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如达溃疡散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消化性溃疡防治作用及影响机制,为本方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 (1)建立慢性胃溃疡模型即乙酸型,通过造模前预防性给药和造模后治疗性给药,观察胃黏膜损伤及修复情况。(2)采用ELISA法检测乙酸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结果乙酸型大鼠实验结果提示:与模型组比较,蒙药各剂量组可明显增加胃黏膜再生黏膜厚度、降低黏膜肌层缺损宽度;奥美拉唑组与蒙药低剂量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优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如达溃疡散各剂量组增加大鼠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低剂量组与奥美拉唑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优于中、高剂量组。结论如达溃疡散可有效拮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产生,影响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防御因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如达溃疡散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消化性溃疡防治作用及影响机制,为本方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 (1)建立急性大鼠胃溃疡模型-幽门结扎型,通过造模前预防性给药和造模后治疗性给药,观察胃黏膜损伤及修复情况。(2)采用ELISA法检测幽门结扎型大鼠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含量、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结果幽门结扎型大鼠实验结果提示: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组明显抑制溃疡的发生,明显降低胃黏膜溃疡指数、炎症指数;蒙药低剂量组与奥美拉唑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两者均优于蒙药中、高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奥美拉唑组、蒙药低组胃溃疡大鼠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含量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各组血清EGFR含量均有明显增加;低剂量组与奥美拉唑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优于高、中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奥美拉唑组、蒙药低剂量组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均有明显优势;低剂量组与奥美拉唑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优于高、中剂量组。结论如达溃疡散可有效拮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产生,影响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防御因子,减弱攻击因子而起效的。  相似文献   

