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赖脯胰岛素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8月于我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赖脯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Hb Alc(7.16±1.14)%、2h PG(7.22±1.85)mmol/L、FBG(5.21±1.17)mmol/L显著低于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b Alc、2h PG、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酮症2.22%、剖宫产20.00%、产后出血2.22%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早产率2.22%、高胆红素血症2.22%、巨大率2.22%、低血糖4.44%、窒息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脯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妊娠结局及预后.方法 选取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75例,给予运动疗法、糖尿病及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孕妇妊娠前、妊娠期、分娩后6个月、12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孕妇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 分娩后6个月及12个月孕妇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妊娠前和妊娠期,分娩后6个月及12个月孕妇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妊娠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例患者均于妊娠39周前结束分娩,剖宫产52例,阴道分娩23例,无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病例,无胎儿先天畸形.新生儿Apgar评分7~10分,平均9.62分;新生儿血糖维持在3.5~5.0mmol/L,无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新生儿体质量2500~4200g,其中巨大儿6例.结论 1型糖尿病患者经妊娠后血糖水平和体质量均增高,但此结论尚需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学营养联合运动训练干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医学营养联合运动训练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2 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FPG、OGTT 1 h血糖水平以及OGTT 2 h血糖水平分别为(4.33±0.48)、(8.86±0.62)、(7.16±0.62)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1±0.61)、(9.27±0.79)、(8.12±0.58)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FINS、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 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6.00%(3/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0%(1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过给予医学营养联合运动训练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胰岛素分泌情况以及血糖水平,对于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肖丹 《黑龙江医药》2023,(2):398-400
目的:探究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进行围产检查并分娩的GDM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进行个体化饮食控制,均持续干预至分娩。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抵抗、妊娠结局。结果:对比两组干预前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抵抗,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PG)为(5.25±0.37)mmol/L、早餐后2h血糖为(7.52±0.95)mmol/L、晚餐后2h血糖为(7.78±1.06)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6.84±0.72)%,均低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FINS)为(8.36±1.01)mIU/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1.76±0.33),均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23.53%)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相比。观察组(5.88%)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饮食控制能够有效调节GDM患者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脂代谢变化特点。方法选取90例产前检查并确诊为脂代谢异常的孕妇设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90例产前检查脂代谢正常的孕妇设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进行糖脂代谢指标的检测,对比两组孕妇糖脂代谢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孕妇空腹血糖(4.62±0.68)mmol/L、空腹胰岛素(10.77±4.67)mU/L、胰岛素抵抗指数(2.27±0.53)、游离脂肪酸(677.34±114.35)mmol/L以及载脂蛋白-A(1.99±0.65)g/L均高于对照组的(4.31±0.57)mmol/L、(9.13±4.31)mU/L、(1.71±0.45)、(547.67±133.66)mmol/L、(1.82±0.45)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以及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发生脂代谢异常对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具有较大的影响,孕妇应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密切监测其脂质水平并加以控制,可有效改善其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达格列净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4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达格列净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值和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BG、2 h PBG、HbA1c、Scr、BUN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 PBG、HbA1c、Scr、BUN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BG(5.21±1.01)mmol/L、2 h PBG(7.80±1.71)mmol/L、HbA1c(6.22±1.59)%、Scr(332.18±111.71)μmol/L、BUN(17.22±1.59)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8±2.41)mmol/L、(8.89±2.29)mmol/L、(8.33±1.94)%、(555.43±173.29)μmol/L、(2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早期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随机化原则将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接收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50)于起始孕周32周后接受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n=50)于起始孕周32周前接受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水平和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及新生儿低体质量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价值(P <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早期胰岛素治疗可行性高,既能合理调节血糖水平,又可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对糖尿病(DM)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136例DM患者均给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治疗,采用随机排列法将其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各68例。