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赞 《基层医学论坛》2016,(16):2205-2206
目的:探析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经微创踝关节融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按入院时间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骨性融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踝-后足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的骨性融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踝-后足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且具有骨性融合率高、创伤小、痛苦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中微创踝关节融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者共有34例,采用开放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者共有30例,分别记为微创组和开放组。对比术前、术后6个月2组踝—后足评分系统量化评分变化,术后6个月期间骨性融合率,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2组踝—后足评分系统量化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 <0. 05),且微创组明显高于开放组(P <0. 05);微创组骨性融合率明显高于开放组(P <0. 05),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微创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开放组(P <0. 05)。结论:对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实施微创踝关节融合术能够显著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骨性融合率,保证康复效果,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8例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单侧踝融合术,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行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观察组行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术后随访6个月,复查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骨性愈合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于术前和术后6、12个月对两组足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统计末次随访时的优良率,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性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均高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6.21%(25/29),与对照组的82.76%(2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5%(1/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03%(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踝关节融合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疗效相当,但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接收患者为例,患者均选择自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中,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研究共选取人数100人,将其根据自身意愿分为两组,分别为微创组和开放组,每组有患者50例,分别给予其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和常规开放性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微创组患者和开放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骨性融合率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80.00%和30.00%,微创组效果更好,数据对比结果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后1年的骨性融合率均得到100%。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AOFAS评分不存在明显差异,其统计学结果为P 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而术后1年,微创组患者的AOFAS踝与足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开放组评分,其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存在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给予其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足踝功能,值得临床提高对此技术方法的重视程度,进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在创伤性踝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开放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为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为(80.84±9.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6±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可提高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AOFAS踝-后足优良率和术后1年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开放踝关节融合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利用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踝后足功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踝关节融合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踝关节炎78例,对所有患者行踝关节融合手术,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为92.30%,术后均未出现神经损伤或伤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案例,经过为期1年的随访,患者的骨性融合率为98.71%,且患者的踝-后足评分为(78.65±2.9)分,明显优于术前的(30.23±4.1)分,对比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踝关节融合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94例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予保守治疗,观察组则予踝关节融合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踝后足评分、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40.32±2.64)分、功能(38.01±2.85)分、X线(8.15±1.02)分、踝后足评分总分(80.78±3.46)分,高于对照组(24.38±2.55)分、(21.26±2.59)分、(4.12±0.82)分、(61.29±3.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73、-29.818、-21.111、-27.505,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1,P=0.020)。观察组生理(22.01±2.42)分、肢体(21.34±2.32)分、社会(21.17±2.66)分、精神(22.15±2.78)分及总评分(90.35±3.86)分,高于对照组(16.02±1.92)分、(15.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式治疗,研究组实施踝关节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关节肿胀疼痛消失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57.32±9.10)min,关节肿胀疼痛消失时间(3.09±1.80)min,术中出血量(55.59±9.88)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临床总有效率89.74%,显著高于对照组71.79%(P0.05),并发症发生率2.54%,显著低于对照组17.95%(P0.05)。结论踝关节镜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关节肿胀疼痛消失快,是一种创伤性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谢强  隋磊  孙宇鹏  李小东  刘士波  王培 《重庆医学》2022,(21):3678-3680+3688
目的 研究对比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是否联合后外侧加压螺钉进行踝关节融合内固定治疗终末期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该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43例,分为2组,即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3),试验组采用外侧入路锁定钢板联合后外侧加压螺钉融合内固定方式,对照组采用单纯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比较2组各临床指标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国际通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治疗前、后2组患者疼痛,采用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治疗前、后2组患者踝关节功能。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后骨愈合时间分别为(11.65±1.46)周、(12.52±1.23)周,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治疗后2组的疼痛情况和踝-足功能情况都得到改善,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后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分别为(87.45±3.03)、(85.21±3.96)分,VAS分别为(1.90±1.07)、(2.04±1.10)分,...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359-1360
