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逆针灸是“治未病”的重要手段,指在机体未病或发病之前预先运用针灸干预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现代研究表明,逆针灸对机体脂质代谢有明显的正性干预作用,而脂质代谢与中枢神经系统(CNS)尤其是位于下丘脑的食欲调节中枢密切相关。其调控作用的发挥是多信号、多通路的复杂过程,外围信号提供的关于摄食的信息经过大脑的集成反应以及与能量稳态相关的神经肽途径,来达到调控脂质代谢的作用。口水代谢通路是脂质代谢的重要通路,研究证明唾液内含有多种神经肽,其中许多与摄食、脂质能量代谢密切相关,而这些神经肽的相关受体,广泛分布在唾液腺或支配唾液腺的神经中。故此,本文从神经肽-口水代谢通路-食欲调节中枢轴角度探讨逆针灸对脂质代谢双向调控的机制,以期对防治脂质代谢紊乱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调控途径主要包括NF-κB通路、p53通路、MAPK通路、PI3K/Akt通路、Nrf2通路等信号通路。大量文献报道,中药有效成分具有显著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生物活性。本文综述近5年来中药有效成分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阐释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更有效地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3.
脑能量代谢障碍可导致脑病,脑病也可以导致脑能量代谢障碍.通过综述脑能量代谢的特点,脑能量代谢的自身调节及应激条件下的调节机制,脑能量代谢的5-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胰岛素介导的信号通路、胰高血糖素介导的信号通路,脑能量代谢障碍与脑缺血再灌注和神经退行性变疾病的关系,以及脑能量代谢的体内外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白薛玲  范妤 《医学研究杂志》2018,47(2):16-19,24
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及其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在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ND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证明,中医药或其有效成分能够通过PERK、ATF6和IRE1信号通路等ERS相关途径发挥调控作用,显著抑制ERS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干预ERS诱发的神经损伤及相关疾病。本文综述近年来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抑制ERS,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为阐释中医药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防治NDD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伴随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衰老为主要危险因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日渐升高。间歇性禁食(IF)通过调节代谢途径来预防或延缓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有研究,其机制可能与IF可以调节线粒体功能及内环境稳态有关,而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脑老化和神经退行性变的早期特征。这些提示IF、线粒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存在密切联系。本文就IF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改善作用、线粒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IF对线粒体功能的调节以及过量热量摄入对神经元及线粒体的影响4个方面,从正反角度进行综述,分析得出IF可以调节线粒体功能、过量热量摄入可能损伤神经元及线粒体功能,并认为后期可进一步深入研究IF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具体机制及其对神经系统代谢转变的具体信号通路,进而判断最佳干预时间,开发更有靶向性的药物替代疗法,从而帮助IF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拮抗蛋白Dickkopf-1(DKK1)在骨骼发育和骨代谢中的作用机制,为骨骼发育和骨代谢相关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查阅近10年内CNKI、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DKK1相关国内外文献,从DKK1对骨发育、骨代谢及相关疾病等方面分析总结其作用机制。[结果]DKK1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可溶性抑制剂,它在骨骼发育和骨代谢的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DKK1通过抑制经典Wnt/β-catenin通路影响骨发育,中和或抑制DKK1的表达对多种骨代谢疾病起到治疗作用,这也为骨骼发育和骨代谢机制研究及药物筛选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居十大死因之首,其防治是医学界面临的棘手问题。诸多研究表明,心肌能量代谢是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心肌能量代谢途径并对其进行调节,或通过药物改善心肌代谢状况,对于维护心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细胞营养和生长的中心调控因子,可改善能量状态,调控其下游信号通路,调节细胞新陈代谢及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生长。文章综述了mTOR信号通路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中药在其中发挥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活性成分及其复方可通过调节大脑胰岛素信号通路影响下游信号传导、抑制磷酸化Tau蛋白(phosphorylated Tau protein, Tau)及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 Aβ)沉积、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元再生与突触可塑性、改善大脑葡萄糖代谢、减缓氧化应激等有效防治代谢性疾病认知障碍。同时,通过抑制代谢性疾病诱导的中枢神经炎症及内质网应激,间接调节脑胰岛素信号通路,以恢复代谢性疾病患者大脑的学习记忆与认知功能。中药与脑胰岛素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多靶点、多效能、多途径的特性,使代谢性疾病认知障碍得到了有效改善。但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中药调节脑胰岛素信号通路、缓解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现有文献多为中药单体及活性成分研究,复方研究相对较少,且中药干预脑胰岛素信号的临床研究不足等。今后需进一步开发以脑胰岛素信号通路为靶点的复方新药,依托蛋白组学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寻找新的中药治疗靶点,加强不同中药复方以及同一复方不同剂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同时从肠道菌群的角度探究中药防治代谢性疾病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miR-124作为脑内占比较高的miRNA,广泛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和病理过程。近期研究发现,miR-124通过靶向调节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信号通路和蛋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病理过程。因此,本文综述了miR-124在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为药物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ited protein kinase,AMPK)作为机体能量代谢的中心,参与机体多种代谢反应及信号通路的调控。AMPK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失调的AMPK介导了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干预AMPK信号通路能够改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这为防治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因此,本文综述了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可能发病机制及AMPK相关信号通路在该疾病中的作用,旨在促进对AMPK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王艳萍  王尧 《现代医学》2010,38(1):82-85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首次识别的程度不同的葡萄糖不耐受,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内分泌代谢疾病。WHO将妊娠期糖尿病列为与1、2型糖尿病并列的一个独立类型。