充分性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先决条件。随着透析龄的增长和内瘘的反复穿刺,引起内膜增生,继而出现狭窄及血栓形成,最后导致内瘘功能障碍。研究表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长期的炎症反应和内瘘局部的钙化是导致内瘘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1]。远红外线照射能提高内瘘血流量和功能,且能促进新内瘘的成熟,已应用于临床[2],但确切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拟观察远红外线照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高压球囊扩张术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8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普通球囊扩张术,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高压球囊扩张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成功率、球囊扩张次数以及球囊扩张压力)、扩张前后的血管狭窄处内径及透析血流量,以及随访6个月后患者的血管通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7.44%)高于对照组(79.49%),球囊扩张次数少于对照组,球囊扩张压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手术扩张前相比,手术扩张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内径及透析血流量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患者扩张后的血管内径及透析血流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未见明显的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高压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成功率高,能有效扩张血管内径,增加透析血流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结合品管圈护理在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60例于该院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结合品管圈护理、比较两组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结合品管圈护理可提高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成功率和SF-36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