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婴幼儿皮肤毛细血管密度的区域性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人体皮肤毛细血管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结合体视学方法对6例童尸本身5个区域(20个部位)的120块皮肤组织毛细血管长度密度(Lv)进行了测量。结果 不同区域皮肤毛细血管Lv不同,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除掌跖区外,头面颈区皮肤各层毛细血管Lv显著高于身体其他部位(P〈0.01),下肢区皮肤毛细血管Lv最低;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Lv显著高于身体其他部位(P〈0.0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 全脊髓麻醉(total spinal anesthesia,TSA)一般指椎管内麻醉时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系蛛网膜下腔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时因阻滞平面过高使整个脊髓甚至脑干也被阻滞的临床综合症。随人们认识的深入,TSA也被人类用于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0岁,因工伤事故致胸12~腰2脊椎压缩性粉碎性骨折、外伤性休克,拟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行椎板切除减压脊椎探查术。术前BP90/60,P108次/分、R18次/分、在左侧卧位下取胸10-11作硬膜外间隙穿刺,过程顺利,置管3.5cm。注入2%利多卡因5ml(内含1:20万肾上腺素)试验剂量,注药5分钟改仰卧位时,病人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血压骤降至30/20mmHg,准备给予麻黄素时,突然测不到血压,股动脉搏动触不到,确诊为呼吸心跳骤停,即行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气管内注入0.1%肾上腺素1ml。2分  相似文献   

4.
意外全脊髓麻醉二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女,74岁,56 kg,术前ECG示T波改变,余无特殊.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半髋置换术.入室测血压160/90 mmHg,心率82次/分,SpO2 99%.开放静脉通道后,右侧卧位,用16G硬膜外穿刺针于L2~3间隙穿刺,反复穿刺4次未果,第5次直入穿刺成功,较顺利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导管回抽无血无脑脊液.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全脊髓麻醉(全脊麻)是硬膜外麻醉的并发症,由于大量的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不仅使脊神经而且使包括颅神经在内的高级中枢神经都处于阻滞状态。临床上可出现肌肉麻痹、呼吸停止、对光反射消失以及瞳孔散大等表现。自1969年津村等应用全脊麻治疗陈旧性头部震颤症以来,该法已逐渐应用于许多难治性疼痛的治疗。尽管偶可出现轻度的异常循环改变,但目前全脊麻已成为治疗疼痛的公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作者首次报道了一例连续脊髓麻醉后并发脊髓腔与皮肤间隧道形成.该病人为男性,69岁,体重85kg,因右下肢跛行而行股-腘动脉搭桥术.患者十年前因患系统性红斑狼疮,服用强的松15mg/日,八个月前因椎管狭窄行L_(2-5)椎板切除术.病人术前BP150/70mmHg,P80bpm,Hct26%,Cr1.9mg/dl,ECG F导联S-T段轻度下降,余均正常.术前用药:氯羟安定3mg、胃复安10mg,雷尼替丁150mg,病人于侧卧位,选用17号Tuohy针在L_(3-4)间隙旁正中线原疤痕切口外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并发全脊髓麻醉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女 ,2 6岁 ,体重 74 5kg ,G1P0孕 ,3857周 ,头位。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取胎术 ,入室测BP10 2 / 70mmHg、HR84次 /分、RR18次 /分、SpO2 94%。常规左侧卧消毒铺巾 ,选择L2 3 穿刺顺利 ,向头端置管 3cm ,回抽无血无液 ,平卧位面罩供氧 ,给药前均回抽 2 %利多卡因 5ml,试验剂量 5min后平面T10 ~L1,给 2 %利多卡因 8ml 1%丁卡因2ml,11min时患者烦躁 ,随即呼叫一声后神志消失 ,连接硬膜外管的注射器有温热清亮液体 ,当即诊断为全脊髓麻醉。此时BP10 0 / 6 8mmHg ,HR72次 /分 ,SpO2 97%。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体皮肤毛细血管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结合体视学方法对6例童尸全身5个区域(20个部位)的120块皮肤组织毛细血管长度密度(Lv)进行了测量。结果不同区域皮肤毛细血管Lv不同,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除掌跖区外,头面颈区皮肤各层毛细血管Lv显著高于身体其他部位(P<0.01),下肢区皮肤毛细血管Lv最低;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Lv显著高于真皮网状层(P<0.001)。结论三维定量证实的皮肤毛细血管密度区域性、层次性差异更准确地反映了头面颈区血供丰富的特点,为该区设计长宽比值较大的任意型皮瓣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小儿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的阻滞区域内皮肤温度变化与阻滞效果之间的关系,探讨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评估的准确性. 方法 选择小儿手部手术30例,全身麻醉喉罩通气,行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靠近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周围各注入1 ml/kg总量1/4的0.25%罗哌卡因.随机在阻滞的各个神经分支支配的皮肤区域内取一个测量点,记录神经阻滞前、阻滞后15 min皮肤温度的变化值.以阻滞效果作为评判的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阻滞区域内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反应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寻找诊断临界值(cutoff值);Spearman相关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 阻滞区域内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0.88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15~0.957];阻滞区域内温度变化幅度为0.65℃时,敏感度与特异性之和值最大,其敏感度为86.4%,特异性为94.1%;Spearman相关系数:r=0.773(95%CI:0.656-0.840). 结论 皮肤温度变化对评估阻滞效果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用于全身麻醉下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后阻滞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体皮肤毛细血管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结合体视学方法对6例童尸全身5个区域(20个部位)的120块皮肤组织毛细血管长度密度(Lv)进行了测量。结果不同区域皮肤毛细血管Lv不同,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除掌跖区外,头面颈区皮肤各层毛细血管Lv显著高于身体其他部位(P<0.01),下肢区皮肤毛细血管Lv最低;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Lv显著高于真皮网状层(P<0.001)。结论三维定量证实的皮肤毛细血管密度区域性、层次性差异更准确地反映了头面颈区血供丰富的特点,为该区设计长宽比值较大的任意型皮瓣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及麻醉处理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损伤(SCI)的病理生理变化较为复杂,但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这类病人的麻醉处理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就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及麻醉处理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脊髓损伤及麻醉处理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较为复杂,但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这类病人的麻醉处理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就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及麻醉处理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并发全脊髓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15岁。因右髁上骨折并肘关节脱位在臂丛下行手法复位。全身体检未发现异常。术前用药按常规、麻醉时取肩下垫薄枕;头偏向健侧体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颈外前缘相当于第六颈椎横突水平,斜角肌间沟处进针,取6(1/2)号针头向内下进入2cm时仅有局部异感,退针至皮下改向内后方进针,针深3.5cm左右出现明显异感并放射至腕部,回抽无液体及血后,即注入1%利多卡因、0.3%地卡因混合液(内含肾上腺素1:20万)5ml。观察5分钟未见不良反应,继续推入15ml。拔针1~2分钟左右发现病人面色苍白、神志淡漠、  相似文献   

