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胆管扩张对胰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意义。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有效利用对比剂增强作用,利于病灶检出率高达94%。结果:胰腺癌32例中(1)胰管扩张14例,占43.7%;(2)胆总管扩张17例,占53.1%(并突然截断),部分伴有肝内,外胆管扩张16例;(3)双管征13例,占40.6%。结论:胰腺与胰管比例失调,胰胆管扩张CT表现的形态特征对早期诊断胰腺癌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全成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2):280-281
目的:研究胰胆管扩张对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胰腺癌和36例慢性胰腺炎的CT资料。结果:胰腺癌主要特征包括:①胰腺癌多来源于导管上皮,常堵塞胰管引起梗阻远段的扩张,并多在胰头肿块处截断(16例,占80%);②胆总管扩张,并突然截断(27例,占87%),并可见肝内外胆管扩张(19例,占38.8%);③双管征(19例,占38.8%)。慢性胰腺炎组的主要特征为:①正常主胰管,在胰头部分的最大内径为3mm,向体尾部逐渐变细。慢性胰腺炎胰管扩张多呈不规则型串珠状并贯通病变区(7例,占77.8%),部分可见钙化或结石(5例,占13.9%)。②扩张的胆总管由上至下逐渐变细(7例,占100%)。结论:胰胆管CT表现的形态特征对胰腺癌与悒性胰隙痛的诊断有答别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三维容积式内插值法屏气检查(MRI 3D-VIBE)序列联合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在胰胆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PDDU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PDDUC患者(胰头癌34例,胆总管下段癌14例,壶腹癌11例),行常规MRI、MRCP及3D-VIBE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瘤形态学特点;计算病灶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测量胰胆管汇合角、胰胆管末端间距、十二指肠主乳头至扩张的胰胆管末端的距离、胆总管直径、胰管直径. 结果 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3组间病灶最大径、中心位置、边缘情况和病灶均匀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头癌较易累及胰周血管,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均未见邻近血管受累征象.胰头癌组的胰胆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主乳头至胰胆管梗阻端的距离及胰胆管末端间距均大于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组;"四管征"多见于胰头癌.门脉期胆总管下段癌SNR高于胰头癌和壶腹癌组(P<0.05),动脉早期和动脉晚期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门脉期胆总管下段癌信号强度稍高于胰腺实质.结论 MRI 3D-VIBE序列联合MRCP能较好显示不同类型PDDUC的形态学特征和强化特点,能较好显示胰胆管的细微差别,有助于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影像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总结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肿块型慢性胰腺炎20例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实验室和病理特征.结果 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多见于老年男性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及梗阻性黄疸.血清肿瘤糖类抗原19-9可有轻度升高,通常在100kU/L左右,较胰腺癌水平低.B超诊断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准确率仅20%;CT诊断的准确率为45%,表现为主胰管及其分支的扩张影,可见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和钙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和超声内镜均可见胆总管及胰管的不规则扩张影,与胰腺癌表现相似;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可清楚显示胰胆管的病变部位、胰胆管的狭窄及扩张情况等.术后病理均可见胰腺内腺泡减少或消失,纤维组织显著增生同时伴慢性炎性细胞的浸润,1例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9例患者术后随访恢复均较好.结论 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与胰腺癌有相似之处,临床上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结果 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5.
王晓燕 《海南医学》2010,21(20):99-101
目的探讨"双管征"诊断壶腹周围癌的价值。方法对43例患者进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并显示"双管征"。分析每一例病人的MRCP、轴位T1WI及T2WI,测量胆胰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肠腔至胆胰管梗阻端的距离、胆胰管末端间距离、胆总管直径、胰管直径、观察胆总管末端形态、肝内胆管扩张程度、胰管形态,比较不同胰胆管疾病时"双管征"的差异。结果在胰头癌组"双管征"、胆胰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腔至胆胰管狭窄段距离及胰管直径较非胰头壶腹周围癌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节征"(13/27)和狭窄段侧支胰管扩张(6/27)多见于胰头癌。结论在MRCP图像识别"双管征"的不同表现有助于对壶腹周围病变定位。  相似文献   

6.
