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出血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并发脑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5例)和拉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例)行开颅减压手术治疗的7例出血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并发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中位数为6分(3~11分)。所有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显示颅内静脉窦血栓出血伴脑疝征象, 且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患者均行去骨瓣减压手术, 5例患者同时行血肿清除术。以术后1周GCS及术后3~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价疗效及预后。结果 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1周GCS为3~15分。2例于术后1 d死亡, 1例于术后31 d死亡。4例生存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36个月。术后患者口服抗凝药物治疗3~12个月。3~6个月复查头颅CT静脉血管成像或磁共振静脉成像未见颅内新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出血。至末次随访, 预后较好(mRS 1~2分)2例, 预后较差(mRS 3分)2例。结论对于出血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并发脑疝的患者, 开颅减压手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 但该病总体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伴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35例CVST伴颅内出血的临床资料。27例接受抗凝治疗,其中单纯抗凝治疗13例,术后抗凝治疗9例,介入治疗后抗凝治疗5例;8例未接受抗凝治疗。治疗4周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 手术并抗凝治疗的9例中,5例GOS评分4~5分,2例2~3分,2例死亡;接受介入机械取栓及溶栓治疗并抗凝治疗的5例中,4例GOS评分4~5分,1例2分;单纯抗凝治疗的13例中,9例GOS评分4~5分,4例2~3分;未接受抗凝治疗的8例中,3例死亡,3例GOS评分2~3分,1例4分,1例5分。结论 伴颅内出血的CVST临床表现多样且无明显特征性,抗凝为治疗基础,部分病人可根据情况选择介入治疗,出血较多及脑疝病人可考虑开颅手术减压,大多病人预后尚可,出血较多、广泛静脉窦血栓形成及脑疝形成病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10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 0 0年 4月~ 2 0 0 2年 6月 ,我们进行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各类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共 10 3例 ,男 5 0例 ,女 5 3例 ,年龄 18~ 83岁 (平均 5 3.5岁 )。1.2 临床资料 本组颅内血肿 10 3例中 ,脑出血组 91例 ,急性硬膜外血肿 7例 ,慢性硬膜下血肿 5例。脑出血组 91例中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 75例 ,大多不规则服用抗高血压药 ,合并糖尿病 6例。清醒 4例 ,嗜睡至昏睡 4 6例 ,浅至中度昏迷 2 9例 ,昏迷伴一侧脑疝 10例 ,昏迷伴两侧脑疝 2例 ,格拉斯格昏迷评分 15~ 2 5分 32例 ,9~ 14分 36例 ,…  相似文献   

4.
脑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脑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33例脑静脉血栓单独或联合采用经颈动脉溶栓、静脉窦内留置微导管连续溶栓、静脉窦成形(支架置入或球囊扩张)等方法进行治疗,同时辅以全身抗凝治疗。结果治疗后颅内压均明显下降,除1例ICP降至350mmH2O者失明,1例行静脉窦球囊扩张成形者(拒绝接受静脉窦支架置入)由术前760mmH2O降至450mmH2O外.其余病人ICP基本稳定在200-260mmH2O。颅内出血严重致脑疝死亡2例。溶栓后发生脑出血3例.均经手术治愈。结论同时应用血管内溶栓和全身抗凝是治疗脑静脉血栓较为可靠和安全的方法;血栓部位不同者治疗方案应个性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机械性碎栓治疗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3例抗凝治疗不能控制病情发展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施行了机械性碎栓治疗.其中,单纯机械性碎栓治疗5例,机械性碎栓联合接触性溶栓治疗的患者18例.术后规范抗凝治疗12个月,同时筛查静脉窦血栓病因,并给予相应处理.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临床随访,包括眼底视盘检查、GCS评分、mRS评分,腰穿和MRV或DSA检查.结果 机械碎栓治疗后即刻,所有患者静脉窦主干血流恢复.患者出院前神经功能评分2.1±1.1较术前3.7±1.2明显改善(P<0.05),GCS评分11.5±4.6较术前10.5±3.4明显改善(P<0.05),其中mRS评分0~1分患者9例,2分6例,3分及以上7例,死亡1例,另有4例自动出院后死亡.术后3个月回访,所有患者眼底视盘水肿消失,腰穿压力恢复正常,mRS评分0~1分患者14例,2分3例,3分1例.术后12个月mRS评分0~1分患者17例,2分1例,未见患者血栓复发.结论 机械碎栓是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抗凝治疗不能控制症状或者是重症患者应尽早采用机械性碎栓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4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 14例患者中表现为头痛的有12例,伴有呕吐者2例,癫疒间发作者5例,伴有意识障碍者6例,伴有肢体瘫痪2例,伴有失语者1例。所有患者MRV均提示静脉窦显影不佳或不显影。给予抗凝治疗后,出院时9例症状好转,4例复诊痊愈,1例死亡。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诊断依赖影像学检查,特别是血管成像,抗凝是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7.
