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负担率的精神疾患。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精神运动性抑制为特征。中医学并无抑郁症的病名,类似描述多见于“郁证”、“脏躁”、“百合病”、“梅核气”等病证中,现代中医内科一并将其纳入“郁证”范畴,故抑郁症类似中医郁证。对于抑郁症的治疗,西药的疗效有限,且易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使其抗抑郁作用受到极大限制,而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立足于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现笔者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随着社会压力的逐渐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抑郁症患者近1亿人,终身患病率为6.9%,由于其患病机制的复杂性,治疗效果的局限性,使得该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是严重威胁人类心身健康的一种精神疾病[1]。  相似文献   

3.
<正>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和高病死率等特点。针对流行病学调查的循证学研究显示~([1]),世界范围内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4.7%,影响了全球数亿人的健康。高复发率是抑郁症的另一大特点,有研究显示~([2]),抑郁症患者在其一生中出现复发的比例高达75%~85%。此外,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也显著高于常人,有研究认为有2%~7%的抑郁症患者最终死于自杀~([3])。抑郁症给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据预测,到2030年时抑郁症将成为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对郁病的认识和针灸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是一种以抑郁心境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属于中医郁病范畴。数据表明,美国每年约有1100万人患临床抑郁症,临床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为10%-15%。国内调查资料显示,抑郁症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约高20倍。新近研究资料表明,抑郁症的患病率已跃居发达国家的第一位。尽管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不需要住院治疗,但是采用现代医学药物治疗费用高昂。患有抑郁症的患者较之其他疾病患者更多地接受了包括针灸在内的传统疗法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有着患病率高、复发性高、致残率高等特点,目前中医对于抑郁症发病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其内在机制尚不统一,因此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医关于抑郁症不同季节发病的认识及理论依据,然后提出从心藏象理论的角度来探讨抑郁症的发病及其呈现季节性特点的机制,从生理角度、病理角度和心功能失常通过五行生克影响及他脏等角度对其进行说明,并主张无论抑郁症在哪个季节发病都要考虑从心论治,希望能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疾病负担的全球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在《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中得到推荐,进一步证明中医在抑郁症药物治疗方面确有疗效,但目前对于抑郁症的中医病机、治疗原则及证型分布尚无统一共识。本文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疾病发展规律出发,结合医家临床经验、典籍等,试分析与探讨老年期抑郁症的中医病机肾虚和中焦枢机不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老年期抑郁症的治疗原则即补肾是重点,调畅中焦枢机为关键,期望通过本文对老年期抑郁症主要病机和治疗原则的探索与总结能对临床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陈燕鸣 《中草药》2004,35(7):845-846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情感障碍性的精神疾病,属中医郁证、不寐、脏躁等范畴。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不断加大,因此抑郁症患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近年来对抑郁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中药对抑郁症的治疗更显优势。本文对中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沈慧  张捷  杨婧  杨倪 《新中医》2014,46(6):220-222
<正>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兴趣索然、精力丧失、自我评价过低,因而导致生活能力减退和职业功能减低、工作效率下降。还有很多病人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例如乏力、食欲不振、疼痛、性功能障碍等。抑郁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特点,在许多国家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世界各国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大量临床实践已经证明中医针刺疗法对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与西医抗抑郁药相比,针刺具有起效快、毒副  相似文献   

