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紫杉醇作用于细胞的微管系统,抑制恶性肿瘤血管的形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目前紫杉醇广泛应用于临床恶性肿瘤的化疗,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其过敏反应发生率很高,达39%,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为2%[1]。针对紫杉醇的过敏情况,医护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药理知识和临床经验,预防并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则能及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我科自2004年以来,紫杉醇临床应用过程中共发现3例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经及时抢救均转危为安。现将患者情况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3例患者2例女性、1例男性,女性均为乳腺癌,男性为肺癌,无论病变分期、年龄、体质等均符合化疗要求,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时监测生命体征平稳,相  相似文献   

2.
紫杉醇引起的过敏反应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杉醇(paclitaxel)作为新型抗微管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可抑制肿瘤生长,主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炎、关节痛、肌肉痛、心脏毒性等.由于过敏反应发生迅速、死亡率高,严重时临床表现凶险,应引起重视.我科于2008年4月收治了1例恶性胃窦肿瘤患者,术后应用紫杉醇化疗出现过敏反应,经及时抢救患者脱离危险.现将抢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紫杉醇具有广谱的抗癌活性,对卵巢癌和乳腺癌有独特的疗效,被国内外专家誉为90年代抗肿瘤药最重大成就之一.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和骨髓抑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心脏毒性反应和神经肌肉症状等.我科于2009年曾发生3例应用紫杉醇化疗时,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经积极抢救脱险.  相似文献   

4.
紫杉醇(Paclitaxel)是从紫杉树皮中提纯的新一代抗肿瘤药物,对卵巢癌、肺癌等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但过敏反应是紫杉醇特有的反应。其原因与溶媒(聚氧乙基蓖麻油)有关,而非药物本身。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应用本药治疗卵巢癌32例,152个疗程应用紫杉醇化疗,其中有1例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经积极抢救病人脱离了危险。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玲  曹利平  钱曼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6):2107-2107,2110
青霉素在临床上已使用70多年,在药物更替频繁的今天,它的应用仍很广泛。但是,青霉素在临床应用中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7%~10%,其中在数秒至5min内出现过敏反应占50%。主要表现为皮疹、血清病型反应、循环衰竭、喉头水肿、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应用紫杉醇制剂出现过敏反应的原因,探讨临床可采取的防治处理措施。 方法 收集2017年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病房收治的应用紫杉醇制剂进行化疗的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223例患者,其中男性130例,女性93例。年龄43~71岁,平均(57.6±6.4)岁。中心型肺癌120例,周围型肺癌103例。病理类型:鳞癌124例,腺癌84例,鳞腺癌15例。患者均为首次应用紫杉醇制剂,均无过敏史。紫杉醇用药前按照厂家的药品说明书进行预处理(地塞米松+苯海拉明+西咪替丁)。紫杉醇用药方法:剂量135~175 mg/m2,静脉输注,化疗第1天给药;或者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输注,化疗第1天给药,4周为1个疗程,均给药4~6个化疗疗程。整理病历资料,分析肿瘤患者应用紫杉醇制剂出现的过敏反应,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临床防治措施。 结果 紫杉醇制剂化疗应用中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输液器选择不当,紫杉醇用药欠规范,患者精神紧张,过敏体质。临床可采取的防治措施包括:充分评估患者,选择专用化疗输液器具,严格执行紫杉醇过敏反应防范措施;加强做好监护及急救物品的准备;发生过敏反应规范化处理;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结论 紫杉醇用药规范化能预防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监护及规范化处理发生的过敏反应能提高紫杉醇化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紫杉醇在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护理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院应用紫杉醇为主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内膜癌、卵巢癌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88例患者完成全程化疗,12例发生急性过敏反应,重新改用其他化疗方案,其中1例发生过敏性休克.其他常见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神经毒性等.结论 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护士要全面掌握化疗药物毒性反应特点,加强药物毒副反应观察,做好各项防范措施,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可以预防和减轻毒副反应,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循证护理在防治紫杉醇化疗致过敏反应中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紫杉醇化疗易致过敏反应的现象,我们尝试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防治紫杉醇化疗致过敏反应病人的护理实践中。通过查证紫杉醇化疗致过敏反应的原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及紫杉醇化疗致过敏反应的预见性护理等问题的实用性资料,与临床需求相结合,制定完善的、有预见性的防治紫杉醇过敏反应的护理措施,实施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化疗药物艾恒致严重过敏反应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药物艾恒通用名为注射用奥沙利铂,不良反应主要为神经毒性、消化道反应及血液学毒性,过敏反应罕见,据文献报道从皮肤红斑到过敏性休克等的发生率不到0.5%。本科在近年来出现3例用艾恒致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例,其临床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10.
贺惠燕 《甘肃医药》2012,(12):956-957
通过对1例紫杉醇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表现、抢救过程及护理进行回顾。在使用紫杉醇前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给予常规抗过敏预处理,防止过敏反应发生。化疗前的预防用药可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但不能绝对避免,使用紫杉醇时要严密观察,及早发现过敏症状,采取有效急救措施,使患者转危为安,将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预防和减少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3例静脉滴注紫杉醇发生过敏反应的化疗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预防和减少了紫杉醇过敏反应的发生.结论 在静脉滴注紫杉醇化疗前应详细询问病人过敏史,进行过敏反应预防处理,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询问病人的临床反应,能预防和减少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确保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2.
广泛使用异烟肼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耐药菌株有所增加,过敏反应时有出现,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发现、及时抢救,死亡率非常高。笔者通过对应用异烟肼导致过敏性休克进行分析,了解其发生机制,制订治疗计划,并积极预防该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马丽  潘宁玲  马亚群 《医学综述》2014,(24):4608-4609
<正>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严重过敏反应则表现为发作迅速、症状严重、可能致命。围术期过敏反应属于一个交叉学科的话题,对于其诊断与治疗均存在较大问题。目前,临床上尚缺乏对围术期过敏反应的快速诊断方法,因此围术期过敏反应是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和重视的领域。我院手术室1 d内发生两例抗生素导致的过敏性休克。现将2013年3月2日,北京军区总医院手术室1 d内发生两例抗生素导致的  相似文献   

