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采用脑心通胶囊对冠心病进行二级预防,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就聚集调脂、β受体阻滞剂、ACEI、硝酸酯类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步长脑心通胶囊(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5001),4粒/次,3次/d。用药8周后观察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脂、血凝实验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G、TC、L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统计学有显著差异,对照组TG、TC、LDLC较治疗前下降,LDLC较治疗前上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TG、TC、LDLC、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凝试验及血黏度变化均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心通胶囊在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中作用显著,疗效确切,可作为社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榛荷咀嚼片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影响,开发榛荷咀嚼片保健食品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健康雄性大鼠72只,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血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0.5 mg/kg),榛荷咀嚼片高、中、低(720、360、180 mg/kg)剂量组,(造模过程、给药过程)自制高脂饲料造模,腹主动脉取血,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高脂血症模型建立;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组TC、TG、LDLC含量降低,HDLC含量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榛荷咀嚼片能对高脂饲养的大鼠的TC、TG、HDLC、LDLC有影响,进而对高脂血症大鼠有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脂水平与肾脏并发症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收集系统红斑狼疮患者121例,根据是否伴有肾脏并发症分为甲组(患有狼疮性肾炎)42例和乙组(未患有狼疮性肾炎)79例,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与肾脏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甲组 TC, TG,LDLC 含量高于对照组,HDLC 含量低于对照组;乙组与对照组 TC、TG、LDLC、HDLC 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 TC,TG 含量高于乙组,HDLC 含量低于乙组,TG,TC,LDLC 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肾炎的危险因素。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脂水平与肾脏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TG、TC、LDLC 水平异常增高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二甲双胍的降脂效果。方法 将6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34例口服维生素E。用药后4周,组内、组间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体重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无效,治疗组TC、TG、体重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二甲双胍对血脂、体重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脑血管病患者血脂变化规律和比较其调脂治疗疗效,探讨血脂对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脑梗死组108例、脑出血组84例及对照组92例(未发生脑卒中患者),用比色法测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随机分组将脑出血及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调脂治疗组及非调脂治疗组,并进行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AM)(近期疗效)及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远期疗效)。结果脑血管病患者(脑出血、脑梗塞)的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低于对照组;脑出血组TC、LDLC低于脑梗塞组;调脂治疗组1个月后FAM评分低于非调脂治疗组,而3个月后ADL分级评定好于非调脂治疗组。结论高TG、TC、LDLC及低HDLC水平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低TC、LDLC更易发生脑出血;调脂治疗能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脂宁合剂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高脂血症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血脂宁合剂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各60例,血脂宁合剂组给于口服血脂宁合剂,辛伐他汀组给予口服辛伐他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C、TG、 LDL-C、 HDL-C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对比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G、TC和LDL-C均显著降低,HDL-C均显著升高,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降低,其中血脂宁合剂降低TG、LDL-C和升高HDL-C作用优于辛伐他汀组,降低全血黏度和红细胞压积优于辛伐他汀组。结论 血脂宁合剂对调节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单用阿托伐他汀或者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TXA2)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了解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调脂、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及减轻炎性反应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1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和联合药物治疗(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和依折麦布10 mg)。观察服药前及服药12周后的TC、TG、LDLC、HDLC、PGI2、TXA2及CRP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TC、TG、LDLC、HDLC、PGI2、TXA2及CRP的水平无明显差别。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TXA2明显降低,HDLC及PGI2明显升高;而联合治疗较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TC、TG、LDLC、TXA2降低更明显HDLC及PGI2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毒副作用。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更加有效的发挥调脂、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及减轻炎性反应的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常规护肝治疗和调脂药物治疗对高脂血症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高脂血症并脂肪肝肝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分为A常规治疗组、B地奥脂必妥组.2组用药前TC、TG、HDL-C、LDL-C、ALT、AST无统计学差异.A组40例,运用能量合剂与甘利欣静点治疗4周,B组40例运用上述治疗联合地奥脂必妥胶囊口服治疗4周.结果 经过4周治疗后,A组TC、TG、LDL-C及ALT、AST降低不明显,HDL-C无明显变化(P>0.05);B组TC、TG、LDL-C及ALT、AST、有显著性降低,并提高了血脂HDL-C水平(P<0.05);B组患者TC、TG、ALT、AST明显下降到目标水平,与A组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用药前后两组查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高脂血症并脂肪肝肝功能异常患者,联合应用地奥脂比妥和护肝治疗疗效好,可明显降低TC、TG、LFL-C,升高HDL-C,并促进ALT、AST好转,且不会导致肾功能和血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活血降脂颗粒对原发性高脂血症的调脂作用。方法将28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活血降脂颗粒,对照组服用月见草油丸,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其疗效及两组血脂(TC、TG、LDL-C和HDL-C)、血黏度变化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14%)优于对照组(49.28%),P<0.01。治疗后两组TC、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TG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全血高、低切黏度有一定降低(P<0.01)。结论活血降脂颗粒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有较好的调脂作用,且有一定的降低血黏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226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奇偶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3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水平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TG、TC、LDLC、HDLC、FPG、P2 hBG、HbA1c、HOMA-β、HOMA-IR相较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FPG、P2 hBG、HbA1c、HOMA-IR较对照组明显低(P0.05),HDLC、HOMA-β较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阿卡波糖在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患者治疗中,可明显调节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且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地奥脂必妥片对高血压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治疗组46例使用地奥脂必妥1.05Tidpo治疗;对照组46例使用复方丹参3片Tidpo治疗,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血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全血比黏度、血栓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优于对照组。结论地奥脂必妥治疗后,高脂血症、高黏血症有所缓解,优于复方丹参片。  相似文献   

12.
