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本科接诊的5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对象,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之随机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27)。两组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比较SDS评分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3%,比对照组的81.48%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SDS和S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舒适护理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施护,可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结果:护理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较对照组高,且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不仅提高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提高了治疗效果,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较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林赛穆  刘兰香  林胜谋 《吉林医学》2013,34(14):2769-2770
目的:观察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舒适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3.55%、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分别为77.42%、90.32%,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病情,减轻患者的痛苦,节省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10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10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治愈71例,好转13例,恶化5例,死亡11例.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能及时准确护理患者,降低患者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保证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病程的不同时间段的舒适问题.方法 对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的第1、2、3周三个时间段影响患者舒适的5类因素进行评估调查.结果 发病第1周内,影响患者舒适情况的主要为生理性因素和医源性因素,发病后第2、3周为社会性因素.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病程的不同时间段,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避免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引起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导致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为原发性或自发性SAH,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急诊疾病之一[1]。此病发病突然,病情重,短时间内可发生急骤变化,死亡率高。而头痛是SAH患者的主要症状,由脑水肿、颅内高压、血液刺激脑膜或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引起。对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即非损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系由于脑表面或实质的血管发生病变、破裂而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1].最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临床表现为急骤起病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患者常因大量出血、再出血和并发血管痉挛而死亡,做好急性期护理对制止出血或减少复发、缓解血管痉挛、改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2011年01月~2011年08月共收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9例,通过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心理疏导、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等护理,患者未发生再次破裂出血,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出院,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春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2):377-378
自发性(即非损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系南于脑表面或实质的血管发生病变、破裂而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的破裂,临床表现为急骤起病和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我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2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敏  王苗  朱红霞  王娜  刘英  姚虹 《湖南医学》2014,(1):198-199
[目的]总结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入住我科S A H患者10例,实施预防及护理干预。[结果]10例患者住院期间无再出血的发生。[结论]熟悉疾病的临床特点,通过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实施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可以降低SAH患者再出血的发生,为患者早日康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王秀珍  杨云湘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297-3297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发作期,护理质量对病人的康复特别重要,本文根据50多例对患者的护理体会,系统总结了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对心理焦虑的影响。方法本文中的观察对象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选取70例,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给予患者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S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开展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3.
姜晓萍 《甘肃医药》2010,29(3):341-344
目的:讨论并总结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诊治前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选择介入诊断及治疗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完善神经介入护理对策,减少术前、术中再出血发生率及术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发生率。结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加强自我防护意识,避免患者烦躁不安、情绪激动、过早下床活动、用力排便、剧烈咳嗽、喷嚏等可有效减少患者再出血。结论:加强卫生宣教,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镇静避免烦躁、情绪激动,防止用力排便、过早活动、剧烈咳嗽等可有效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15.
周荣 《中外医疗》2009,28(34):153-153
目的总结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要点,降低病人的致死致残率。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5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存活率100%。结论加强基础护理、防治并发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治愈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覃应焕 《基层医学论坛》2016,(11):1528-1530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如得不到及时处理,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而危及生命[1]。 SAH疾病进展及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2],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对SAH的护理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因此,做好SAH的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及并发症的护理,对降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7岁.代诉:突发头痛伴呕吐,不能言语四小时.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四小时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有呕吐,呕吐两次,为胃内容物.病人存在失语,无尿便障碍,无抽搐,无肢体活动不灵,被家人发现后急送我院,急诊经头CT检查后,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院.  相似文献   

18.
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流入蛛网膜下腔.常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其次为脑血管畸形,还有高血压性动脉硬化,也可见于动脉炎、脑底异常血管网,结缔组织病、血液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自发性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少见,国内仅有8例报告。我院1960年至1983年6月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279例,其中自发性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3.94%),1例经手术治疗,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10~72岁,40岁以上6例;起病突然者9例,系于搬重物、拖地板、赛跑时起跑、蹲位劳动、俯身拾物、腰部热敷、剧咳及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及满意率均比常规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减轻SAH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满意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