研究1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方式,研究2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水平及日均胰岛素用量、血糖指标达标时间。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组间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1组FPG为(5.80±1.05)mmol/L、2 h PBG为(7.55±1.13)mmol/L、HbA1c为(6.52±0.84)%,研究2组FPG为(5.76±1.04)mmol/L、2 h PBG为(7.50±1.15)mmol/L、HbA1c为(6.49±0.83)%。两组FPG、2 h PBG及HbA1c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日均胰岛素用量(35.07±3.26)U少于研究1组的(43.85±3.82)U,血糖指标达标时间(5.56±1.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孕期膳食营养保健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孕期膳食营养保健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指导前后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增重情况,并比较两组围生儿并发症[胎儿窘迫、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窒息、低血糖、巨大儿]发生情况。结果 指导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为(5.02±1.23)mmol/L、餐后2 h血糖为(7.98±1.25)mmol/L、增重为(1.60±0.57)kg,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为(6.54±1.19)mmol/L、餐后2 h血糖为(10.57±1.09)mmol/L、增重为(1.90±0.42)kg,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增重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孕期膳食营养保健指导干预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增重情况控制明显,对围生儿的安全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妊娠糖尿病(GDM)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7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必要时加用甘精胰岛素,观察组应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若无法控制血糖水平时加用胰岛素。比较两组孕妇的血糖水平、孕期增重情况、妊娠期高血压情况、早产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巨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孕期增重(13.64±2.06)kg低于对照组的(15.14±3.05)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和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5.71%、2.86%,均低于对照组的25.71%、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22.86%高于对照组的2.86%,低血糖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盐酸二甲双胍在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水平的同时不增加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并可减少孕期增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利拉鲁肽联合基础胰岛素(商品名:长秀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继续保持原有治疗手段,实验组则调整为利拉鲁肽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PG(6.76±1.52)mmol/L、2 h PG(10.82±3.26)mmol/L、HbA1c(7.54±1.03)%均低于治疗前的(10.91±2.53)mmol/L、(15.24±3.17)mmol/L、(9.30±1.11)%,对照组患者的FPG(6.91±1.73)mmol/L低于治疗前的(10.86±2.62)mmol/L,实验组患者的2 h 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的(15.24±3.17)mmol/L、(9.30±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2 h 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BMI(23.34±2.62)kg/m2低于本组治疗前的(25.43±3.26)kg/m2及对照组治疗后的(25.95±3.81)kg/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能较好的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的低血糖发生率,患者依从性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水平变化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入住我院的60例GDM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体检正常的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产妇清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PBG)水平,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分析FBG、PBG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结果研究组FBG、PB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胎儿窘迫、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Spearman分析,FBG及PBG水平变化与胎儿窘迫、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 GDM患者FBG及PBG水平显著升高,可增加产妇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利司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于早餐前皮下注射利司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照组于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 hC肽(PCP)、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9.96±0.87)d短于对照组的(14.17±1.45)d,体质量指数(22.05±1.07)kg/m2小于对照组的(24.37±1.65)kg/m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6.49±0.75)mmol/L、2 h PBG(8.53±1.28)mmol/L、HbA1c(5.89±0.42)%低于对照组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从脾论治针灸治疗气阴亏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气阴亏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编号后利用计算机随机抽取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和药物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健脾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别为(5.12±2.16)mmol/L、(8.17±1.62)mmol/L、(5.73±0.13)%;对照组分别为(6.53±2.67)mmol/L、(10.12±2.63)mmol/L、(5.99±0.31)%。