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C-反应蛋白简称CRP,发现于1930年,Tillett等发现急性感染患者的血清能和肺炎双球菌细胞壁上的C-多糖发生凝集反应,后来经研究证实是一种参与反应的蛋白质——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时相蛋白中变化最显著的一种,也是人体感染的一个重要敏感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分析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关系。结果ACS患者血浆hs-CRP水平变化: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含量(4.53±3.82)mg/dl显著高于对照组(0.484-0.36)mg/dl,差别有显著性(P〈0.01),提示炎症反应参与了ACS的发生,炎症反应与冠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结论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反映炎症感染和疗效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急性时相反应是机体在感染,创伤,肿瘤等情况下,为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而产生的应激性反应,其血浆中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Ps)显著升高,APPs的升高与损伤和炎症时释放某些活性介质有关,其中白细胞介素6(IL-6)是APPs的主要诱导剂,某些伴有急性时相反应的疾病其血浆中IL-6显著升高,IL-6的变化与某些APPs星相关性,本文主要从IL-6诱导急性时相反应的生物学机理,以及细菌感染与IL-6,烧伤,创伤和器官移植与IL-6,多发性骨髓瘤(MM)与IL-6几个方面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认为检测血浆IL-6水平可以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的预后观察。  相似文献   

4.
丁宁  严义培 《中国校医》2005,19(5):526-527
目的 探讨急性相蛋白(APP)与肺炎衣原体肺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23例肺炎原体患者(观察组)及11例正常人(对照组)空腹静脉血清APP,包括α1-酸性糖蛋白(α1-AG)、触珠蛋白(HP)、C反应蛋白(CRP)及铜蓝蛋白(CP)含量.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1),恢复期则明显下降,但HP、CRP、CP仍高于对照组(P<0.05),而α1-AG恢复期已下降至正常(P>0.05).结论 急性相蛋白含量变化可作为肺炎衣原体肺炎估计病情、判断预后和指导疗效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
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发现C-反应蛋白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急性时相反应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即可合成增加,加大粥样斑块中的炎性反应过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程度的一个早期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前反应蛋白(PA)和C反应蛋白(CRP)两种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WBC)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GRA%)、淋巴细胞比例(LYM%)在新生儿急性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50例临床诊断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入院时均做PA和CRP以及WBC和分类(DC)检测,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有效治疗1周后再次检测血清PA和CRP以及WBC和DC。根据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结果,回顾性将以上150例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将上诉检测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清PA和CRP、GRA、LYM%4项异常率两组有差异,P〈0.05。WB(项异常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分析血清PA和CRP两种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和WB(以及GRA%、LYM%的变化,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监测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炎症时相反应蛋白,属非特异性反应蛋白,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均可以升高,是机体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的敏感标志物之一。近年来,对CRP与冠心病的关系已做了大量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CRP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具有新的重要临床意义。现就CRP与冠心病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C-反应蛋白在生殖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反应蛋白(cRP)被认为是第一个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cute reactive protein,ARP),也是一种敏感的炎症标志物,是由Tillet等于1930年在急性炎症患者血清中发现的。它是一种可以与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发生沉淀反应的蛋白质,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其血浓度急剧升高。早期的定性方法测定CRP极不敏感,限制了CRP的临床应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CRP已能提纯,其测定方法得以发展,达到精确、微量、定量测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李菲 《现代保健》2010,(9):153-153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时会急剧升高,可用以评价活动性,炎症性疾病。研究显示hs—CRP可作为亚健康人群发生冠心病危险的一个重要预报因子,也是冠心病患者病情恶化的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10.
C反应蛋白检测在临床急性感染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跃民 《中国校医》2006,20(4):420-421
目的 研究急性时相C反应蛋白(CRP)与WBC计数的关系以及二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变化,尤其是对于肿瘤并发急性感染诊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们检测了非肿瘤组和肿瘤组共136例住院患者血清CRP水平和外周血WBC计数,并在感染恢复期作了复查。结果 非种瘤组血清CRP水平和外周血WBC计数密切相关,肿瘤组二者无相关性。结论 对于肿瘤患者并发急性感染的诊断和疗效判断,急性时相CRP比WBC计数有更大的价值,急性时相CRP检测是诊断急性感染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1.
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是组织损伤时急性时相蛋白中变化最显著的一种,被广泛地应用于儿科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近年来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作为一种新的细菌感染早期诊断指标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更优于CRP。此研究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窒息、及早产等应激因素下是否会发生CRP、PCT的改变,并比较CRP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生长激素对腹腔脓毒症病人的急性相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8例腹腔脓毒症病人,在其经过外科引流术后48 h内,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0.06mg/(kg·d),观察用药前后的急性相蛋白和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在应用生长激素后,血清急性相蛋白发生明显的变化,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前清蛋白、纤维连接蛋白、转铁蛋白均有明显升高,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也有明显变化,但与急性相反应蛋白的变化不一致.结论:小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轻中度腹腔脓毒症病人能降低急性相反应蛋白的浓度,提高结构蛋白的浓度.  相似文献   

