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静脉全身麻醉于老年患者髋部手术。方法:选择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4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和静脉全麻组,分别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和静脉全身麻醉。结果:腰硬联合组疼痛率为68.09%,静脉全麻组疼痛率为23.40%,腰硬联合组疼痛率高于静脉全麻组(P0.01);麻醉后5min、术中、术后8h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hVAS评分静脉全麻组高于腰硬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时,静脉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各有优势,应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和全身麻醉组,各40例.记录患者麻醉中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缺氧和出血情况,询问患者麻醉满意度和主刀医师满意度.记录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嗜睡、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与全麻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组低血压发生率高(P<0.05),而高血压发生率低(P<0.05),心动过缓、缺氧、出血量、患者麻醉满意度和主刀医师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麻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组术后6 h VAS评分、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均能提供良好的麻醉和术后镇痛,而腰硬联合麻术后镇痛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3.
韩兴忠 《中外医疗》2016,(19):103-105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麻醉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患者行股骨颈骨折术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治疗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镇痛效果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镇痛效果总有效率为9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术中均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中的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硬膜外麻醉,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各麻醉指标,包含麻醉起效、感觉阻滞恢复、运动阻滞恢复、疼痛评分、术后清醒等几个方面,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研究组(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过程中麻醉方式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此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腰麻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实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84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2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单纯采取腰麻方式展开手术,观察组患者实行腰麻同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实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镇痛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麻醉镇痛有效率为83.3%,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后的5min与15min时间段血压与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展开下肢手术的时候,采取腰麻同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可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郭林选 《中外医疗》2016,(33):90-92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于2015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的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通过全身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实验组患者通过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镇痛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x2=4.360).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x2=4.80).结论 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以及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都比较理想,但是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更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也比较少,所以,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腰-硬联合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部骨科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ASA(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a,美国麻醉师协会)Ⅱ~Ⅲ级的老年髋部骨科手术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为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术中感觉及运动阻滞情况、镇痛效果及肌松效果。结果:治疗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2.53±0.21)min,短于对照组的(6.72±0.3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感觉阻滞完善时间为(7.33±0.32)min,短于对照组的(17.53±2.2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改良Bromag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P〈0.01);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优良率为92.8%,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的6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硬联合麻醉的肌松优良率为100%,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技术应用于老年患者髋部骨科手术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进行股骨颈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划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在手术实施前实施全身麻醉,B组在手术前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比较2组在麻醉过程中的血压、心动和术中出血量、术后的并发症等情况,并进行观察记录。结果:2组通过比较分析,B组的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而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动过缓、缺氧差异不明显(P0.05)。患者在术后进行VAS评分,B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差异不明显(P0.05)。B组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以及腰硬联合麻醉均为股骨颈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提供有效的麻醉以及镇痛,但腰硬联合麻醉的术后并发症少于全身麻醉,而且效果理想,对术中的控制有帮助,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对比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44例采取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高血压的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70%明显低于对照组2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吕清香 《中外医疗》2014,33(4):106-107
目的探析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160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在进行麻醉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压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现高血压患者的人数却相反;而观察组其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能起到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镇痛效果好,但腰硬联合麻醉其镇痛效果更好。不良反应率更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思路构架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患有股骨颈骨折的12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行股骨颈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都较好,但是腰硬联合麻醉具有镇痛效果好、术后不良反应较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骨科手术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80例行骨科手术老年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方式对患者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影响,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寒颤、头痛、恶心、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骨科手术老年患者,均有较好的麻醉效果,腰硬联合麻醉起效时间短,麻醉效果稳定,且麻醉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全麻)在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择期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联合组)和全麻组,各60例。联合组选L2-3或L3-4间隙,用腰硬联合穿刺套件行腰硬联合阻滞;全麻组行快诱导气管插管全麻,微量泵静脉持续输入丙泊酚、芬太尼。在麻醉前、麻醉后5 min、术毕及术后1、6、12、24 h时,监测2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并比较2组患者在接受相应麻醉时的舒适度、术后VAS评分及麻醉费用。结果:联合组在麻醉操作过程中患处疼痛率明显高于全麻组(P0.01);术中2组生命体征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联合组术中血压、心率均低于静脉全麻组(P0.01),直至术后12、24 h,2组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脉搏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VAS评分在术后6 h内明显低于全麻组(P0.01),6 h后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麻醉费用明显低于静脉全麻组(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静脉全麻用于髋部手术时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髋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对108患者进行分组,即对照组(硬膜外麻醉)和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安全性及麻醉效果等。结果:组间麻醉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明显更短,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90.7%VS 100%),其中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更好,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14.8%VS 3.7%),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更加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方法将广东省揭阳市东山区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进行股骨颈骨折手术的180例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90)。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的麻醉方法。观察2组低血压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心动过缓及缺氧发生率、术后不良反应、镇痛效果。结果在麻醉过程中,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为16.7%,对照组为1.1%,而高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18.9%,观察组心动过缓及缺氧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为17.8,对照组为18.9%;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0%与17.8%)、头晕嗜睡(2.2%与17.8%)、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1%与15.6%)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VAS评分平均为(2.2±0.2)分,对照组为(4.1±0.3)分,观察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对麻醉满意度评分平均为(9.2±0.2)分,对照组为(9.3±0.1)分,2组患者术后对麻醉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实施过程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较之应用全身麻醉效果更佳,其安全性也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高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龄髋部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静脉全身麻醉组与腰硬联合麻醉组各50例.对比2组患者疼痛率、舒适度、心率等指标.结果 静脉全身麻醉组在疼痛率、舒适度、心率变化等指标方面优于腰硬联合组;而腰硬联合组在稳定血压方面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在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中各有优势,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和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骨部手术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髋骨部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平均手术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观察组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和静脉全身麻醉各有优缺点,在老年患者髓骨部手术中均有较好临床效果,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腰硬联合麻醉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按麻醉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腰硬联合麻醉)与对照组(全身麻醉),各5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0 min,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0 min,研究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显著,可降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实行全身麻醉处理,对两组患者的手术镇痛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分别麻醉处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虽然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率上,观察组患者有1例出现了肺部感染的情况,而对照组患者中,3例出现了肺部感染,还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分别为4%和2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时,虽然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镇痛效果上相差不大,但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处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对比分析在老年病患髋部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该院接受髋部手术的老年病患70人,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35人,为治疗组中的病患提供腰硬联合麻醉,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静脉全身麻醉,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病患术中疼痛率为68.6%(24/35),对照组中病患术中疼痛率为28.6%(10/35),治疗组疼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病患术中的心率与血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12 h,两组病患的心率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病患术后8 h 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12 h两组病患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老年髋部手术病患时,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各有利弊,需要根据病患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