3.
吲哚美辛对乙酸诱导大鼠胃溃疡形成和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乙酸诱导大鼠胃溃疡模型研究吲哚美辛对化学诱导胃溃疡形成和愈合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160~180g。分两组,即单纯乙酸诱导胃溃疡作为对照组和乙酸诱导胃溃疡加吲哚美辛处理组,各时间点每组均8只。乙酸诱导胃溃疡后1、3和7d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胃黏膜中环氧合酶(COX)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用ELISA测定胃黏膜中PGE2量反映COX活性。同时研究吲哚美辛对iNOS表达、活性及胃黏膜损伤的影响,以溃疡面积来评估胃黏膜损伤程度。结果RT-PCR结果显示乙酸诱导大鼠胃溃疡后,COX2mRNA表达明显升高;以溃疡基底部为明显,3d最高,7d下降。胃黏膜PGE2合成也明显增高。吲哚美辛能抑制胃黏膜PGE2合成,处理组溃疡面积1d时为(52.6±6.1)mm2,小于对照组的(71.8±5.8)mm2(P<0.05),且周围充血水肿较轻;3d时两组溃疡大小无差异,但吲哚美辛处理组溃疡基底部厚度为(11±0.5)mm,薄于对照组的(20±0.8)mm(P<0.01);7d时吲哚美辛组溃疡而积为(35.4±3.5)mm2,大于对照组的(24.8±3.2)mm2(P<0.05)。此外吲哚美辛能降低胃黏膜iNOS的表达及活性。结论吲哚美辛能减轻大鼠溃疡形成初期炎症反应,使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但使溃疡加深、延缓溃疡愈合。这一作用除和PGE2合成减少有关外,可能尚和抑制iNOS表达及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灯盏花素对吲哚美辛所致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吲哚美辛致急性胃溃疡模型,观察并比较了灯盏花素与西米替丁对胃溃疡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灯盏花素可使吲哚美辛所致的胃溃疡面积明显减少,溃疡抑制率达70.7%,西米替丁的溃疡抑制率为85.3%,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建立幽门结扎型大鼠胃溃疡模型,研究溃疡散对胃溃疡的防治作用。【方法】随机将50只Wista雄性大鼠分成5组,每组10只,即:阴性对照组,溃疡散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溃疡散高、中、低3个剂量组分别灌胃溃疡散0.52g/kg,0.26 g/kg,0.13g/kg,3次/d。阴性对照组:制模方法同上,生理盐水灌胃,2ml/次,3次/d。阳性对照组:雷尼替丁灌胃0.27g/kg,3次/d。各组连续给药5 d,第5日灌胃后禁食24 h。于第6日,乙醚麻醉后制备幽门结扎型大鼠胃溃疡模型。计算胃液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溃疡指数。【结果】溃疡散高、中、低剂量组溃疡指数分别为1.52±0.41、2.13±0.56、2.76±0.75与阴性对照组5.01±0.82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液量分别为7.19±0.14、8.51±0.43、9.34±0.61ml均高于阴性对照组5.01±0.82ml(P<0.05)。总酸度分别为86.08±7.19、90.94±19.21、96.17±13.71 mEq/L,低于阴性对照组126.8±17.5 mEq/L(P<0.05)。胃蛋白酶活性分别为151.43±10.37、165.41±16.36、190.32±8.36 u/ml,与阴性对照组290.55±14.21 u/ml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溃疡散能够有效减少胃酸分泌量、胃蛋白酶活性,防止胃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溃疡散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 5 0只 ,随机分为 0 .5 %羧甲基纤维素钠组、西咪替丁 (0 .5 g·kg-1)阳性对照组、溃疡散 0 .35 g、0 .7g及 1.4g·kg-13个剂量组。给药 6d后采用幽门结扎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 ,分别测定胃液容量、胃酸含量、胃蛋白酶活性和胃壁粘液量。结果 溃疡散 0 .7g和 1.4g·kg-1组能明显减少胃液容量 (P <0 .0 5、P <0 .0 1)和降低胃总酸排出量 (P <0 .0 0 1) ;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胃蛋白酶活性 (P <0 .0 1)和增加胃壁粘液量 (P <0 .0 5 ) ;各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溃疡散的抗溃疡作用与增强粘膜保护因素和减少对胃粘膜的损伤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8.
陈周峰  黄智铭 《浙江实用医学》2012,17(5):318+327+392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病模型的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吲哚美辛组)、C组(吲哚美辛+姜黄素组)各6只,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测定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B组血清ICAM-1、TNF-α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组织学损伤较A组明显加重;C组血清ICAM-1、TNF-α水平较B组明显降低,组织学损伤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姜黄素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病模型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如达溃疡散对大鼠乙酸性胃溃疡的作用及对其血清促胃液素(gastrin)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酸法复制胃溃疡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如达溃疡散组、雷尼替丁组,观察如达溃疡散对大鼠胃溃疡的作用,并检测其对大鼠血清中促胃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如达溃疡散能明显抑制溃疡的发生,抑制血清促胃液素含量.结论:如达溃疡散具有抗胃溃疡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促胃液素释放,进一步减少胃酸分泌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吲哚美辛和hTERT-siRNA对胆囊癌细胞株GBC-SD的端粒酶活性、细胞增殖、运动的抑制作用;并试从β-catenin/hTERT信号转导途径揭示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端粒酶TRAP、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印迹方法检测GBC-SD端粒酶活性、hTERT基因和β-catenin基因mRNA、蛋白质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光吸收法检测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并做细胞增殖计数、运用Transwell小室和划线了解癌细胞侵袭与运动情况。结果质粒pGCsi-H1/GFP-hTERT转染GBC-SD细胞6~24h再加入吲哚美辛后对GBC-SD细胞的端粒酶、SDH活性、细胞增殖、运动、侵袭力均具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分别同阴性对照pGC-si-H1/NEGative联合吲哚美辛组、单用吲哚美辛组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GCsi-H1/GFP-hTERT作用于GBC-SD细胞24h再加入吲哚美辛,检测hTERT mRNA和hTERT蛋白表达,分别与pGCsi-H1/NEGative联合吲哚美辛组、单用吲哚美辛组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GCsi-H1/GFP-hTERT作用于GBC-SD细胞24h再加入吲哚美辛,检测β-catenin mRNA和p-catenin蛋白表达.分别与pGCsi-H1/NEGative联合吲哚美辛组、单用吲哚美辛组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吲哚美辛可增强hTERT-siRNA抑制GBC-SD细胞端粒酶、SDH的活性,及其增殖、运动、侵袭力,降低hTERTmRNA和hTERT蛋白表达,其机制与β-catenin/hTERT信号转导途径受抑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1.
吲哚美辛滴眼液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给小鼠灌胃0.75%吲哚美辛滴眼,LD^50为75.69mg/kg。兔眼一次性或连续多次滴用本品7d,未见眼部刺激性症状及其他毒性反应。健康志愿者用本品滴眼无明显刺激性症状。  相似文献   