我们采用经颈总动脉内注射甘露醇法治疗脑疝 ,可以使甘露醇快速充分发挥其脱水降颅压功效 ,有效降低颅内压 ,在短时间内缓解脑疝症状 ,为抢救治疗和病人恢复争取了时间 ,从而从根本上解除病因 ,降低了脑疝死亡率和致残率。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共 3 5例病人 ,男 2 3例 ,女 12例 ;年龄 2~ 64岁 ,平均 3 7岁。其中外伤致颅内血肿或脑挫裂伤形成脑疝 2 8例 ,占 80 % ;高血压脑出血形成脑疝 5例 ,占 14 3 % ;脑瘤卒中 2例 ,占 5 7%。1 2 实施方法  3 5例病人入院后经CT证实诊断 ,均有脑疝症状 ,符合诊断标准。进行随机分组 ,治疗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联合锥颅引流术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采取血管内治疗联合锥颅引流术治疗的14例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颅内动脉瘤性出血6例,动静脉畸形出血5例,硬脑膜动静脉瘘出血3例。1例动静脉畸形因畸形残留再出血,术中CT检查示血肿增加直接在复合手术室行开颅血肿清除术;1例天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栓塞+脑室外引流效果不佳,合并小脑出血致脑疝死亡;存活13例术后3个月随访,GOS评分4~5分10例,3分2例,2分1例。结论 血管内治疗联合锥颅引流术具有微创、操作性强、简易、效果良好等特点,在部分出血性脑血管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颅内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发病率低、病因多及症状各异 ,造成临床诊断困难。 1987年 2月至 1997年 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均经头颅CT、MRI及脑血管造影 (DSA)检查证实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 2 4例和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2例。临床误诊为其他疾病 13例 ,误诊率 5 0 %。现对其临床误诊原因及早期诊断问题分析如下。资料和结果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 2 4例 ,脑静脉(大脑大静脉 )血栓形成患者 2例 ,男性 12例 ,女性 14例。年龄 18~ 49岁 ,平均 36岁。病程小于 2个月 5例 ,2~ 12个月15例 ,1年以…  相似文献   

10.
改良溶栓方案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途径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48小时微量溶栓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例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其中9例采用经典方法治疗,13例患者(9例随机分配患者及4例经典方法禁忌的患者)采用改良方法(静脉窦内留置微导管持续48h微量溶栓术)治疗。术后积极治疗原发病,抗凝治疗6个月。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2.1月。结果:经典方法组:9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静脉窦均获得再通,其中1例植入支架1枚,2例并发脑出血(1例在右侧顶叶,1例在左侧小脑),并发脑出血的1例患者遗留面瘫,NIHSS评分1分,其余8例0分,预后良好。改良方法组:13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其中含相对禁忌证病例1例,禁忌证病例3例),脑静脉窦均获得再通,无一例并发或加重脑出血,病程超过3个月的1例患者术后1个月残留语言功能障碍NIHSS评分1分,其余12例0分,预后良好。结论:经典方法可以有效治疗脑静脉窦狭窄及血栓形成,但并发脑出血的风险较大,改良方法"脑静脉窦48h微量溶栓术"有效规避了大量应用溶栓药物的问题,在达到同样疗效情况下更为安全,拓展了血管内途径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 分析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头部MRI检查示短T1、长T2信号,其中1例伴癫(癎)发作,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均很快好转.结论 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上矢状窦远端置管持续尿激酶泵入接触性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对9例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了上矢状窦远端置管持续尿激酶泵入接触性溶栓治疗,辅以机械性血栓切割,以血栓全部或大部分溶解、闭塞的脑静脉窦主干再通为停止溶栓指征.术后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6个月.出院后随访9~30个月,内容包括腰穿、眼底检查和MRV或DSA检查. 结果 出院时9例患者的闭塞静脉窦均再通,动静脉循环时间正常,皮层静脉和深静脉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改善,颅内压恢复,眼底水肿明显减轻或消失,GCS评分由术前平均10分恢复到15分,未出现与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平均随访20个月后无一例患者血栓再形成,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结论 上矢状窦远端置管持续尿激酶泵入接触性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硬脑膜动静脉瘘(附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与静脉窦血栓形成发生的关系,以及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5例继发于或伴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颅内出血,2例表现为突眼和结膜红肿。3例经开颅手术及1例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均恢复良好;另1例未行外科处理,神经功能障碍呈进行性加重。结论静脉窦血栓形成可继发DAVF,但部分患者先期难以明确静脉窦血栓形成,而表现为DAVF伴静脉窦血栓性闭塞;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继发的DAVF易发生颅内出血,应积极行血管内栓塞或开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rt-PA静脉窦注射结合血管内技术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血浆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窦注射结合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效果.方法 11例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共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15次;其中机械性血栓清除结合rt-PA静脉窦局部注射14例次,单纯机械性血栓清除1次;应用AnsioJet导管清除血栓9次,球囊血栓清除5次,微导丝1次.进行2次血管内治疗者4例,进行1次血管内治疗7例.每次血管内治疗rt-PA用量0~15 mg,平均(9.4±4.5)mg.无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患者介入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均进行全身肝素化治疗.结果 本组11例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时已发生意识障碍8例,其中6例已行气管捕管,2例已发生脑疝;GCS3~12分,平均(8.3±2.7)分.恢复优良8例,死亡3例.存活病例MRI/MRV随访10-32个月(平均21个月),静脉窦通畅6例,部分通畅2例.无静脉窦血栓复发病例.结论 重症颅内静脉血柃可危及病人的生命,常规治疗疗效差.溶栓药物局部应用结合机械性血栓清除可以快速使受累的静脉窦恢复通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形成颅内血肿致脑疝的急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急诊行开颅显微手术治疗的11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伴颅内血肿致脑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均成功夹闭动脉瘤、清除血肿并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导致死亡1例;存活10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按GOS评分:恢复良好2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3例。结论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并脑疝的病人,应积极急诊手术治疗;采取多科联合救治模式有助于高效完成头颅CTA等术前准备,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6.