徐锋  赵心明  闫东  姚雪松  李槐  周纯武 《当代医学》2010,16(17):298-30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壶腹周围癌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6例壶腹周围癌的CT表现。结果发现胆道梗阻65例,位于胰上段20例,胰腺段18例,壶腹段27例。梗阻面管腔形态分为截断型30例,漏斗型或鸟嘴型20例,鼠尾型15例。"双管征"出现60例,其中胰胆管相交19例,胰胆管分离25例,梗阻近端胰管未扩张16例。CT明确检出肿物63例,CT表现为异常10例,CT未发现病变3例。检出的63例病灶全部有不同程度的强化,根据来源不同,强化方式有所区别。手术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29例。结论 CT可以准确检出壶腹周围癌所致胆道梗阻。沿着梗阻段结合增强扫描,CT可检出肿瘤。多期增强扫描对于鉴别肿瘤起源有帮助。多层螺旋CT在壶腹周围癌的诊断上有实用价值,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综合应用各种检查手段,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及磁共振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101例肿块型胰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腹部增强CT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增强CT诊断肿块型胰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的CT表现差异,分析病灶的大小、部位、形态(强化情况、钙化、假囊肿形成、胰胆管扩张)、肾周筋膜增厚、对胰周大血管的侵犯、是否合并转移等指标,明确鉴别诊断要点。总结所有患者胰腺磁共振DWI序列(b值800 s/mm2)图像特点,测量每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与正常胰腺组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1例患者中,病理诊断胰腺癌59例,肿块型胰腺炎42例,CT诊断的敏感性94.9%,特异性88.1%,准确率92.1%,阳性预测值91.8%,阴性预测值92.5%。增强前后的CT值、胰腺及胰管钙化、假囊肿、胰胆管扩张、胰周血管的侵犯及是否合并转移对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有价值(P<0.05)。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与正常胰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增强扫描有利于鉴别诊断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MRI DWI序列对肿块型胰腺炎及胰腺癌鉴别诊断可能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在胰腺炎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80例胰腺炎患者常规磁共振(MRI)及MRCP图像,分析胰腺炎相关病变的异常影像表现,以评价MRCP在胰腺炎病因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180例中,MRCP发现胰腺炎相关病变者149例(占82.7%),未发现明显异常情况者31例(占17.3%)。其相关病变包括胆系结石103例,胆管炎症或狭窄12例,胰头、壶腹周围癌3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8例,胰腺分裂3例,胆胰管合流异常6例,胆管或者胰管变异25例,胰腺囊性病变8例,胆管癌3例,胆总管囊肿4例,胰管结石同时伴扩张5例。结论 MRCP对胰腺炎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有望取代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成为胆胰管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提高对AIP的早期识别.方法 选取2003年1月~2011年10月该院外科收治的术后病理符合AIP亚洲标准的患者36例,总结AIP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AIP影像学为胰腺弥漫性或局灶性肿大,胰头增大或肿块最常见,假包膜影具有特征性,钙化或胰石和囊性变可见,胰周渗出、索条影及淋巴结肿大相对少见,胰腺萎缩偶见,胰腺形态及密度无异常极少见,增强CT、彩色B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可见胰管串珠样扩张,胆总管狭窄常见.结论 AIP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应作为胰腺癌的一种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术中行细针吸取(FNAC)胰腺及壶腹周围肿瘤进行细胞学诊断。方法 术中由医生行FNAC涂片,自然干燥,用瑞-姬氏复合染色,先用低倍镜纵览全片,发现可疑细胞换油镜确定。结果78例疑为胰腺及壶腹周围部占位性病变,术中行 FNAC细胞学检查,其中61例为阳性,4例为可疑阳性,3例为假阳性,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68例恶性肿瘤做对照,其准确度为92.3%。结论FNAC细胞学检查术中胰腺及壶腹周围肿瘤可代替术中冰冻切片,方法简便、快速,阳性准确度高,很受临床医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曾琦  刘建滨  袁友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903-2904
目的:探讨胰腺癌与其他胰腺肿块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方法:将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肿块性病变行螺旋CT双期扫描,并对比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胰腺癌30例,胰腺黏液性囊腺癌8例,胰腺黏液性囊腺瘤9例,壶腹癌19例,胰腺假性囊肿18例,胰腺炎性肿块14例。胰腺肿块性病变的CT表现复杂、多样,有许多相似点,但各有其影像学特点。结论:螺旋CT双期扫描在胰腺癌与其他胰腺肿块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胰胆管扩张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胰胆管扩张的异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胰腺癌和42例慢性胰腺炎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资料.每例均口服钆喷酸葡胺(Gd-DTPA)稀释液后分别行常规MR平扫和MRCP扫描.结果 胰腺癌组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主要特征包括:(1)胰管扩张多呈平滑状,且在肿块区截断(16例,占72.7%);(2)扩张的胆总管多呈突然截断(18例,占90%),部分见肝内外胆管均扩张(12例,占42.8%);(3)"双管征"(19例,占86.5%).慢性胰腺炎组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主要特征:(1)胰管粗细不均的不规则扩张,且贯通病变区(20例,占60.6%);(2)肝内胆管少见扩张,胆总管扩张逐渐变细(8例,占80%);(3)部分可见胰胆管结石(5例,占11.9%)、胰腺假性囊肿(21例,占50%)形成.