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秋季较常见,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而死亡,目前仍无针对病原学特效药物。胸腺肽是免疫调节剂,已广泛用于临床。2011年8月~2012年9月使用胸腺肽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杰  唐晓燕  兰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182-3182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细菌性腹泻愈来愈少,而病毒性腹泻发病率相对升高。轮状病毒是引起我国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目前中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日渐普及。我院儿科于2005年11月至2007年2月住院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46例,应用中药制剂喜炎平治疗,取得了明显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胃苓汤治疗轮状病性肠炎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胃苓汤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82例与病毒唑治疗72例临床对照观察。结果:胃苓汤组82例,显效6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34%,病毒唑组显效56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6.1%,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苓汤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时确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价廉,易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胃苓汤治疗轮状病性肠炎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胃苓汤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82例与病毒唑治疗72例临床对照观察。结果:胃苓汤组82例,显效6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34%,病毒唑组显效56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6.1%,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苓汤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时确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价廉,易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胃苓汤加减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给予胃苓汤加减,对照组给予血脂康胶囊。两组均治疗4周,排除西药干预,观察患者血脂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6.92%;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53.84%。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苓汤加减治疗高脂血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黄国辉 《海南医学》2007,18(8):111-111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是小儿腹泻病常见类型.起病急,危害大,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院于2004年10月~2005年2月应用肿节风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4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热毒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轮状病毒惟肠炎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更好地选择抗病毒药物.方法:将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存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热毒宁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病毒唑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对照组(87.1%),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及轮状病毒转阴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惟(P<0.01),CD8治疗前后差异见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热毒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安全,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提高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 选择2001年8月~2004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患儿230例,诊断标准及分型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全部患儿符合以下条件:①年龄42岁。②大便次数≥5次/日,稀水便或蛋花汤样便,无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5个/HP或少许脂肪球。⑧大便细菌培养阴性。230例患儿经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酶标法,试剂盒由上海名典  相似文献   

9.
彭培谦 《广东医学》1995,16(10):679-680
茂名地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196例临床观察茂名市人民医院儿科(525000)彭培谦我科于1992年11月~1995年2月收治小儿肠炎258例,用珠江医院生产的快速轮状病毒抗原酶标检测出轮状病毒抗原19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思密达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思密达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8.8%,对照组显效率为3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思密达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2年间收治的该病患几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6例中男女之比为3.2:1;在6个月-3岁发病的占85.5%,高于其他年龄组;均在冬季发病;全部患儿的粪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为阳性;经予以病毒唑及α-2b-干扰素抗病毒,口服消化道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和肠道微生态制剂米雅利桑爱几A及补液,纠正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疾病,易导致患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治疗应予以抗病毒、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而抗生素无效。  相似文献   

12.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轮状病毒对肠道外感染所致的临床表现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引起全身感染而导致多脏器功能受损,病情较凶险,如不及时给予相关治疗,将导致死亡。现将我院1999年11月~2000年2月收治的178例腹泻病中,经粪便中轮状病毒酶联试验(ELLSA)检测阳性的87例作一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中,男54例,女33例。其中:28d2例,~1岁46例,~3岁35例,>3岁4例。发病时间为1/2~7d。2) 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解蛋花样或稀水样大便,其中:<10次/d49例,10~20次/d30例,>30次/d8例;发热、呕吐65例(占74.71%),无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七味白术散口服,对照组采用妈咪爱口服,疗程均3 d。分别观察治疗后大便次数、性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4%;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治疗的11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5例,应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病毒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67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腹泻病原构成比中,轮状病毒(Rotavirus,RV)约占40%~60%,位居小儿腹泻首位[1].轮状病毒肠炎严重危害小儿健康,深入了解其临床特点,对小儿腹泻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对本院儿科2005年收治的67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又称秋季腹泻,多发于秋冬季节。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人轮状病毒是双链RNAV病毒,是婴幼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国内调查报告显示,小儿急性肠炎大便人轮状病毒总体阳检出率为39%,以7个月至1岁的阳性率最高,达到57%。发病高峰期为每年10~12月份。大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少许或脂肪滴。  相似文献   

17.
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波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0):1996-1996
目的探讨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在液体疗法、微生态制剂、保护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的基础上,喜炎平组予喜炎平针剂0.1~0.2mg/kg·d,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1次,d,对照组予病毒唑针剂10~15ml/kg静滴,1次,d,3d1疗程。结果喜炎平组比对照组疗效显著(P〈0.01)。结论喜炎平治疗小儿腹泻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胃肠安丸口服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有效性评价。方法:将80名患儿随机抽样分为2组,两组均给予传统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胃肠安丸。连续治疗3天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75%,有效性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转阴时间治疗组(5.74±0.54)天,对照组(6.75±0.64)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安丸治疗轮状病毒致小儿感染性腹泻可有效的缩短轮状病毒转阴时间,提高临床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A组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两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疾病的最主要病原,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婴幼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轮状病毒抗原成分复杂多变这一流行病学特点以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增加了该病的治疗难度。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或对症用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孟宪涛 《中外医疗》2009,28(19):27-27
轮状病毒是耍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多见于秋冬季,常造成流行,俗称“秋季腹泻”,但全年亦均有散发。轮状病毒可导致严重的脱水、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至今仍无明显的特效治疗方法。轮状病毒感染是耍幼儿腹泻最常见的原因,秋冬季是其发病的高峰期,常可导致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致失水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