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中的食疗养生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系统阐发了食物的性味、功效、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详细记载了收集的食疗单验方及其临证经验。如取梨汁谓天生甘露饮、甘蔗谓天生复脉汤、西瓜汁谓天生白虎汤的单食代方及单味食治,择食组方,药酒配方等,为中医食疗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药食同源是人类在药物与食物中总结的知识,可以充分显示出食物在治疗与保健方面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养生的定义与方法与药食同源理论,探讨药食同源起源与发展,分析药食同源的思想和饮食养生相关性,以期充分发挥药物与食物的效用。  相似文献   

3.
《寿亲养老新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老年养生学专著,内容涵盖饮食调治、形证脉候、医药扶持、四时摄养、精神调摄、起居摄养等。其中饮食调治为本书之重,源自陈直的《养老奉亲书》。通过论述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心理特点、善恶喜好,提出食疗为重、食胜于药、辨证施膳的主体思想,并就食疗方的组成、制作、用法、形制、禁忌进行具体论述,内容详尽,对今人不无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食医心鉴》饮食养生特点。方法:收集《食医心鉴》内服方剂,对方剂组成中食物及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到《食医心鉴》内服方剂206首。方剂使用食物及药物157种,总频次558次。其中使用食物91种,占总频次的79.93%;药物使用66种,占总频次的20.07%。食物可分为调味品、五谷类、五畜类、五菜类及五果类。五谷类以粳米使用最多,五畜类以鸡肉使用最多,五菜类最常使用茯苓及冬瓜,五果类以陈皮使用最多,调味品以花椒使用最多。《食医心鉴》常用食药组合有花椒—食盐、花椒—食盐—葱白、葱白—食盐—花椒等。结论:《食医心鉴》饮食养生以食物为主,全面膳食,药物为辅。食物选材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食药配伍使用,以温养脾胃为主,兼顾补肾以护土。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先秦儒家的经典著作,反映了孔子的学术思想,其中部分中医养生的论述,涉及多个方面。就饮食、医药、起居、性情等方面来探讨孔子的养生思想。其主要思想可概括为饮食有常、起居有节、怡情颐性、葆养气血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饮膳正要》作为一部食药营养学专著,涉及蒙、汉、藏、维吾尔等各族的饮食营养和食药医学,是对元代以前我国养生食药成就的总结,也是元代宫廷饮食成就的真实记录,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对我国饮食营养学和食药医学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迄今仍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归纳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毛羽篇》中蕴含的中医食疗特色,以求将中医食疗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和养生。[方法]归纳总结王氏在该篇内对毛羽类食品的性味、功效归属、品质挑选与加工、食用宜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论述,并将其与中医理论体系相结合,综合分析该篇蕴含的食疗理论特色。[结果]由王氏收录在本篇内的毛羽类食品,其性味与功效归属符合中药学的药性理论,挑选与加工步骤明确,食用宜忌事项详细,临床应用方法符合方剂学对药物的七情配伍,其中蕴含的食疗特色符合中医理论体系。[结论]王氏所著《随息居饮食谱·毛羽篇》可以指导今人对于该类食品的认识与应用,除却些许时代局限,不失为推广中医食疗理论、践行中医食疗养生的范本之一。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说法,只把老庄思想当做《内经》养生理论的唯一源泉。这种做法如同将医学的起源归功于黄帝,将药学的发明归功于神农的作法一样,是难以令人信服的。笔者认为《内经》养生理论和它的医学思想一样,是先秦各学派哲学思想融溶和锻铸之后的产物。为了说明问题,在研究先秦养生思想产生及与《内经》的关系时,必须首先从先秦养生思想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谈起。  相似文献   