结论 胰胆管扩张的不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表现对鉴别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确诊的39例慢性胰腺炎和35例胰腺癌的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胰管或胆总管胰腺段狭窄,在这两种疾病中的发生率虽有差别但不明显,敌对二者的鉴别意义不大。胰管及其分支不规则扩张绝大多数见于慢性胰腺炎;而胰管或胆总管胰腺段完全性梗阻,尤其是截断状阻塞绝大多数见于胰腺癌。此两种表现对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胰腺分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8例行MRCP及ERCP的胰腺分裂病例,分析比较胰腺分裂MRCP及ERCP的胰胆管表现及MRCP诊断的准确性.结果:8例经ERCP诊断为胰腺分裂的患者中,MRCP诊断的准确性为87.5%(7/8),ERCP显示了所有8例患者的背侧胰管及6例患者的腹侧胰管,MRCP显示8例患者的背侧胰管及3例患者的腹侧胰管.结论: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查.MRCP对胰腺分裂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无胆道造影剂胰胆管成像的可行性.方法10例无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及24例怀疑胰腺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腹部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利用曲面重建(CR)方法对无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及胰腺癌患者的胰管、胆总管及壶腹部结构进行曲面重建.使用容积显示技术(VRT)、最小密度投影(MinIP)及间接最小密度投影法(IMinIP)分别对胰腺癌患者的胰胆管系统进行重建.分析无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曲面成像中胰管、胆总管及壶腹部成像情况,并统计其对正常胰管、胆总管、壶腹部的显示率.对怀疑胰腺癌患者的曲面重建、容积显示技术、最小密度投影法、间接最小密度投影重建得到的胰胆管图像对病变的显示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无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曲面重建图像中胰管显示率为90.0(9/10),平均直径(2.63±0.51)mm,其中88.9%(8/9)可见副胰管;胆总管显示率为100%(10/10),平均直径(7.45±1.12)mm;壶腹部显示率为60.0(6/10).胰腺癌患者使用曲面重建法、容积显示技术、最小密度投影法及间接最小密度投影法4种技术行胰胆管成像可得到胰管及胆总管全长及胆总管下端梗阻处的形态;其中间接最小密度投影法对各结构的显示率最高(98.6%),容积显示技术最低(68.1%).结论多层螺旋CT无胆道造影剂胰胆管造影简单无创,在显示胰胆管三维解剖结构的同时可显示其与周围器官组织的毗邻情况,特别是间接最小密度投影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用于存在胆道梗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张彩虹 《当代医学》2008,(10):83-84
目的 评价空间复合超声技术在胰头癌和壶腹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确诊的胰头癌和壶腹癌患者的空间复合超声技术声像,其中胰头癌16例,壶腹癌9例,在原始超声切面图像基础加用空间复合超声,对两组疾病的空间复合超声进行总结、比较,统计超声术前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本组病例超声主要表现:1.壶腹癌瘤体小,易向十二指肠腔突出,中心位于十二指肠腔内:胰头癌的中心则位于胰腺内.2.肿瘤与胆胰管、胰周血管的关系均可清晰显示.3.两管靠近(扩张的胆胰管末端间距小于等于5mm)多见于壶腹癌,而两管分离(扩张的胆胰管末端间距大于)多见于胰头癌,胰头癌和壶腹癌的空间复合超声肿块显示率分别为95%和89%,术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和86%.结论 空间复合超声技术可以更好展现胰头癌和壶腹癌的影像特征,对术前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超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来25例胰管结石病人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25例行B超检查均可见胰腺内回声不均,胰管扩张,胰管内见强光团,后伴声影;结石单纯位于胰头部9例,胰头体尾结石16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3例。合并胰腺癌2例。15例行CT检查均可见胰头区增大,胰管扩张,胰头区钙化斑点,4例见胰体尾散在钙化点。10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6例胰管显影,可见胰管扩张粗细不均,胰管内有透明阴影,固定;4例胰管未显影。腹部X线平片15例,3例可见胰腺走行区内有散在的或串珠样的或堆垛样的致密钙化阴影。结论超声影像诊断胰管结石明显优于ERCP、CT和磁共振成像,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1987年1月至1997年1月,共收治胰腺癌及壶腹癌70例,现将其诊断及治疗有关问题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中,男性56例,女性14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18岁,50岁以上52例。胰头痛34例,胰体属癌10例,壶腹癌26例。1·2临床表现见附表。1.3诊断方法:本组70例中,术前均经影像检查,高度可疑为胰腺癌及壶腹癌。B超检查46例,CT扫描58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6例。本组70例均经手术探查及病理证实。豆.4手术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0例,其中胰头癌12例,切除率12/34,壶腹癌18例,切除率18/26,胰体尾癌…  相似文献   

19.
汪溪  陈宽仁  李建业  卞正乾 《海南医学》2010,21(2):29-31,41
目的探讨位于左上腹腔网膜囊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病理证实的网膜囊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以胰腺层面作为参考层面,最大层面位置作为定位方法:并分析定性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结果左上腹网膜囊区占位中,胃来源肿块41例;胰源性肿块23例;网膜囊内肿块18例;肠源性肿块11例;脾源性肿块4例。不同来源占位最大平面各不相同。术前误诊23例(24%),各组定位误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肿瘤的密度和形态无特异性。结论左上腹网膜囊区肿块主要来源于胃底和胰尾的恶性肿瘤;病变最大层面的位置及周围脏器形态对定位有一定价值;病变误诊主要由定位误诊造成;术前定性诊断较难。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胰腺癌患者胆总管(CBD)、胰管的变化规律,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正常成人组和70例胰腺癌组进行CT扫描,并对CBD、胰管前后径进行测量.结果正常胰腺的CBD的前后径为(4.96±1.61)mm,胰管前后径(1.89±0.71)mm.胰腺癌患者CBD、胰管扩张.结论胰管及CBD的扩张可作为早期胰腺癌诊断的影像形态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