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热程与EB病毒DNA(EBV-DNA)检测阳性率的相关性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住院的IM患儿32例,分析其热程与EBV-DNA阳性率和拷贝数的关系.结果 儿童IM治疗前EBV-DNA的阳性率为68.75% (20/32),拷贝数平均为1.39×107/ml(中位数8.36×104/ml),检测时发病时间平均6.6天(中位数8.0天).患儿治疗前E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1~4天91.67%、5~8天61.54%、9~12天33.33%、13~16天0.热程1~4天EBV-DNA的检出阳性率和拷贝数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4组患儿EBV-DNA的阳性率随着热程的增加而呈直线下降,相关系数R=0.99(P<0.05).结论 在患儿发热早期(1~4天)检测EBV-DNA对儿童IM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而发热9天以后,该项检测在临床诊断上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定量检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患儿外周血EBV-DNA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82例传单患儿和4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EBV-DNA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传单组EBV-DNA的阳性率为84.14%(69/82),对照组阳性率为5.00%(2/40),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传单患儿外周血早期EBV-DNA含量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EBV-DNA含量对传单的诊断有极高价值,可作为判断疗效及监测病情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外周血血浆EBV-DNA载量检测在小儿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于河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150例疑似EBV感染患儿,根据实验室EBV抗体谱检测结果分为EBV活动感染组(64例)、EBV既往感染组(65例)、非EBV感染组(21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外周血血浆EBV-DNA载量检测及血清EBV-CA IgM检测。分析各组外周血血浆EBV-DNA载量检测结果、血清EBV-CA IgM检测结果。结果 3组患儿血浆EBV-DNA阳性率及血浆EBV-DNA载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原发感染者外周血血浆EBV-DNA阳性检出率为83.67%(41/49),血清EBV-CA IgM阳性检出率为77.55%(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感染者血浆EBV-DNA阳性检出率为81.25%(52/64),血清EBV-CA IgM阳性检出率为68.75%(4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血浆EBV-DNA载量是检测小儿EBV活动性感染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Epstein-Barr Virus DNA(EBV-DNA)在儿童临床EB病毒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80例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咽炎、肝脾肿大等患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血浆EBV-DNA.结果 检测出 238 例患儿血浆EBV-DNA阳性,阳性率49.6%,其中男性132例,女性106例,其中阳性结果 拷贝数主要集中在4-5次方之间,占44.9%;其次1-4次方32.7%.临床表现以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居多,分别占66.8%、54.6%、65.1%.结论 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对儿童EB病毒(EBV)感染的检测具有早期、快速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EB病毒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82例疑似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EBV-IgM抗体与EBV-DNA。结果:182例疑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治疗前EBV-DN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EBV-IgM抗体检测阳性率(P<0.01)。对84例EBVIgM抗体与EBV-DNA阳性患儿应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治疗后7d及治疗后10d患儿EBVDN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EBV-IgM检测阳性率(P<0.05),而治疗后14d患儿EBV-DNA检测阳性率与EBV-IgM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V-IgM和EBV-DNA检测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EBV-DNA检测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EB病毒不同抗体与EB病毒DNA联合检测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200例鼻咽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156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实施EB病毒不同抗体、EB病毒DNA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汇总两组检测结果、不同分期者检测结果,统计各个指标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分析联合与单一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Rta-IgG抗体、EBV-DNA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且Ⅳ期Rta-IgG抗体、EBV-DNA高于Ⅰ期、Ⅱ期、Ⅲ期(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三种抗体为阳性,而对照组则相反,大部分为阴性(P<0.05);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VCA-IgA抗体+Rta-IgG抗体+EA-IgA抗体+EBV-DNA阳性率高于EB病毒抗体阳性率、EB病毒DNA阳性率(P<0.05);VCA-IgA抗体+Rta-IgG抗体+EA-IgA抗体+EBV-DNA检测准确度高于其他检测方案(P<0.05)。结论 在鼻咽癌诊断中应用EB病毒不同抗体及EB病毒DNA联合方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及分期提供参考,值得借鉴及实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EB病毒抗体VCA-IgM、VCA-IgG、EA-IgG、EBNA-IgG及EBV-DNA载量检测在婴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78例IN患儿血清中EBV四种抗体及PCR荧光定量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V-DNA载量.结果 在IM急性期VCA-IgM阳性率在<1岁患儿中为27.8%,而≥4岁组患儿中为83.3%.有近20%<1岁患儿所有EBV抗体均阴性,需重复做抗体测定.EBV-DNA载量检测总阳性率为70.5%,<1岁患儿中阳性率为61.1%,<1岁组患儿中有5例,在1岁组患儿中3例早期检测VCA-IgM抗体是阴性,而EBV-DNA载体是阳性的,但在后来的VCA-IgG检测均是阳性的.结论 在婴儿期IM急性阶段,只用血清学方法来诊断不够灵敏,建议在VCA-IgM阴性的患儿中联合EBV-DNA载量检测,以提高婴幼儿IM临床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鼻咽癌(NPC)患者血液白细胞EB病毒DNA(EBV-DNA)和血浆EB病毒壳抗原抗体(EB VCA-IgA)的临床应用。