9.
10.
赵云  郭源秩  杨宇峰 《医学综述》2007,13(24):2062-2062
<正>《金匮要略》设妇人病三篇,分别论述了妊娠病、产后病和妇人杂病的辨证论治,对后世研究妇科疾病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近代以来,对于《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理、法、方、药的研究颇为广泛,但对于其中丰富的养生思想确鲜有言及,本文就此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梳理中药养生文化的历史源流与发展脉络。[方法]利用文献学研究方法结合数据统计,通过对中药养生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归纳,阐述中药养生文化的历史源流与发展脉络。[结果]中药养生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其源流与发展萌芽于先秦,初成于秦汉,丰富于晋唐,渐趋完善于宋金元,鼎盛于明清,于近现代进入改革和创新时期。中药养生思想在先秦两汉时期初用于临床,开中药养生文化之先河;魏晋至隋唐时期,佛道及民间各流派的养生理论和经验使其内容进一步充实;宋金元时期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明清时期医家不仅整理、继承前代既有成果,更形成众多独特理论;现其已成为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中的重要部分。[结论]各时期的中药养生文化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为中医药养生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医养生康复思想发展史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养生康复学虽是一门新兴学科,但伴随着医疗实践活动,就已开始了养生康复知识的积累,并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本文从商周、春秋战国、汉晋六朝、隋唐、宋金元、明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7个历史时期,概述了中医养生康复学术思想发展简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运动养生中的辩证思想.[方法]分别从整体观、发展观、对立统一等三个角度分析中医运动养生的辩证思想.[结果]中医运动养生运用中医的整体观指导人们选择运动方法,强调三因制宜的发展观及动静结合的对立统一观.[结论]作为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运动养生蕴含丰富的辩证思想,这些辩证思想对中医运动养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饮食养生的一般意义,二是饮食养生的一些原则,三是饮食养生的主要方法,最后介绍几种养生保健食谱。  相似文献   

15.
嵇康提出养生必须“导养得理”,强调形神兼养与防微杜渐,并要持之以恒,方可延年益寿。嵇康批判了儒家的天命观,否定了道家“去人任天”的主张,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重视社会致病因素的防止,要求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对“性动”和“智用”的区别,反映出他对养生认识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6.
中医养生以"治未病"为主旨,渊源深远,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升华,已经成为全方位多角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系统,具有全科医疗的本质。中医养治手段丰富,疗效确切,但由于现有的中医养治手段尚未整合形成系统,无法统筹安排,无法体现中医养治的优势,制约了中医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东直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整合多种中医养治手段,结合中医健康状态评估,借助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建立了"四时七养"中医养治平台。依据春夏秋冬"四时",施行"心养、气养、动养、居养、术养、食养、药养",进行个体化、全方位、多角度的中医动态养生调护,实现了医院、社区、居家一体化的中医养治,避免了"重治疗,轻预防;重实践,轻理论;重生理,轻心理;重结果,轻过程;重外管,轻自理;重警示,轻自觉"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近些年来中医养生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在社会上备受关注,养生专题节目层出不穷,养生方法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作为中医院校中医养生学课程的专业授课教师,有必要有责任在课堂上阐释中医真正的养生理论和基本原则,加深学生对中医养生学的理论与实践特色的准确把握,使学生真正懂得中医的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 ,同时 ,他在养生方面也创立了具有鲜明儒家特色的养生保健体系 ,从道德养生、心理养生、音乐养生、体育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劳逸养生、读书养生、旅游养生等方面全面地阐释了中国古代的养生文化。孔子养生理论的核心是致“中和” ;孔子养生理论的特色是“身心并修” ;孔子养生理论的精髓是“仁者寿”。孔子养生的理论与实践是对中国古代养生文化的重大贡献 ,也是对人类健康事业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为我国传统养生体系的滥觞。唐代孙思邈所撰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为集前代医学之大成的综合性医学著作,是我国传统医学养生理论的一个高峰。文章试从对二者的养生理论进行比较,以发其异同,进而探讨中医养生理论在此阶段的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20.
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颁布,使我国的非典防治工作进一步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对于战胜非典型肺炎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法律体系,建立科学的应急机制,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依法防疫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