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2.
樊康宏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4):53-54
分析了乌梅丸的组方特点及立法之旨,乌梅丸是治疗厥阴病的主方,厥阴是阴阳的转折点,抓住其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病机,该方可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并介绍了几则应用乌梅丸的验案,为临床运用经方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朱益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6):508-510
分析肺系病寒热错杂证的病因病机,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等肺系病中寒热错杂证的形成特点;探讨寒热并用法在治疗肺系病中的应用,并介绍了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验案。 相似文献
4.
史锁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2):121-123
从《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的角度对《伤寒论》中“厥阴之为病”进行阐释,根据《伤寒论》“厥阴病欲解时”探讨乌梅丸的使用特点。认为厥阴乃阴尽阳生之时,如果阴尽或阳生不能正常转化,则会产生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的问题,进而导致“厥阴之为病”。如果病证的发作时间符合“厥阴病欲解时”,可选用乌梅丸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拓展乌梅丸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分析临床应用乌梅丸治疗高血压、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叠、腰痛不寐、皮肤瘙痒的四则验案,总结乌梅丸异病同治的辨治要点。[结果]四则验案发病时间多在后半夜,与厥阴病欲解时之丑时至卯时一致,提示病在厥阴;患者症状变化迅速符合风气内动的表现,证型寒热错杂,与乌梅丸主证一致。乌梅丸是厥阴病代表方,全方清上温下、缓肝调中,适用于上热中虚下寒兼肝气上冲之厥阴病。阴阳错杂与风气内动是厥阴病的统一病机,辨证时应抓住以下3个要点:1.舌尖红,舌苔略厚腻,左关弱;2.多后半夜出现相关症状或症状加重(丑时至卯时);3.寒热错杂,起病突然或者证型变化多端。[结论]抓住厥阴病寒热错杂兼风气内动的统一病机,是拓展乌梅丸临床应用的关键,以上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乌梅丸治疗肝风犯肺证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英锋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5,7(4):1-1,4
乌梅丸治疗肝风犯肺证的临床运用刘英锋(中医系中诊教研室)关键词肝风犯证,中医药疗法,乌梅丸,临床运用众所周知,肝肺两脏有相克关系,其中“肺禀坚金之性,而体反虚,肝禀柔木之性,而体反沉实,故肺养其娇,易遭侵克,肝凭其悍,每肆欺凌,是肺称矫脏,肝为刚脏”... 相似文献
9.
10.
乌梅丸新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润之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9,(6):211-212
乌梅丸在《伤寒论》中主治蛔厥和久利的专方,临床上除蛔厥和久利外,扩大乌梅丸的应用范围。多应用于复发性口腔炎,神经性头痛,慢性胆囊炎,糖尿病胃轻瘫,激素依赖性哮喘,慢性角膜溃疡等方面均收到较好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了乌梅丸的组方原理,病机特点及应用指征。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厥阴病篇历来争议较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厥阴病提纲证之疑,乌梅丸主方之惑以及厥利呕哕诸条文之所归。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3个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梳理和探讨。寒热进退的病机贯穿厥阴病篇,厥阴病篇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了六经病的转归,同时也在仲景诸寒热并用方剂的研究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乌梅丸加减治疗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及纸质书籍两种方式,综合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PubMed等数据库中以乌梅丸加减治疗泄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基本信息及研究数据后进行质量评价,纳入研究的结局指标由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总计2337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医对照组比较,乌梅丸加减试验组的疗效更优[总有效率OR=4.55,95%CI为(3.52,5.89),Z=11.54,P<0.00001;中医症候积分改善SMD=-1.51,95%CI为(-2.61,-0.87),Z=4.59,P<0.00001;安全性评价OR=0.43,95%CI为(0.23,0.79),Z=2.70,P=0.007;降低复发率RR=0.34,95%CI为(0.13,0.86),Z=2.27,P=0.02].结论:乌梅丸加减治疗泄泻疗效显著,但因纳入文献质量偏低且存在发表偏倚,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在"方证相关"理论指导下,通过对古代乌梅丸类方的搜集整理与分析,探讨乌梅丸类方的方证规律。结果显示古代乌梅丸类方所治疾病以痢疾、泄泻、蛔虫病为主;证属虫积、虚寒及寒热错杂;主症有大便脓血、脘腹疼痛、食欲不振等。类方中除乌梅外,干姜、黄连使用较多,黄连、附子、桂枝的用量配比较大;主要加味有吴茱萸、麦芽、神曲等。结果提示古代乌梅丸类方以寒热夹杂的泻痢为主治,以乌梅丸原方为基础在温里、健脾、消食方向上增味,涉及祛寒温中、健脾消食、调和寒热的配伍诸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用乌梅丸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伴顽固性失眠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诊及病房诊治,收集相关资料,从心血管神经症伴顽固性失眠的中西医认识,及其病机与乌梅丸方证病机对应等方面来论述相关学术经验及临证心得,并分析典型案例。[结果]临床上心血管神经症伴顽固性失眠患者辨证多为肝阳虚夹郁火的寒热错杂证,而乌梅丸作为厥阴病主方,功擅温肝寒、益肝体、泄郁火,高度契合病机。所举验案病机为七情戕伐阳气导致肝寒气馁、肝气郁滞而化火,治以乌梅丸为主方,随证加减,寒热同调,补泻兼施,收获良效。[结论]运用乌梅丸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伴顽固性失眠的疗效显著,对于中医临床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17.
总结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董其美宗越鞠丸之意异病同治心悸、胸痹、高血压等心系病证的经验.认为心系病的病机始于气郁,成于痰瘀,变于风火,同时重视湿浊病邪在心系病中的作用,提出宗越鞠丸方证之意,以解郁化湿统治心系病;临证运用越鞠丸治疗心系病的关键在于把握气郁为先、诸郁夹杂病机之同,细辨悸、烦、闷、痛、晕证... 相似文献
18.
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结肠黏膜组织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加丙酮局部灌肠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生理盐水)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salazosulfapyridine,SASP)]、模型组、3个乌梅丸剂量组(0.575 g/kg、1.15 g/kg、2.3g/kg),造模后给药15天,处死大鼠收集样本,观察结肠黏膜大体形态及组织学改变;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中TLR4、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乌梅丸2.3 g/kg剂量组减轻了大鼠肠道水肿程度,并减少了赘生物及溃疡的形成,作用优于SASP组;模型组结肠黏膜组织TLR4、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明现高于正常组(P〈0.01),乌梅丸组和SASP组则低于模型组,其中乌梅丸2.3 g/kg剂量组尤其明显(P〈0.01)。结论乌梅丸对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的表达,降低NF-κB p65的活性免疫调节,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