14.
在没有颅内疾患的病人中,椎管穿刺引起颅内出血者,以往报道甚少。最近 Eerola 等人引用了五份报告,十二个病例,经复习这些病例发现,九例在穿刺前可能有颅内疾患,只有三例在穿刺前身体健康。本文报告另外两例先前没有颅内疾患的病例。  相似文献   

15.
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神经阻滞有区别。硬膜外麻醉表现为交感神经阻滞平面高于皮肤感觉消失和运动阻滞平面。腰部硬膜外阻滞后,下肢血流和皮肤电流反应动态变化,可作为鉴别交感功能改变和区别温度能力消失的指标,文献已有报道。但是硬膜外阻滞后,交感和感觉变化的时间过程尚无报道,为此作者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局部皮肤血流灌注的变化。作者选择11例(ASA1~2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矫形外科和泌尿外科手术的病人进行观察,同时选择年龄相仿行类似手术的5例病人静注利多卡因作为对照组。用激光多谱勒(Perifles PF3,Perimed AP)连续监测皮肤血液灌注,用36℃恒温探针柄固定于足弓光滑皮肤表面(骶1),因该处表面血管较丰富。监测频率限制在  相似文献   

16.
17.
慢性脊髓损伤的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损伤引起独特的病生变化。术中最危险的是自主神经性反射异常、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功能不全和肌肉痉挛。因此,麻醉医师应了解其病理生理的变化,充分做好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加强术中、术后的监测,确保病人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慢性脊髓损伤的麻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髓损伤引起独特的病生变化。术中最危害的是自主神经性反射异常、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功能不全和肌肉痉挛。因此,麻醉医师应了解其病理生理的变化,充分做好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加强术中、术后的监测,确保病人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荧光皮肤血流仪的研制及体外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能够准确检测组织血运的仪器,并进行初步体外实验的验证。方法利用传统荧光法的基本原理,研制用于监测组织血运的仪器,该仪器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能对电信号进行计数;配制系列浓度的荧光素钠,用该仪器进行体外监测,探索不同荧光素钠浓度与血流仪荧光强度值间关系。结果研制出了荧光血流仪样机,体外实验得出了该仪器最佳测量范围为1×10-7~1×10-5g/ml。结论该仪器的研制成功及初步参数的获取,将为该仪器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和临床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制能够准确检测组织血运的仪器,并进行初步体外实验的验证.方法利用传统荧光法的基本原理,研制用于监测组织血运的仪器,该仪器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能对电信号进行计数;配制系列浓度的荧光素钠,用该仪器进行体外监测,探索不同荧光素钠浓度与血流仪荧光强度值间关系.结果研制出了荧光血流仪样机,体外实验得出了该仪器最佳测量范围为1×10-7~1×10-5 g/ml.结论该仪器的研制成功及初步参数的获取,将为该仪器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和临床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