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医内治掌跖脓疱病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Wanfang Data Knowledge Service Platfor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自建库至2023年6月关于掌跖脓疱病的中医治疗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进行标准化处理,采取药物功效归类、频次分析、性味归经分析,以及关联规则分析、熵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结果] 掌跖脓疱病的中医内治多选用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燥湿类药物;最高频出现的中药为土茯苓、生地黄、甘草;性味归经以味苦、性寒,归肝胃二经为主;用药模式关联规则分析中,频次较高的前三位为“生地黄-牡丹皮”“土茯苓-甘草”“金银花-连翘”;组合模式规则分析中,“牡丹皮→生地黄”“连翘→金银花”“白鲜皮→土茯苓”置信度较高;基于熵聚类方剂组方规律分析获得28个潜在核心组合及14个新方。[结论] 中医内治掌跖脓疱病常以清热祛湿为立法核心,选苦寒之药,归经以肝胃二经为主。处方中土茯苓、生地黄的运用,关联配伍中生地黄与牡丹皮、土茯苓与白鲜皮、金银花与连翘的使用极具临床及科研价值。挖掘数据中潜在的、隐性的药物组方规律,可推导出祛湿热兼凉血解毒的核心组合,为中医内治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研究与遣方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痛风相关国家专利中药组方的用药规律,并分析核心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检索治疗痛风的中药组方,提取数据并构建数据库。通过频数统计、Apriori算法、因子分析及系统聚类方法进行用药特点分析。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获取核心药物组合的中药靶点,在人类基因数据库(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数据库中获得痛风疾病靶点,取两者靶点交集,将其导入Cytoscape 3.9.1软件,应用ClueGo插件对药物组合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选取部分关键靶点,使之与对应的中药活性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纳入治疗痛风的专利中药组方共508项,涉及中药401味,用药频数共6 082次,药物类别以利水渗湿药为主,其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及活血化瘀药等。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二项关联规则3条,三项关联规则5条。因子分析共提取出8个公因子。系统聚类分析得到3组药物组合,药物组合富集的共同生物学通路56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结合效果最好,黄芩素与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结合效果次之,槲皮素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2(adenosine triphosphate binding cassette super family G member 2,ABCG2)的结合效果较好。[结论] 治疗痛风的国家专利组方多以“湿浊瘀阻”为核心病机,从湿、瘀、虚三方面治疗痛风,药物组合常以四妙散、茯苓泽泻汤和四物汤为基础加减,其主要通过TNF、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IL-17等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尿酸排泄来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刘小虹教授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思路及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中医治疗COPD提供参考.[方法]将刘小虹教授门诊治疗COPD的有效病案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药物频次统计、药对组合及关联规则分析、核心药物组合与新方提取.[结果]共纳入处方215首,药物频次居前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甬派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同时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潜在活性成分及机制。 [方法] 收集宁波市第一医院2016至2020年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构建处方数据库,分析用药规律并筛选核心药物。采用中医药数据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以及基因组注释数据平台(Genome Annotation Database Platform,GeneCard)等数据库构建“疾病-核心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采用R语言对相关靶点进行核心靶点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 [结果] 共纳入处方430首,其中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类为主。使用频次最高(>100次)的中药有甘草、茯苓、陈皮、石斛、白术、黄芪、地黄、党参和枸杞子。关联规则表明,使用频率较高的两药组合有:陈皮-甘草、陈皮-茯苓、白术-茯苓、甘草-茯苓;三药组合为陈皮-白术-茯苓。药物组合网络筛选出核心药物组成为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发挥益气健脾的功效。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核心药物中的32个活性成分与糖尿病靶点相关,在活性成分贡献度排名中,白术和茯苓的成分排名普遍靠前,白术主要成分为白术三醇和苍术酮衍生物,茯苓主要成分为甾醇类,陈皮为柚皮素和甾醇类,甘草以黄酮类成分为主。KEGG结果表明核心药物主要影响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内分泌抵抗、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信号通路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RAGE)系统,其中AGE-RAGE系统包含的核心靶点最多,且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结论] 甬派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以益气健脾为主,同时配合养阴清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治疗的特点,其机制可能主要与AGE-RAGE轴密切相关,上述研究为甬派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学术论文总库(Wanfang Databas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Database for Chinese Technical Periodicals)中收录的、以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相关文献,并建立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其中的中药进行频次统计、药物功效分类及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 [结果] 共纳入59篇文献,中医证型主要以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肝郁脾虚、肝郁气滞为主;单味中药使用频次位于前10位的分别是茯苓、白术、甘草、黄芪、白芍、当归、陈皮、熟地黄、柴胡、白花蛇舌草;使用频次较多的中药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和清热药为主,其次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中药性味以寒、温、甘、苦、辛为主,主入肝、脾、肾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药对16对,聚类分析得到6类核心药物组合。[结论] 分析结果体现了现代中医辨治乳腺癌以虚证为主的证治特点,治疗以调补中焦脾胃为主,补益肝肾、疏肝养血,并配合化痰散结之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软件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及Cytoscape 3.7.2分析周彩云教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用药规律。