为改善母、婴结局,应尽量将孕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血糖水平已经成为孕期饮食治疗与监护的关键评价标准。事实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除糖代谢异常外,还存在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和微量元素代谢的异常。为了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及母婴的远期健康,维持孕妇体内正常的糖、脂、蛋白质、微量元素代谢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甲亢危象患者的脂质代谢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1例甲亢危象患者血脂各指标水平,并与60例体检正常者组成的对照组血脂各指标水平对比;同时分析甲亢危象患者TG、TC、HDL-C及LDL-C与FT3、FT4的相关性.结果甲亢危象组患者TG、TC、HDL-C及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G、TC与FT3呈负相关(r=-0.569,P<0.01;r=-0.473,P<0.01),TC与FT4呈负相关(r=-0.726,P<0.01).结论甲亢危象患者存在严重脂代谢紊乱且与甲状腺激素特别是FT3水平显著相关,临床救治当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与代谢紊乱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绍欣  牟建军  董平栓  杨旭明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11):1019-1021,1037
目的 :探讨肥胖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胰岛素、糖、脂肪等代谢紊乱的特征。方法 :测定 30例肥胖高血压患者及 30例正常人的血清 TNF- α、胰岛素、血脂、血糖及人体测量指标。结果 :肥胖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 TNF- α、TG、INS、FBS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1 ) ,HDL、ISI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1 )。结论 :肥胖高血压患者多伴有糖、脂质代谢紊乱。TNF- α与胰岛素抵抗及代谢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钟薇  王立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1964-1966
目的:研究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分为氯氮平组(30例)和利培酮组(30例),治疗观察4周。每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胰岛素、C肽、IR均升高,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氮平组患者的甘油三脂、胆固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2)治疗后BMI、胰岛素、C肽、甘油三脂、胆固醇、IR的升高程度氯氮平大于利培酮,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氮平对糖代谢及脂代谢的影响大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5.
小肠首过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是口服药物的主要吸收器官,肠道上皮细胞中不仅存在大量影响药物吸收的转运体,还含有多种与肝脏中相同的代谢酶。此外,肠腔细菌丛中也含有大量代谢酶。这些因素使小肠成为肝外最重要的代谢器官。肠道对口服药物的首过代谢作用正逐渐被认识,其对口服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成为药物代谢性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概述了小肠上皮细胞中代谢酶的分布特点和含量,肠腔中菌丛的分布特点和所含代谢酶,并对药物肠道首过效应的国内外研究方法和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HIV病毒TAT蛋白转导结构域、人缺氧诱导因子1α氧依赖降解结构域以及CASPASE3构建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纯化。方法: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TAT、pET-28a(+)-TAT-ODD、pET-28a(+)-TAT-ODD-CASPASE3(pET-28a(+)-TOP3);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内,利用镍-亚硝胺乙酸-组氨酸(Ni-NTA-His)亲和层析法对重组蛋白TOP3进行纯化。结果:成功构建了pET-28a(+)-TOP3的原核表达载体,经过优化表达和纯化条件,融合蛋白在IPTG诱导下获得特异性表达,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结论:融合蛋白TOP3的成功表达及纯化,为该融合蛋白应用于肿瘤的治疗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骨代谢与铁代谢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光思  徐又佳 《医学综述》2008,14(12):1765-1767
对骨代谢的研究是骨科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过去数十年中对骨代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骨代谢与钙代谢相关性的研究。铁调素是一种能调节血铁水平的小分子肽类激素。自2001年发现铁调素之后,铁代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骨代谢与铁代谢相关性的研究也随之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骨代谢与铁代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铁超载可致骨质疏松,铁不足又使骨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由基因组不稳定引起的肿瘤代谢重编程被认为是肿瘤的一个独特标志,为癌细胞快速生长和增殖提供了必要的能量来源。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具有闭合环状结构的非编码RNA,可以通过与其他RNA或蛋白质相互作用来影响蛋白水平发挥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环状RNA参与肿瘤代谢重编程的调控,却很少关于环状RNA在肿瘤代谢中作用的综述。本文将系统阐述环状RNA与肿瘤代谢的关系,为临床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通道蛋白亚型AQP1-9在雄性小鼠生殖系统mRNA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AQP1-9在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分布与表达。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AQP1-9在雄性小鼠生殖系统不同器官的表达。结果:在成年雄性小鼠的生殖系统中,有多种水通道的表达,睾丸中有AQP3、5、7、8、9表达;附睾头中有AQP3、6、8表达;附睾尾有AQP3、5、6、7、8表达;输精管中有AQP1、2、3、4、5、6、7的表达。结论:小鼠生殖系统中多种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提示AQP与生殖功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L-FABP)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依据尿蛋白/肌酐比(ACR)和血清肌酐水平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5例),微量蛋白尿组(36例),临床白蛋白尿组(30例),肾功能衰竭组(21例),以6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测定尿L-FABP含量,同时检测血肌酐(Scr)、尿肌酐、肝功能、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量、尿白蛋白等指标。结果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尿L-FABP水平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P <0.01),亚组分析显示正常白蛋白组尿L-FABP水平高于健康组( P<0.05),微量白蛋白组尿L-FABP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组( P <0.01),临床白蛋白组尿L-FABP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组( P<0.01),肾功能衰竭组尿L-FABP水平高于临床白蛋白组( P <0.01);尿L-FABP水平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eGFR )呈负相关( r =-0.812, P <0.01),尿L-FABP水平与Scr呈正相关( r =0.901, P <0.01),与HbA1c无关( P >0.05)。结论尿L-FABP水平不但可以更早预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还可以监测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