治疗后,实验组FBG、2 h PG及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阴亏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从脾论治针灸治疗方案,从益气健脾角度出发,可对患者起到益气健脾效果,帮助患者将临床各项血糖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增强免疫力,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促进其康复治疗进程,值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分级诊疗网络平台下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 6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诊疗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基于分级诊疗网络平台下实施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等指标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对照组的FPG、HbA1c、餐后2 h血糖指标分别为(6.37±0.61)mmol/L、(7.21±0.42)%、(10.24±1.45)mmol/L,观察组分别为(5.06±0.38)mmol/L、(6.69±0.27)%、(8.22±1.41)mmol/L,两组FPG、HbA1c、餐后2 h血糖指标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低于对照组的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级诊疗网络平台下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营养干预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和改善母婴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治疗的效果。方法 12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及观察B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均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待血糖稳定后再实施进一步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A组患者采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B组患者采用艾塞那肽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的FPG、2 h PBG、HbA1c分别为(8.2±2.0)mmol/L、(8.6±1.6)mmol/L、(7.9±1.1)%,观察A组治疗后的FPG、2 h PBG、HbA1c分别为(6.8±1.4)mmol/L、(7.0±1.5)mmol/L、(7.0±0.7)%,观察B组治疗后的FPG、2 h PBG、HbA1c分别为(7.4±1.2)mmol/L、(7.8±1.8)mmo...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应用格列美脲治疗的疗效及药理。方法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格列喹酮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格列美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2 h PG为(7.23±2.36)mmol/L、FPG为(6.45±0.83)mmol/L、HbA1c为(5.95±0.92)%;对照组患者的2 h PG为(9.89±2.65)mmol/L、FPG为(8.65±0.98)mmol/L、HbA1c为(8.69±0.82)%;实验组患者的2 h PG、FPG、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中出现1例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对照组患者中出现8例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86%;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患者者应用格列美脲治疗的疗效显著,而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EOPE)患者血浆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与围生结局关系。方法 138例EOPE患者,于分娩当日采集其空腹静脉血检测PLGF水平,将PLGF水平≤12 pg/ml的67例患者作为低PLGF组, PLGF水平>12 pg/ml的71例患者作为高PLGF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围生结局(分娩孕周、羊水过少、羊水染粪、小于胎龄儿)及新生儿情况[新生儿体重、1 min Apgar评分、乳酸(LAC)、血糖、血钙、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时间]。结果 高PLGF组分娩孕周(35.43±1.39)周大于低PLGF组的(33.27±2.0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PLGF组羊水过少、羊水粪染、小于胎龄儿的占比分别为19.72%、30.99%、15.49%,均低于低PLGF组的41.79%、52.24%、49.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PLGF组的新生儿体重(2635.25±412.07)g明显高于低PLGF组的(1809.23±415.13)g,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8.46±1.02)分、乳酸(3.47±1.59)mmol/L、血钙(1.18±0.21)mmol/L、血糖(3.61±1.39)mmol/L均明显优于低PLGF组的(8.01±1.28)分、(6.03±2.79)mmol/L、(1.03±0.20)mmol/L、(3.17±1.20)mmol/L, NICU住院时间(10.12±9.47)d明显短于低PLGF组的(16.73±9.85)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OPE患者血浆PLGF水平对于评价围生结局和新生儿状况有一定价值,高水平PLGF患者围生结局和新生儿情况优于低水平PLGF。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脐血C肽、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某院检查并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糖代谢状况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研究对象54例。对照组成员是糖代谢正常的孕妇及其新生儿,观察组成员是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及其新生儿,分别抽取两组新生儿的脐静脉血,进行血清分离后采用放射免疫的方式对C肽、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进行测定,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脐血C肽、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新生儿脐血C肽、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分别为(1.23±0.61)μg/L、(16.97±14.32)mU/L、(186.24±72.94)ng/L,1h后末梢血糖为(2.63±0.73)mmol/L;观察组新生儿脐血C肽、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分别为(1.84±1.61)μg/L、(25.84±24.95)mU/L、(156.24±70.94)ng/L,1h后末梢血糖为(4.63±1.40)mmol/L。观察组新生儿C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1h后末梢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孕妇的年龄和体重均大于对照组孕妇,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在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方面,两组新生儿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经过回归分析后发现,妊娠合并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在脐血C肽、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方面数值均有所升高,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是影响新生儿身体健康的高危因素,增加了发病的风险值。这一发现告诫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严密监控,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51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74例)和研究组(77例)。参照组患者使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研究组使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BG(6.04±1.28)mmol/L、2 h PBG(10.62±0.84)mmol/L、HbA1c(4.03±1.32)%、FINS(14.83±0.68)mIU/L均低于参照组的(7.28±1.02)mmol/L、(12.94±1.76)mmol/L、(7.75±2.01)%、(16.19±0.53)mI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0%低于参照组的10.81%,治疗总有效率83.12%高于参照组的60.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时候,使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着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