14.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是青霉素过敏反应中最严重的类型。在临床工作中急性过敏性休克容易被大家重视,而缓型过敏性休克容易被忽视。我们从1997年至今已遇到3例缓型过敏性休克,现将护理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青霉素迟发性过敏反应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霉素G是临床应用广泛,疗效高,毒性低的窄谱抗生素,因其可致严重的速发性过敏性休克,已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而由青霉素G引起的迟发性过敏反应,则往往易被忽视,现将笔者收治的15例典型的青霉素迟发性过敏反应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宫颈癌病人紫杉醇化疗过敏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紫杉醇过敏及降低过敏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41例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宫颈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紫杉醇过敏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 宫颈癌病人紫杉醇化疗过敏发生率为46.3%,呼吸困难(57.9%)是过敏反应最常见症状,皮疹及面色潮红(47.4%)、腹痛及腹部不适(31.6%)的发生率较高.19例过敏者中,10例(52.6%)发生在紫杉醇输注5 min内,其中7例发生在输注3 min内;5例(26.3%)发生在输注25~30 min内.年龄≥45岁组宫颈癌病人紫杉醇过敏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45岁组(x2=3.939,P<0.05).宫颈癌病人化疗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17×109/L组紫杉醇过敏发生率明显高于<0.17×109/L组(X2=3.930,P<0.05).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Ⅰ、Ⅱ及Ⅲ~Ⅳ期的紫杉醇过敏发生率分别为63.6%、30.8%、16.7%,临床分期早的病人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晚的病人(x2=6.322,P<0.05).宫颈癌病人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率与手术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既往药物过敏史及病人紫杉醇化疗时是否绝经无关(x2=0.407~2.977,P>0.05).结论 年龄≥45岁、化疗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17×109/L及临床分期较早是宫颈癌病人术后紫杉醇化疗过敏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应用紫杉醇化疗引起过敏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应用紫杉醇化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化疗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观察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记录。结果观察组发生过敏防反应2例,对照组7例。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紫杉醇的过敏反应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甘露醇注射液是一种高渗性利尿脱水剂,临床应用广泛,偶有过敏反应发生的报道,但均较轻微.本人今年4月份却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一例静滴甘露醇后引起严重过敏反应致过敏性休克、心跳骤停的病人,实属罕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变态反应性疾病已成为新世纪的流行病,因药物、食物等过敏原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日益增多。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对过敏性休克认识的局限性和对其治疗的滞后性,部分患者因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而死亡。为此,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呼吁各国医疗管理部门和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过敏性休克,加强相关急救知识的普及,教会每位高危患者在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时的基本自救方法,  相似文献   

20.
徐中菊  曾邦兰 《重庆医学》2006,35(21):1928-1929
青霉素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其中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发生率约5~10/10万,其反应迅速、强烈。如抢救不及时,患者极易死亡。作者曾参与抢救1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