我科采用微创直视颅内血肿碎吸术 ,救治高血压性脑出血脑疝形成病人 ,并与脱水、支持治疗患者作对照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 1997-12~ 2 0 0 1-12按脑出血诊断标准〔1〕确诊 ,我科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脑疝形成病人 61例。男43例 ,女 18例。年龄 3 5~ 61岁 ,平均 ( 4 9 2± 2 3 )岁。其中基底节区出血者 3 3例 ,皮质 11例 ,基底节、皮质混合出血 7例 ,丘脑6例 ,小脑 4例。入院时血压 2 1~ 2 8/15~ 18kPa( 15 7~ 2 10 /112~13 5mmHg) ,平均 2 5 81/15 72kPa ( 2 0 1/118mmHg ) ( 1kPa =7 5mmH…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策略的选择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经手术治疗原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120例。对于血肿量在30-60ml或者血肿量较大已形成脑疝者87例患者行开颅手术血肿清除术,其中未脑疝并且一般身体情况较好的56例行微创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另31例血肿量较大已形成脑疝者行大骨瓣颅血肿清除术,12例由于术后脑压仍高加行去骨瓣减压术。对于合并有心,脑,肾严重疾病,以及年龄大于70岁的33例病人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3天复查头颅CT,观察血肿清情况,术后半年按照COS量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术33例患者术后3天,再出血4例,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5分0例,4分16例,3分100例,2分4例,1分3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87例患者,其中56例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术后3天再出血4例,术后6个月COS预后评分5分0例,4分38例,3分14例,2分2例,1分2例;而行大骨瓣颅内清除31例患者,术后3天再出血8例,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5分0例,4分11例,3分9例,2分6例,1分5例。结论对于血肿量在30-60ml,未脑疝并且一般身体情况较好的患者,行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手术效果好,恢复快;对血肿量大于60ml或者脑疝的病人,建议行大骨瓣颅血肿清除术,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合并有心,脑,肾严重疾病,以及年龄大于70岁的病人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早期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积极处理并发症有助于降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伤性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救治的28例外伤性中央型脑疝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20例,保守治疗8例。按GOS评价预后,保守治疗组中5分3例,4分2例,3分1例,1分2例;手术治疗组中5分11例,4分4例,3分1例,2分2例,1分2例。有中间清醒期者12例,于中间清醒期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4例。结论外伤性中央型脑疝多见于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及广泛性脑挫伤并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治疗过程中多有中间清醒期,如能及时开颅减压,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产妇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2005-05-2015-09在我院治疗的孕产妇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15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早期发病2例患者中1例经抗凝治疗后无效,转行静脉窦内接触性尿激酶溶栓治疗;妊娠晚期3例患者均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术后24h给予抗凝治疗,1例发生发生意识障碍转行血管内溶栓治疗。产褥期发病10例中经抗凝治疗无效2例,2例伴癫痫发作转行血管内溶栓治疗,1例出现颅内静脉窦广泛血栓合并脑内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孕产妇出现抽搐、急性和亚急性头痛等症状需警惕出现颅内静脉窦血栓,符合静脉窦引流区域的脑实质异常信号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依据,给予抗凝和溶栓等治疗以改善孕产妇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形成大面积颅内血肿的急诊手术疗效。方法对2008‐07—2013‐07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形成颅内大血肿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未发生脑疝5例,脑疝10例,术中均证实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其中大脑中动脉瘤4例,前交通动脉瘤3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其中多发动脉瘤1例。术后GOS分级,Ⅴ、Ⅳ级6例,Ⅲ级4例,Ⅱ级2例,Ⅰ级3例。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伴颅内大血肿,采取早期手术清除血肿、夹闭动脉瘤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