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4例NPC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EBV-DNA和EB VCA-IgA。结果 34例NPC患者EBV-DNA阳性率为58.82%(20/34),EB VCA-IgA阳性率为44.12%(15/34),两者同时阳性为32.35%(11/34);30例健康体检者EBV-DNA阳性率为10.00%(3/30),EB VCA-IgA阳性率为3.33%(1/30),两者同时阳性为3.33%(1/30)。结论 NPC患者血液白细胞EBV-DNA作为EB病毒的一种抗原物质,比EB VCA-IgA更能反映EBV在患者体内的实际情况,更适合在临床实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EB病毒(E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80例婴肝患儿外周血EBV-DNA的拷贝数。采用PCR-Southern方法检测患儿咽分泌物EBV DN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0例婴肝患儿血清EBV VCA-IgM。结果 80例患儿血标本EBV DNA阳性率为20.0%(16/80),40例正常对照儿童有1例外周血EBV DNA阳性,阳性率为2.5%,婴肝患儿组外周血EB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80例患儿咽分泌物标本EBV DNA阳性率为31.25%(25/80),40例正常对照儿童有1例咽分泌物EBV DNA阳性,阳性率为2.5%(1/40),患儿组咽分泌物EBV-DNA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80例患儿血EBV VCA-IgM阳性率为11.25%(9/80),40例正常对照儿童EBV VCA-IgM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统计学分析表明,差异无显著性(P=0.066)。结论 EBV感染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致病因子之一,临床对年龄较小伴肝功能损害的患儿,在排除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感染后,应考虑EBV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疗效及EBV-DNA定量、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方法:将96例IM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儿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记录其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心肌酶谱指标变化、治疗后病毒学指标、外周血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肝脾肿大恢复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咽峡炎消失、异型淋巴细胞<10%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4+、CD8+及CD4+/CD8+、LDH、CK、CK-MB水平、EBV-DNA定量阳性率、EBV-CA-IgM阳性率、异型淋巴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治疗儿童IM疗...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74-76+79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在儿童乳牙龋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乳牙龋齿疾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患儿行传统修复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患儿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配合率为56.67%,观察组为93.33%,观察组配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为98.0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在儿童乳牙龋齿治疗中具有更高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患儿治疗配合率,具有更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在诊断小儿多种EB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20例小儿多种EBV感染相关性疾病EBV-IgM抗体与EBV-DNA。结果:EBV-IgM检测阳性率和EBV-DNA检测阳性率在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支气管炎及肺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病毒性心肌炎等EBV相关性疾病患儿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在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EBV-DN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EBV-IgM检测阳性率(P<0.01),而在支气管炎及肺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两种检测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BVIgM和EBV-DNA检测对小儿多种EBV感染相关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EBV-DNA检测在某些EBV感染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上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0):954-957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儿童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儿分为<30 mg组(n=20)、30~300 mg组(n=35)和> 300 mg组(n=25),另选择4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分析联合检测Cys-C和Hcy对糖尿病患儿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30 mg组患儿血清Cys-C、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30 mg组患儿Scr、C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30~300 mg组、> 300 mg组患儿血清Cys-C、Hcy、Scr水平高于对照组和<30 mg组,Ccr水平低于对照组和<30 mg组(P <0. 05);> 300 mg组患儿血清Cys-C、Hcy、Scr水平高于30~300 mg组,Ccr水平低于30~300 mg组(P <0. 05);血清Hcy、Cys-C单独检测诊断糖尿病患儿肾损伤的阳性率分别为92. 86%和96. 55%,Hcy和Cys-C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患儿肾损伤的阳性率为98. 65%,血清Hcy、Cys-C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患儿肾损伤的阳性率高于单独检测Hcy、Cys-C(P <0. 05)。血清Hcy和Cys-C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患儿早期肾损伤的灵敏度和诊断准确率均高于Hcy、Cys-C单独检测(P <0. 05)。结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儿血清Cys-C、Hcy水平随着UAER的升高呈渐进式升高,联合检测Hcy与Cys-C是诊断糖尿病患儿早期肾损伤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鼻咽癌(NPC)患者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EB病毒基因(EBV-DNA)、癌胚抗原(CEA)、铁蛋白(SF)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NPC患者80例作为NPC组,另选同期收治的80例良性鼻炎患者作为良性鼻炎组,再抽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的EBV-DNA、CEA以及SF进行检测。