目的:探讨经踝关节内外侧入路三柱固定法踝关节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踝关节疾病患者,其中,创伤性关节炎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骨关节炎4例,距骨坏死3例。病程1~8年,平均5.2年。术前进行VAS评分、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45.6±9.3分,采用内外侧入路利用三柱固定行踝关节融合术。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2年,平均17.4月。21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及皮缘坏死,2例患者术后3周伤口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9~16周X线片提示达到骨性融合,平均12.3±0.8周。无内固定失效、融合失败等并发症发生。术后VAS评分、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82.3±4.5分,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结论:经踝关节内外侧入路三柱固定进行踝关节融合,具有暴露充分,操作简便,固定可靠,融合率高等特点,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2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86例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微创术式)45例和对照组(常规术式)4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探讨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在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创伤性关节炎的过程中,微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疾病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创伤性跟距关节炎使用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患者实施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则实施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Maryland足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但观察组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的发生率(P0.05)。结论应用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跟距关节炎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治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7例,均行踝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31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84个月。比较术前、术后美国足踝外科(AOFAS)踝-后足评分的差异;并进行主观疗效评定。结果:术后患足AOFAS踝-后足评分明显提高,分别从术前的58.5±16.2分提高至79.8±17.2分(P<0.01);主观疗效优良率81.1%。结论: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良好,病变程度及患者年龄是影响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743-1744
目的:探索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微创术在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例符合踝关节融合术适应证的终末期踝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为单踝关节病变,其中左踝9例,右踝14例。采用踝前内外侧入路,关节镜辅助下清除踝关节软骨及硬软骨下骨,植入自体髂骨。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及骨性愈合时间;对比患者术前、术后半年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踝关节总活动度(TPM)、VAS、AOFAS及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25.34±25.89)min,术中出血量(52.33±21.06)ml,术后7~13(10.85±2.21)周获得骨性愈合,随访16~37(27.51±3.32)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半年患者TPM明显扩大,VAS评分明显降低,AOFAS评分得到明显改善,SF-36评分明显提高(P<0.05)。与术后半年相比,末次随访时上述评价指标得到进一步改善。患者治疗总优良率高达95.65%。结论: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微创术可有效缓解疼痛,扩大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改善关节功能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愿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的Mazur踝关节评分、改良McGuire评分以及AOFAS踝-后足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在对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关节镜下病灶清除术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分析基于关节镜治疗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2日到2018年10月15日我院收治的74例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床位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实验组(n=37),对照组人员采取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人员选择关节镜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81.08%,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关节疼痛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效果较好,对患者恢复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支架技术、踝关节融合术联合对踝关节创伤患者术后足踝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10月我院踝关节创伤患者79例,按治疗方式分实验组(n=40)、参照组(n=39)。参照组予以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实验组予以骨外固定支架技术联合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周融合率,术前、术后4周、12周足踝功能(Kofoed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实验组骨融合率92. 50%(37/40)较参照组的71. 79%(28/3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4周、12周实验组Kofoed、SF-36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恢复更迅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骨外固定支架技术、踝关节融合术联合治疗踝关节创伤更利于骨融合,且并发症少,能显著恢复足踝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距下关节创伤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患者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切口面积、手术时长以及出血量、融合时间。结果:5~13个月的随访发现大部分患者骨性融合充分,均达到标准,评分患者足部功能,优良率为94.23%,治疗效果显著;观察两组患者切口面积、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实验组时间明显对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发生率为12.0%,对照组发生率44.0%,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治疗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应用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骨骼愈合率高,创伤小、术后无复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踝关节融合术在足踝创伤性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研究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3例足踝创伤性关节为参与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12例,实施保守治疗;实验组11例,实施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全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进展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踝关节功能分值、Bohler角以及Gissane角变化。结果 (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的Harris分值变化比较:实验组的踝关节功能分值改善情况理想(P0.05),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的Bohler角以及Gissane角进行比较:实验组的Bohler角以及Gissane角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可使患者关节功能以及活动度得到改善,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