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宫颈癌筛查的广泛普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降低,而非HPV感染相关宫颈癌发病率逐年升高.非HPV感染相关宫颈癌主要病理类型为宫颈腺癌,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均不明确.非HPV感染的宫颈腺癌包括宫颈胃型腺癌、宫颈子宫内膜样腺癌、宫颈浆液性癌、宫颈透明细胞癌及宫颈中肾管腺癌,因发病率较低,临床...  相似文献   

2.
《河南医学研究》2005,14(4):308-308
宫颈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生过程是一个由癌前病变逐渐衍变为癌的连续病理过程。近年来通过对宫颈脱落细胞的检查,使宫颈的癌前病变得以尽早发现和治疗,已使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宫颈癌前病变,叉称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不典型增生)。目前认为,其发生主要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有关。据统计,HPV的感染率在宫颈CIN 1中为70%-78%;在CIN 2或3中为80%-89%;在宫颈癌中则超过95%。正确地认识和预防HPV感染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妇科肿瘤     
体外模拟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对宫颈癌细胞生长的影响,HPV16E7siRNA表达载体对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及成瘤性的影响,信号肽重组mBD2在宫颈癌细胞中的稳定表达及活性测定,靶向ST6Gal I的siRNA与ASO联合应用对宫颈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妇科肿瘤     
体外模拟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对宫颈癌细胞生长的影响,HPV16E7siRNA表达载体对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及成瘤性的影响,信号肽重组mBD2在宫颈癌细胞中的稳定表达及活性测定,靶向ST6Gal I的siRNA与ASO联合应用对宫颈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三氧化二砷对胃癌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有恃  王开明 《浙江医学》1998,20(12):734-736
为研究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胃痛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通过MTT、流式细胞仪测定、吖啶橙染色、DNA琼脂糖电泳等方法在体外观察As_2O_3对胃癌细胞株MKN28和KATOⅢ的作用。结果发现As_2O_3对两株细胞均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有细胞周期特异性,与As_2O_3的作用时间成正比。提示As_2O_3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维吾尔族妇女人群HPV(Human papilloma virus,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及HPV感染与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关系,为制定新疆农村妇女宫颈癌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年6月15日-7月15日在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选择30~60岁的1 300例维吾尔族妇女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接受问卷调查、妇检、HPV-DNA检测(HC-Ⅱ)、液基细胞学检查,对于HPV-DNA检测(HC-Ⅱ)与液基细胞学检查任意一项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 (1)喀什地区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妇女HPV总阳性率为10.31%。宫颈液基细胞异常率为2.77%。(2)不同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HPV DNA负荷量中位数最高为宫颈癌,最低为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组与CIN组及宫颈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各组和宫颈癌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PV感染组中,细胞学阳性率分别为:ASCUS 42.11%、ASC-H 50%、LSIL 66.7%、HSIL 66.7%、浸润癌100%,与HPV非感染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HPV阳性率也逐渐升高,且在各种宫颈细胞学病例中HPV感染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感染率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有关;宫颈细胞学异常与HPV感染有关;高病毒负荷量可能比患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风险更大,但是不能用来预测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唐山地区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了解唐山地区育龄妇女HPV感染的状况,以期为该地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薄层液基细胞技术所获得的宫颈细胞进行检测,并对HPV感染状况和细胞病理学诊断进行分析。结果:4500名妇女中有613例感染HPV,以单一HPV亚型感染为主,HPV-16型阳率最高,其次为HPV-18型和HPV-6型。宫颈上皮内瘤变随HPV感染的阳性率增加而加重。结论:积极控制HPV感染对防治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女性下生殖道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进行HR-HPV测定证实的767例下生殖道HPV感染及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发生集中在生育及性活跃期,初次性生活年龄过早、多个性伴等为主要影响因素,31岁~40岁为发病高峰期。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HPV感染关系密切,HPV高危型以16,18型为最常见类型,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最主要因素,HPV低危型以6,11型为最常见类型,一般只引起一些良性病变。