9.
<正>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1982年采用统一诊断标准筛选工具,标准化检查方法,在全国12个地区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情感障碍的总患病率为0.76‰,时点患病率为0.37‰。并且女性比男性情感障碍患病率高2~3倍[1]。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早期干预性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一种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疾病,导致患者生理残疾、情感障碍,特别是卒中后抑郁症严重影响病人康复,降低其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国内外学者对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越来越多,早期诊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对426例脑卒中患者伴发抑郁症的发病率、影响因素及早期干预性治疗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通常是指一个人以心境低落,思维迟钝,语言行动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也不断增加,抑郁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高发病,其发病率也在快速上升.世界各地调查所得抑郁障碍患病率相差较大,而多数报道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世界上大型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抑郁症目前在世界致残性疾病中排名第四,至少有3%-5%的终生患病率,预测到2020年将排名第二,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1].据1990年的统计,仅美国就有1100万人患抑郁症,其中约800万患者正处于工作年龄段(Stokes,1993),也就是说,疾病会影响他们的工作能力或效率.抑郁症又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疾病,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中有15%因自杀而结束生命[2].在我国,每千人中有15人有抑郁症;在内科以躯体疾病就诊患者中,抑郁症患者占65.88%-97.%,是内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正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率、髙自杀率、易复发、易致残的常见神经精神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快感缺失等症状,同时还伴随着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减退和自杀行为等[1]。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在美国的终身患病率可达到16.9%,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30年,抑郁症将会成为人类丧失工作能力和死亡的主要原因[2]。虽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传统研究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脑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3.
辨证治疗抑郁症46例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皎 《河南中医》2006,26(3):36-37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性疾病,属于情感性障碍范畴。全世界范围内约有3.4亿人患有抑郁症,患病率约为5.6%[1]。我院内科2004年8月~2005年2月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并同时应用抗抑郁症药物治疗抑郁症4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郁证的诊断标准。1.2一般资料患者来源于我院内科2004年8月~2005年2月门诊及住院病人,均为单项抑郁症患者。91例患者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男18例,女28例;…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是现代医学病名,是一种情绪障碍.中医虽无"抑郁症"的病名,但根据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的"郁证"、"癫证"范畴,反应性抑郁症、继发性抑郁症属郁证,内源性抑郁症属癫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某医学高校在校大学生抑郁症的时点患病率以及与体质的相关性。方法:使用SDS量表对703名在校大学生展开筛查,针对其中SDS≥50分者,借助HAMD表、依照ICD-10和CCMD-3中抑郁症发作的诊断标准进行抑郁症临床诊断。对确诊患者,遵照中华中医药协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施行体质辨识。结果:703名被调查者中,抑郁症患者56名,占人群的8.0%;按体质分型气郁质者15名,占26.8%。结论:该医学高校在校大学生抑郁症的时点患病率为8.0%;体质与抑郁症患病密切相关,气郁质是该人群的易感体质。  相似文献   

16.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抑郁症患者低就诊率和低治疗率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疾病。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在15个国家或地区调查发现,到综合医院内科就诊的病人平均被识别率为55.6%,我国上海的识别率仅为21%,其中能够得到治疗的仅为10%。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精神综合征,是全球致残的主要原因。抑郁症神经环路的研究是国外研究热点,用以揭示抑郁症发病机制。通过近年国内外文献检索对比发现,国内对抑郁症神经环路的研究缺乏重视,文章介绍了中医关于抑郁症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指出中医抑郁症病因病机缺乏神经生物学依据,未来应研究中医抑郁症相关脏腑心、脾、肾与脑中枢的关系;西医学关于抑郁症神经环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以塞斯的认知神经生物学模型为基础的神经环路、帕佩兹环路和单胺-非单胺长反馈神经环路,提出抑郁症神经环路存在抑郁症相关脑区说法不一及未来研究应抓住关键脑区与回路。  相似文献   

18.
正抑郁症主要表现为长时间情绪低落或悲观自责,甚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是一种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慢性精神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报告,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导致人类死亡和致残的第二大类疾病~([1])。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发现宿主的抑郁、焦虑及认知功能可能受肠道菌群的影响,抑郁症的发生原因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密切的关系~([2])。本研  相似文献   

19.
赵蓉 《山西中医》2011,27(5):55-57
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症状复杂多样的常见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持续的心境低落、快感缺乏为特征,常伴有睡眠异常、食欲及性欲减退等躯体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抑郁症在全世界的患病率为11‰,全世界估计约有1.5亿抑郁障碍患者,21世纪抑郁将成为居世界第一位的精神心理疾患。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以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特点使其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药物治疗是应对抑郁症的首要武器。中药在抑郁症治疗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应加强抗抑郁中药研究,从中药中筛选有效的活性成分,为临床新型抗抑郁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