方法 采集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周彩云教授门诊接诊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病例数据,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及网络可视化分析,总结中药频次、归经、性味及药对组合,挖掘核心处方,探讨其用药规律。结果 纳入130张处方,共77味中药,高频药物为葛根、马齿苋、金钱草、绵萆薢、豨莶草、车前草、海金沙、车前子、金银花、黄柏、冬瓜皮。药物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甘为首,归经以肝、肾经为主,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为葛根,马齿苋;葛根,马齿苋,金钱草等。挖掘新处方4个,分别为浙贝母,冬瓜皮,海螵蛸,红花,菊花;茵陈,炒白术,鸡骨草,郁金;金钱草,牛膝,黄芪,石斛,远志;防己,猪苓,威灵仙,玉米须,生地黄。结论 周彩云教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从“湿毒”立论,以清热利湿、解毒通络为主要治法,兼以补益肝肾、调养脾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TCMISS)软件对既往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处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为临床辨证及处方用药提供思路。方法:分别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4个数据库1989—2016年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文献,对符合标准的175篇文献中的181首处方录入中医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用药模式,挖掘药物核心组合和新处方。结果:对筛选出的181首中药处方进行分析,得出药物的使用频次、常用药物组合及药对,其中核心用药为苍术、黄柏、薏苡仁、牛膝、土茯苓、萆薢、威灵仙,挖掘出28个核心组合和14首新处方。结论:高尿酸血症常用的药物以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补益药、活血化瘀药为主,治法以清热利湿,健脾渗湿,补益肝肾,兼以活血化瘀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为基础,运用数据挖掘分析《吴鞠通医案》中治疗痹证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搜集《吴鞠通医案·痹篇》条文中治疗痹证的相关处方,将数据整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 5),采用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吴鞠通医案》治疗痹证的高频药物及组合、核心药物组合等,并生成新处方。结果对搜集筛选出的76个治痹处方进行分析,挖掘出高频(频次≥10)药物24味,高频(频次≥25)药物组合10组,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个、新处方2首。结论《吴鞠通医案》中治痹多遵循"因势利导,宣肺气,开支河"的思想,处方多采用开宣肺气与渗利膀胱相配合之法,湿热痹多用苦辛通与辛凉淡法,寒湿痹多用苦辛温法,使风寒湿热之邪分消而去。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曹毅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中药处方,总结曹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组方用药规律。 [方法] 基于门诊病历系统,收集并筛选浙江省中医院曹毅教授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诊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处方,由双人审核后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SPSS Statistics 25.0统计软件及SPSS Modeler 18.0数据挖掘软件,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药物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 [结果] 共纳入处方142例,药物174味,总计频次2 078次。其中用药频次最高的前5味中药依次为白鲜皮(80.99%)、牡丹皮(79.58%)、当归(71.83%)、甘草(67.61%)、桂枝(61.97%),药物以清热药为主,其次为补虚药。药性多为寒性和温性,药味以甘、苦并用,归经以肝、脾、心经为主。在支持度为50%的情况下,药物组合频次最高的是牡丹皮和白鲜皮,其置信度为0.88。基于季节的用药分析中,春夏季节与秋冬季节部分药物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 [结论] 曹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注重寒热并用,共奏清热祛风、益气养血之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鲁科达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用药规律,归纳总结其组方经验,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鲁教授中医门诊的肾性蛋白尿医案,以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将处方信息转化为可分析的结构化数据,并建立相关数据库,利用频次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对高频药物、四气五味归经、高频药对、核心组方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肾性蛋白尿病例691则,处方3 750首,共涉及中药261味,将使用频次前34味的药物作为高频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茯苓、山茱萸、甘草、薏苡仁、地黄、川牛膝、青风藤、地龙等。利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高频药对20组,通过聚类分析演化得到4个核心组方。[结论]鲁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以补肾健脾、清热利湿、消瘀泄浊为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醋柳黄酮缓释片的药动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缓释片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测定其药动学参数,计算缓释片相对于普通片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两组,分别用醋柳黄酮缓释片和普通片进行口服给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应用3P97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醋柳黄酮缓释片及普通片的tm ax分别为4.87 h和2.87 h,Cm ax分别为每小时0.46μg.L-1和每小时0.56μg.L-1,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7%。结论:醋柳黄酮缓释片与普通片均符合一室模型,缓释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等效性,且醋柳黄酮缓释片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报告2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复术的结果。17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7~56岁。痊愈19例,另一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一周后死亡。作者就发病机理,诊断和合并畸形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7.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芹黄素对大鼠缺血视网膜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30只Long-Evans大鼠用动脉结扎法造成视网膜缺血模型,其中治疗组20只腹腔注射芹黄素,对照组10只注射溶媒二甲基亚酚。用视觉电生理仪检查视网膜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芹黄素治疗组视网膜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芹黄素能促进大鼠缺血视网膜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