结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并且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减少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降低宫颈癌的病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陶雯琪  刘伯宁 《上海医学》2007,30(7):543-544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湿疣、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密切相关,可使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250倍。HPV感染的宫颈细胞是否转化为恶性,不仅取决于HPV类型,而且与体内病毒DNA含量高低及持续时间有关。宫颈感染HPV的量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病变程度与HPV-DNA量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早期预测宫颈癌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针对HPV16 E6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筛选稳定表达HPV16 E6 siRNA的细胞克隆。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构建表达靶向HPV16E6基因的pSUPER.retro RNAi逆转录病毒载体,脂质体法将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人包装细胞PA317,G418筛选稳定产生逆转录病毒的细胞克隆,收集病毒上清,感染靶细胞SiHa,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HPV16 E6 siRNA细胞克隆,RTPCR检测细胞中E6 mRNA表达,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力。结果获及稳定产生逆转录病毒的细胞克隆,病毒感染靶细胞SiHa后,筛选出稳定表达HPV16 E6 siRNA的细胞克隆,RTPCR示HPV16 E6 mRNA表达受到抑制。细胞增殖实验示克隆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结论成功建立稳定表达HPV16 E6 siRNA细胞克隆,特异性的siRNA能抑制细胞生长、HPV16 E6 mRNA表达,HPV16 E6 siRNA可能成为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原因,目前西医治疗HPV感染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及HPV疫苗。中医治疗宫颈HPV感染主要有中药内服、外治和中医内外合治方法,可清除局部病毒,改善宫颈局部免疫状态,达到扶正驱邪、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本文将近年来针对宫颈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张磊  毕庆庆  陈文  牟晓峰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7):2042-2046
背景 在全球范围内,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女性肿瘤第2位,仅次于乳腺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恶性病变的直接原因。了解特定地区女性群体中HPV基因型分布情况,对于宫颈癌的筛查和疫苗预防策略的制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患者HPV基因型流行率和归因率。方法 收集2012—2015年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和青岛市肿瘤医院就诊确诊为CIN和宫颈癌的患者共1 664例,其中CIN1级376例,CIN2级408例,CIN3级336例,宫颈鳞癌440例,宫颈腺癌104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23种HPV基因型检测后,分析HPV基因型在不同分级CIN和宫颈癌患者中的流行率、归因率。结果 不同宫颈病变患者HPV阳性率、单一基因型感染、2种基因型感染、3种基因型感染、4种及以上基因型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1级患者中,HPV52(19.1%)是流行率最高的基因型,随后依次是HPV16(17.4%)、HPV58(8.7%);在CIN2级和CIN3级患者中,流行率排在前5位的HPV基因型依次为HPV16、HPV52、HPV31、HPV33、HPV58;在宫颈鳞癌患者中,最常见的HPV基因型是HPV16(43.1%),随后依次是HPV52(16.3%)、HPV31(8.9%)、HPV58(7.3%);在宫颈腺癌患者中,最常见的HPV基因型是HPV18(57.1%),随后依次是HPV16(28.6%)、HPV52(14.3%)。30.7%的CIN2级和43.3%的CIN3级归因于HPV16;49.1%的宫颈鳞癌和65.1%的宫颈腺癌归因于HPV16和HPV18。在CIN和宫颈癌患者中,除HPV16外,HPV52的归因率最高。结论 青岛地区的HPV疫苗接种计划和宫颈癌预防策略,在关注HPV16和HPV18的同时,也应当关注HPV52、31、58、33。探究HPV基因型流行率和归因率有助于临床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3.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原因,目前西医治疗HPV感染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HPV疫苗及期待疗法.在宫颈HPV感染的治疗中,中医内服药物可提高整体的免疫功能及抗病毒能力,中医外用药物还可清除局部病毒,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本文将近年来针对宫颈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miR-1过表达及表达抑制后人宫颈癌细胞HPV16+Siha以及HPV18+Hela中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影响,了解miR-1在HR HPV致瘤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miR-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及miR-1缺陷表达载体,转染高危型(HR) HPV16+/18+人宫颈癌细胞,运用Western blot方法对各组转染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D2、Cyclin E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1)成功获得miR-1过表达及表达抑制的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Siha;(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iR-1过表达及表达抑制后HR HPV16+/18+人宫颈癌细胞株中细胞周期蛋白出现了相应的表达改变。