13.
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PR)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炎症疾病、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手术创伤及组织坏死等情况下迅速生高,因此对许多疾病诊断、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均有较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C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反应蛋白(CRP)是组织损伤的一种非特异性的反应产物。无论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心肌梗死、免疫复合物陈积等因素都可导致组织损伤,在组织损伤的急性期,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显著增加,这些蛋白被称为急性相蛋白,其中CRP是最显著的一种。目前,它的测定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时相反应物-C反应蛋白(CRP)在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示以及治疗后的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对冠心病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预测价值正日益为人重视。笔者就近期有关UA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黄文龙  刘玉婷 《现代保健》2010,(14):165-166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乳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变化及临床应用.方法 分别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5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乳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乳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分别为(8.51±.1.74) mmol/L、(12.8±3.11)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7±0.52) mmol/L和(1.32±0.48) mg/L(P〈0.01),且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27,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乳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对判断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病情轻重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公认的急性时相蛋白有多种,通常将转铁蛋白(TRF)、a1-酸性糖蛋白(AAG)、触珠蛋白(HPT)、铜蓝蛋白(CER)、C-反应蛋白(CRP)作为急性时相蛋白谱进行测定,除此之外,笔者对45例感染症血清脂蛋白(a)[LP(a)]进行测定,并与其进行比较,分析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健康对照组200例,为我院职工健康体检者。1.2 感染症组45例,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感染症包括:泌尿系感染,胆囊炎、胆道感染及手术后感染病人。1.3 检测方法 免疫透射比浊法。45例病人同时测定LP(a)、TRF、AAT、AAG、CER、HPT及CRP,正常对照组测LP(a)。2 结果2.1 正常对照组血清LP(a)测定值为X±S=126.0±114.0mg/L,感染症组血清 LP(a)测定值为 X±S=352.0 ±  相似文献   

18.
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近年来,由于CRP的基础研究和检测方法的进步,尤其是定量检测和快速检测的出现,使CRP成为临床上检测的重要手段。现简要介绍其检测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血清肌钙蛋白T(TnT)是心肌细胞结构蛋白的一种,正常人心脏TnT60%分布在心肌细胞浆内,其中94%与心肌细胞结构蛋白相结合。当心肌细胞局部缺血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AMI),血清中TnT含量有显著的变化。以往,常以心肌酶CK与CK—MB测定结果作为...  相似文献   

20.
急性时相蛋白和IL-6及TNF-α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血清急性时相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5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组)34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31例、临床蛋白尿组(CP组)30例,并以3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急性时相蛋白包括C反应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α1-AAG)、铜蓝蛋白(CER)和触珠蛋白(THP)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IL-6及TNF-α水平。结果⑴T2DM患者血清急性时相蛋白和IL-6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5或P<0.01)。⑵血清急性时相蛋白和IL-6及TNF-α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增加(P<0.05或P<0.01)。⑶MA组及CP组患者,血清急性时相蛋白与IL-6及TNF-α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T2DM肾病存在急性时相反应,炎症反应强度与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急性时相反应强度与IL-6及TNF-α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