12.
吲哚美辛的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建祖 《河北医学》2001,7(6):574-575
吲哚美辛 (Indomethacin ,IM)为非甾体抗炎药 ,是一种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 ,PG)合成抑制剂。自 6 0年代问世以来 ,主要应用于骨、关节等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 ,其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大。由于该药对胃肠道刺激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使10 %~ 2 0 %的病人不能坚持接受治疗。国内外通过改变给药途径来克服其不良反应 ,剂型较多。中国药典2 0 0 0版收载了六种剂型 ,分别是肠溶片剂、乳膏、贴片、栓剂、胶囊剂和搽剂。除此之外 ,其它剂型也有研究。以下仅就近年IM在肿瘤治疗、儿科、妇产科和…  相似文献   

13.
国内吲哚美辛制剂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吲哚美辛 (Indomethacin)又称消炎痛 ,为一非甾体消炎药 ,196 3年上市 ,用于临床已有 30多年 ,该药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合成而产生解热镇痛及消炎作用 ,是常用药物之一 ,并作为评价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标准药物。临床用于治疗各类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肾小球肾炎 ,Batter综合征 ,直立低血压 ,痛经 ,偏头痛 ,胆绞痛 ,各种肿瘤发热 ,非特异性低热 ,眼科疾患 ,泌尿系统及儿科疾病等。用吲哚美辛治疗往往需要长期用药 ,在常规治疗剂量下 ,不良反应 (主要指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毒副反应 )发生率高达35 %~ 5 0 % ,致使有 …  相似文献   

14.
吲哚美辛在治疗肾绞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家咏  夏曙霞 《九江医学》1999,14(2):113-113
  相似文献   

15.
吲哚美辛是最强的环氧化酶(cylooxygenase,cox)抑制剂,使前列腺素(PG)合成减少,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及其它炎症的治疗。对癌性发热及其他不易控制的发热均有效,近年来,临床实践发现有许多其他的作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吲哚美辛滴眼液对兔眼前房穿刺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吲哚美辛滴眼液对兔眼前房穿刺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3组,行前房穿刺术。分别用0.75%吲哚美辛滴眼液、0.5%醛酸可的松滴眼液和生理盐水滴眼治疗。结果:吲哚美辛滴眼液和醋酸可的松滴眼液均能明显减轻炎症反应强度,缩短炎症反应持续时间。吲哚美辛滴眼液对结膜充血和水肿的疗效优于醋酸可的松滴眼液。结论:吲哚美辛滴眼液对兔眼前穿刺伤有显著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吲哚美辛麻醉应用.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 吲哚美辛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吲哚美辛对胚胎着床的影响,探讨吲哚美辛在胚胎着床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妊娠第3天和第4天皮下注射吲哚美辛,观察其对胚胎着床的影响,经组织学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用药后子宫内膜组织结构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①小鼠妊娠第3天和第4天皮下注射吲哚美辛50mg/kg可完全抗着床;②苏木精-伊红染色提示,给药后第5天和第8天小鼠子宫内膜基质致密,不见透明样改变;腺体增生,与基质发育不同步;血管明显减少;子宫内膜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③超微结构示,给药后第5天小鼠子宫内膜全层脂滴,空泡变性呈不同程度增多,腔上皮细胞受损;第8天子宫内膜腺体少量细胞出现坏死。结论吲哚美辛通过多因素协同作用对小鼠具有较强抗着床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吲哚美辛的临床新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进军  李艳娜 《中外医疗》2009,28(6):165-165
吲哚美辛为非甾体抗炎药,它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PG)合成而产生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主要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髓炎等炎症的治疗。近年来,由于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临床用途越来越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吲哚美辛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开翔  安益国 《医学综述》1997,3(6):271-274
<正> 吲哚美辛(Indomethacin,IMC)为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生物合成而产生解热、镇痛及消炎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临床主要用以治疗非化脓性关节炎、关节囊炎、腱鞘炎以及外伤性软组织疼痛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IMC的实验研究不断拓宽,其治疗范围日益广泛.本文就其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