降脂合剂联合非诺贝特等治疗高脂血症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降脂合剂联合非诺贝特等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8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以降脂合剂联合非诺贝特等治疗,对照组78例单纯以非诺贝特等治疗,治疗12周后测量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 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以及血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探讨血脂异常与老年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无血缘关系的 2型糖尿病 ( DM2 )患者 1 0 2例 ,根据是否并发冠心病进一步分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及糖尿病非冠心病组。健康对照组 5 2例 ,均无血缘关系 ,无糖尿病、冠心病史。记录受试者空腹血糖 ( FBG)以及血清总胆固醇 ( TC)、甘油三脂 (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C)等脂质代谢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DLC)据 Freidewaild公式计算 ( LDLC=TC- HDLC- TG/2 .2 )。用 SPSS9.0软件处理 ,检验水平α±0 .0 5。结果 :糖尿病组 TC、TG、LDLC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而 HDLC均值显著低于糖尿病非冠心病组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示 TC、LDLC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DM2患者伴有明显的脂代谢紊乱 ;TC、LDLC为老年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配方颗粒降脂合剂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8例原发性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分别予降中药配方颗粒降脂合剂及辛伐他汀胶囊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HDL-C、LDL-C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药配方颗粒降脂合剂治疗高血脂症有较好的疗效,且服用方便,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补肾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调脂汤治疗肾虚血瘀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其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和脂必妥对照组(B),疗程6周,观察2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2组血脂疗效的比较以及TC、TG与CRP的关系。结果6周后TC、TG、HDL-C、LDL-C、CRP A、B组治疗前后及2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2组血脂控制疗效对比P<0.05,CRP与TC、TG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用补肾调脂汤治疗肾虚血瘀型高脂血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脂和血CA153异常表达对乳腺癌患者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本院胸外科收治的118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有无远处转移分为远处转移组和非远处转移组,比较两组血脂参数和血CA153的表达差异。结果:血LDLC、TC、TG、CA153在远处转移组表达均高于非远处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HDLC在远处转移组表达低于非远处转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LDLC、TC、TG与血CA153表达正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LDLC血症、高TG血症、高TC血症、血CA153升高是乳腺癌发生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6.352、6.986、3.164、2.934、3.092和5.865)。结论:血脂代谢紊乱和血CA153升高与乳腺癌转移的密切相关,乳腺癌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脂变化,必要时及时给予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7.
某高校教职工血脂水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某高校教职工的血脂情况 ,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方法 :收集某高校教职工的体检资料进行血脂 (TC、TG、LDLC、HDLC)检测分析 ,对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4 96名教职工中TC、TG、LDLC、HDL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 4 4 .96 % ,35 .89% ,4 1.94 %与 2 .4 2 % ;血脂异常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P <0 .0 5 ) ;男性HDLC、TC异常检出率最高分别为 5 0~岁和 6 0~岁年龄组 ;女性 4 0~岁年龄组明显高于 30~岁年龄组。结论 :高脂血症已成为该校教职工的多发病 ,血脂异常与性别、年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阚瑛  孙亚东  韩艳  马彦  关红  杨乐 《吉林医学》2007,28(15):1638-1639
目的:观察力平之对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功能、血肌酐、尿素氮、血糖浓度。结果:服用力平之治疗组TG、TC、LDL-C明显降低(P<0.01),HDL-C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血脂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力平之对纠正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脂代谢异常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9.
自拟降脂灵治疗高脂血症(附6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自拟降脂灵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 2 2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 ( 62例 ) ,患者每日 2次口服自拟降脂灵 ,连续 4周 ;对照组 ( 60例 )患者每日 3次口服脂必妥 ,观察治疗前后 2组患者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 ,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 TC)、甘油三酯 (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DL- C)下降 ,总有效率 88.70 %;对照组治疗后 ,患者血清 TC、TG及 LDL- C亦有下降 ,总有效率 70 %,两组疗效比较 ,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结论 :自拟降脂灵治疗高脂血疗效显著 ,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评价蒲参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448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6例,服用蒲参胶囊;对照组112例,服用脂必妥片;两组疗程均为4周.主要疗效指标为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度脂蛋白(HDL-C).结果蒲参胶囊能使TC平均降低0.6246mmol/L,TG平均降低1.5343mmol/L,LDL-C平均降低0.5764mmol/L,HDL-C平均升高0.4406mmol/L;其中蒲参胶囊降低TG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蒲参胶囊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尤其是TG升高者)有较好的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