结论 miR-1在HR HPV+人宫颈癌中的致瘤性与其对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调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程度、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三者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宫颈上皮脱落细胞共232例,根据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结果 对标本进行分组,其中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组6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9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42例,宫颈癌(SCC)组24例.Trizol法提取细胞总RNA,RT-PCR法检测mybl2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细胞mybl2 mRNA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同时收集被检者HPV检测结果资料,分析细胞mybl2 mRNA表达水平与HPV感染的关系.结果(1)232例宫颈上皮脱落细胞均检测到mybl2 mRNA表达,不同病变程度的宫颈上皮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491,P<0.01),其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以SCC组脱落细胞的mybl2 mRNA表达水平最高.(2)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表达水平与HPV感染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5,P<0.01),以HPV16+和(或)HPV18+的脱落细胞表达量最高.结论 宫颈上皮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且与HPV感染有关,可能与宫颈癌的疾病进展有关,有望作为宫颈病变进展的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及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高危型HPV(尤其是16、18型)感染的宫颈病变进展的危险性大于低危型HPV感染。目前普遍认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再加上宫颈微环境改变以及其它一些辅助致癌因素(如多产、性紊乱、吸烟等)的协同作用,抑制细胞凋亡,逃逸正常的免疫监视而最终导致细胞周期失控,使细胞永生化,促使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与人类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癌细胞的增殖有赖于E6及E7病毒性肿瘤基因的连续表达。本文就专门干扰蛋白表达或功能的治疗策略以及专门消除表达E6、E7的细胞的免疫治疗方法作一综述。宫颈癌是全世界妇女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本病通过性传播,而且与HPV感染密切相关。95%的肿瘤含有一种“高危”HPV。生殖道HPV感染常在性活动频繁的年轻妇女中流行,但大多数感染有自限性。小部分HPV感染患者发展为宫颈癌前期病变,称为“宫颈上皮内癌变(CIN)”。CIN病损根据正常上皮分化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女性下生殖道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关系及发展趋势。方法取我院检查后确诊为下生殖道HPV E6E7 m RNA感染533例以及行阴道镜下检查306例患者。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一般多发于20-40岁的青年女性,一般在性活跃期发病率较高,性生活较为频繁,性伙伴较多以及生产次数较多的人发病率较高,一般来说,下生殖道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关系十分密切,通常来说,高危型的下生殖道HPV感染(通常来说就是指16型与18型)是最易产生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等病变的原因,而对于低危型的下生殖道HPV感染(通常来说就是指6型与11型)是最易产生宫颈良性病变的原因。结论研究表明,下生殖道HPV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所以经常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有效控制宫颈癌变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在不同宫颈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16,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检测细胞系中HPV16的感染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法对H8、SiHa、Caski细胞进行TLR4抗体荧光标记;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8、SiHa、Caski细胞中TLR4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H8、SiHa、Caski细胞中均有HPV16E6的表达;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发现TLR4表达在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中;TLR4在不同宫颈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Caski细胞中表达最高,在SiHa细胞中次之,在H8细胞中表达量最低。结论 TLR4在宫颈癌细胞系中的表达与HPV16感染有关,HPV16感染的程度对TLR4表达量有影响,推测TLR4参与了女性宫颈上皮HPV16的感染,两者共同对宫颈上皮病变发展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乳头瘤病毒辅助细胞学筛查宫颈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作为宫颈癌细胞学筛查辅助手段的作用。方法 用薄层液基细胞涂片法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所有细胞学异常患的13种高危型HPV DNA。细胞学检测为非典型鳞状细胞、HPV检测阳性,以及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等细胞学异常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分析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与细胞学检测细胞异常的关系。结果 HPV DNA检出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呈趋势性增高。非典型鳞状细胞中31.4%HPV检测阳性,HPV阳性的非典型鳞状细胞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更严重病变占51.1.%。结论 HPV DNA检测作为宫颈癌细胞学筛查的辅助手段,最清楚的作用是提高诊断精确率,减少细胞学检查结果为交界或轻度异常患不必要的阴道镜检查。高危型HPV检测可指导早期HPV感染的治疗及患的追踪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