结果:NPC组的EBV-DNA、CEA、SF的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鼻炎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鼻炎组的EBV-DNA、CEA、SF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检测EBV-DNA、CEA、SF的特异度分别为88.89%(64/72)、87.34%(69/79)、81.01%(64/79),单纯检测EBV-DNA、CEA、SF的特异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纯检测EBV-DNA的敏感度高于单纯检测CEA、SF(P0.05)。结论:对NPC采取血清EB病毒基因、CEA、SF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EB病毒相关抗体和抗原联合检测在鼻咽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集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某医学检验机构存档的126例鼻咽癌患者的EB病毒检测报告,将此12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126例同期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静脉血进行VCA/IgA、EA/IgA抗体及EB病毒DNA(EBV-DNA)三项指标进行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统计对比两组抗体抗原相关指标阳性率。结果研究组VCA/IgA、EA/IgA、EBV-DNA三项指标检测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单独检测时VCA/IgA敏感度最高,联合检测时阳性率为97.6%(123/126),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任一指标单独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 EB病毒抗体抗原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鼻咽癌诊断敏感性,对提高早期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异型淋巴细胞比值在EB病毒(EBV)相关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中的变化,并分析其与E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确诊为IM的住院患儿40例为IM组,以40例EB病毒检测阴性的发热患儿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淋巴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比值及异型淋巴细胞比值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EB病毒(EBV)感染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抗病毒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的EBV-DNA转阴率.比较EBV-DNA阳性及阴性患儿的T细胞亚群分布,分析EBV-DNA未转阴的相关因素.结果 经过治疗后,67例(83.75%)患儿EBV-DNA转阴.治疗后,EBV-DNA阴性组CD3±和CD8+比例低于EBV-DNA阳性组,CD4+比例和CD4+/CD8+高于EBV-DNA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儿EBV-DNA未转阴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性别、白细胞计数(WBC)及淋巴细胞计数与EBV-DNA转阴无相关性(P>0.05),干扰素的使用、年龄及初始Ct与EBV-DNA未转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EB病毒感染可以引起IM患儿T细胞亚群的紊乱,临床上应采取积极的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AZM)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Amoxicillin and Clavulanate Potassium Tablets,ACPT)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AO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98例AOM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例,予以ACPT治疗)和观察组(n=53例,采用AZM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阳性率改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阳性率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总有效率86.8%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652,P0.05)。观察组恶心、皮疹、稀便、荨麻疹、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ZM治疗AOM患儿的疗效与ACPT相当,但是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清SAA、IL-6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疑似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依据病原体检测结果不同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n=100)和病毒感染组(n=100),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SAA、IL-6、CRP水平与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病毒感染组患儿SAA、IL-6、CRP水平与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研究对象SAA、IL-6、CRP含量与阳性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结果可以得出,SAA联合IL-6检测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AUC=0.890,高于SAA检测的0.759、IL-6检测的0.727、CRP检测的0.730;血清SAA联合IL-6检测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的AUC=0.831,高于SAA检测的0.673、IL-6检测的0.626、CRP检测的0.618。结论:血清SAA、IL-6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独SAA、IL-6、CRP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EBV-DNA定量测定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56例鼻咽癌患者、60例其它种类肿瘤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与PBMC EBV-DNA进行定量测定,比较鼻咽癌患者与其它种类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浆和PBMC中EB病毒阳性检出率及EBV-DNA拷贝含量水平的差异,以及鼻咽癌不同分期EBV-DNA含量之间的差异.结果 鼻咽癌患者血浆EBV-DNA阳性检出率(73.2%)明显高于其它肿瘤患者组(23.3%)及健康对照组(11.7%),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P<0.01);鼻咽癌患者PBMC EBV-DNA的阳性率(89.3%)明显高于其它肿瘤患者组(8.3%)及健康对照组(5.0%),其阳性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鼻咽癌组的血浆及PBMC EBV-DNA浓度明显高于其它肿瘤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01);鼻咽癌晚期者血浆及PBMC EBV-DNA拷贝数均明显高于早期组,且以PBMC中EBV-DNA拷贝数增高更为明显.结论 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及PBMC EBV-DNA是一种敏感而可靠的实验方法,对鼻咽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